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冷知识:曹操为什么要杀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2 20: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许攸是为了逃命,才投奔曹操的,而不是“看得上”曹操,才投靠曹操的。换言之,许攸投奔曹操,是权宜之计,不是长久之计,谈不上什么忠诚。为什么?

因为许攸随同袁绍,在官渡与曹操对垒。这时,许攸的侄子在后方,即冀州犯了法,要被治罪。袁绍为此三番五次责怪许攸,于是许攸感到不安,遂决定“弃袁投曹”。许攸打心眼中看不上曹操,认为自己来投你曹阿瞒,是从“大城市”,来到了“农村”;是大材小用,没有我,哪有你曹阿瞒的今天?所以,他不分场合,也不管周围有没有人,兴致所至,一口一个“阿瞒”,真是一副“小人得志,不可一世”的讨厌模样!

历史冷知识:曹操为什么要杀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

许攸得意洋洋

二,许攸虽品行不佳,但没有“可杀之罪”。而且,杀许攸并非曹操的本意!祢衡“击鼓骂曹”,曹操为了不落“杀贤之名”,忍气吞声,也没有亲手杀他。关羽“挂印封金”,曹操为了笼络“天下英雄”之心,忍痛含笑,亲自送他启程。魏种“叛变离曹”,曹操为了留下“有用之人”,抓住后,不杀他,反而任为河内太守。当面挨骂,曹操不杀;不愿效忠,曹操不杀;反叛自己,曹操不杀!

那怎会在乎许攸的一句“曹阿瞒”乎?所以,曹操对许攸,根本没有起“杀心”,他只是把许攸当作一个小丑,任其表演一下,只要他开心就好。换言之,阿瞒就阿瞒吧,说到底,没有人家许子远,我恐怕早被袁公路这厮抓住了,到时候,我连“曹阿瞒”也不是了,恐怕袁公路会称呼我为“曹贼”了吧?

历史冷知识:曹操为什么要杀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

许攸惹恼了许褚

三,但是,当许褚被许攸惹恼,怒而杀之,其后,曹操的反应,却也够耐人寻味了。他先是深深责备许褚,而后又厚葬许攸。什么概念?许褚是自己的贴身侍卫,忠心耿耿;许攸是自己的“半路幕僚”,品行不佳。那肯定是不能“一命抵一命”了,所以,只是作下秀,深责许褚而已……那许子远贤弟,你只能是“不作不死,自作自受”了,一副好棺材,大概终于能够“封住”你那张“损人不利己”的臭嘴了吧?

历史冷知识:曹操为什么要杀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

许褚志得意满

四,总结:对许攸,曹操并没有“起杀心”;但打心眼里,感觉此人难以久处。所以,当许诸杀死许攸后,曹操肯定是“暗自偷着乐”。为什么?许攸这小子“挂了”,省得自己亲自动手,落个“卸磨杀驴”的骂名;大家都看到是许攸与许褚偶然起争执,是许攸先“出言不逊”,许诸是“冲动杀人”的……换言之,那可不是我曹操授意的,这里边可没有我什么事!我可不是什么“借刀杀人”,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奸!

历史冷知识:曹操为什么要杀官渡之战取胜的关键人物许攸?

许攸还认为曹操是自己的发小

评曰:这一切都没有逃脱荀彧的眼睛。许褚杀死许攸后,害怕曹操治罪,去求荀彧出主意。荀彧听后,哈哈大笑,说:许褚,你死不了。你替丞相干了一件他想干,而不能亲自干的事情哟!待事情平息后,许褚亲自登门拜谢荀彧,深以为然,佩服得五体投地……许褚心有余悸:丞相会不会判我死刑呀?荀彧料事如神:老许,放心吧,我保你平安无事喽!曹操洞若观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中,他是能决定官渡战役走向的关键性人物
原著三国,决定官渡之战走向的关键人物正面交锋,曹操以2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打败了袁绍集团的10万大军,这是贵族出身。勇气,写下了他军旅生涯最光辉的一页。白马之战和延津之战斩杀袁
2023-02-17 14:46:00
张辽的生平与战役:从黄巾起义到官渡之战的英勇传奇
...曹操最宠信的将领之一。张辽的生平最经典的战役之一是官渡之战。公元200年,曹操率领大军前往官渡与袁绍作战,张辽则负责攻打袁绍的中军。在这场战役中,张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他引诱
2023-12-22 09:10:00
小人物的大影响,许攸与朱序改变历史进程
...,把袁绍的军粮全部烧毁,一举扭转了局面,取得了最后官渡之战的胜利。 袁绍经此惨败,一时急火攻心,没多久就死了。又过了几年,曹操彻底击败了袁家的势力,统一北方,成为了中原的霸
2024-01-08 15:58:00
官渡之战曹操如何强“三心”
...数,但是曹操的发家之路一样千辛万苦,而今天要讲的“官渡之战”就是曹操崛起路上的关键性战役,这场战役能够取胜有着诸多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曹操做到了强“三心”!曹操在官渡之战
2023-08-21 10:02:00
解析高览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为一名将领,他参与了袁绍对抗曹操的多场关键战役。在官渡之战中,高览是袁绍军中的重要将领之一。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曹操开始在北方占据优势,而袁绍势力则开始衰败。
2024-10-15 20:59:00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的“斗智斗勇”大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官渡之战无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事件。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三国的格局,更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场“斗智斗勇”的大戏,看看曹操和袁绍是如
2024-12-29 10:01:00
许攸:曹操官渡之战的关键人物,为何最终被杀?
曹操能打赢官渡之战,许攸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许攸指出袁绍军命门所在,献策袭乌巢,才使曹操瞬间逆转战局,取得大胜。于私而言,许攸是曹操多年的老朋友,二人有过命的交情。于公而言,许攸
2023-11-02 06:29:00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时,教师通过对“官渡之战形势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与“三国鼎立形势图”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关键地理位置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让学生
2023-10-13 09:09:00
聊聊曹操的两大处世智慧
...人以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率先迎汉献帝的政治眼光,与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策略,应是曹操最重要的两项成功战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曹操对手诸葛孔明与《三国演义》的说法
2023-07-19 16: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