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14:48: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让我们后人都认识了汉代名将李广,甚至在后世作品《水浒传》中,都有“小李广”的存在,俨然将李广与关羽、诸葛亮等人比肩了。

可是,历史上的李广只是汉朝的一名勇猛老将,论功劳与同时期的卫青、霍去病等人相差甚远,为什么卫青、霍去病二人都没有被人们追捧,而李广却倍受唐代诗人们的追捧呢?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生不逢时,李广难封

李广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悲情人物,是名将李信的后代,其家族就是大名鼎鼎的陇西李氏,世代抵抗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将捍卫边疆作为家族使命的军事贵族。

李广一生经历了文、景、武三朝,正值天下未平的“半乱世”之中,外有匈奴扰边不断,内有七国叛乱,可谓内忧外患不断,按当时的条件,以李广的勇猛以军功封侯应该不是难事,然后,却一生留下了“李广难封”的结局。

李广一生并非没有封侯的机会,只是每一次,他都与机会失之交臂。

李广10多岁就参军入伍了,又因出生于陇西李氏,自幼习武,弓马骑射无不精通,在孝文帝14年,匈奴入侵萧关时,李广以狙击手的身份连发数十箭,且每箭必中,一战成名,被汉文帝提拔为侍郎,他的才能渐渐被汉文帝发现。

那时,汉文帝经常感叹说:“李广真是生不逢时啊!现在国家没有战事,他无从立功,若是生在高祖(刘邦)的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难!”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可见,汉文帝对李广能力的认可,汉随秦制,以军功封侯,文帝时期没机会,而到了景帝时期,李广赶上了七国之乱,跟着周亚夫出征,立下大功,闻名天下,当时人们都认为李广这回肯定要封侯了。

结果,李广私下接受了梁孝王的赏赐,惹得汉景帝非常不高兴,封侯之事之吹了。

若论战功,李广一生戍边,在做上郡太守时,多次和匈奴交战,几乎每战必胜,从此有了百战百胜的美名,这也使得匈奴看着李广就绕道走。

使得李广在哪当太守,匈奴就绕开哪里,这种情况成就了李广在匈奴“战神”美名,同时也绝了他在汉朝立功的机会。

匈奴要么绕开李广,要么就派精锐、或者庞大部队和李广交战,李广自然也占不了什么便宜,这也导致在李广一生中,虽然有美名,但实际上却并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劳,这也成了他难以封侯的原因。

毕竟军规在那摆着,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想封侯就给他封侯。

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李广已经年纪大了,汉武帝也想送他一个功夫,毕竟老将军一生为国,没功能也有苦功,大汉朝欠人家一个侯爵,于是汉武帝再次派这位老将跟着卫青出征。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因为任谁都知道,这场仗大汉王朝是必赢的,匈奴都已经被打的毫无反抗之力了,只是追击而已,汉武帝就是想卖一个军功给这个老将,好让自己顺理成章的给他封侯。

但怎知,就是这么一个白捡的军功,李广硬是在大风沙中将部队带迷路了,闹得带着几万部队白逛了一圈儿。

对此,卫青自然是要责备的,而李广也自知理亏,羞愧难当,想到自己戎马一生都没有出彩的战绩,无法凭军功封侯,又在人生的最后一仗痛失机会,连白给的军功都能走岔了,自然无颜再活在世上,所以才选择以自刎的方式洗刷耻辱。

文人们出于同病相怜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老将,为什么唐朝诗人们要如此推崇他,宣传他呢?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以下两点:

其一:李广虽然没有立过什么出彩的军功,但那是因为早年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时,正值汉朝羸弱的时候,汉军整体实力就远不如匈奴军,换成任何名将领兵也都只能是老套路的采取防御战,所以那时候的他根本没有机会建立功勋。

而当汉朝逐渐强盛起来后,又出了个旷世奇才卫青大将军,还连带着天才少将军霍去病,再加上汉武帝故意重用卫、霍二人,算是抢去了所有老将的风头,李广虽然跟着他们也打过一些胜仗,但微末之功无法让他挣得侯爵。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所以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已经衰老的李广也就慢慢的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其二,也是因为李广的命运太过坎坷,看上去有些生不逢时,这与唐朝一些自命才高八斗的文人们有着共同的痛,文人们看到李广将军不幸的一生,再想想始终不得志的自己,就不由的发出感慨,继而留下诗篇代代相传到现在。

仔细想想,李广一生并不算太冤,历经三朝,却难有大功,最后一次出征,汉武帝白送的机会,他都没把握住,遗憾终生,出于羞愧自刎而死。

而在他死后,汉武帝念及了他一生的“苦劳”为其追封了侯爵,汉武帝对李广还算是仁至义尽了的。

对霍、卫二人的千古误解

相比于李广,唐朝诗人乃至后来历代的文人们大多都不太喜欢卫青和霍去病。

在文人们眼中,卫青、霍去病二人属于外戚,是汉武帝故意重用,才给了这二人建立功勋的机会,且李广之死与卫、霍二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再加上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摆明了一种仗势欺人的感觉。

李广、卫青、霍去病:历史评价与文学形象的错位解析

这种以特权上位的人,不论有多少才能、立下多大功能,也会被自视清高的文人所唾弃,这也导致了卫、霍二人在史书上评价特别高,但在文学地位上却难以被歌颂的局面。

但前者,卫青作为将领职责所在,而霍去病则属于年少气盛,但这两位立下大功的战将,也因为此事而受到处罚,作为战场犯下大错的李广,汉武帝不仅没追究其失职之罪,反而追封为侯,算是格外恩宠了。

当然,即便是这样的结果也算是很好的了,要知道,古代有多少英雄人物或许到现在还没被我们得知呢,因为连史学家都没有将其记上。

而李广,却由于自己的悲惨命运和半生驻守边疆对抗匈奴的事迹被广为流传,或许这也是历史对这位老将的一份弥补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广一生虽战绩平平,却在诗人心中永垂不朽
...领以其出色的战绩和杰出的才华著称于世。其中,卫青和霍去病被视为两位最杰出的战将,他们在中原争霸的战场上贡献卓越,建立了自己的功勋。然而,尽管李广的战绩远不如卫青和霍去病,但他
2023-12-12 05:25:00
飞将军李广,凭啥能被诗人吹捧多年
...肆推崇,甚至冠上飞将军如此声势浩荡的名头,而卫青和霍去病两人,在历史上却只是寥寥几笔概括,出现眼前这个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朝边
2024-04-26 23:06:00
名将卫青:生前饱受皇帝猜忌,死后得不到公正评价
...列传,而且写得惊天地,泣鬼神;立下不世奇功的卫青与霍去病却只合作一传。西且内容反差巨大。作者的偏心可见一斑。即便如此,透过《史记》的字里行间,还是不难得出客观的结论。卫青与李
2024-11-01 10:27:00
飞将之殇:李广的悲剧与时代的悖论
...的指挥方式,与当时军事制度化的趋势背道而驰。卫青、霍去病等新一代将领采用严格的组织化作战方式,而李广仍固守个人英雄主义的作战模式,这使他在大规模兵团作战中屡屡失利。元狩四年(
2025-04-18 08:44:00
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为何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
...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韩信,到了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些名将。卫青与霍去病,相比于李广,创立的军功更加卓著。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很少有人把自己比作
2024-02-26 12:45:00
他是无数武将的偶像,成就彪炳青史,司马迁却不喜欢他
...代,这种私人感情的流露就更加明显,特别是面对李广和霍去病两人的态度上。 这两人都是值得后人尊敬的英雄,都为汉朝乃至汉民族的生存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如果轮到战功的大小,霍
2023-07-16 11:29:00
漠北之战—霍去病封狼居胥,卫青憾失单于,李广迷路原因早已注定
...首先需要简单了解一下此役的经过。漠北之战时,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了5万骑兵深入漠北,其中卫青手下人才济济,包括:李广、赵食其、曹襄,公孙敖,兵出定襄;而霍去病则带了大批匈奴降
2024-10-21 09:37:00
...报是,伊稚斜单于的主力在定襄方向,因此汉武帝命令由霍去病出定襄,卫青出代郡。卫青所部有前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总兵力五万。霍去病手下没有副将,所部
2023-11-09 10:59:00
司马迁给李广立专传,为何卫青反而成了小人
...侯的,以卫青为代表,有9人;以校吏出身而封侯的,以霍去病为代表,有6人,但他们都是群传,附属在《卫将军骠骑列传》之下,只有从未封侯,因贻误战机而自杀的李广,被司马迁特辟专传以
2024-06-12 08: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