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5 15:08:00 来源:戏说三国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聊一个有趣的话题: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不愿意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坐看唐王朝东北部边境之外的契丹与后突厥频繁进入河北地区劫掠?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

其实原因很简单:唐王朝一直对河北心存芥蒂,担心河北人会反抗唐王朝,因此,唐王朝一直在削弱河北的武装力量,甚至宁愿让河北“非军事化”,哪怕让唐王朝东北部边境之外的契丹与后突厥频繁进入河北腹地烧杀劫掠,也绝不愿意武装河北。01、

要搞清楚唐王朝是不是真的对河北有所担心,可以从一则史料里看出来:关内置府二百六十一,精兵士二十六万,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又置折冲府二百八十,通给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多壮勇,故不置府。——《玉海》卷一三八《兵制》引苏冕《会要》

上面这段文言文主要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年在全国各地增设折冲府,而由于顾忌河北人的“壮勇”,所以故意不在河北增加新的折冲府。

那么,这段史料准确吗?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唐朝文物

应该说是准确的,因为有其他史料作为印证。初置,以成丁而入,六十出役,其家不免征徭。通计旧府六百三十三,河东道府额亚于关中。河北之地,人逐渐逃散,年月渐久,逃死者不补,三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唐会要》卷72·府兵

这段文言文主要讲的是唐王朝建立后,虽然没有削减河北地区的折冲府数量,但是却有意的坐看河北地区各折冲府下辖的府兵逃亡,并且对河北各地折冲府采取了“逃死者不补(充)”的策略,让河北各地折冲府不废而废。

为什么唐王朝要刻意让整个河北地区的折冲府废掉呢?

这就要先搞清楚隋唐时期的折冲府究竟是干什么用的。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唐代府兵02、

众所周知,隋唐都实行西魏所发明的府兵制。

所谓的府兵制,其实也是一种“兵农合一”的世兵制度,被选为府兵的老百姓从此可以不再承担国家的各种税赋和徭役,但是却需要时常训练,自备装备,当国家发生战争时,这些自备武器的府兵就要根据国家的抽调,赶赴前线作战。

而折冲府就是负责平时训练某一个地区所有府兵的机构,在战争时期,折冲府的军官会成为该地区被抽调府兵的军官,与该地区的府兵一同出征。

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张国刚教授就明确表示,折冲府存在的目的主要是为府兵提供军事训练以及培训对外征战所需的基层军官。

宋朝的欧阳修就说过,府兵制真正的目的是为唐王朝“储将”。

明白了这一点,相信朋友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唐王朝宁愿坐看河北的府兵制度败坏了。

因为折冲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训练府兵以及培训基层军官,而在唐王朝统治者看来,像河北这样的地区,不应该存在一定规模经过军事训练的府兵和受过培训的基层军官。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唐代壁画

因为唐王朝统治者会觉得这些受过军事训练的河北府兵以及河北籍的基层军官都是潜在的反叛者。

关于唐王朝统治者这点小心思,历代历史学家都看的非常清楚,比如唐史大家陈寅恪先生就说过正是因为李世民畏惧河北民众的“武勇”,所以才故意不在河北增设新的折冲府:盖河北之人以豪强著称,实为关陇集团之李唐皇室所最忌惮。故太宗虽增置兵府,而不于河北之地设置折冲府者,即因于此。——《论唐代的蕃将与府兵》,陈寅恪

那么,河北人又是怎么看待唐王朝的呢?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电视剧里的刘黑闼03、

事实上河北人是相当看不上唐王朝的。

在隋末,除了“李氏将兴”的政治预言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政治预言,叫做“刘氏为主吉”。

而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豪强多相信“刘氏为主吉”这一则政治预言。

这也是为什么窦建德被李渊所杀之后,窦建德残存的旧部最初想拥戴窦建德部将刘雅为帅的原因:会高祖征建德故将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等将赴长安,愿等相与谋曰:“王世充以洛阳降,其下骁将杨公卿、单雄信之徒皆被夷灭,我辈若至长安,必无保全之理……唐家今得夏王,即加杀害,我辈残命,若不起兵报雠,实亦耻见天下人物。”于是相率复谋反叛。卜以刘氏为主吉,共往漳南,见建德故将刘雅告之,且请。雅曰:“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众怒,杀雅而去。范愿曰:“汉东公刘黑闼果敢多奇略,宽仁容众,恩结于士卒。吾久常闻刘氏当有王者,今举大事,欲收夏王之众,非其人莫可。”遂往诣黑闼,以告其意。黑闼大悦,杀牛会众,举兵得百余人,袭破漳南县。——《旧唐书·刘黑闼传》

从窦建德残部怒杀刘雅又推举刘黑闼为帅这一系列举措来看,与其说河北豪杰相信“刘氏为主吉”的预言,不如说他们以“刘氏为主吉”的预言作为团结普通河北人共同反抗李唐的精神纽带。

事实上窦建德虽然被李世民所擒获,但是窦建德集团的核心骨干最后都没有选择归顺大唐,要么追随刘黑闼与李唐死磕,要么选择和窦建德一同赴死,要么宁愿投奔突厥也不做唐人。

甚至由于河北人长期对李唐王朝抱有恶意,使得在河北地区广为流传的“刘氏为主吉”的这一则预言甚至到了唐肃宗时期依然还在流传:御史中丞李铣、宋州刺史刘展,皆领淮西节度副使。铣贪暴不法,展刚强自用,故为其上者多恶之。节度使王仲升先奏铣罪而诛之。时有谣言曰:“手执金刀起东方。”仲升使监军使、内左常侍邢延恩入奏:“展倔强不受命,姓名应谣谶(谓金刀之谣应刘姓也),请除之。”——《旧唐书》

一直到河北地区在安史之乱后彻底半割据于长安天子直辖之外,“刘氏为主吉”的政治预言才彻底失去了“市场”。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现存唐朝寺庙山西南禅寺03、

那么,李世民所采取的河北“非军事”,成果如何呢?

只能说非常显著。

当武则天时期契丹人李尽忠、孙万荣以及突厥入寇河北的时候,河北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可以稍微抵抗。

这在后来朝廷大臣在讨论河北地区有许多民众依附突厥人究竟是不是“唐奸”时有所体现:庚午,武攸宜自幽州凯旋。武懿宗奏河北百姓从贼者请尽族之,左拾遗王求礼庭折之曰:“此属素无武备,力不胜贼,苟从之以求生,岂有叛国之心!懿宗拥强兵数十万,望风退走,贼徒滋蔓,又欲移罪于草野诖误之人,为臣不忠,请先斩懿宗以谢河北!”懿宗不能对。司刑卿杜景俭亦奏:“此皆胁从之人,请悉原之。”太后从之。——《资治通鉴·唐纪》

这段文言文里当时的左拾遗王求礼就提到了在李尽忠和孙万荣入寇契丹时,河北是一个“素无武备”的地区。

可见,李世民对河北地区“非军事化”是很成功的,以至于武则天时期契丹入寇河北,河北竟然成了一个“素无武备”的地区。

不过,李唐对河北“非军事化”,并不代表河北在经济上对唐王朝不重要。

李世民为何不在河北部署军队,宁愿让契丹来烧杀边境?

莫高窟壁画

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前,唐王朝两大税收来源地其中之一就是河北地区,另一个是江淮地区。

唐玄宗天宝十年,李华的《安阳县令厅壁记》中还记载着“以河北贡篚征税,半乎九州。”意思是说,河北地区征收上来的赋税,占到了全国的一半。

在《唐六典》中,将当时天下的绢分为八等,一等为宋、亳,二等为郑、汴、曹、怀。可见,一等二等的绢产地都在河北道,其余各等也在河南河北两道。所以,唐代的蚕桑业中心仍在北方地区。

而在狄仁杰看来,在“非军事化”背景下,河北民众对李唐的盘剥和压榨也只能“予取予求”: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人不为售,内顾生计,四壁皆空。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取其髓脑,曾无心媿。修筑池城,缮造兵甲,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旧唐书·狄仁杰传》

当时狄仁杰作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在奏折中记载了他在河北地区的所见所闻,发现河北地区的唐朝官吏向河北民众征发十倍于实际需要的钱财和物资,一旦稍有不顺,立刻对河北民众实行肉刑:州县役使,十倍军机。官司不矜,期之必取,枷杖之下,痛切肌肤。

而河北民众面对官吏的压榨,也只能要么逃亡,要么卖房卖地: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道悉破,或至逃亡,剔屋卖田。

可见,李世民采取的河北“非军事化”的策略还是很有效的,至少有效的减少了唐王朝汲取河北社会资源的难度。

等到了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形成半割据态势,当时归顺长安的魏博节度使田布率领魏博军围攻不服从长安的成德镇,而当长安给不起军饷,田布用魏博镇六州的赋税支付军饷时,土生土长的魏博人不干了,表示决不能用魏博的赋税帮长安天子打仗:

时中人(太监)屡趣战,而度支馈饷不继,布辄以六州租赋给军。引兵三万进屯南宫,破贼二垒……军中谤曰:“它日用兵团,粒米尽仰朝廷。今六州刮肉与镇、冀角死生,虽尚书瘠己肥国,魏人何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2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朝廷压榨河塑三镇是唐王朝崩盘的根源
...刘黑闼杀得李唐各路大将人头滚滚,要不是遇到天选之子李世民不知道刘黑闼还能引发多大的问题,事后李渊想把河塑三镇13岁以上的男丁全杀了,被李世民阻止,但李渊还是加重了三镇的赋税。
2023-05-11 11:22:00
河北唐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唐山的名字确实是和大唐有关,更确切一点说和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骊有关。在隋朝的时候高句骊已经非常强大,势力远超他的邻居契丹和靺鞨,对契丹和靺鞨能施加比较大的影响,关键是它还
2023-08-19 10:22:00
唐朝44万大军惨败,唐朝主帅坠崖而亡
...争频率高,胜仗很多,败仗也不少,有时甚至全军覆没。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进入“盛世”,与周边游牧民族战争不断。696年、697年,武则天统治下的盛唐军队,
2023-08-22 20:36:00
...甘当突厥的小弟。毕竟,突厥也不是好惹的主儿。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契丹的一个酉长大贺摩会率领他的部落投靠唐朝。突厥首领颉利可汗闻讯,愿意用此前投降突厥的梁师都换取大贺摩会。李
2023-03-17 15:38:00
唐朝的文武全才,张说的传奇人生
...山封禅,让张说的人生达到了最顶点。唐玄宗李隆基,跟李世民一样,都是靠着政变上台的,上台之后励精图治,做得都很不错,于是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决定泰山封禅,总负责人
2024-01-29 14:57:00
从军事力量的变化,解析府兵制在唐朝历史中的作用
...北衙禁军互为表里,珠联璧合,保障宫城的安全。唐太宗李世民画像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为充实加强北军,开始设置骁勇善战、长于骑射的左右屯营“飞骑”。高宗龙朔二年(公元
2023-04-22 14:00:00
盘点历史上军事水平高的皇帝
...了,他们更多是战略层面的谋划。而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则是应该入选的,毕竟他们的具体战功摆在那里。简单罗列一下我认为军事水平较高的几位皇帝吧。【排名不分
2023-04-29 11:24:00
...制度,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府兵制,经过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完善,在全国范围内设置的折冲府总数多达633个的折冲府来管理府兵,并且将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在一起,既减轻了政府财政方面
2023-04-21 15:03:00
唐朝宦官为何能弑君
...50个折冲府。府兵制是唐朝最基本的军事制度,太宗皇帝李世民于贞观十年(636年)开始整顿府兵制,改军府为折冲府。全国范围内的折冲府最多时达到了634个,折冲府根据人数的不同分
2023-07-28 06: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