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李广难封是因为本事太大,还是因为水平太菜
在秦汉时期,李广也算得上是一位名将,但是后人一提起他,就想到了这么一个词:怀才不遇。李广之所以怀才不遇,是因为他的本事太大,还是因为水平太菜?一从李广整个人生来说,他的水平真的是有点菜,也就是才干不...……更多
司马迁给李广立专传,为何卫青反而成了小人
李广卫青是民族英雄,多次北驱匈奴;飞将军李广也是同时期的名将,但他因“李广难封”而成为古代社会里郁郁不得志的代表。司马迁认为,李广就是被卫青排挤,在卫青的威压下,李广才郁郁不得志,甚至要求神拜佛靠“...……更多
历史上,西汉大将李广无疑是倒霉蛋的代表。虽然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在内外战场上屡立功勋,但却总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封侯之赏。所以,很多人将李广的不幸,归咎于命运。就像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中所说:“卫青不...……更多
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汉朝这一家族比杨家更令人心疼
...个家族都无比倒霉,这就是秦汉时的李家,“龙城飞将”李广的那个李。李广的一生可谓是悲剧,他乃是秦国大将李信之后,李信曾在攻灭燕国中立有大功,也就是伐楚时出了些纰漏。家学渊源使得李家一脉都非常崇尚武学,到...……更多
李广利:从外戚将军到投降匈奴,他的命运如何影响了汉朝?
...的妹妹李氏为妃,并且大肆封赏李夫人的家眷,他的哥哥李广利就是这样步入高层的。李广利也是外戚,他和李广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带兵的本事相较于那两位外戚不在一个层次上,公元前104年,李广利被任命为贰师将军率兵征...……更多
他曾是公主府的骑奴,最后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
...坚持原则,不卑不亢,永远保持人格的完整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两个人同朝为官,在工作上自然会有一些交集。在公元前119年,匈奴单于伊稚斜又开始骚扰边境,汉武帝命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各带五万骑兵,分两路主动出...……更多
作为西汉名将,李广为何在后世争议很大
提到李广这个名字,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广难封’。作为西汉反击匈奴的名将,李广的一生,确实非常精彩,和匈奴打了几十年的仗。但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拼杀一生的老将,最后连一个侯爵都没捞着!所以...……更多
《史记》中记载,一个五十多岁重伤的将军还能一个打十个
千古英名在,何必意封侯——飞将军李广(11)公元前133年,汉朝与匈奴关系恶化,自文景以来的和亲全面断绝,匈奴大军进占路塞,屡次袭扰汉边,不可胜数。至此,汉匈以后百年之攻战以起;但奇怪的是,汉朝竟没有关闭边...……更多
...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神奇人物,那么非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莫属。李广生前“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连侯都没封,但是死后却被各路名篇大作吹捧,说李广死后被吹成了神也不为过。飞将军李广吹手一:“不虚美,不隐恶”...……更多
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为何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
...胜千里之外的韩信,到了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些名将。卫青与霍去病,相比于李广,创立的军功更加卓著。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很少有人把自己比作卫霍,这又是为何呢?【一】卫青霍去...……更多
霍去病到底是怎样的人,司马迁为何看不惯他,还将他写入佞幸列传
... 这从他射杀李敢这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李敢乃西汉名将李广的儿子,在漠北决战之中跟随霍去病出征、斩将夺旗,因功而受封关内侯。因为其父李广被逼自杀,李敢在冲动之下,前往卫青处讨要说法,甚至还动手打了卫青。卫...……更多
龙城之战:卫青崛起与李广的遗憾
...的卫青,还是被匈奴人敬畏有加、久负盛名的\"飞将军\"李广?就拿龙城之战来说,它不仅是汉朝与匈奴对抗的转折点,更是两位将军英雄主义的分水岭。卫青凭借这场胜利扬名立万,而李广则因未能亲临战场而黯然失色。这两...……更多
名将李广一生都没有受封,历经三朝最后含恨而终
...报,可它的出处却是《史记》,是司马迁用来评价飞将军李广的。千年流传的《滕王阁序》中这样写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以此来抒发感慨命运多舛的心绪,寥寥几语就引得无数人感同身受,殊不知“难封”,只是...……更多
李广利:汉武帝时期的庸将,却影响了历史进程
...的将领,可是他的能力跟卫青霍去病根本没法比,他就是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他的地位完全是靠他妹子得到的,那么咱们就来简单的看下这个人。太初元年,这货被任命为贰师将军带领属国的六千...……更多
被免职的李广遭士兵侮辱,李广官复原职后将其处死
历数古代有多少功勋卓著的将军,西汉的李广一定会上榜,唐朝武庙六十四将和宋朝武庙七十二将都有李广的名字,无论其历史功绩还是个人传记常被后人津津乐道。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李广的官职并不高,在他初出茅庐...……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为何汉武帝没有追究?
...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其中有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汉朝的飞将军李广了,要说历史上有哪些名震一时的大将军,大家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很多位,但是要说最委屈的将军,那就要数飞将军李广了,这...……更多
西汉名将李广未被封侯,真的是怀才不遇
《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话: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讲的是两典故,分别为冯唐老来难以得志,李广功高却未被封爵。温庭筠也曾说:侯印不闻封李广,他人丘垄似天山。杜甫也有过: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更多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两句话用在李广身上都不合适:李广并不可怜,他的一生是值得尊敬的——所有为大汉江山出生入死的人,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能只以成败论英雄;李广封侯也并不难,只要...……更多
...霍去病一直是有争议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中间有加了一个李广,有部分学者甚至认为李广比卫霍两人,无论是才智还是军事上都要胜出一筹。在笔者看来,这三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卫青与霍去病站在同一个级别,属绝世天才型...……更多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让我们后人都认识了汉代名将李广,甚至在后世作品《水浒传》中,都有“小李广”的存在,俨然将李广与关羽、诸葛亮等人比肩了。可是,历史上的李广只是汉朝的一名勇猛老将,论功劳与同时期的...……更多
霍去病射杀李敢后,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的喜爱。之所以说汉武帝十分器重他,是因为他当众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后,汉武帝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包庇他所犯下的“罪刑”。而霍去病为何要除掉李敢呢?在除掉李敢之后,他又迎来了怎么样的结局?下面不妨一...……更多
李广威震匈奴为何难以封侯
李广人称飞将军,是汉代名将。他一生戎马,却始终难以封侯。他带领过的部下都封了侯,自己却始终跨不过这条线,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因此有人说这是汉武帝对他有成见、刻薄寡恩,也有人说是因为卫青的原因,事实真是...……更多
飞将李广在汉武帝时期没有封侯,其原因是怪自己还是怪汉武帝?
...资本”让王昌龄如此称赞?对没错,就是“汉之飞将军”李广!李广,西汉名将,同时也是秦时名将李信之后,自幼勇武善射,骁勇善战!汉文帝时从军抗击匈奴;汉景帝时,李广升为骑郎将,曾任北部各地边郡太守;汉武帝时...……更多
让李广走上绝路的是他的三个念头:羞愧、愤懑、绝望,为接受刀笔小吏的质询而羞愧,为遭遇不公而愤懑,为封侯无望而绝望。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大战是“汉匈战争”中最伟大的一场胜利,此战,汉军消灭匈奴九万...……更多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李广是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他天生臂长如猿,箭法天下无双。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李广凭借着世家子弟的身份被朝廷录用,汉文帝赞扬李广说:“你生不逢时呀!如果在高祖时期,最起码也是一个万户侯呀!”七国之乱爆发...……更多
“飞将军”李广,为何没有被汉朝皇帝封侯
李广,中国封建历史上西汉王朝的一位名将,一生当中参与的大小战役达到70多次,而且还是一位历经三朝的元老,正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是李广将军就是没有得到重要的爵位册封;其中“封侯”是李广心心念念梦寐以求...……更多
霍去病的死因与汉匈战争的转折
...卫青死了之后,汉朝的马虽然多了不少,但接下来接班的李广利,才能却远不如卫青和霍去病。所以当汉朝再次进攻匈奴之后,就只能陷入苦战,反倒是让匈奴趁机再次崛起。再加上汉武帝到了晚年之后,个人逐渐老迈昏聩,汉...……更多
说到飞将军李广,大家都知道他是以勇猛正直著称的一代名将,为后世所称颂。李广一生战功赫赫,令匈奴人闻名丧胆。但是他从来不持功自傲,为人还很谦虚低调。对部下态度和蔼,常把自己的得到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更多
...多作者司马迁个人的主观色彩。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褒扬李广,而对卫青、霍去病颇有微词。之所以这样,也许是因为在他的观念中,李广是正儿八经的将门世家,卫、霍则是“外戚”。在《佞幸列传》中,司马迁首先列举了汉...……更多
为何说霍去病射杀李敢,是不得不杀
引言公元前118年,李敢作为名将李广的幼子,遭到了霍去病的射杀。此时霍去病荣光正盛,事后汉武帝也是重拿轻放,而李敢就这样丢掉了性命。据说,李敢是私下伤害了卫青,卫青心地良善没有揭发,可霍去病知道后,却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