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对于唐朝来说,河北地区无疑称得上唐朝的一块心病——唐朝初年的时候,河北的动乱对唐朝的一统局面构成冲击;而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策源地也在河北。甚至安史之乱平定后,河北各大藩镇依旧和唐廷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这个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而唐朝,河北地区和唐朝对抗的豪杰,是窦建德:他是一个让李渊感到忌惮的人。
1、草根英雄窦建德
李渊称帝第五年的时候,唐朝才得以统一天下。当时隋朝垮台已经四年了,那时候天下处于四方对峙的局面:李渊、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各自割据一方。当然后来我们知道: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而这四大豪杰里,有出身皇族的(比如萧铣,是萧梁皇族后代),有出身贵族的(比如李渊,从西魏开始,李家就是大贵族),还有出身官僚的(比如王世充,就是隋朝官僚出身),唯独窦建德,是草根出身。
草根出身的窦建德,能够和曾经的皇族子弟、贵族子弟、隋朝官僚相提并论,从这点来看,即便是窦建德败了,他也依旧是一个英雄——唐朝初年,魏征给李密撰写碑文的时候,把李密比作英雄,而我则觉得,和李密相比,窦建德更是英雄。
2、窦建德的大胆决定
窦建德出生于西元573年,这一年中国还处于南北朝时期。窦建德出生于北齐境内。而少年时候的窦建德,经历了若干次的改朝换代:先是北周大军对窦建德的“祖国”北齐发动进攻,本来北齐还有抵挡北周的本钱,但奈何在北齐当家人高玮的胡折腾下,北齐很快被北周灭掉。就这样,北周成了窦建德的新祖国。
就在窦建德给北周当老百姓没过几年,北周权贵杨坚推翻了北周王朝,建立隋朝。就这样,几年时间,窦建德又从北周的百姓,变成了隋朝的百姓。从王朝更迭来看,不难看出南北朝的乱世,老百姓脑容量如果不行,也容易蒙圈。
窦建德虽然出身草根,但善于做人而且为人豪爽,因此在家乡颇有口碑。而这种口碑,就等于给窦建德积攒了无形的资产。当然这些无形的资产,起初并没给窦建德带来肉眼可见的好处,但直到隋炀帝在位时期,事情有了变化。
隋炀帝在位第七年,隋朝对高句丽发动东征,因为窦建德有口碑,所以被官府委任为二百人长——即负责带领二百人的队伍。
不过此时因为隋炀帝倒行逆施,加之又有天灾,因此窦建德也有了想法。窦建德的好友孙安祖于是和窦建德商议:隋朝的动乱应该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毕竟,窦建德这辈子就经历过太多改朝换代,所以倒也不觉得隋朝就能长治久安。因此窦建德和孙安祖决定带着队伍到人迹罕至、有利躲藏的偏远区域躲着,等到天下有变,就可以干出一番大业。
不可否认,窦建德的判断颇有先机。
3、窦建德的成败
果然不久以后,有个叫高士达的人拉了一直一千多人的队伍。于是窦建德带着自己的手下投奔高士达。高士达很欣赏窦建德的能力。而之后随着隋末战乱加剧,高士达被隋朝军队杀死,窦建德则成了队伍的首领,并继续和隋朝交战。
虽然起初隋朝对于各地的反抗军还能有效镇压,但随着各路起义军层出不穷,隋朝军队也疲于奔命,这给了窦建德壮大的机遇。
和很多其他起义军不同的是,窦建德也想到了将来治理天下,因此对于投降的隋朝官员,窦建德也很宽厚,甚至委以重任。这就让很多对隋朝前途没什么希望的隋朝官员,都主动投靠了窦建德,认为窦建德可能成为新朝廷的开创者。
就这样,窦建德势力不断壮大。到了隋炀帝在位第十三年,窦建德开始正式称王,并建立了政权。之后没多久,隋炀帝就被杀了。隋朝也陷入灭亡。
之后的天下经历了一番洗牌,最终形成了萧铣、李渊、王世充、窦建德四方对峙的局面。而窦建德因为一些战略决策方面的失误,终于在李渊称帝第五年左右,被李世民俘虏。
窦建德和王世充不同。窦建德为人宽厚,而且不贪图享乐,所以河北地区的老百姓对窦建德很认同,窦建德的口碑也很好。因此按照李世民的意思,不如把窦建德圈养起来,这样可以稳定人心。但李渊却觉得窦建德是十分难缠的对手。因此留窦建德在世,对唐朝必然不利。于是李渊果断处决窦建德。
窦建德被杀以后,河北故地很快出现窦建德的叛乱活动,虽然唐廷得以成功打压这一叛乱,但隐患,却依旧存在——甚至很多年后,依旧有老百姓怀念窦建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