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21:03:00 来源:戏说三国

对于历史上的东汉王朝来说,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这一年连续发生了两件大事,让东汉彻底开始走向衰亡。

这一年的上半年,汉灵帝刘宏病逝,其不到16岁的长子刘辩继位,是为汉少帝,因其年幼,由其母何太后临朝听政,何太后的兄长、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辅政,但权力大部分掌握在何进手中。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这是一套当时的权贵们比较习惯的权力格局,皇帝年幼时就由外戚掌总,其余的势力集团辅佐配合,东汉王朝的大部分历史时期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这一次的权力分配完毕后,很快出了意外,汉灵帝病逝不到四个月后,就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宦官们闹事了,杀掉了大将军何进。

转头宦官们又被以袁绍为首的世家势力杀了个七七八八,

而在外戚、宦官、世家三者之间的权力争斗进行的如火如荼时,西凉军阀董卓带兵到了,还捡了个大便宜,拿到了最后的胜利果实,东汉王朝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皇权彻底成为摆设,直到东汉灭亡。

这一切事情发生的根源自然是外戚、宦官、世家三者之间的权斗,而其中的最关键点就是大将军何进的被杀。

何进,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人,在成为东汉外戚权臣之前,他的职业是屠户,也就是个杀猪匠。

因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何氏被选入宫,成为汉灵帝的妃子,后来又成为皇后,何进得以进入官场,成为东汉王朝的新贵。

至汉灵帝病逝,何进已经是以大将军的身份总掌朝政,临朝听政的何太后是他的亲妹妹,新的小皇帝汉少帝是他的亲外甥。

如果没有意外,他至少要掌控朝政十数年,成为东汉王朝的实际执政者。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以东汉王朝对外戚掌权的认可度来说,这是极其正常的,也不会遭到太多非议,可为何短短几个月内,事情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在我看来,主要是何进和妹妹何太后的步调出现了不一致,导致了本应该团结对外的这对兄妹在平衡朝局的方向上有了裂痕,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东汉来到汉灵帝执政时期,权力格局基本固定,就是皇权掌总,并依靠外戚势力和宦官集团制衡世家集团。

汉灵帝死后,外戚势力和宦官集团应该携手护卫新的弱小的皇权,继续和世家集团保持着一定的权力平衡,也保证东汉王朝继续前行,直到小皇帝成长到能掌握权力。

为什么需要外戚势力和宦官集团携手?因为他们单独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和世家集团抗衡。

宦官集团是因为身份的局限性,当皇权无法主动做出权力延伸的姿态时,他们的作用会相当小。

恰巧在汉灵帝死后,新的皇帝暂时没有权力,宦官集团无法得到来自皇权的助力,只能成为站在台前的外戚势力的辅助力量。

而以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也需要宦官集团的帮助,何进跟此前东汉王朝历史上出现过的梁冀、窦宪等外戚不一样,何进出身低微,不像梁冀、窦宪等本就是权贵出身,家族力量强大,和世家集团有很深的勾连,何进自身的实力其实很弱小。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在这种情况下,外戚势力和宦官集团必须携手一致,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力利益,否则,谁都玩不赢那帮寄生在东汉王朝身上不断吸取养分壮大自己的世家们。

因此,从权力平衡的角度上来说,何进本应该疏远世家,亲近宦官集团,以此保证自己的权力地位。

但何进却被世家蛊惑,不但主动挑起和宦官集团之间的权斗,还大肆提拔世家集团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谋臣,试图联合世家干掉宦官势力,如《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中记载:进素知中官天下所疾,兼忿蹇硕图己,及秉朝政,阴规诛之。袁绍亦素有谋,因进亲客张津劝之曰:“黄门常侍权重日久,又与长乐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宜更清选贤良,整齐天下,为国家除患。”进然其言。又以袁氏累世宠贵,海内所归,而绍素善养士,能得豪杰用,其从弟虑贲中郎将(袁)术亦尚气侠,故并厚待之。因复博征智谋之士逄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从上述记载不难看出,何进是要跟世家集团合流,除掉宦官势力,然后一同掌控朝政。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何进为什么会这么做?从心理上来说,大概是一种阶层诱惑在作怪。

何进本是个杀猪匠,属于社会最底层人士,即使妹妹成为了皇后、皇太后,他自己也成了大将军,但他的出身依旧会让他感到自卑。

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是否会受人尊重,决定了家族将后来的地位,决定了在社会舆论中这个人及其家族的声名好坏,而社会舆论是掌握在自认高贵的世家们手中的。

即使何进家族已经成为了人上人,但要想成为社会上层真正认可的名门家族,依旧需要得到世家们的认可。

所以,何进大概是想让何家成为真正的世家,让何家成为大众从心理上认可的名门,而想要达成这个目的,就需要和世家集团亲近,哪怕让出去一部分权力。

但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却不这么想,她认为应该和世家集团保持一定的距离,当何进准备联合世家铲除宦官势力时,她极力反对,《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中记载:(何进)遂与绍定筹策,而以其计白太后。太后不听,曰:“中官统领禁省,自古及今,汉家故事,不可废也。且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

何太后看得很明白,宦官是依附于皇权的,儿子汉少帝刘辩年幼,宦官在内廷,兄长何进在外朝,双方联手才能保证皇权能抗衡世家集团,并且,汉灵帝在位时,对世家是相当警惕的,所以她不赞同何进铲除宦官集团。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另外,从为汉少帝考虑的角度来说,宦官集团拥有一定的权力,也能起到制衡何进的作用。

外戚权力太大后欺负皇帝在东汉也是有先例的,何太后是何进的妹妹不错,但在儿子和兄长之间选择的话,她肯定优先保护儿子,如果宦官集团没有了权力,不管是何进还是世家,要想摆布小皇帝,何太后都无法制止。

这就是何进和何太后之间的矛盾,何太后想亲近宦官,她的妹妹早就嫁给了“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的养子张奉,她希望维持丈夫汉灵帝在世时的宦官集团和外戚势力联手护卫皇权的权力格局。

何太后的建议多少起了些作用,“进难违太后意......故事久不决。”但兄妹二人意见不和也造成了权力格局始终无法固定下来,给了世家集团继续蛊惑和利用何进的机会。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以袁绍为首的世家集团不但鼓动何进从外地召兵马入京威逼何太后,还擅自在地方上逮捕宦官们的亲眷,试图造成何进和宦官集团决裂的事实,《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列传》中记载: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

如此一来,不管何进是否还在犹豫,但在宦官们眼中,这已经是公然宣战了,变成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宦官集团只能奋起反击。

东汉中平六年八月,宦官集团在忍无可忍之下,以何太后的名义把何进骗进皇宫,然后趁机杀死了何进,所谓的“十常侍之乱”爆发。

袁绍等世家集团的势力虽然随后就带兵入宫清理掉了宦官集团,但还没来得及稳定朝局,在袁绍的建议下以何进的命令召唤而来的董卓就带兵到了,成为了这场乱局中最后的胜利者。

汉末大将军何进,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何进的死实际上导致东汉朝廷失去了一个最高权威,不管何进的出身如何,至少他是各个权力阶层能认可的掌权人,能保证东汉朝廷的继续稳定。

可何进因为选择上的错误,没有和妹妹何太后步调一致,在权力格局上还没有一个女人看得明白,造成了自己的悲惨结局。

何进的愚蠢让东汉朝廷名存实亡,此后,从董卓到李傕、郭汜,再到曹操,皇权成为权臣的玩物,历史步入到东汉末年的诸侯混战时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末年群雄中的笑柄——袁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侍,兴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终激发黄巾起义)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他和袁术兄弟密谋准备诛杀乱政的宦官,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何进自己先死于宦官之手,被中常侍段珪所杀。袁
2024-11-07 10:20:00
...帝时的外戚,屠户出身,也就是杀猪的,但是,何进位居大将军,权倾朝野。然而,何进身为大将军,大权在握,却目光短浅,非常无能,连几个弄权的宦官都搞不定,结果,反而被宦官给干掉了。
2023-02-23 14:48:00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与董卓之乱下的皇室危机
...,历史已经形成,何进就是让董卓进京的人,那么何进是大将军,手握兵权,为何非要让董卓进京呢? 汉朝从建立之后,就面临一个问题,这就是外戚专权。像卫青,霍光等都是外戚,遇到弱皇
2023-09-27 14:27:00
汉朝二十四帝,如果在阴曹地府齐聚一堂,刘邦最想抽的人是谁?
...生在恒灵二帝身上的事情,146年汉质帝驾崩,从此刘志被大将军梁冀拥护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因此外戚梁冀掌握大权。在159年,汉桓帝利用宦官单超等人消灭梁冀党羽,从此朝政又转到
2025-04-22 18:58:00
他明明有实力成三国最大老板,却惨死在手下人的利刃之下
...不是所有创业者中最强的,但资本也不少。三观正丁原受大将军何进的邀请,进宫诛杀宦官,宦官误国,丁原当仁不让,带着大军就直奔京城。但奈何大将军何进这个人实在有些怂,还有一个拖后腿
2023-06-01 10:41:00
...祸的后果是让士人与宦官互相仇视,到东汉末年,袁绍劝大将军何进诛杀所有宦官,其实就是士大夫阶层对宦官集团的报复,诛杀了所有宦官,这是残酷的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
2024-07-21 11:11:00
...加明显,最终出现了起义失败、汉朝衰微的局面。后来,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十常侍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最终招致外兵入京的举动,并相继引发董卓、曹操等人挟持皇帝、操控百官的现象。然而,相
2024-07-09 13:37:00
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权利争夺,相互残杀百余年
...。而窦太后为了稳固权威,依靠窦氏家族。哥哥窦宪封为大将军独掌兵权,其他窦氏族人封侯拜官多达几百人。东汉建国以来,还是首次出现外戚全部掌握朝政的现象。而窦宪在朝政中也被描述为“
2023-01-19 21:33:00
十常侍:东汉末年的宦官集团与朝政之乱
...世之后,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快到头了。剧照 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朝政大权。不过,这个何进在发迹以前是个杀猪的,能力相当平庸。他以外戚的身份攫取大权,却在朝中却既无声望,也
2023-09-19 19: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