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2 05:47:00 来源:戏说三国

钱延误

为何古代会有人甘愿成为太监,而更令人疑惑的是,为何皇帝会如此信任这群被剥夺男性生育权的宦官?

这似乎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历史现象。是什么原因让有志之士主动选择了这种身份,而皇帝又对他们表现出如此的信赖?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太监的起源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

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太监,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宦官竖刁。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竖刁原本是齐桓公的侍者,他为了表示对齐桓公的绝对忠心,主动想要宫刑自己。齐桓公见他如此效忠,就让他在身边供职。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太监记载。

从那时起,为了表示对君主的忠心,自我阉割以进入宫中的太监就开始出现了。在汉代以前,当太监并不一定非得接受阉割,只要入宫侍奉君主就可以了。东汉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要成为正式太监,就必须接受宫刑,不能生育后代。这成为了太监的重要标志。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穷苦百姓为何甘愿成为太监?

那么,在古代条件极其艰苦的背景下,底层百姓为何会甘愿抛弃生育后代的机会,忍受阉割之痛成为太监呢?主要有以下几个考量:

第一,太监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古代的穷苦家庭,常常难以糊口。但是一旦有家人入选成为太监,就能获得皇室的厚养。太监养老金丰厚,生活无忧,上至四品太监,下至九品中的耳目太监,都能得到吃喝不愁的供养。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非常吸引人的。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第二,太监入宫后还可以光宗耀祖,让整个家族得到荣耀。根据历史记载,一些太监通过得到皇帝的宠信,而获得了非常大的权势。比如东汉时期的宦官张让、赵忠,深得汉灵帝的信任,两人的家族也因此体面。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修身得士的捷径,是很值得追求的。

第三,在古代,生育多个子女也是常有的事。底层家庭不可能因为一个儿子成为太监就绝了香火。他们也可以通过别的孩子来传宗接代。所以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牺牲一个儿子还是可以接受的。

可以说,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成为太监对穷苦家庭来说,既可以改善生活,又可以带来荣耀,选择成为太监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皇权的重要依靠-太监的崛起与东汉的建立

公元8年,西汉王朝因为王莽的篡位而灭亡。东汉光武帝刘秀重新建立了汉朝统治。在东汉初期的混乱年代,刘秀依靠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稳固政权。这时期的宦官地位开始提高,太监作为皇权的重要依靠,开始在政治舞台上频繁亮相。

东汉建立之初,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各路诸侯勋贵对皇权虎视眈眈。而刘秀身边能够信任的力量十分有限。外戚势力中的大将军窦融好,但过于猖獗,志在独揽大权。刘秀为了制衡外戚势力,开始重用宦官。宦官系统纵贯内外廷,可以随时掌握朝野动向,协助皇帝施政。这样,太监成为了皇帝最信任的助手。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东汉中期,连续几位皇帝年幼继位,外戚大将军与宦官力量开始激烈对抗,皇权也受到严重削弱。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就是汉桓帝刘志与宦官合力制裁外戚谋逆的“诛杀梁冀”。

汉桓帝继位时年仅13岁,政权被外戚梁冀把持。梁冀凶狠霸道,桓帝备受压迫。于是桓帝暗中联合宦官张让、赵忠等人,成功诛灭了梁冀外戚集团,重建皇权。这次事件是汉代宦官集团与外戚力量对抗的典型代表。也让人看到,太监与皇帝之间密不可分的政治关系。

所以,从汉朝中期开始,太监势力得到空前强大的发展。太监掌握着内廷大权,与外戚势力、士族势力鼎足而立,成为影响朝局的重要力量。这为后世太监参政埋下了伏笔。东汉建国以来的政治斗争历程,也充分说明了为何皇帝极度信任太监。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唐代宦官势力过剩蔓延奠定灭亡伏线

东汉以后,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也有太监存在,但并没有形成山头。直到唐代,太监势力再次高涨。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唐玄宗年间爆发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后持续了8年之久,是唐朝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它直接导致唐王朝国力衰退,步入下坡路。这场兵变的发动者是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和河西节度使李光弼。他们手握重兵,一举占领唐都长安,直接威胁唐王室的统治。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事件平息之后,唐玄宗和唐肃宗深感藩镇兵变的可怕。为确保皇权安全,他们下决心削减外镇武装。同时加强禁军力量、监军制度来对抗地方,这些禁军和监军官员就大多从太监中选拔。

此后百年间,太监被派往外镇,监督地方军政。同时通过内侍省控制禁军。太监势力不断扩大蔓延。到唐武宗时期,甚至出现宦官以武力废立皇帝的事件。这无疑是对皇权的极大威胁。

最后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中,宦官与军阀混战造成的内乱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太监原本是皇权的依靠,到后来自己成长为乱源。唐代宦官的历史,充分给后人敲响了警钟。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明代太监牢牢掌控特务机构为何还是难逃灭门之灾

相比于唐代宦官与军队勾结扩张自身势力的做法,明朝太监集团则不同。因为明朝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太监很少掌控军权,而是依附文人官僚集团。皇帝利用太监来制衡文臣集团,防止权力过度集中于社会精英阶层。

明代太监主要通过掌控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来扩张势力。这些机构的性质与作用类似于今天的国安系统,可以压制和监视民间以及官场。几乎所有反对或有异议的声音,都会被太监利用这些机构调查甚至迫害。明朝中期以后,太监势力的发展已经严重威胁皇權,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为什么明朝皇帝也难逃被太监所害的命运呢?主要在于太监与特务机构的异常膨胀,已经超出皇权掌控的范围。正德年间,太监刘瑾通过东厂等部门迫害大臣,导致朝野恐慌。正德帝去世后,明世宗即位,即将刘瑾赐死以平民愤。可见太监的势力已经可以与皇权相抗衡了。

再后来太监魏忠贤通过迷惑思宗帝,大肆迫害社会名流。导致重重社会危机积聚。明亡之际,太监甚至暗中勾结流寇李自成。终于引来毁灭性的灾难,付出沉重代价。明宦官发展壮大最后反噬自身的历史,告诫后人要防微杜渐,防止权力失控。

在古代什么人愿意做太监?皇帝为何信任太监?

结语

综上所述,从历史长河来看,太监这个群体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他们也在多次重要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太监获得信任的重要因素在于,他们忠于皇权,没有传承压力,本质上可以成为皇帝最为信赖的力量。

但是同时历史也反复证明,一旦太监势力膨胀超常后,就会对皇权和国家带来极大隐患。太监也好,密探机构也好,都有可能成为社会秩序的炸药桶。这是后世统治者需要警惕防备的。所以说激进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平衡,特权与常权之间的平衡,始终是考验君主智慧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也就人尽皆知了。东汉乱世的开端是从何进带兵入宫诛杀太监、董卓率兵进京开始的。但如果将导致天下大乱的“黄巾起义”归咎于宦官群体,未免有些甩锅了。“黄巾起义”的爆发与地主阶级大规
2023-03-15 21:52:00
在古代太监为何能长期存在,不可替代吗?
太监这个词,从清朝开始才成为所有宦官的总称,在明朝,太监是“内廷二十四衙门”的官职,就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提督太监等。而更往前的年代,阉人被叫做宦官。明白了这点,我们才好作比较。从体
2023-07-03 14:58:00
权倾天下:中国历史上那些牛气冲天的宦官们
说实话,明朝的太监确实是牛,但是并不止只有明朝的太监牛。中国历史上宦官牛的朝代相当不少光泛滥成灾的就有东汉、唐、明三朝,其他的著名太监更是数不胜数——秦朝的赵高,西汉的李延年,蜀
2024-05-07 06:34:00
古代皇帝为何喜欢宠信宦官,太监在皇宫中的地位及待遇
或许我们都被电视剧骗了!在古代社会,太监是一门很吃香的职业,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太监可以资源割掉自己的小兄弟,成为受世人嘲笑的阉人呢?为何古代皇帝,都喜欢宠信宦官呢?今天我
2023-10-20 22:09:00
中国历史上仅出现两次的奇葩事,皇帝认太监做爹
...个统一的目标便是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这种政治格局下,太监是常伴皇帝左右的,在皇帝心里的太监的地位就很难被他人所取代。皇帝认为那些文臣武将都有自己的私心,而太监们没有后代,只能一
2025-04-18 06:37:00
古代外戚的作用与风险:历史上的案例分析
...的帮手就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外公家,那他为什么不找太监帮忙呢,其实也很简单,太监无权无势,能够帮得到他什么呢,除了忠心什么都没有。外戚为什么会反水外戚就作用来说自然是要比太监
2023-11-20 07:21:00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及其原因
...脱外戚的专权,那么依靠谁呢?他们只能寻求自己身边的太监帮忙。一样的道理,太监帮忙成功后,就意味着他的下一代的执政权就落到太监们手里,那么他的下一代要想摆脱太监的专政,就只能找
2023-10-21 07:41:00
...替皇帝监视锦衣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剧照而司礼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一方面是替皇帝分担政务,更深层次是皇帝利用宦官势力牵制内阁,从而达到一种政治平衡,以此确保皇权不受侵害。明朝
2023-07-22 13:58:00
古代皇帝为什么只重用太监,不重用宫女呢?
...的统帅者,皇帝在后宫有许多妃嫔,在皇城有不可胜数的太监,。正是凭借皇权,一个独特的物种——太监诞生了。但是理论上,皇帝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什么受他信赖的人都是太监呢他的亲信的是
2023-01-08 12: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