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汉朝帅才凋零,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击败匈奴的概率不大,汉军以防作战为主,被动挨打,灰头土脸。近代有诗:“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刘彻,与秦始皇、李世民并列的“千古一帝”,评价很高。
汉武帝历史地位的奠定,主要是反击匈奴,让世界知道“汉人”之存在,传播国威到疆域之外。从此,“汉”就成为强大、威武的代名词。反击匈奴,离不开卫青、霍去病,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汉武帝击败匈奴的概率并不大,汉军继续被动挨打。也许有人会说,汉武帝击败匈奴,主要是得益于“文景之治”,家底丰厚,可以任意挥霍,这是远征匈奴的底气所在。不可否认,“文景之治”积累下巨额财富,汉朝国力空前强盛,达到了巅峰,这是击败匈奴的经济基础。但是,仅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自以及精良的军事装备,还不足以击败匈奴,尤其是深入漠北作战,将对方打疼。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有顶级名将,否则一切都是白搭。卫青、霍去病的出现,改变了汉朝与匈奴作战的模式,这是获胜的关键。一、卫青、霍去病之前,汉军固守传统作战模式,被动挨打。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骑兵作战,从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打得不亦乐乎。西周王朝,被犬戎灭掉,镐京(长安)成为一片废墟。以防守作战模式为主,中原王朝面对游牧骑兵的进攻,大多数时候都很被动。很难捕捉到他们的主力,又经常被袭击。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游牧骑兵,秦国、赵国、燕国都俢筑“长城”,以防御为主,几乎没有进入草原。李牧的“赵破匈奴之战”,是先设下埋伏圈,引诱匈奴前来挑战,然后将其全歼。秦朝的大将蒙恬也是如此,击败匈奴后固守长城,没有深入追击。汉朝建立后,恪守传统作战模式,凭借长城和要塞打防御战。双方的作战地点,在边境线附近,汉军没有远离后方。汉军此种作战模式,显得被动挨打,从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到吕雉时期匈奴兵临长安郊外,汉军受尽了屈辱。汉武帝继位后,决定对放弃和亲,对匈奴发起进攻。那么,该如何打击匈奴呢?汉武帝从李牧、蒙恬那里得到灵感:防御战、伏击战。前133年,汉武帝白采纳王恢的建议,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为将领,率30万大军讨伐匈奴,史称“马邑之谋”。“马邑之谋”准备充分,动员兵力之多,在汉武帝时期当属第一。单场战役,投入30万规模的战斗兵马,汉武帝时也就仅此一次。声势浩大,却没啥效果,汉军在马邑设下埋伏,想引诱匈奴主力。结果单于没有上当,在汉军眼皮底下走了,30万大军干瞪眼,无可奈何。
王恢畏罪自杀,韩安国被贬谪,郁郁而终。匈奴恼火汉武帝,多次出兵劫掠边境,主父偃等大臣强烈要求恢复“和亲”,主和派、主战派相互倾轧。“马邑之谋”的失败,宣告汉军防守伏击作战模式的破产,除了劳民,伤财,一无所得,还遭到匈奴报复,得不偿失。前129年,匈奴分兵南下,劫掠边境。汉武帝派出4路大军迎战:卫青、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各自率领一万骑兵。4位将领,除了卫青是“首秀”,其余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尤其是飞将军李广。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说的就是“飞将军”李广。此次作战,李广兵败被俘虏,半路自己逃回来,拿钱赎罪免死。公孙敖、公孙贺也没有收获,只有卫青获胜。3位名将为何失败?很简单,作战模式太过保守,不是防御战就是正面硬刚,要不就是不熟悉路径,经常迷路。卫青在龙城斩首2千,杀了许多部落首领,还俘虏数万牲畜,原因何在?战术创新,换了一种打法,给匈奴人当头一棒。3位将领失败,唯独卫青获胜,足以表明将领对战争胜负的影响之大。同样的资源,别人玩不转,卫青玩得很溜。二、卫青、霍去病革新作战模式,令人大开眼界,给后代名将上了一堂课。建立在“文景之治”基础上的汉武盛世,也只有卫青、霍去病能暴打匈奴,而且是跑到敌人家里面去打,着实不简单。卫青、霍去病能够取得胜利,关键是他们的眼光独到,对战争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见解,而不拘泥于传统。汉武帝拿出吴起、孙子的兵法,让霍去病好好学习。霍去病不屑一看:“打仗贵在创新,兵法有何用”,真是牛。“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卫青、霍去病对汉军和匈奴都有深刻的认识,了解敌我双方的优缺点,从而制定出最佳作战方案。卫青、霍去病认为:草原上游牧骑兵来去如风,飘忽不定,汉军防不胜防,防御作战模式不会有啥结果,只能被动挨打。游牧骑兵机动性强,单兵作战能力强悍,正面硬刚,胜算不大。即便能击败他们,自己也元气大伤,无法打残对手,因为汉军骑兵根本追不匈奴。伏击作战,动员兵力数量众多,而且对手不一定上当。数十万兵马集中在一块,匈奴转头攻打其他城池,倒霉的还是汉朝。但是,匈奴也有自己的弱点。首先,匈奴长期侵犯汉朝,每次都满载而归,对汉军有心理上的优势,十分轻敌,卫青、霍去病则加以利用。既然匈奴人高傲,屡次劫掠边境,为何我们不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到匈奴的后方,变被动为主动呢?再则,匈奴以游牧为生,平时分散居住,一旦遭遇汉军袭击,无法聚集兵马迎战。单纯依靠单于或者部落首领的亲兵,只能被汉军收割人头。
基于双方的优缺点,卫青、霍去病进行了战术创新:长途奔袭、迂回包抄;重点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俘虏人口、牲畜,消灭匈奴的战争资源。卫青的首秀——龙城之战,他没有跑去找匈奴决战,而是快速奔袭到后方,让匈奴骑兵措手不及,损失惨重,这是汉朝对匈奴作战的首次胜利。定襄北之战、河套之战,卫青也没有跟右贤王正面硬刚,而是采取“迂回包抄”作战,先截断敌军退路,然后两面夹击,完美收官。定襄之战、河套之战,卫青斩首匈奴接近十万,还不包括俘虏。牲畜得到一千多万,差点让匈奴“揭不开锅”,单于没了南下的本钱。霍去病跟舅舅卫青的打法类似,但显得更加迅猛,将快速穿插、长途奔袭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让人大开眼界。河西之战,霍去病没有先找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开刀,而是穿插到后方,突袭匈奴的留守部队,一路杀到阿尔泰山。后方死伤惨重,浑邪王、休屠王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冷静,且没了后勤补给,只能被霍去病压着吊打,收割人头了。卫青、霍去病在漠南的胜利,匈奴只好退守漠北,试图借助沙漠抵御汉军。谁知,卫青、霍去病居然奔袭数千里,杀到匈奴老家,饮马瀚海、封狼居胥。经过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损失了大量的牲畜,成年男丁凋零,没了战争资源,对汉朝构不成太大威胁。此后,匈奴虽然继续南下,但内部早已分崩离析,也就小打小闹而已。只要汉朝自己不折腾,是可以轻易在边境线附近击败他们。卫青、霍去病的胜利,给后代名将们上课一堂课,原来战争可以这么打。此后,以精锐骑兵长途奔袭、迂回穿插、俘虏人口牲畜,成为中原王朝名将打击游牧骑兵的典型作战模式。唐朝的李靖、李绩、苏定方;明朝的徐达、李文忠、蓝玉、沐英、朱棣,无不是卫青、霍去病的忠实粉丝,都学他们的作战模式。西边杀到阿尔泰山,打通河西走廊;北边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卫青、霍去病给后代名将树立了榜样,“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勒石燕然”成为名将的终极追求。三、汉武帝时代,除了卫青、霍去病,并没有其他顶级名将。卫青、霍去病给汉朝带来了荣光,洗刷了“白登山之围”带来的耻辱,传播国威到域外让“汉”成为强大、威武的代名词。汉武帝的千秋伟业,离不开卫青、霍去病,没有他们的出现,汉武帝搞不定匈奴。因为,这是一个帅才凋零的时代。除了卫青、霍去病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击败匈奴,更别说跑到敌人家里去打。汉武帝时期,顶级名将并不多,也就卫青、霍去病可以拿得出手,让匈奴闻风丧胆。卫青、霍去病时代,路博德、公孙敖、公孙贺、苏建、李广、李息、赵破奴、李蔡只能说可以,谈不上是优秀将领。李广、公孙敖、公孙贺经常迷路,连敌人都找不到,李广还被俘虏。苏建就更加不用说,跟着卫青作战,居然还被匈奴吊打,也是醉了。路博德跟着霍去病作战,也是所向披靡,有幸参加“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独自带兵,路博德也能横扫闽粤,在南方出尽风头。但是,路博德并非顶级名将,遇到衰败时期的匈奴,他独自带兵征战,也是一败涂地,更别说单独遇上巅峰时期的匈奴。赵破奴,霍去病麾下猛将,“不破楼兰终不还”,灭了楼兰国,但也并非帅才,只能说够用而已。前103年,赵破奴率3万兵马远征匈奴,被左贤王击败,全军覆没,本人成为俘虏。卫青、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前后七次出兵远征匈奴,总计用兵50万,还不包括运输粮食的部队,结果几次全军覆没。“贰师将军”李广利三次讨伐匈奴,丧失兵马15万,本人投降匈奴。汉武帝大怒,诛灭李广利三族。李陵率5千“教官团”入草原历练,也是全军覆没,投降匈奴,被汉武帝杀光全家。同样是汉武帝时代,汉军的素质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却只有卫青、霍去病打了胜仗,这就很有意思了。汉武帝前期讨伐匈奴,卫青、霍去病都是主帅,其他人没有分,也拿不出手。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帅才,不能胜任工作。
唐朝初年,李靖、李绩、苏定方、侯君集都是顶级名将,可以独当一面,征讨游牧骑兵不愁没有名将。明朝初年,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沐英、蓝玉、朱棣、周兴、宋晟,都可以横扫蒙古,独自深入漠北作战。如此,朱元璋十三次北征大漠,主帅都不一样。汉武帝缺乏帅才,也好理解。王朝中期,承平已久,汉朝缺乏帅才并不奇怪,能得到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一生的荣幸,否则他的历史评价会低很多。卫青、霍去病能“封狼居胥,饮马瀚海”,将远东霸主匈奴铁骑打残废,也离不开汉武帝的支持,以及“文景之治”带来的家底。综上所述,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打赢匈奴的概率不大。汉军战术保守,在长城附近与匈奴死磕,被动挨打,灰头土脸。当然,汉朝国力雄厚,没有卫青、霍去病“挥霍”,汉军依靠“文景之治”的家底,可以跟匈奴拼消耗,慢慢拖垮对手。但是,这需要时间,汉武帝时代也许看不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