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朱元璋VS汉武帝,谁的能力更强,眼光更长远?从两次漠北决战看,汉武帝不如朱元璋,两人不是一个重量级。
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10万精兵出征,各自率5万人,去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此次作战,汉武帝带有自己的个人感情,卫青的作战目标是左贤王,霍去病则是决战匈奴单于,夺取首功。再则,李广、公孙敖都追随卫青出征,汉武帝想让公孙敖立功赎罪,卫青只能让李广“迷路”了。
卫青、霍去病,汉武帝时期的名将,战无不胜。此次出征漠北,汉武帝出动十万精锐,卫青是步兵、骑兵混编,霍去病则几乎都是骑兵。论骑兵的精锐程度,卫青所部略逊一筹,毕竟霍去病要对付的是匈奴单于,压力更大。此外,为了确保长途奔袭获胜,汉武帝调集战马十几万匹,一起出塞。
漠北之战,汉军打了个“乌龙”。卫青的目标是左贤王,结果遭遇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骑兵,兵力在7万左右。卫青先布阵,以战车护卫,阻挡匈奴骑兵,然后两侧出击,展开混战。双方从中午打到黄昏,不分胜负。此时,狂风大作,沙场飞扬,双方都看不清。
卫青抓住战机,及时派兵绕到侧后,发起攻击,匈奴单于挡不住,率几十位骑兵逃离战场。至于霍去病,一路顺风顺水,击败了左贤王,再次俘虏八万余人,大获全胜。相对而言,卫青损失要大,虽然取得胜利,也只能说是惨胜,元气大伤。
1372年,经过太原之战、沈儿峪之战后,蒙古骑兵损失二十余万,但王保保并不甘心失败,北元也试图卷土重来,再一次入主中原。为此,朱元璋决定派兵北伐,徐达率5万,是中路也是主力,目标是寻找王保保决战;李文忠率5万,是东路,目标直接奔袭北元中枢;冯胜率5万,是西路也是偏师,目标是牵制甘肃元军。
15万大军出塞,兵分三路,步兵、骑兵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中路军,徐达前锋大将蓝玉连战连捷,在土剌河、克鲁伦河击败蒙古骑兵,然后一路追击,抵达乌兰巴托附近。结果,明军前锋遭遇伏击,阵亡一万余人,徐达“固垒收兵”,有序撤退,“王侯大将均无死者”,主力回到雁门关。
东路军,李文忠转战数千里,跟霍去病一个打法,但蒙古骑兵顽强抗击,每次交锋都是血战。结果,明军惨胜,曹良臣、周显、常荣、张耀等悍将阵亡;蒙古骑兵战死十余万,被俘虏数万,远遁而去。李文忠撤兵后,又迷路,很长时间内找不到水源,士兵、马匹损失很大。
一向不被看好的冯胜,大获全胜,傅友德率五千骑兵冲杀,明军七战七捷,甘肃平定,然后修筑嘉峪关。冯胜收获很大,获取人口、牲畜十余万,但明军中路跟东路进展不顺利,冯胜也只好班师,回到南京。如此,明朝第二次北伐结束,因达不到目标,算是失利。
汉朝、明朝两次远征大漠,卫青、霍去病、徐达、李文忠、冯胜等人,都是首屈一指的名将。单纯看杀伤对手,显然是汉武帝更大,匈奴阵亡、被俘虏,接近二十万。明朝这边,东路军惨胜,中路失利,西路获胜。那么,为何还说朱元璋要比汉武帝厉害,眼光更加长远呢?
漠北之战,汉朝胜利不假,却属于惨胜,尤其是卫青所部损失很大。明朝第二次远征,从战略目标达成角度看,属于失败,没有消灭王保保的主力。但是,对手也伤得不轻,否则王保保还会再次南下,但他却没有,而是一直留在漠北,不敢接近边境。
汉军惨胜,明军失利,但损失几乎是一样的。汉朝赢得漠北之战胜利,但出征的战马十几万匹,回到塞内的不足三万。明朝派兵远征,战马十四万匹,回到关内的不足四万。从战马损失角度看,汉朝、明朝几乎是一样。对中原王朝而言,战马就是“战略投送能力”的代表。
没有精良的战马,就不能训练出优秀的骑兵,深入大漠跟游牧骑兵交战,胜利的概率不大,除非是在边塞附近决战。汉武帝没有这觉悟,漠北之战后还继续大规模用兵,结果损失骑兵十几万,被迫下“罪己诏”。其中,赵破奴2万骑兵全军覆没,主帅被俘虏;李陵5000边塞健儿覆没,主帅被俘虏:李广利三次出征匈奴,前后损失骑兵13万,最后投降匈奴。
朱元璋头脑清醒样,在北伐失利后,并没有一味“浪战”,而是积蓄力量,一战定乾坤。此后,朱元璋在中原养马,训练骑兵;徐达、李文忠、傅友德、沐英等在边塞附近积蓄消灭来犯之敌,但没有远征大漠。1381年,明军养足精力,徐达再次北伐,斩首、俘虏蒙古骑兵十余万。
徐达北伐获胜后,朱元璋发兵西南,消灭元朝的梁王,解除了远征大漠的后顾之忧。1387年,冯胜、蓝玉北伐,俘虏蒙古骑兵20万,纳哈出投降,辽东平定。1388年,蓝玉率15万大军远征大漠,在捕鱼儿海之战中获胜,俘虏蒙古骑兵15万,元朝皇室几乎都被抓获,北元瓦解。
由此可知,朱元璋比汉武帝眼光长远,也更加的镇定自若。没有绝对把握时,不会轻易开战,但只要战斗,就一定要推平,不给对手喘息之机。朱元璋的此种风格,跟李世民是一样。李世民继位后,签署“渭水之盟”,对颉利可汗妥协,四年后发兵漠北,一举推平。
汉武帝,有“文景之治”加持,东征西讨,属于资源优势型帝王。朱元璋,开局一个碗,从南方打到北,统一中原,属于奋斗型、创业型帝王。如此,朱元璋强于汉武帝,也在情理之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