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宦官干政应该是秦朝的赵高了,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首先说明胡亥,接着说明李斯,三人策划了沙丘政变,篡改了秦始皇的诏书,赐死了扶功、蒙恬、蒙毅及秦始皇所有的其他子女,最后赵高还害死了李斯,甚至弑君,派出自己的女婿阎乐杀死了秦二世胡亥。
赵高以宦官的身份干政,最后居然还想着自己当皇帝,这在五千年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存在,所以要说宦官干政最严重的朝代当之无愧是秦朝,赵高以一人之力,活生生地把强大的秦朝搞灭亡了,虽然他主观意识上并不想灭亡秦朝,但他在一系列干政的过程,无意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赵高干政
除了秦朝之外,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比较严重的朝代还有东汉、唐朝、明朝。
一、东汉宦官干政
东汉的宦官参与朝政始于汉和帝刘肇,起因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宦官被皇帝当成一种政治势力推上了政治舞台,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看看汉和帝是如何即位并夺取权力的故事,就明白了宦官是如何进入政治舞台干政的。
汉和帝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的儿子,刘炟33岁去世,这个年龄算是壮年去世,他的儿子自然也不会有多大年纪,刘肇当皇帝的时候只有10岁,还是个小让孩子,不能参与朝政,于是朝政就被他的养母窦太后所控制。
窦太后是女人,又居于深宫之中,不方便抛头露面,她想控制朝政,就得用自己人担任重要官职,于是窦太后起用娘家亲戚,她重用自己的哥哥窦宪及窦氏一族,窦氏一族迅速在朝中形成强大的外戚集团,以窦宪为首,其党羽遍布朝廷与地方。
东汉宦官与小皇帝
窦宪在窦太后的庇护下,迅速掌握了东汉的国家政权,每个人都是如此,一旦大权在握就开始横行霸道、飞扬跋扈,窦宪一党打击异已,最为严重的是窦宪居然敢派刺客杀死朝廷官员,窦宪杀死了与自己有仇的谒者韩纡,还杀死了光武帝刘秀兄长刘縯的曾孙刘畅,这是相当严重的罪行,窦宪敢这么做,完全是无法无天。
窦太后得知窦宪的行为后,免去了他的官职,后来窦宪戴罪立功,率军打败了北匈奴,立下了燕然勒石的大功,然后窦宪再次掌权,官至大将军,他的三个弟弟,一个是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一个是卫尉,掌管皇宫禁卫,一个是光禄卿,掌管皇帝生活起居,朝廷内外大臣都依附于窦氏一族,否则会被罢官免职。
汉和帝为了夺权联合了宦官
当时十来岁的汉和帝目睹这一切,他想夺回属于自己的皇帝权力,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相信,所有的朝廷大臣都依附于窦宪,就连他的母亲窦太后也都是站在窦宪一边的,小皇帝身边只有宦官可以相信。
于是汉和帝联合可靠的宦官一起行动,趁窦宪回到都城的机会,汉和帝亲自到北军军营中下令关闭城门,逮捕窦宪一党,勒令他们回到封地,并逼窦宪自杀,汉和帝利用宦官诛杀了外戚一党,之后,汉和帝就重用了一批宦官,但是此时的宦官并未干预朝政,只是作为皇帝的亲信在后宫传达诏令以及管理后宫。
但是汉和帝开了一个头,汉和帝之后,东汉的皇帝即位年龄一般都不大,最小的是出生仅三个月就当了皇帝,还有2岁、8岁以及十几岁当皇帝的,皇帝年龄小,不能亲政,大权就落在皇太后之手,皇太后掌权一定会重要娘家亲戚,就会形成外戚集团专权,小皇帝长大后,想夺回自己的权力,又得联合宦官一起,打击外戚集团,就这样在东汉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同时导致了三股政治势力的强大,这就是外戚、皇族、宦官。
东汉宦官开始得到重用
东汉宦官干政的根本原因就是:皇帝借用宦官势力打击外戚势力,皇帝相信宦官,不相信外戚,宦官作为皇帝的亲信是依附于皇权的,东汉宦官掌权大多没有政治诉求,宦官没有后代,他们掌了权只知道敛财与维持地位,在政治上不会对皇帝形成威胁,外戚就不一样,外戚是有篡权夺位先例的,比如西汉的王莽,东汉皇帝对外戚的担忧远超宦官与士大夫阶层。
东汉的宦官干政完全是皇帝抬上去的,皇帝希望借宦官的势力来制衡外戚的势力,形成一种政治平衡,以维持皇帝的统治,所以东汉尽管出了太多的小皇帝,但也维持了195年的国祚,一旦没有宦官,东汉马上就会灭亡,比如汉灵帝去世后,外戚何进被宦官所杀,而宦官又被士大夫阶层所杀,宦官消失了,东汉的皇帝就沦为傀儡,直到灭亡。
东汉宦官
东汉的宦官不能直接干预朝政,多是通过在皇帝或者太后身边进言的方式来间接干预,东汉的宦官在后期还掌控了部分兵权,一度成为最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正因为宦官的强大,导致士大夫阶层倾向于支持外戚集团,共同打击宦官,最终导致宦官集团的灭亡。
二、唐朝的宦官干政
东汉灭亡后,从三国一直到魏晋南北朝,都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唐朝初年也没有宦官干政的情况,直到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唐玄宗身边有一个著名的宦官叫高力士,因为一直辅佐唐玄宗依靠政变成为皇帝,因此受到唐玄宗的信任与重用,高力士是唐朝第一个干预朝政的宦官。
高力士执掌内侍省事务,在唐玄宗的默许下,甚至可以批阅简单的奏章,干预朝政,高力士最终官至骠骑大将军,成为唐玄宗面前的红人,成为进行权贵攀附的对象。
唐朝宦官高力士
在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不信任各地武将,将自己身边很多亲信的宦官派到军队中当监军,实际上就是监视武将,这一时期宦官干政的人与事多了起来,很多宦官靠着当监军的机会向武将们索贿,索贿不成的,宦官干脆直接陷害,比如宦官边令诚因为索贿不成害死了封常清与高仙芝两大名将。
唐玄宗开了重用宦官的头之后,后面的唐朝皇帝也开始重用宦官,比如唐肃宗时期有一个李辅国,因为拥立唐肃宗有功,后来还做到了元帅府行军司马,并且开始掌控兵权,到唐代宗时期,李辅国又被封为中书令,既有兵权又有政权,成为宦官干政的高潮,后被唐代宗派刺客所杀。
唐德宗时期发生了泾原兵变,此事虽然被平息,但产生了一个后果,唐德宗将神策军的兵权交给了宦官,从此之后,神策军在宦官的经营之下,成为宦官手中的军队,宦官手中有了兵权,开始插手政权,后期的宦官甚至可以罢免皇帝,连皇帝都要看宦官的眼色行事,甚至还有宦官弑君的情况发生,比如唐敬宗李湛就是被宦官所杀。
高力士与唐玄宗
唐朝的宦官权势是中国所有朝代中最强,归根到底是由于唐朝皇帝不信任武将,起用宦官导致,唐朝自从安史之乱,历任皇帝都不太信任武将,宁愿信任宦官也不信任武将,皇帝让宦官掌握兵权,直接国家军队成为宦官的私人军队,宦官有军队,皇帝自然斗不过宦官。
唐朝的地方又是节度使制度,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同时又经常造反,从安史之乱开始,唐朝的藩镇对朝廷一直就是若离若弃,皇帝就更不信任武将了,为了掌控权力,皇帝重用宦官,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势力了。
但是唐朝好几任皇帝由于能力问题,并不能完全掌控宦官控制的兵权,尤其是老一任的皇帝去世之后,他的宦官亲信就成为新一任皇帝的威胁,除非这个皇帝是宦官所拥立的,唐朝的历史也是这样周而重复。
唐朝宦官甚至能废立皇帝
唐朝宦官干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皇帝不信任武将,任用亲信宦官掌握兵权,但这种任用随着皇帝去世就失控了,给下一任皇帝造成了威胁,唐朝中后期,皇帝与宦官一直在争夺权力,不是宦官被皇帝所杀,就是皇帝被宦官架空或者所废。
唐朝宦官与东汉宦官的区别是:东汉宦官依附并效忠皇帝,与皇帝是同一战线,不会对皇帝产生威胁,而唐朝宦官为了权势与地位,不惜对皇帝下手,甚至与皇帝争权,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控制了兵权,尾大不掉。
三、明朝的宦官干政
明朝宦官的情况又不一样,朱元璋时期是严禁宦官干政,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置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直接统领,到明宪宗时期又设置了西厂,东厂与西厂的职责是监督缉私,这是直接赋予宦官监察权、司法权与执法权,宦官可以随意逮捕大臣与百姓,并进行审理,同时还负责监视百官,这就是干预朝政。
明朝宦官
但是,宦官的权力可不止这些,明朝的宦官是直接参政的,明宣宗时期设置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并逐渐形成了制度化,明朝有内阁负责议政论政,然后议政的结果本应由皇帝批红,但是皇帝把这一权力交给了礼监秉笔太监,这样宦官就能参政了,尤其是到了中后期,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宦官在批红了,等于是宦官代替了部分皇权,这是宦官的政治权力。
综合起来,明朝的宦官有监察权、司法权、执法权、批红权(参政权),另外,明朝还有部分宦官染指了兵权,比如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王振,在土木堡之变中失败,导致皇帝被俘虏,但掌握兵权也就是一时,大多数时候不掌握兵权,明朝还有几个有名的大太监,比如魏忠贤与刘瑾,都是权势滔天。
魏忠贤与崇祯皇帝
明朝宦官的权势虽然大,但是想打掉他们也非常容易,就是皇帝的一句话,因为明朝的政治制度比东汉与唐朝完善,宦官虽然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他们没有兵权,东厂、西厂、锦衣卫严格来说不是正规军队,称他们为警察部队或者宪兵更准确,在政治上内阁也能制衡宦官,明朝经常能看到文官集团与宦官相斗争,双方势均力敌,而皇帝则从中得利。
刘瑾虽然权倾天下,照样被明武宗轻松消灭,别看魏忠贤有多大势力,哪怕他是九千岁,只要崇祯皇帝下一道命令,马上就拿下魏忠贤,明朝的皇帝支持宦官,宦官才能专权,一旦皇帝要打掉宦官,宦官立马失败,根本无法跟东汉与唐朝相比。
明朝宦官干政的原因就是皇帝的纵容,皇帝也是利用宦官打击文官集团,维持均衡,明朝的宦官虽然有权势,但也有制衡他们的力量存在,并且宦官都没有兵权,很容易被消灭,归根结底还是明朝的政治更稳定,避免了任何一派政治势力的独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