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南二室的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现场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目前北西东的发掘已经完成,南二室续考古发掘,据了解,南二室中发现了不少玉器。例如玉璧、玉佩、玉璜等,正在一一提取。提取出来的玉...……更多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重要成果,椁室考古发掘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在武王墩墓,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武王墩墓主墓。从我所站立的...……更多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玉工。这在史料记载中得到了体现,《逸周书》说:“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可以看出商代玉器的拥有量是很大的。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期玉龙 商代晚期玉器以河南...……更多
南越王大墓发掘之后,考古学家断定广东有玉矿,但不清楚在哪
...此重见天日。经科学考古发现,南越王赵胡死后携带大量玉器,这些玉器从出产当时到加工很可能就是本地完成。换言之,考古学家认为秦朝时期广东一带便有古玉矿,然而广东的古玉矿到底在哪个位置?却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更多
古代的玉器发展与“玉玺”之争
...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器的发展同样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丧葬从简,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从各大博物馆来看,此时期的玉器,仅有简单的玉豕、玉蝉之类的玉器,...……更多
介绍西周著名贤者南宫适
...,指的就是南宫适。据考证,南宫适是周文王四友之一,武王兴周灭纣时的贤臣。周武王灭商后,命南宫适拆掉纣王所建的鹿台,打开纣王的粮仓,以赈济贫弱萌隶。2012年以来,随着对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的曾侯墓葬群的考古...……更多
沈阳三大活动凸显中国龙文化
...舟大奖赛沈阳三大活动凸显中国龙文化市民参观红山文化玉器代表作玉猪龙。李浩摄6月7日-8日,沈阳喜事连连:首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隆重启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举办、主题展览——“文明之光——...……更多
魏晋时期为什么会有“以玉品人”这样的风气产生呢
我国古代对于玉器的欣赏是非常独到的,尤其是人们对于玉器的爱护以及尊重,让其形成了特有的玉石文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玉器代表着高洁,同时也体现着人的美好品质,尤其是在魏晋时期,人们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现...……更多
古代妃子下葬要堵住九窍,可以保证灵魂不灭,尸身不腐
...候要堵住九窍,眼耳口鼻肛为八,还有一窍是什么?陪葬玉器古人对于丧葬之事非常看重,不同等级的人在下葬的时候也有相应的规定。越级办理葬礼,还有可能会招来刑罚、古人下葬的时候除了准备墓穴修建陵墓之外,在墓穴...……更多
百年后的同治帝只剩骨头,同葬的皇后却为何尸身不腐
...,在清宫档案中记载了这位皇后的棺材里大约有300多件的玉器、玉佩、玉葫芦、玉烟壶等各种玉器,大量的玉金让她的身体起到了防腐的功效。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盗墓者确实从这位皇后的棺中找到了大量的玉器,玉器围...……更多
“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在沈阳举办
...文物。展览现场展出的龙凤玉佩引人关注。据介绍,这件玉器呈黄绿色,器身扁平且有弧度,稍向背面内弯,中心厚,四缘略薄,中心镂空一梨状孔。正面用阳纹和较粗的阴线,雕出一龙一凤形象,龙凤首尾相对,皆为卷尾,构...……更多
“只此中国色·青”特展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火爆展出
...统文化中“青色”元素,汇聚了来自国内12家文博场馆的玉器、瓷器、书画、服饰等180余件文物及众多现代艺术作品,带领观众领略中国青的魅力。从魂牵梦萦的“青青子衿”到“江州司马青衫湿”,从“夺得千峰翠色来”到“...……更多
新版“疯狂的石头”:一场“天价翡翠”打捞引发的流量狂欢
...现了“稀世珍宝”诱惑下的众生百态。1月9日上午,平洲玉器街所属的桂城街道玉器办工作人员告诉南都记者,这块翡翠已于8日20时许被找到。但网络热议仍未平息。翡翠究竟价值多少?为何会掉落河道里?这是否为一场精心策...……更多
玉蝉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
...汉时期,玉蝉在墓葬之中常常出现,大多都是作为口含的玉器。玉蝉在墓葬之中,尤其是作为口含之玉出现时,必然是寓意着人的精神不死,能像蝉一样将肉体脱壳,能在泥土中再生复活。脱壳的昆虫这么多,为什么会选蝉呢?...……更多
玉石之路:从高古玉到商周权力的象征
...,玉十珏,马八匹”。后来,季历的儿子周文王、孙子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在这段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赠礼,真正价值斐然的,不是土地与马匹,而是“玉十珏”。十对珍贵的美玉,是商王武乙用于购买周人部落忠诚...……更多
...求和美好愿望。据策展人王懿静介绍:“这是我们馆首个玉器展览,选取了106件(套)精美玉器文物,通过‘好雅之风——文玩用玉’与‘怀瑾之缘——佩饰用玉’两个单元进行展示。”文人案头的风雅与情趣母狮子昂首,嘴巴...……更多
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记载有多少
...程所列《夏商周年表》确认,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武王克商年为公元前1046年,共有二百多年,商王朝居殷最久,是无可争辩的。如今,殷墟早已蜚声中外,现就妇好墓的发现与发掘过程作一回顾。妇好墓位于当时小屯村的...……更多
武王墩大墓无疑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成果发布后,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成为网络热点话题。基于发布成果,我们谈谈对武王墩大墓史学价值的初步认识。首先,武王墩大墓无疑是迄今经过科学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更多
妇好的墓究竟有多大呢
...武器,在妇好的墓里都有。同样,我们比较看重金银以及玉器在妇好的墓里面也有,甚至里面有些玉器是新疆那边的玉呢。这些玉有的被刻成了礼器,有的被刻成了动物的形象。这些动物有当时的野兽,有鸟,也有家畜。根据专...……更多
牙璋的秘密:揭示夏朝遗民的迁徙路径和祭祀传统
...否被灭族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据《史记》记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曾大封天下,在其分封的名单中,就有夏朝的族人,而且周武王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延续大禹的血脉,使祭祀不断。《左传》中有个说法,叫...……更多
...曹操日常佩戴之物。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更多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冠的神人,骑坐于一只大眼巨兽之上。玉琮王。王筝 摄 玉器的发达是良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而玉琮又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浙江省博物馆宣传与对外交流部主任施义亭向探访团介绍,这就是玉琮王,“这...……更多
探索玉器行业 信用可视化监管
四会玉器卖场。邓小川 摄走进肇庆四会玉器博览城,不少商户铺位前挂放有诚信商户信用查询码,消费者使用手机“扫一扫”便可查询该商户的信用状况。这是肇庆市信用可视化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玉器行业健康发...……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变化,收藏意义
...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玉器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包括在产地、材质、工艺和题材等方面。本文将探讨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变化及其深刻影响。在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变动,玉器的生产和...……更多
...苏州征调的玉工就有18批次近40人。他们不仅负责宫中的玉器制作,还负责咨询和培训。如此一来,促进了南方与北方玉雕技艺的交流,也促进了宫中审美意趣与苏州玉雕艺术的有机融合。 苏州琢玉业的繁盛,造就了一批身怀绝...……更多
浙江临安博物馆,国宝级文物
...浙江乃至全国有重要的地位。目前该馆藏有秘色瓷、五代玉器等5000余件(套)文物,一级文物有51件(套),其中3件为国宝级文物,占浙江省国宝级文物数量的1/6。欣赏千年越窑风采明月染春水,千峰翠色来。展厅里山水画卷...……更多
乌鲁木齐市博物馆邀您感受玉器之美 52件清代玉器亮相市博物馆
...无迹,簇叶攒花视有情。”这是清代乾隆皇帝对痕都斯坦玉器的题诗赞美。31日“《玉润丝路》——痕都斯坦玉器珍品展”在市博物馆开展,52件清代玉器珍品揭开神秘面纱。1月30日,记者在市博物馆4楼2号临展厅看到,展厅已布...……更多
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特展布展 600余件(组)玉器集中亮相
...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据悉,该特展将于11月7日正式开展。图为展陈的玉龙。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特展布展 600余件(组)玉器集中...……更多
路人不慎磕破正在交易的贵重玉器,导致买家当场退货,警方介入处
...: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张万军1月9日,广东省揭阳市某玉器市场内,一件价格不菲的翡翠平安扣售出后在移交给买家前,被一名男子不小心弄损,导致买家要求退货。闯祸男子和商户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目前警方介入处...……更多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顶班“司机”忽悠乘客“淘玉器”顶格处罚出租车承包人1000元 从业资格证扣10分本报讯(记者 陶颖)“青龙寺有个展销会,玉器很便宜,你去看不?”近日,李女士在小雁塔北门乘坐出租车时,驾驶员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因为历代文人的介入,宜兴紫砂得以从功用的角度上升为艺术,进而延伸为颇具当代意义的紫砂文化
2024-06-14 07:53:00
博物馆之城深接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在南京,有一座《红楼梦》粉丝常去打卡的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旧址上建成的一座博物馆
2024-06-14 07:54:00
读书撷英□珍珍周幽王宠爱褒姒,江山美人的背后暗藏怎样的王朝政治变局?寒门出身但才智不俗的李彪,时逢重建士族门阀的孝文帝
2024-06-14 07:54:00
可移动文物普查让国宝“活”起来走向历史深处,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在进行
2024-06-14 07:54:00
厦门集美:陈嘉庚与海上龙舟赛的故事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比赛现场。记者 施辰静摄金鼓齐鸣,百舸争流,人声沸腾……5月25—26日
2024-06-14 08:46:00
一曲吟唱四百年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九江烟水亭 本报全媒体记者梁振堂摄□ 阿 詹明天启二年(1622年),一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壬戌科殿试金榜放榜
2024-06-14 04:19: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专题展破解“永葆青春活力”密码刘茵本报讯(记者 刘茵)日前,平津战役纪念馆与香山革命纪念馆联办的“永葆青春活力”——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实践专题展
2024-06-14 05:16:00
走进红色武乡 追寻抗战记忆(附图片)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隶属山西省长治市的武乡县,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县城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星罗棋布
2024-06-14 05:22: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6月7日下午,四川博物院“长江之神”户外常设展正式揭幕,展览分4个部分展示了两千多年来国人对长江之神——江渎神的崇祀
2024-06-14 06:16:00
从甲骨文溯源中华早期文明(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河南博物院展出的甲骨。王城岗遗址陶器刻文拓本和摹本。□朱彦民文字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与探索
2024-06-14 06:24:00
缙云丨七月:母亲的老家
母亲的老家文/七月母亲的老家,我平生只去过两次。就是这仅有的两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了抹不去的记忆。第一次去母亲的老家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本报通讯员 褚子强 兰滨滨宁德蕉城区八都镇云淡村,位于蕉城区第二大海岛——云淡岛上。岛上居民向海而生
2024-06-14 06:59: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孙君文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众所周知,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抗战期间,在白求恩的倡议下,晋察冀边区成立了第一支“群众志愿输血队”
2024-06-14 07:22:00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广大群众为苏西太湖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众多贡献,在西山的抗日斗争中,西山人民和抗日干部亲如一家人,鱼水情深
2024-06-14 01:17:00
本文转自:今晚报1911年7月,黄炎培到北京参加教育工作会议,特于天津下车游玩,并顺便考察了直隶女子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等活动
2024-06-14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