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15: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蟠龙环

商代距今已经三千多年,遥远而神秘。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其众多的玉器也同样为后人所铭记。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形容商代的青铜器是狞厉的美,那么商代的玉器当称得上是神秘的美”。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双龙首神面纹璜

商代玉器是贵族专用品

如果商代之前是“神玉时代”,那么到了商代中国玉器就进入了“王玉时代”。这一阶段,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活也随之变化,玉器走下神坛,进入社会生活,但能与它亲密接触的不是普通老百姓,它只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专用品。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琮

商代已完成了手工业与农业的社会大分工,制玉业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并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玉工。这在史料记载中得到了体现,《逸周书》说:“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这个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可以看出商代玉器的拥有量是很大的。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龙

商代晚期玉器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土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六十四个妃子之一,深受武丁宠信,她的名字在甲骨文中出现多达170次。武丁在位59年,南征北战,纵横天下,妇好经常助夫出征,据甲骨文记载,武丁伐羌时,妇好曾率军一万三千人助战,她甚至远征西北土方国。由于武王的宠爱,在妇好去世后,武王将大量的玉器作为财富为妇好陪葬。这为商人把玉器作为珍贵财富的思想提供了一个最好的佐证。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鸟

夏代开始用青铜工具制玉

夏代人们已开始使用少量的青铜工具制玉,随着商代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玉工们大量使用青铜工具,使得制玉技术出现了质的进步,效率也大大提高。此时的玉工已能熟练地将线刻、浮雕、圆雕、透雕融合在一起,大大增加了视觉立体感。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兽面

同时,这个时期的玉器造型也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仿青铜器的玉簋、琮、璋、璧、圭、璜等礼器;仪仗用的戈、矛、戚、刀等;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凤、虎、熊、鹰、鱼、龟、鳖、鹦鹉等动物件,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都一一能够辨清。“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见的新器型,最值得一提的是玉韘,它的用途是拉弓射箭时保护手指的勾弦器,可以说是春秋战国时的韘形佩、汉代的心形佩、清代的扳指的前身。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兔

玉羽人是最早的活环玉器

商代已能制作活环玉器了,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活环玉器。在工艺水平上,商代玉器也得到了创新。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玉羽人,脑后有一条三个活环组成的环链,便是中国最早的活环玉器。同时商代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俏色玉器,那就是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鳖,鳖甲部分墨黑,其他部分灰白,器物色泽分明,形象逼真,俏色处几乎与真鳖相同,可谓巧夺天工。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熊

商代玉器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内涵,浓厚的神秘色彩在收藏品市场上广受收藏家的青睐和追捧。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商代晚期玉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宫遗址只有200米,墓地中出土了1200余件文物,90%以上是玉器,此外还有石器、陶器、漆器和象臣器。反山墓地反山墓地出土了五把玉钺,其中M12、M14、M20三个墓出土的玉
2024-07-18 22:03:00
故宫开年首展聚焦和田玉文化
...制度,将和田玉的制作和使用推向历史高峰,并推动中国玉器艺术繁荣发展。“此次展览的名称‘玉出昆冈’,出自蒙学经典《千字文》。巍巍昆仑山冈,白雪连绵,河流奔涌,是和田玉的生命之源
2025-01-14 08:46:00
玉米地挖出姜子牙宝藏?里面还有原始人用的玉器,专家也无法解释
...恰好是芮国的国君夫人。而在“仲姜”墓里竟发现600多件玉器,款式很多,价值连城。但是专家发现的一个东西,是标准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它是五六千年以前原始人使用的饰物,每一个都价值
2024-10-09 20:20:00
...完成,南二室续考古发掘,据了解,南二室中发现了不少玉器。例如玉璧、玉佩、玉璜等,正在一一提取。提取出来的玉器会放到包装盒,传递到平台上,后续还会进行清洗、拍照、称重、微距观察
2024-05-19 22:00:00
听文物讲故事·解码三星堆丨三星堆玉器:绚丽文化长河中的相同“密码”
...通神的功用,这与中华大地其他同时期遗址出土玉器使用功能一致。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出的三孔玉璧形器。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玉器在三星堆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有放在‘青铜盒子’里的,也
2023-08-06 18:42:00
...二室依然在进行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南二室发现了不少玉器,包括玉佩、玉璜等等,今天将陆续提取这些玉器。总台直播报道团专门启用了微距摄像机,通过摄像机的高分辨率显微拍摄特性,为观
2024-05-19 15:39:00
冰清玉润话玉杯
...送之路,促使大量玉材被源源不断地送往京师。这为清代玉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加之乾隆对玉器的独特喜好,在北京设有官府管辖的玉作坊,同时还在苏州、扬州等地设置专门的玉器生产
2023-07-12 21:40:00
玉石之路:从高古玉到商周权力的象征
...崇。除了作为装饰物与礼器之外,玉石逐渐发展出货币的功能,据战国文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武乙在位时,为了扫平边境的羌方一族,曾用丰厚的礼物馈赠于当时还是陕西西部部落首领季历,
2024-04-02 12:32:00
周文王的长子邑考
...是非常罕见的,其研究的历史价值也非常大。尤其是商周玉器上的铭文,往往与统治阶级内部的事件有着紧密的关联。笔者见过一传世玉器上有铭文“伯邑”两字。无论从用料、器型、工艺、纹饰、
2023-08-05 17: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闽侯廷坪乡各村村干部为“宝藏山货”代言,你认识这些山货吗?
2025-11-20 11:25:00
鲁网11月2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邹城峄山。峄山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拥有多处著名楹联,既有源自秦代《峄山碑》的篆书集联
2025-11-20 13:55:00
鲁网11月20日讯靖海卫故城位于威海荣成市人和镇,是明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存,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见证了抗倭历史与卫所文化的融合
2025-11-20 15:10:00
河南首批省级地名保护名录发布,有你家乡吗?
大河网讯 地名,是地理位置的标识,是乡愁的情感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哪些地名能承载一方的千年记忆?近日,河南省民政厅正式发布《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5-11-20 16:33:00
大河网讯(记者 王怡潇)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长征,这支两千多人的“娃娃军”,怎样鏖战独树镇冲出险境
2025-11-20 12:5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