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7 18:36: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读:宦官是历代皇室中的服务人员,但是在东汉、唐朝和明朝三朝中为患深重。宦官获得权力都源于帝王的偷懒懈怠甚至是出于对相关利益集团的致悦:唐玄宗、汉宣宗启用宦官是出于偷懒,而东汉和帝刘肇启用宦官是独扛外戚夺回皇权。总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启用宦官的帝王都以为皇权足以压制宦官,但是不是后世所有帝王都有雄才伟略啊。启用宦官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宦官势力一发不可收拾。汉唐明历史上基本最强盛的三大王朝灭亡都和宦官有很大的关系。下文我们详细阐述汉、唐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前因后果以及他们的异同。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东汉宦官专权是皇帝扶植起来对抗同样专权的外戚的工具

汉朝的宦官主要指的是东汉,东汉有两大痹症外戚和宦官专权。东汉王朝幼年继位的皇帝比比皆是,小皇帝和太后为了巩固皇权肯定要启用大量的外戚。外戚与宦官专权两大痹症贯穿东汉王朝始终,最后由大将军何进引入西凉董卓入京诛杀十常侍结束东汉濒临灭亡。

东汉光武帝刘秀深知外戚参政的弊端,因为西汉政权就是一位外戚王莽篡位结束的。所以刘秀开创东汉后规定“外戚不得封侯干政”,这条规矩在光武帝刘秀和汉和帝刘庄时期得到了彻底贯彻。但是到了汉章帝刘炟时发生了变化,刘炟册封皇后窦氏的家人窦固等人担任大司马大将军等职务。从此外戚势力在东汉一朝开启专权的传统,而继位的汉和帝刘肇继位后窦太后临朝听政,窦氏更加飞扬跋扈。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当膨胀的窦宪甚至打算效仿王莽篡位谋害汉和帝时忠臣良将都不在身边,14岁的小皇帝只能通过身边的宦官赋予权力串联大臣剪除叛乱。自此以后东汉小皇帝层出不穷,必然带来的结果就是外戚专权(皇太后大量启用娘家人)。汉安帝时期为了夺回邓太后家族把持的权力再次启用宦官,成功后大量宦官被封侯已经成为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东汉王朝后期的皇帝几乎没有正常继位的,无不是在外戚和宦官的左右影响下继位。然后重复着继位、政变夺权、早亡、小皇帝继位等一个又一个的循环。直到汉少帝刘辩时期大将军何进为了对抗十常侍引野心家董卓进京结束,无论是宦官还是外戚都被董卓驱逐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东汉进入倒计时。

唐朝宦官势力起于唐玄宗对于地方节度使的不信任,所以从监军开始到宦官李辅国开始掌兵权、封国公进而宦官染指枢密使、禁军

唐朝的宦官不但人数庞大,而且有确定官职。唐朝除了开国皇帝李渊以外,从太宗李世民开始到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等等无不是充满了军事政变。况且安史之乱开启藩镇以后,皇帝对于领兵大将信任度大大降低于是派驻宦官为监军。监军代表皇帝权力很大,所以免不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上下其手。所以军队对于监军非常反感,所以很多将领被监军进谗言后得到悲惨的下场。

唐肃宗继位后懦弱无能,太监李辅国逐渐掌握当权。李辅国权倾朝野,不但地方节度使都由其一手掌控就是朝臣奏报政务都得他先过目后才能到达肃宗手里。李辅国骄横跋扈到什么程度?在拥立唐代宗李豫登基后,甚至说出“皇上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当李辅国被出师后鱼朝恩掌握了大权,最后同样因窥视皇权被处死。随后唐德宗后期宦官逐渐掌控禁军,这为以后宦官操皇帝废立埋下了隐患。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从唐玄宗李隆基提拔高力士并向军队中派驻监军开始宦官势力就一发不可收拾,进而掌控枢密使、禁军成为一股独立的势力深刻影响着唐朝中后期的朝局。虽然皇帝自以为技高一筹利用宦官来牵制地方,制造平衡来保证皇权的绝对地位。但是随着宦官势力的增长,皇帝反而成为了宦官操控的对象。所以一饮一啄皆有定数也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当然唐朝最终宦官势力的终结也在逆贼朱温的手上,朱温篡位后终结唐朝建立后梁开启五代。

明朝宦官起初是因为明宣宗朱瞻基偷懒培养宦官处理政务,后来成为帝王制约内阁等文官集团保证皇权的手段。

明朝在太祖朱元璋时期拼命加强皇权,甚至在胡惟庸案后都废除了丞相。皇权的空前集中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皇帝太累,很多政务都需要皇帝亲自处理。到明成祖朱棣时期不得不弄出一个内阁提供咨询,到明宣宗朱瞻基时感觉太累直接把提供咨询的内阁变成了权力机构。不但如此还培养宦官能够处帝王私人文件并正式与朝廷官员联系。朱瞻基自以为宦官依附皇权而生,所以在忠诚方面是文官无法比拟的。谁知道后来发展成无法遏制的顽疾。

东汉、唐朝和明朝宦官专权的异同

本来明朝在明成祖时期文武集团互相制衡,但是仁宗、宣宗时期改国防政策从扩张为保守。武勋集团逐渐衰落衰落尤其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武勋已经无法制约文官,所以帝王不得不启用宦官势力对抗文官集团。但是在明朝宦官势力有个特点就是依附皇权,所以崇祯才会轻松解决前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虽然明朝宦官掌握了披红、票拟权力甚至控制厂卫对大明形成了危害,但是始终无法对皇权形成威胁。

小结:

东汉、唐、明三朝宦官专权各有各的特点,最大的共同点都是皇帝主动引入宦官势力。在无法制约后成为危害朝廷的弊病,最终由于不同的历史因素和背景导致不同的结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历史朝代中,宦官乱政现象最严重的当数东汉、唐朝和明朝。一、东汉宦官东汉可以说是“宦官元年”,虽然早在秦朝就有赵高祸国殃民的例子,但宦官群体大规模作乱还是在东汉才出现,具体来
2023-03-15 21:52:00
...么家族势力的他们更像是自己人。帝王与宦官剧照唐朝、明朝与东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还是帝王需要这些身边的宦官来牵制其他势力。比如明朝,朱棣靖难成功后,到了永乐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纪
2023-07-22 13:58:00
汉、唐、明三朝宦官干政的相似性与历史教训
...十常侍,唐末程元振、鱼朝恩、仇士良、田令孜等权宦,明朝的王振、刘瑾、魏忠贤等等,都是三个王朝末期宦官专权的典型代表。这三个王朝,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朝,唐朝宦官“建置天子在其掌握
2023-09-30 08:03:00
外戚专权和宦官弄权消耗了东汉国力,导致东汉走向衰落
...宦官都达不到的高度。因此汉朝的宦官可以掌握兵权,而明朝的宦官却只能在行政权力上施展所能。宦官弄权给东汉政权带来了极大的动荡,自宦官弄权开始之后,东汉朝局面临了严重的威胁,腐败
2023-01-20 23:14:00
古代威胁皇权的三大政治势力:宦官专权、外戚专权与朋党之争
...,朝纲混乱。宦官专权现象最突出的朝代是汉朝、唐朝和明朝,尤其以明朝时期宦官魏忠贤专权最为突出。魏忠贤二、外戚专权。封建社会造成外戚专权的原因仍然是皇帝年幼,外戚指皇帝的舅舅家
2023-10-03 14:24:00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门之灾相比于唐代宦官与军队勾结扩张自身势力的做法,明朝太监集团则不同。因为明朝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太监很少掌控军权,而是依附文人官僚集团。皇帝利用太监来制衡文臣集团,防止
2024-01-22 05:47:00
宦官之祸:明朝皇权旁落的隐秘推手
...覆灭。所以历代皇帝都时刻重视对外戚和权臣的防范,以明朝为例,为了防范外戚干政明朝皇室除了明初的政治需要外,都没有和臣子联姻,皇帝、皇子、王爷们的妻子都是选平民家的女孩。为了杜
2024-04-21 13:39:00
权倾天下:中国历史上那些牛气冲天的宦官们
说实话,明朝的太监确实是牛,但是并不止只有明朝的太监牛。中国历史上宦官牛的朝代相当不少光泛滥成灾的就有东汉、唐、明三朝,其他的著名太监更是数不胜数——秦朝的赵高,西汉的李延年,蜀
2024-05-07 06:34:00
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最严重的三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比较严重的朝代还有东汉、唐朝、明朝。一、东汉宦官干政东汉的宦官参与朝政始于汉和帝刘肇,起因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宦官被皇帝当成一种政治势力推上了政治舞台,有着
2023-08-23 15: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