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卫青,作为汉武帝时期的一位战神,曾令匈奴闻风丧胆。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为大汉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可谓是居功至伟。曾被汉武帝封为长平侯。
图书封面
很多人都知道,他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所以,很多人都和西汉当朝的大臣们,抱着同样一样看法:卫青是不是凭着这种裙带关系才位居高位的。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由胡辉老师著作的《卫青》一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卫青。书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英雄。
图片来自网络
苦难不是堕落的理由,只要自己心怀梦想,努力进取,就会有出头之日
卫青的出身,在当时那个阶级观念极为严重的封建社会,可谓是最为低贱的。他是一个私生子,父亲在平阳侯府当差时,和卫青的母亲私通生下了他。
然后,父亲就溜之大吉。卫青跟着母亲和姐姐在平阳侯府,后来做了侯府的骑奴。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身份的低贱,而自暴自弃。他利用难得的机会,开始学习侯府所珍藏的兵法书籍,并把这些兵法烂记于心。
后来,他的姐姐被汉武帝喜欢并带回宫中。一年之后,武帝下诏,宣卫青到他所组建的亲信武装建章宫当差。后来,卫青在见到武帝时,建议他大量操练骑兵,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边境的匈奴之患。武帝接受了卫青的建议,并让他负责骑兵的操练。
后来,因为卫青操练兵马勤奋得法,武帝封他为建章监,并加待中。
满朝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他们觉得这个身份低贱的小子,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只不过是凭了姐姐卫子夫的关系才平步青云。
卫青对这些轻薄甚至带侮辱性的议论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对付匈奴的事情。
苦难的生活,低贱的身份,并没有成为卫青成长路上的障碍,也没有让他因此而自卑沉沦。别人的非议和异样的眼光,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他心中一直有着很清晰的目标,并且一直在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着,同时在等待着那个能够让命运转折的机会。
坚持原则,不卑不亢,永远保持人格的完整
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两个人同朝为官,在工作上自然会有一些交集。
在公元前119年,匈奴单于伊稚斜又开始骚扰边境,汉武帝命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各带五万骑兵,分两路主动出击。同时,授命李广听从卫青的调遣。
卫青在排兵布阵之时,李广亲自来到卫青营帐,请命想充当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卫青断然拒绝,命李广和赵食其合军,出东道进行迂回。李广勃然大怒,和卫青发生的激烈的争执,最后愤然离开卫青的营帐。
其实,卫青何尝不理解李广心中的愿望。李广和匈奴打了一辈子,却没有把匈奴打跑,也没有让匈奴真正臣服于大汉,甚至有一次还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匈奴俘虏。最后还是凭借自己的勇武,单枪匹马逃了回来。
李广是要报这国恨家仇,洗刷自己的耻辱。
可是,国家大事,岂能儿戏。卫青敬重李广老将军,可是他不能拿国家大事去满足个人的情感。他要为大汉王朝和天下的老百姓负责。所以,他拒绝了他心中最为敬重的老将军,选择以大局为重。
大事面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没有因为面前站的是曾经显赫一时的大人物,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去谄媚奉迎。他的一生都保持着人格的完整,他的一生,是真正活出自我的一生。
卫青陵墓
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对知遇之人永远忠诚感激
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带兵打败匈奴单于伊稚斜之后,终于形成“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卫青为大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让大汉扬了国威,从此扬眉吐气。
制服了匈奴,大汉再也没有强有力的对手了。因此也就用不上卫青这样的大将了。无军功可立的卫青干脆闭门谢客,长住府中。
于是汉武帝开始暗中削减分散卫青手中的权力。先是封霍去病为大司马,与卫青平起平坐,后来又以各种罪名剥夺了卫青三个儿子的侯位。卫青心知肚明,可他没有一句怨言。
他和汉武帝曾经是最好的君臣,他们年龄相仿,又有着抗击匈奴的共同的宏伟愿望。这些年他们相知相守,携手并进,共同为这个国家的昌盛而努力着。
现在,既然这个愿望已经实现了,那他也就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对于武帝,他永远都是最忠诚的。
卫青的一生,从来没有去抱怨过。无论是给了他私生子身份的父亲,还是朝中那些非议他的大臣,甚至是现在对他如此不公的武帝。
对于命运给他的一切苦难,他都照单全收。对于自己的荣誉,他又是那样的淡泊。人世间最难得的恐怕就是这清醒二字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1 17: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