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前言:东汉之名因何不显?根究便在于“外戚”与“宦官”在帝国高层的轮番争权夺势,导致偌大的东汉王朝竟在光武帝刘秀中兴、明章之治后便鲜少有盛世中兴出现了,整个王朝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泥沼,就连皇帝本人都无法幸免。
而作为在外戚之祸上衍生出的宦官乱政,也堪称历代王朝的首例。这当然不是说宦官乱政是自东汉之际才初现端倪的,其实在秦、汉两朝便有大宦官(赵高、石显)危及国朝根本,但像是东汉这样宦官乱政发展成气候的,实为首例。
(东汉一朝势力极大的宦官:十常侍)
无论是西汉(前汉)、东汉(后汉),二者在政治势力的组成当中,皆免不了“外戚”这股政治力量在朝政当中发挥主要的作用。
只因两汉之际的女性地位实则是依赖于宗族势力的大小,并且封建皇权的始创还未臻至巅峰,皇帝想要平衡朝堂之上的政治势力,必须引进可以依靠的外戚势力进行补足。
(西汉初期外戚关系图)
文官武将皆为臣子,于国有功;外戚皇亲皆赖天子之泽,于国有亲。
皇帝手握大权居中调停,只要尽量做到不偏不倚、有盈有缺,便不会影响这份政治平衡,同时也能够达到皇权影响的最大化。
这个问题在西汉一朝已经被处置得完美无缺了,典型者有汉文帝、景帝、武帝、宣帝几人,皆在朝臣与外戚之间调控甚佳,反面例子有汉元帝、汉成帝二人,专信外戚,而忽略朝政,导致西汉国势逐渐倾颓。
(皇权大握压制一切的汉武大帝)
所以在东汉这一朝,对于外戚势力是颇为信任的。可是被称为“中兴之主”的汉光武帝刘秀做梦也没有想到,东汉王朝此后的政治平衡就此崩盘,后代列位皇帝普遍短寿夭折,根本无法在朝堂之上形成真正的权威。
导致外戚盛时掌权一时,严重危及到了皇权的威严,这个时候为了稳固自身的势位,作为“明章之治”后的唯一有能、有为之主——汉和帝刘肇选择了剑走偏锋。
宦官!
(延续汉祚的光武帝刘秀)
汉和帝刘肇即位初期——章和二年(公元88年),此时的汉和帝刘肇仅有十岁而已,东汉王朝此时的最高权柄牢牢掌握在了外戚窦氏的手中。作为当朝皇帝之母的窦太后临朝称制,大肆提拔窦氏亲族信众,充斥朝廷权力中枢。
此时的汉和帝刘肇可谓身居“虎穴”,身边尽是外戚擅权的逆臣,况且窦太后也并非汉和帝亲生母亲,如能愿意将权柄彻底交由其人?
(汉和帝古像)
然而在这期间,汉和帝刘肇仅仅用四年的时间,便将盛极一时的东汉第一外戚势力窦家通通翦除剿灭。
甚至较之前代的汉宣帝刘询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年仅十四岁的汉和帝刘肇成功夺回了属于他手中的帝王权柄,而在此过程中他恰恰运用的便是侍奉左右的宦官。但也有人为此疑问了,为何不借助朝臣的势力呢?
汉和帝不是不想用,而是无法使用。
(窦太后剧照)
朝政大权皆沦落窦氏之手,而朝廷上下显赫权重之位皆由窦氏亲族掌握,你叫十余岁的汉和帝怎么突出重围去联络朝臣?所以他只能利用身边的亲信——宦官。这也是不得已为之的举措,不如此皇权始终旁落外戚之手,叫人如何能忍?而东汉宦官地位的显重便是值此时机登上的东汉历史的舞台。
其实后人围绕汉和帝兴用宦官势力收拢权柄,是持有两方面的态度的。其中以肯定汉和帝英睿善断为主流观念,而另一派则认为此举无疑是为后代的宦官干政落下的前例,打开了东汉阉宦之祸的“潘多拉魔盒”。然而孰是孰非,皆要追溯本源。汉和帝此举虽为一时救急之策,却不乏随机权变的决断,而当时的情况如何让人多想是否运用宦官势力?
(汉和帝)
况且追根溯源,汉和帝能够利用宦官重新夺回权柄,实则有赖于先帝汉章帝的举措,在宫廷之内设立黄门侍郎、中黄门、大黄门、小黄门等一系列宦官职位。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项职位任命而已,黄门侍郎具体的职事便是负责传递皇帝与尚书台之间的诏令,大中小黄门则是负责皇城禁内的宿卫车马,相当于皇帝保镖。
这一举措的设立,使得汉和帝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利用宦官势力来打击外戚,否则宦官本身无权无势,有何能力去撼动打击势位正隆的窦氏。其实这相当于汉和帝不过是利用宦官这把刀去对抗严重威胁皇权的外戚罢了,而给宦官这把刀脱去刀鞘的反而是汉章帝,这才有了东汉后代几位皇帝寿命不长,而被宦官窃取权柄的结果。
(东汉皇宫,尚书台、中黄门皆设立在内)
可以说宦官本就是皇权下被操持的一把刀具,然而这把刀为何在西汉之际却未曾大肆亮相呢?原因皆在于汉光武帝刘秀在开国初期,有鉴于西汉由外戚乱政灭亡的前车之祸,为加强皇帝的权柄而设立了“尚书台”一职司。这才是宦官这把刀被打磨锋利的主要来源,否则一柄钝刀如何能够发挥作用?
光武帝将王朝的所有政权核心悉数归拢于尚书台一司,就连三公九卿都要听尚书之命是从,而被设置在皇宫禁内的尚书台则成为了皇帝集权的最佳场所。
所以自西汉以来东汉皇权进一步地得到了加强,君主权威超越了先前的历朝历代,然而带来的弊端却也超越了先前的历朝历代。作为皇权附属品的宦官势力,本就是依附皇帝阴影之下的寄生虫,皇权膨胀也使得宦官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汉光武帝刘秀)
原本东汉初期的外戚频频干政,便使得历代皇帝对于外戚势力尤为警惕,所以将信任的目光投向了一直忠心耿耿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宦官们。身边的人总归是要比外面的人更能取信,这一点无论是放在历朝历代都是这样一个普遍的认知。
而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同样是宦官得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尚书台对于皇权的尊崇,使得原本身居皇帝左右,距离尚书台又极近的宦官,开始接触了朝政大局。正式接触到了帝国的核心权力范围。
(东汉后期,宦官挟制皇帝)
这一接触使得宦官集团更加地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加上东汉历代皇帝本就不长寿而多英年早夭,让身居禁城之内的宦官岂不是平白多出来窃据皇权的机会,本着不拿白不拿的原则,宦官集团踊跃地参与国朝政治中心的人事,直至东汉后期,尚书台已经彻底沦为了宦官操持专权的场所,时不时还要穿插外戚势力掌权。
东汉王朝,由此两股势力的争相角逐,逐渐在内耗中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2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