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威胁皇权的三大政治势力:宦官专权、外戚专权与朋党之争
...”改为“新”。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王莽篡权。王莽三、朋党之争。朋党之争可以简称为党争,但这个朋党之争绝对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像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这样的的党争。中国古代的朋党之争,实际上就是派系之争,为了实...……更多
...。编辑去势之后的男子统称宦官,也称“阉人”,结成的朋党则被称为“阉党”。早期在宫廷中服务的男性并非全都是阉人,而阉人也并非都是恶人。比如战国时期的蔺相如,就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出身。在宫廷中服务的男...……更多
东汉时期,皇权、宦官与世族门阀三方的斗争
东汉中后期,皇帝欲通过宦官和专权的外戚势力进行政治斗争夺取皇权,所以皇权和世族门阀的斗争,可以说就是宦官集团和外戚势力的争斗。外戚势力严重影响了皇权,皇帝想要执政必定要和外戚势力对抗。外戚势力当政使...……更多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其怨恨,朱并趁机上书检举说,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成朋党,企图危害国家。当时,灵帝年仅十四岁,问曹节说:“什么叫朋党?”曹节回答说:“就是勾结起来要造反的人。”灵于是,灵帝便下诏,逮捕张俭,以及李膺、杜...……更多
唐朝时期宦官祸害朝政最严重是为何?有两点区别于其他朝代
...的腐败与政治的黑暗,两者互为因果。第三,朝中大臣的朋党之争,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发展。朝中大臣为了巩固权势,升官晋爵,需要依靠常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来为自己美言,而宦官也想争取这一部分人,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更多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立了汉朝统治。在东汉初期的混乱年代,刘秀依靠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稳固政权。这时期的宦官地位开始提高,太监作为皇权的重要依靠,开始在政治舞台上频繁亮相。东汉建立之初,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路诸侯勋贵对皇权虎...……更多
秘密建储、文字狱、密折制度,雍正帝三管齐下打击朋党的威胁
导语:朋党即为因不同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利益而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特殊政治集团或利益集团,它既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力斗争的产物,又是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必然产物。因朋党之间的党争而造成的官场腐败和吏治败坏对于封建王...……更多
北宋时期朋党之争的主要特点,为什么会导致党争不断?
...历史过程之中,似乎没有哪个朝代能够逃脱党争的魔爪。朋党之争,更多的是指统治阶级内部因为血缘关系、家庭门第、政见分歧和利益关系而造成的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角逐。从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来看,朋党之争会影...……更多
外戚专权和宦官弄权消耗了东汉国力,导致东汉走向衰落
...好事,也是坏事。加强皇权会减少威胁皇权的因素,例如外戚专权等。加强皇权也会威胁到皇权,因为皇帝一旦加强,就需要皇帝时时刻刻充满饱满的精神,然后处理政务。但是皇帝并非机器,也是肉体凡胎,不能时刻提起精神...……更多
刘秀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后代是这样将皇权玩脱的
前言:东汉之名因何不显?根究便在于“外戚”与“宦官”在帝国高层的轮番争权夺势,导致偌大的东汉王朝竟在光武帝刘秀中兴、明章之治后便鲜少有盛世中兴出现了,整个王朝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泥沼,就连皇帝本人都无法...……更多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宗启用宦官是出于偷懒,而东汉和帝刘肇启用宦官是独扛外戚夺回皇权。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启用宦官的帝王都以为皇权足以压制宦官,但是不是后世所有帝王都有雄才伟略啊。启用宦官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宦官势...……更多
...政。汉昭帝继位后,又出现了霍光干政。汉成帝后,王氏外戚又粉墨登场,最终西汉亡于外戚王莽之手。窦漪房窦太后剧照可以说,外戚专权贯穿了整个西汉。而宦官能被重用,就跟汉朝强大的外戚有关。东汉汉章帝刘炟在位期...……更多
西汉为何总是发生外戚扰权的现象
...不过西汉却是个例外,西汉除了皇帝最厉害的两股势力是外戚和权臣,宦官根本形不成威胁。汉惠帝死后,她的母亲吕雉开启了自己的专权之路,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吕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培养起了一个强...……更多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她也是第一位优秀的女政治家,有史记载的那种。但是正是由于吕后...……更多
为何东汉频出小皇帝能维持195年,曹魏只出了一个就大权旁落了
...翻身了呢?那是因为曹魏政权的权力结构太单一,缺少了外戚、宦官和士族集团三股势力的支撑。东汉的外戚政治避免了皇权的下沉人们通常认为,外戚政治等同于皇权旁落,这个说法有点片面,它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太后虽然...……更多
权倾天下:中国历史上那些牛气冲天的宦官们
...的特点——皇帝玩不过大臣们了。东汉时,是皇帝玩不过外戚势力,外戚们甚至嚣张的敢废立甚至杀害皇帝;中唐以后,藩镇势力极盛,皇帝自身安全都受到威胁,甚至被逼得几次逃出首都长安;明朝时,文官集团势力达到前所...……更多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看大汉帝国由盛入衰的经历
...控制着大汉的军政大权,这便是大汉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外戚干政,此后外戚干政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大汉帝国的上空。如汉景帝时代的窦(婴)氏家族、汉武帝时代的卫(青)氏家族,只不过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代,君王有能...……更多
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的哥哥窦宪及窦氏一族,窦氏一族迅速在朝中形成强大的外戚集团,以窦宪为首,其党羽遍布朝廷与地方。东汉宦官与小皇帝窦宪在窦太后的庇护下,迅速掌握了东汉的国家政权,每个人都是如此,一旦大权在握就开始横行霸道...……更多
在古代太监为何能长期存在,不可替代吗?
...需要体力强的。从政治方面来看,当皇权受到文官集团、外戚等威胁的时候,必然需要另一股势力来进行抗衡,最让皇帝信任的肯定是家奴,可是古代女性根本走不上朝堂,这就有了宦官当权。说白了,就是当皇帝觉得权利受到...……更多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一套当时的权贵们比较习惯的权力格局,皇帝年幼时就由外戚掌总,其余的势力集团辅佐配合,东汉王朝的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这么过来的。但这一次的权力分配完毕后,很快出了意外,汉灵帝病逝不到四个月后,就爆发了“十...……更多
探寻东汉时期的宦官制度
...力有重大的发展。汉宣帝以后,皇帝大多年幼,这样就为外戚专权提供了条件。皇帝在年幼时,虽为一国之君但却不掌握实权,权利在外戚手中,当皇帝长大后开始想要亲自执政而外戚却不甘心还政于皇帝。因此皇帝身边亲近的...……更多
东汉权谋风云:外戚与宦官的较量与兴衰
东汉开国:外戚势力崛起在东汉王朝的历史舞台上,外戚与宦官的斗争是一幕深刻而复杂的权力剧。东汉初年,刘秀以“光武中兴”开创基业,其皇后阴丽华家族随之崛起,成为最早的外戚势力代表。外戚凭借着皇后的地位,...……更多
清朝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影响,能不能超过300年
...要面对的问题,因为皇权要集中,所以诸如藩王、后宫、外戚、宦官、武将、权臣这些存在,既是皇权维护者,更是可以威胁皇权的存在,可以说是一柄双刃剑。以清朝制度来说,268年之中,没有外戚之乱,不至于像西汉那般亡...……更多
汉、唐、明三朝宦官干政的相似性与历史教训
...王朝初期,开国之君或继任之君具备绝对的权威,无论是外戚还是朝臣,都依附于皇帝,皇帝唯吾独尊,不需要单独扶持势力去对抗朝臣或外戚。王朝中期,外戚或者朝臣的势力慢慢崛起,继位之君的权力开始萎缩,为了对抗外...……更多
曹操为什么能多活20年?
...看,皇帝年龄小政权要不掌握在皇太后手中,就是掌握在外戚手中,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政治权力斗争,在东汉长达一百余年的历史上,不断上演外戚与宦官的百年战争。但是在曹魏,由于吸取了东汉的经验,没有外戚与宦官的...……更多
三国最后的混乱应该谁来买单
...官,都得向他行贿。为了打击自己的对手,宦官争相掀起朋党之争的乱象。颇有渊源的贵族士族受到抑制,文官也看似被打压了嚣张的作派。虽然宦官也有渴望权力,不像外戚贵族家庭那般盘根错节,但仍然灾难性的。毕竟太监...……更多
十常侍之乱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之乱源于帝位及外戚权力之争。汉灵帝有两个儿子,何皇后生嫡子刘辨,王美人生刘协,刘辨虽贵为太子,但不为汉灵帝喜欢,他想改立刘协。西园上军校尉,宦官蹇硕建议汉灵帝,如果...……更多
崇祯面对李自成兵临城下的威胁,首先想到了谁
...官集团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他们反而相互抱团,形成朋党。为此,朱元璋不久便有所重视宦官的作用,将其作为制衡文官集团的工具;朱棣上台后更是大力使用宦官,宣宗皇帝甚至还让宦官学习文化知识。此后,宦官的地位...……更多
汉桓帝刘志:因诸葛亮一句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是很强,加上幼帝继位的很多,所以整个东汉的历史就是外戚和宦官专权的时代,从汉章帝驾崩(88年),汉和帝继位,窦太后开始临朝称制开始,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开始,到后来和宦官轮流专权,直到中平六年(189年)袁绍彻...……更多
东汉“意外”政变:废太子刘保与宦官的逆袭之路
...夺得了皇位?在东汉末年,政治舞台上充斥着各种势力,外戚、宦官、士族等纷纷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由于皇帝年幼无知,太后和外戚常常把持朝政,而宦官则趁机干预政治,为自己谋取私利。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王昭君,这位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女子,关于他的传奇,已经被后人不知道演绎了多少种版本,但是不管怎样的变换,其中所表现的一种情况
2024-06-20 22:09:00
同样外部也有着很大的困扰,明朝蓟辽督师袁崇焕利用宁远大捷,广修城池,训练士卒,欲图乘机收复失地;蒙古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也虎视眈眈伺机联明反金
2024-06-20 22:12:00
昭君出塞一直以来都被传颂,但是其实背后故事很多人也不了解,它也留下了许多遗憾和疑问。人们普遍认为王昭君是一个诚实坦率的人
2024-06-20 22:10:00
礼亲王是清朝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之一,第一任礼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次子代善,在代善上面努尔哈赤还有一位嫡长子褚英
2024-06-20 22:11:00
代善对皇太极和顺治父子两代人都有拥立之功,其孙杰书为康熙开创盛世又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代善和杰书祖孙二人康熙未必能当上皇帝
2024-06-20 22:13:00
代善去世后他的亲王爵位获得世袭罔替待遇,他的第七子满达海继承了他的爵位,不过满达海后来在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政治清算,他借着顺治清除多尔衮的机会
2024-06-20 22:13:00
姜维,字伯约,是天水人氏。他原来天水的中郎,与王平一样不受重视,甚至不被信任,被怀疑有异心,无奈之下投奔了蜀汉。结果他到了蜀汉之后
2024-06-20 22:16:00
张郃最初追随韩馥,后来袁绍入主冀州,他则成为了袁绍麾下的名将。其实,张郃在袁绍麾下的时候,待遇大约不错,毕竟他与颜良、文丑
2024-06-20 22:17:00
在古代的皇帝眼中,这时候他们会借助那些所谓“懂天理”的术士。不过这样的招数还不如那些静心修养的帝王,那些帝王活的就比较久
2024-06-20 22:18:00
张辽,字文远,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他也是跳槽之后,比之前更好的典型之一。不过,在投奔曹操之前,他是吕布的麾下——“卓败
2024-06-20 22:17:00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康熙皇帝对于医术这一块尤为重视,也许这就是他能够长寿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康熙皇帝也是一个非常注重养生的皇帝
2024-06-20 22:19:00
李林甫的舅舅姜皎是个有心计很会见风使舵之人,唐玄宗李隆基还在当藩王时,他就瞅准了其有飞黄腾达之时,因此拼命巴结。李隆基上位后
2024-06-20 22:21:00
唐玄宗的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武则天的从孙女,她自幼入宫,倍受唐玄宗喜爱。武惠妃不仅天生丽质,看样子还继承了一些武则天工于心计的禀性
2024-06-20 22:23:00
不说与其对着干,只要没看上眼的,他都要想方设法打整,不搞下课不罢休。张九龄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之一,他敢于进谏,纠正朝廷的过失
2024-06-20 22:24:00
武惠妃为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寿王瑁能够当上太子,与李林甫沆瀣一气,诬蔑太子李瑛及鄂王瑶、光王琚带兵进宫打算造反,借唐玄宗之手
2024-06-20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