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3 19: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原王朝的北疆防卫问题由来已久。由于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差别,北方的游牧民族自古代开始就不时南下侵扰。从早期的戎狄、匈奴、柔然到隋唐时的突厥、薛延陀,这种侵扰从未停止过。唐末五代时期,北疆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契丹。契丹,南北朝时期便见于史书记载。隋唐时期,契丹人分布在西迁河流域,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唐贞观二十二年,契丹大贺氏首领窟哥“举部内属”,唐于其地“置松漠都督府”,并“窟哥为使持节十州诸军事、松漠都督,封无极男,赐氏李”。松漠都督府设立之后,唐“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一、唐末五代北疆问题的由来

唐在契丹地区实行羁爆府州制度,都护“掌统诸蕃、抚慰、征讨、叙功、罚过、总判府事。”武则天时,由于营州官吏“侵入契丹”引起了契丹的反叛,反叛的结果,“使营州的军政统治体系被彻底摧毁,此后二三十年内,营州己成为唐朝军政势力无法达到的‘弃地’。”

开元四年,契丹首领失活表请归附,玄宗以之为松漠郡王兼松漠都督,并于次年复置营州于柳城(今迂宁迂阳),置都督府兼平卢军使,基本恢复了唐朝前期该地区的羁縻府州面貌。开元八年,松漠都督府衙官可突于反,营州都督府再次退入愉关,直至开元二十一年,双方才重新确立臣属关系,营州又迁回柳城,至安禄山反唐之前,营州治所未曾变动。

玄宗时虽然复置营州,但唐朝在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九却大不如前了,故其防御重点也发生了转移,即从营州转移到了幽州地区。幽州地区兵马强盛,军镇广布,正是为了镇遏“两蕃”(契丹和奚)之用。其实早在玄宗之前,营州“失陷”后,唐朝就已经开始在幽州地区经营了。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按司马光的说法,幽州是唐代最早设置节度使的地区,这并不是偶然的。该年十二月,”壬辰,奚、霄犯塞,掠渔阳、雍奴,出卢龙塞而去。幽州都督薛诚追击之时,弗克。”据胡注,“渔阳县本属幽州,中宗神龙元年分属营州。雍奴县,汉以来属渔阳郡,隋属琢州,唐属幽州。”

我们有理由相信,唐之所以在幽州置节度使,有很大可能就是为了抵御东北二蕃。

“安史”乱后,幽州作为“河朔兰镇”之一成为地方割据势力,但其仍然承担着北疆边防重任,唐前期打造的“幽州防线”依旧发挥着作用。所谓“藩镇擅地务自安,郭戍斥候益谨,不生事于边,奚、契丹亦鲜入寇”。至唐末,契丹势力膨胀,幽州的力量则在藩镇割据征战中遭到削弱,此消彼长之下,延续百年的“”幽州防线“”出现了松动,故北疆的其他几镇偶尔也会有边防之责,其中颇有涉及成德之处者。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二、“幽云十六州”割让之前的成德镇防务

唐末五代初,北疆防卫还是以唐故“幽州防线”为主,但因双方为量对比之变化彼时的“幽州防线”变成了此时的“幽-定-镇防线”,即以幽州为主,易定次之,成德再次之的阶梯型、层层深入之防线。

实际上在刘仁恭父子治幽州的时期,幽州还能基本上抵御住契丹的进攻。幽州势力最强时辖幽、涿、瀛、莫、平、营、蓟、妫、檀、沧、景、德、蔚、新、武等十五州,兵多将广,地大物博。

刘仁恭父子或烧荒边塞、或阴谋耍诈,虽抵御住了契丹的进犯,但终不能掩盖幽州在与契丹的交往中处于弱势的事实。按姚从吾的研究,刘仁恭的烧荒政策使得契丹无处放牧,因此才西向宣化、大同方面另找出路,与河东李氏集团发生联系。

故此后契丹南下,除了河北之外,河东之云、岚等州也是侵扰的方向之一。凤历元年,刘守光被晋王李存瑁击败,幽州地区遂为河东集团所得。得到幽州极大地增强了河东集团的政治军事力量,但也使之丧失了与契丹在河北地区之间的缓冲。自此之后陷入了东西两面同时受敌于契丹的不利境地。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据统计,终河东一后唐一世,契丹与后唐共发生军事冲突59次,其中契丹发动45次,河东一后唐发动14次。幽云地区为双方冲突多发地区,幽州为目标的军事冲突共计11次,以云州为目标的军事冲突共计7次。其中大的战争有4次,分别是幽州之战、河北之战、定州之战和太原之战。

河北之战:天祐十八年,“十二月辛未,王郁诱契丹阿保机寇幽州,遂引军琢州,陷之。又寇定州,王都遣使告急,帝自镇州率五千骑赴之。”

定州之战:后唐天成三年,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勾结契丹叛乱,“五月,幽州奏,契丹秃馁领二千骑西南趋定州。丁卯,镇州奏,今月十八日,王师不利于新乐。壬申,王晏球奏,今月二十一日,大破定州贼军及契丹于曲阳,斩获数千人,王都与秃馁数十骑复入于定州。己丑,幽州赵德钧奏,杀契丹千余人于幽州东,获马六百匹。

秋七月甲子,王晏球奏,今月十九日契丹去千骑来援定州,王师逆战于唐河北,大破之。己巳,王晏球奏,此月二十一日,追契丹至易州,掩杀四十里,擒获甚众。八月,壬午,幽州赵德钧奏,于府西邀杀契丹败党数千人,生擒首领惕隐等五十余人。是时,官军袭杀契丹,属秋雨继降,泥泞莫进,人饥马乏,散投村落,所在村民,持白挺殴杀之。行钧出兵接于要路,几无噍类。帝致书喻其本国。”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幽州之战时,契丹先得新州,又乘胜而攻幽州。按新州在幽州之西北部,契丹此次行军,是追击周德威来援新州的三万幽州部队。后者惨败而归,“师徒多丧”。李存瑁派出的三路援军,在易州合兵之后才向幽州进发,而所行经的路线。在此次战役中,幽州之援新州,乃是“幽州防线”的例行做法,战事不利后,周德威固守待援,而援军自易州至,可见幽州与易定在地理上守望相助,共抗契丹。

河北之战时,契丹先攻幽州,陷琢州,又攻定州。按琢州在幽、易之间,攻陷琢州即切断了二者之间在地理上的联系,利于分而克之,契丹之战略不可谓不精妙。王都无法,只能南向求援。庄宗自镇州率五千兵马援定州,双方在新乐进行了一场遭遇战,之后又接连进行了几次战斗,契丹节节败退。

此次战役所行经的路线,亦是太行山南北大走廊,即镇州治所真定县及焦同驿—新乐县—定州治所安喜县及怀德驿—望都县一满城县—易州易县—涞水县一琢州范阳县及金台驿—良乡县—幽州药县一段。此次战役之所以能够取胜,一方面是指挥得当,将士用命;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幽—定—镇”这一阶梯型、层层深入的防御体系。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契丹大军攻克琢州,将幽州与易定分隔开来,使得原本守望相助的两镇各自为战,“幽州—易定”防线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成德镇的存在使得契丹的这一战略部署难以成功。成德位于太行山南北走廊的中段,北有幽州、易定为屏障,南以邢洺、邺都为后援,本身又是实力强大的藩镇。其扼守通道,使得一分为二的契丹军队反而陷入包围之中。

自幽州至成德有二百多公里,即使以契丹骑兵之强大,也断无越过成德,在三百公里长的战线上同时作战的可能。因此,契丹原本分而克之的妙计成了鸡肋之策,若不能速战速决攻克幽州或者易定,就会陷入被三镇围攻的尴尬境地。

周德威曾言:“镇、定之士,长于守城……”。幽州素来武力强大,易定又易守难攻,二者均非易取之地,断无速克之可能。镇、定之兵在野战时或不如北军勇猛,但其却极善守城,故有契丹河北之败。

定州之战时,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因王都是勾结契丹反叛,故可视作契丹不战而得定州。战争依然是发生在太行山南北走廊这条大路上,此次战役实际上可视作另一次幽州之战,只不过后唐的防线从“幽州—易定”防线变成了“幽州—镇州”防线。

后唐军在镇、定前线顶住定州叛军和契丹军队的攻击,幽州则孤悬敌后予以骚扰,长此下去就变成了双方的消耗战。后唐军是主场作战,契丹却要经幽州援定州,本己是艰难,且幽州在赵德钩担任节度使后加强了边备。

唐朝末期中原王朝的边疆为何混乱不堪战争不断

在阎沟建城而戍之,“为良乡县,粮道稍通”;又在幽州以东五十里筑潞县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穑”:又于幽州东北一百余里筑三河县迎蓟州运路,“边人赖之”。赵德钧所统辖的幽州军下还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契丹直,战斗力强大,杀伤力更是骇人听闻,故契丹兵败,王都自焚而死,也是意料中事了。

总结

太原之战时,契丹是在联合了石敬瑭的力量下,自西线走云、应攻后唐。后唐派出的三路援军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杨光远之叛使战场形势陡然发生变化,后至于王师惨败,后晋立国,就不赘言了。需要指出的是,在幽云十六州割让之前,河北地区的“幽—定—镇”纵深防御体系从未被攻克,这一方面有赖于幽州之勇悍、易定之险要,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成德之富强。成德在战争来临时既输财赋又出甲兵,给河北“幽—定—镇”的防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3 23: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辽与中原的纷争:从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冲突
...于自身的考虑,要求任何一个时代,中原只能有一个正统王朝。要不然的话,就会影响国家政权的唯一性,不利于政权统治全国。而辽政权所处的那个时代,大家习惯于认定宋朝是正统王朝,只不过
2023-12-19 22:15:00
五代十国:从唐朝末年到赵匡胤的崛起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改朝换代、动荡不安是很常见的事情,混乱的朝代数不胜数。但是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的复杂和动荡似乎从这个时代到来就已经注定了。那么,这个时期到
2024-03-16 10:49:00
宋朝的强大之处限制了你的想象
一提起宋朝,就会让人揪心。宋王朝被辽打被金欺被元灭,是世人眼里这是一个虚弱的王朝。但大宋王朝是历史无法回避的一个朝代,金戈铁马,我们只看到宋朝频频向金辽求和,虽有军事闪光一面,但
2024-04-23 17:38:00
为何中原王朝容不下高句丽,隋唐花费70年时间也要消灭它
...何也要攻打高句丽呢?这只能说明,高句丽的存在对中原王朝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么,高句丽是如何得罪了中原王朝呢?我们从高句丽政权说起。来自高句丽的威胁隋朝时,朝鲜半岛上有高句丽、百
2022-12-25 18:28:00
五代时期一个存在只有四年的中原王朝,建的快灭的更快
...混乱的时代,中原大地上在短短几十年内建立了五个中原王朝,其中后梁灭了唐朝建立,后周被赵匡胤篡位建立了宋朝,后唐最能打,后晋甘当儿皇帝,至于后汉,只存在了四年看起来像凑数的,那
2023-01-25 21:17:00
匈奴、契丹、柔然、突厥、鞑靼、女真,究竟啥意思?现在全搞懂了
...一词特指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其本意主要是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封建皇权统治;但从根本上来说,“鞑靼”本意是胡虏,是古代中原的统治政权。对北方少数民族的嘲讽用语。由于中国历来是一
2023-10-18 16:40:00
为何说大宋军事文弱背后是经济强国
...诸国得以趁乱而兴,终宋一朝,始终强敌环伺五代十国,王朝更替、大旗变换,称为华夏文明史上最混乱的五十年毫不为过。最为繁华的中原地区连年陷于战火,导致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2024-04-29 10:12:00
唐末五代的沙陀骑是怎么诞生的?
...,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王朝。一、沙陀族与中国古代骑兵的发展历程1沙陀族的族源简述与历史变迁沙陀族的族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包括突厥乌古斯说、西突厥处
2023-05-09 18:26:00
赵匡胤成功背后的原因与个人能力
以禁军为主体颠覆了后周江山建立了大宋王朝,接着又成功操盘了削藩使大宋摆脱了五代藩镇反噬朝廷的恶性循环,赵匡胤的成功虽然是个人能力作用的结果,但更多还是历史的作用。历史的不断洗牌成
2023-12-02 22: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