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果一定要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神奇人物,那么非汉朝的“飞将军”李广莫属。李广生前“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连侯都没封,但是死后却被各路名篇大作吹捧,说李广死后被吹成了神也不为过。
飞将军李广
吹手一:“不虚美,不隐恶”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为没封侯的李广列传:“李广才气,天下无双”、“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成语也是司马迁为李广量身定做的。
吹手二:唐代王昌龄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虽然这里面的龙城飞将是谁有点争议,但是《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说的明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基本上龙城飞将是指李广无疑。
吹手三:卢纶在《塞下曲》中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位将军也是指李广,这诗是赞颂李广天生神力,箭术高超。
吹手四:王勃更是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中引吭高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吹手N:后面还有排成队的无数吹手,太多了,大家百度去搜吧,仔细点的话,估计找到一两百个吹手应该是没问题的。有这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背书,李广想不光耀千载都不行。
至于李广为什么没被封侯?在《史记》中,司马迁把它归结为“不遇时”和“数奇[shùjī]”,也就是说李广是运气不太好,遇事不利。后人则多把原因归咎为汉武帝和大将军卫青任人唯亲,排斥异己。
史记
其实,李广没封侯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战功不够,达不到封侯的标准。虽然司马迁把李广描绘成一个军事天才,夸他“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事实上李广虽然一生与匈奴打交道,自言“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但是打胜仗的次数不多,基本上每次参战都是给匈奴送人头。
论功行赏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就采取的措施:“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种田的老百姓,勤于农事,粮食产量高,公粮交的多,有厚禄。当兵的勇于杀敌,敢于冲锋,爵位自然也是高高的。在战场上,那是以砍人头多寡来论功行赏的,作弊不得。汉承秦制,到汉代军功奖励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斩首多少,俘虏多少,各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或赏赐,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明确的规定。军人的提拔和封侯都是与军功联系在一起的。像汉武帝时期,军人封侯的指标数是要获首虏上千,即使像卫青、霍去病这样深得汉武帝宠爱的外戚也不例外,正所谓的有功才有禄。尽管司马迁对卫青和霍去病带有偏见,但是他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仍然如实地记录了他们每次与匈奴战斗的战果,详细记录了他们每次斩首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牛羊牲畜多少的具体数字,以及朝廷根据他们的战果给予相应的记功和赏赐。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卫青和霍去病是汉武帝的外戚,有卫子夫枕头风吹着,关系好,宠幸深厚,李广比不得。下面这个封侯表格是根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和《汉书》的记载整理而来的,原谅我比较粗心,古文水平有限,肯定有遗漏的,也或者有谬误之处,但大体不差。
封侯列表
从统计来看,元光五年(前130年)开始到元狩四年(前119年),这11年里,除去卫青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因父亲功高,无功封侯后,其余24人皆因军功受封。从封侯数量来看,汉武帝对功臣并不吝啬;从封侯广度来看,无论校尉、降敌、向导,但凡有功,都有涉及封侯。何况李广在当时是一员老将,久经沙场,也颇有威名,汉武帝没必要单单漏掉李广,只能说李广的战绩真的太差。
有意思的是,在上面封侯的人中,元朔五年封乐安候的李蔡是李广的堂弟。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还为李广打了抱不平,太史公是这么说的:“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就是这么尴尬,才能中下等的堂弟李蔡都封侯了,官压李广一头,不服也没用啊。事实上,李蔡是文武双全的人物,除了战功之外,曾经担任过代相,代公孙弘为丞相。后来李广的儿子李敢也是封了侯的,咱可不能说汉朝皇帝对李家刻薄寡恩。
在卫青和霍去病攻击匈奴的屡次战役中,各种校尉、司马、甚至带路的(张骞)有很多人封侯。李广也多次跟着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按理说,依照《史记》等对李广的描述,这么生猛善战的老将军,又跟着卫青、霍去病这两尊战神,就是捡也得捡个侯爷当当啊,可是就这么喜剧,李广在战时要么是迷路了,要么是在后面没跟上大部队,等到了仗都打完了,便宜一点也没捞着。这也许就是司马迁说李广“不遇时”和“数奇”的原因吧。
漠北战役
上面分析了半天,李广没封侯这事,很简单就是因为战功不够。标准达不到,按理说没封侯也就算了,李广这还是生在强汉,社会风气还不到礼崩乐坏的程度,论功行赏没排到号,也没什么好说的。
可偏偏太史公司马迁不乐意,不仅在《史记》中为李广列传,且通篇都在颂扬的是李广胆子多么大,箭术多么高超,带兵多飘逸,如何的有苦劳…。
李广与卫青、霍去病的比较,已经延续两千多年了。宋代黄震在《黄氏日抄》中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知乎出大神,下面这段知乎网友形容司马迁关于李广和卫霍的内容,极为传神:
《卫将军骠骑列传》的文风是这样的:XX年,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XX年,获首虏二千三百级XX年,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XX年,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XX年,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XX年,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Xx年,获首虏八千馀级,降异国之王三十二人xx年,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
《李将军列传》的主题是这样的:李广真是个好人啊,虽然打了一辈子败仗,可咋就封不了侯呢?
司马迁写其他人都是用记叙文,写李广用抒情加小说体裁。好像读者看起来卫青、霍去病杀匈奴个万儿八千人是很自然的事情,根本没什么可说的,这俩人的军功也是流水账。而李广就不一样了,事迹传奇令人神往,什么神箭吓敌,被俘后孤身逃出,射箭入石,就连李广军纪涣散都是好的,这摆明了黑卫青、霍去病,褒扬李广。
司马迁
最让人喷饭的是,司马迁在《史记·佞幸列传》的最后提到了卫青、霍去病:“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虽然看似夸人,但是也没有这么个夸法啊,把俩人放在一堆坏人里,说这俩人也是因为外戚的身份才有富贵的,但是这俩人呢,自己也挺争气。
韩兆琦在《史记选注集评》中的评语一语中的:“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翻译一下就是:司马迁因为自身原因,描绘李广不吝笔墨,而把卫青写的不值一文。但是只要好好读读《史记》,就知道这俩人没啥可比性,李广和卫青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