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武王墩墓主人为什么会佩戴这些玉器下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9 22: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南二室的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现场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

目前北西东的发掘已经完成,南二室续考古发掘,据了解,南二室中发现了不少玉器。例如玉璧、玉佩、玉璜等,正在一一提取。提取出来的玉器会放到包装盒,传递到平台上,后续还会进行清洗、拍照、称重、微距观察,做信息记录。

楚国玉器数量比较多,在随葬品里面玉器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玉器主要发现在南二室中,其他室暂时没有发现。南二室的发掘已经工作了大概有半个月,基本接近尾声,提取的文物已有六百多件。

据了解,位于中央的中室还没有开始发掘,按照之前拟定的发掘计划,中室是放在最后进行的,它位于正中间,打开后周围其他空间都要覆盖住,否则就没有工作的场所了,后续还会进一步制定中室发掘的方案和研究。

一号墓南二室发现玉璧玉佩玉璜等玉器

武王墩一号墓南二室提取出了玉璧、玉佩、玉璜等玉器,且都非常精美,此次出土的这些玉器有没有特别值得关注的?为什么墓主人会佩戴这些玉器下葬?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目前墓内所见的玉器包括龙凤形玉佩、玉璜、玉管、玉环、玉璧等不同类型,应是属于墓主人随身佩戴的玉组佩的部件。玉在服制和礼制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贵族们通常将组玉佩上面挂在脖子上,下面自胸前一直垂到膝盖上。走起路来,玉相互碰撞,发出铿锵之声,以此用来调节步伐的节奏。身份越高,步伐越小,走得越慢,玉佩撞击的声音越小,气度越非凡,以此彰显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气度。

同时周代崇尚“德”的观念,玉器因为其温润、纯洁的特点,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贵族佩玉也是自身修养的需要,佩玉与德行、修养紧密相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已经取得重要成果,椁室考古发掘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在武王墩墓,考古人员又有哪些新发现?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武
2024-05-19 15:39:00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玉工。这在史料记载中得到了体现,《逸周书》说:“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可以看出商代玉器的拥有量是很大的。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
2024-06-03 15:19:00
南越王大墓发掘之后,考古学家断定广东有玉矿,但不清楚在哪
...此重见天日。经科学考古发现,南越王赵胡死后携带大量玉器,这些玉器从出产当时到加工很可能就是本地完成。换言之,考古学家认为秦朝时期广东一带便有古玉矿,然而广东的古玉矿到底在哪个
2024-02-21 15:54:00
周文王的长子邑考
...升,维告殷罪。”这句话翻译过来说,周人攻灭殷商后,武王祭天当日,没更换祭祀服,便直接去了殷商的宗庙,宣读了治国方略,等艺人九曲终了,开始为西周历代对建国有功劳的祖先们,升立神
2023-08-05 17:07:00
3000年前的人居然是这样玩玉的
...2800余年的历史,由玉璜、玉珩、冲牙、玉管等共计204件玉器组成。它出土的情况和墓主人的故事一直广受关注。在第二季即将上线之际,本文是采访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的内容,听他为
2024-06-16 15:08:00
加强人文交流,徐州汉代精美玉器在匈牙利展出
...茨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呈现汉代文物112件/组,涵盖玉器、漆器、陶器、青铜器、印章、石刻、钱币等文物类型。其中徐州博物馆甄选出18件/组汉代玉器参展,包含虎头玉枕饰、S形龙
2023-07-28 12:00:00
玉米地挖出姜子牙宝藏?里面还有原始人用的玉器,专家也无法解释
...也让小编深深得记住了一个人,就是姜子牙。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很多人觉得像姜子牙这样的人物神话里才有,跟现实生
2024-10-09 20:20:00
古代的玉器发展与“玉玺”之争
...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器的发展同样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丧葬从简,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从各大博物馆来看,此时期的玉器,仅有简
2023-10-09 22:12:00
新成果红山文化出土一类呈筒形、斜口玉器,统称为斜口筒形玉器,一直以来,研究者对其造型的原型和功能提出各种假说。2007年,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3件玉器与斜口筒形玉器相似。研究表明
2023-09-18 13: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将在苏博西馆展览
江南时报讯 “任小林绘画四十年”展览将于2025年11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展。本次展览旨在通过25件代表性创作以及相关手稿
2025-11-24 15:0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70余件经典画作,67年丹青岁月。日前,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大漠丹青——常书鸿艺术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9号
2025-11-24 08:21:00
83年前,美国飞行员杜立特带队成功突袭日本多个城市,这次战斗被称为“杜立特行动”。任务结束后,因为种种原因,75名飞行员在浙江沿海及以衢州为中心的浙皖闽赣边界地区弃机跳伞
2025-11-23 22:14:00
夜幕降临,正定荣国府景区“一梦入红楼”沉浸式夜游项目接连上演,通过光影造景、演艺交互等多种形式,将《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在亭台楼阁间生动再现,打造赏、游、学、玩的多维体验。摄制丨
2025-11-23 07:57:00
就在明天!“国宝”级画展亮相福州!
就在明天!下午2点!到福州画院,赏丹青国宝!福州人千万别错过!由福州市委宣传部、浙江大学、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于11月23日在福州画院举行
2025-11-22 14:09:00
两只羊隔着围栏打架,一只羊假装进攻诱骗对面的羊撞栅栏。
2025-11-21 13:36:00
非遗吉林 | 满族旗袍制作技艺
吉林满族旗袍东辽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其分布地域相对广泛,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主要满族居住地区
2025-11-21 14:25:00
三棱风帽俑
冬日的太原,寒潮骤至,北风凛冽,气温直逼零下。若穿越回1500年前的北齐晋阳,这刺骨寒风却是当地人们日常必须面对的考验
2025-11-21 18:33:00
五瘟神降服疫鬼图
今年年初,山西运城市盐湖区马家沟一处荒僻的冲沟断崖上,一孔不起眼的窑洞因文物保护员的偶然发现重见天日。这座被命名为马家沟瘟神庙的明清时期窑洞
2025-11-21 18:34:00
千年厨房重见天日
近日,在晋阳古城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特殊的古代建筑遗迹。这座被称为“龟头屋”的建筑,据推测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时期
2025-11-21 18:34:00
元代太原民间的火葬
东山元墓出土的瓷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据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的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五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显示
2025-11-21 18:34:00
双塔寺明清佛像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初名永明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
2025-11-21 18:34:00
潍坊:文化学者把脉状元文化
鲁网11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冬日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状元胡同深处,一块块斑驳的砖石仿佛还在诉说着数百年前的科举佳话
2025-11-21 21:44:00
吴门文脉延绵,阳澄雅韵流转——“沈周茶画荟”第三辑举办
继阳澄湖畔两度雅集之后,近日,“沈周茶画荟”第三辑如期而至,由苏州市阳澄湖文化研究会组织邀请的昆山市以及相城区的10余位书画家齐聚湘城小学
2025-11-21 23:25:00
11月23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福州特展”将在福州画院开幕,持续至明年2月10日。
2025-11-21 2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