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7 19:07: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之间的斗争,是从汉和帝夺权开始的,到袁绍把宦官全部杀光为止。

这一百来年的宦官外戚斗争,以梁冀被自杀为时间节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梁冀被自杀前,外戚占优势。梁冀死后,宦官占优势,但最后被世家代表袁绍一网打尽。

因此,表面上看是宦官和外戚两大势力交替掌权,其本质是皇权和世家之间的政治斗争。

东汉的皇帝,自章帝以下,都是年幼即位,故多太后临朝,于是,外戚趁机掌握朝政大权。

等到小皇帝年岁稍长,便想夺回权力。可是他自幼生活在大内,所能依靠的只有宦官。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就这样,为了争权,代表皇权的宦官与代表世家的外戚展开了一场场腥风血雨的斗争。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无论是外戚掌权还是宦官得势,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混。

桓、灵时期,很多出身世家的太学生因为对现状不满,反对宦官弄权,要求改革现状。

他们的政治诉求得到了朝臣和外戚的支持,外戚、官僚和太学生组成反宦官联盟。

首先发难的三公等高官,他们发起了反腐倡廉运动,要求肃清吏治,打击宦官势力。

当时,中常侍侯览的弟弟侯参正在做益州刺史,他通过横征暴敛,弄了好几个亿。

太尉杨秉奏请皇上,对侯参立案审查,并押送京师问罪。结果侯参在半道上自杀了。

通过搜查侯参的随行车辆,发现有三百多辆车的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来源不明。

杨秉因此上奏弹劾中常侍侯览,家风不正。汉桓帝迫不得已,只好将侯览免职。

司隶校尉韩縯乘胜追击,上书弹劾左悺以及他的哥哥左称营私舞弊,俩人被迫自杀。

韩縯又弹劾中常侍具瑗的哥哥具恭贪赃枉法。具恭主动认罪,最终被贬为都乡侯。

一看反宦官运动取得重大突破,大家更兴奋了,纷纷建言献策,举报犯罪线索。

北海郡太守羊元群离任时,因为单位的马桶很精美,他有点舍不得,就装上车拉回家了。

河南尹李膺上表要求调查羊元群的罪行,羊元群向宦官行贿,结果李膺被控犯了“诬陷罪”。

中常侍单超的弟弟、山阳郡太守单迁,因罪被关进廷尉狱,被廷尉冯绲刑讯逼供而死。

大司农刘祐向地方政府发送公函,让他们依照法令,分等级没收中常侍苏康、管霸的田产。

宦官们得知以后,群情激愤。汉桓帝也大动肝火,把刘祐、李膺、冯绲送去劳改了。

太尉陈蕃多次向汉桓帝求情,都没成功。后来,应奉也上书求情,桓帝才赦免了这三个人。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经过一番运作,李膺又被任命为司隶校尉,负责朝中百官和京师七郡的监察工作。

当时小黄门张让的弟弟张朔正担任野王县令,为逃避被李膺调查,就躲到了哥哥家。

李膺得知以后,没有丝毫犹豫,也不怕得罪张让,带着狱吏到张家,就把张朔逮走了。

李膺经过调查,发现证据确凿,就将张朔杀了。张让气不过,就向汉桓帝哭诉冤屈。

于是,汉桓帝召见李膺,责备他没有请示便擅自诛杀朝廷命官。

李膺回答:“我一直担心自己为官不为受责罚,没想到却因行动迅速而犯了错。”

汉桓帝一时间无言以对,就对张让说:“是你弟弟罪有应得,不能怪司隶校尉!”

从那以后,所有的黄门、常侍一个个都收敛了许多,即便是休假的日子也不敢出宫门。

汉桓帝很奇怪,问他们怎么了。这些人一起趴在地上,说:“害怕遇到李校尉。”

其次,通过读书得以进入官场的寒门子弟,借助政府力量对地方豪强进行了清理。

东汉时的官场,虽然还不像魏晋那样崇尚清谈,但是世家子弟已经不怎么处理事务了。

比如,汝南郡太守宗资任命范滂为功曹,南阳郡太守成瑨任命岑晊为功曹,山阳郡太守翟超任命张俭担任东部督邮,等等。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可是,寒门子弟对贪污腐败的容忍程度,比司空见惯浑无事的世家子弟要低,结果出事了。

宛县张泛,和汉桓帝的奶妈沾点亲戚,跟宫里的宦官关系也很好,所以在地方上横行霸道。

功曹岑晊和贼曹史张牧俩人就说服太守成瑨,将张泛等人逮捕,判了死刑。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发布了大赦,按照有关规定,张泛等人应该被无罪释放。

但成瑨竟将张泛一家二百多口,全部处死,然后才上报。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先斩后奏吧!

虽然这种做法很解气,但是后果很严重,这相当于眼里没了皇上,当众打了朝廷的脸。

无独有偶,小黄门赵津也因罪被太原太守刘瑶抓了,在朝廷大赦后,才被处死。

为了维护皇家的尊严,中常侍侯览指使张泛的妻子,向朝廷上书替张泛鸣冤。

其理由是,成瑨藐视朝廷,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不搞法治,搞人治。

桓帝一听,天下还有这么嚣张的人,勃然大怒,将成瑨、刘瑶二人抓到了洛阳。

与此同时,还发生了两起类似的案件,进一步加深了世家和宦官之间的矛盾。

其中一件是,张俭发现侯览的家人横行不法,就上书弹劾侯览,但是迟迟没有回音。

张俭怀疑奏章都被侯览拦下了,一发狠就派人捣毁了侯览的坟墓和住宅,没收了侯家所有的财产。

还有一件事,中常侍徐璜的侄儿徐宣,曾求娶前汝南郡太守李皓的女儿为妻,没有得手。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胆大包天的徐宣竟然带人冲进李家里,将其女抢回家中,并将她用箭射死。

东海国宰相黄浮听说这件事后,就逮捕徐宣等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并斩首示众。

手下人极力劝阻黄浮不要冲动,黄浮说,徐宣这种人太该死了,今天杀掉他,明天我抵命,也值得。

汉桓帝得知这两件事后,命人将翟超、黄浮两人剃了光头,送往左校营罚服苦役。

太尉陈蕃和司空刘茂联名上书,请求赦免成瑨、刘瑶、翟超、黄浮等人的罪,汉桓帝很不高兴。

在刘茂当了缩头乌龟之后,陈蕃再次上书,劝汉桓帝理解成、刘、翟、黄等人矫枉过正的苦心。

虽然在程序上有点问题,但是出发点是好的,可不能听信宦官的一面之词,冤枉忠臣啊!

但让陈蕃没想到的是,他的话音未落,又有一个大臣也出事了。谁呢?司隶校尉李膺。

河南有个叫张成的人,精通占候术,他预先推算朝廷将要大赦,就叫他的儿子杀人。

命案发生后,司隶校尉李膺马上派人逮捕了张家父子。但是,朝廷真的颁布了大赦令。

看着张家父子得意洋洋的嘴脸,李膺心里那个气儿啊!这真是真正的流氓不可怕,可怕的流氓有文化。

究竟该如何处置钻了法律空子的张家父子呢?李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放了吧,辜负了百姓的期望;杀了吧,明显是往枪口上撞。李膺思来想去,最后下令张家父子处斩。

但李膺没想到,张成手眼通天,他不仅和宦官有来往,还是汉桓帝的御用占卜师。

本来宦官们就对李膺恨之入骨,早就想把他除掉,这次可算是逮到机会了。

在宦官的指使下,张成的徒弟牢修上书,控告“李膺等人拉帮结派,诽谤朝廷,扰乱社会。”

皇上最怕什么,最怕手下人拉帮结派,藐视皇权,于是汉桓帝下诏各郡、各国,逮捕党人。

公文经过三公府,太尉陈蕃将诏书退回,拒绝联合签署,认为这是无中生有的乱命。

汉桓帝更加发怒,便直接下令,逮捕李膺等人。李膺等人的供词牵扯到二百余人。

这些人中,有的人事先逃亡,未能逮捕归案;有的则主动投案自首,比如陈寔、范滂。

陈蕃再次上书规劝桓帝。汉桓帝借口陈蕃选人用人不当,下诏免除了陈蕃的太尉之职。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后来,在太学生首领贾彪的劝说下,汉桓帝的老丈人窦武以辞职为要挟,出面营救党人。

又因李膺等人在口供中,牵连到许多宦官子弟,宦官们也深恐事态进一步扩大。

于是,以发生日食为借口,让汉桓帝下诏,大赦天下,二百余党人,终身不许再出来做官。

第一次“党锢之祸”沉重打击了世家势力,强化了皇权,但也使得宦官势力进一步坐大。

公元168年,汉桓帝驾崩,窦太后临朝主持朝政,立刘宏为汉灵帝,并再次启用陈蕃。

但是,宦官们很会见风使舵,马上转投到窦太后身边,通过逢迎拍马,得到窦太后的宠信。

陈蕃、窦武对此深为痛恨,便想联合志同道合之士,将宦官势力全部诛杀或废黜。

但是,窦太后却认为只应当诛杀其中犯法有罪的,怎么能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全部消灭?

于是,经窦太后批准,窦武先杀了管霸、苏康,又想杀曹节等人,窦太后不忍批准。

陈蕃对窦武说:“对于这批家伙,抓住便应当场诛杀,还用审问?”窦武坚持要走法律程序。

九月初七,窦武给自己放了几天假,出宫回家了。你说,阶级斗争正在关键时期,你休什么假啊!

结果,有宦官趁机拆阅窦武的奏章,发现了陈蕃与窦武要将宦官全部除掉的灭绝计划。

于是,曹节连夜召集一向亲近的史共普、张亮等十七人歃血为盟,合谋诛杀窦武等人。

曹节等挟持汉灵帝、窦太后,假传圣旨,派郑飒等持节,率人去逮捕窦武等人。

窦武拒不受诏,和侄儿窦绍召集会合北军五校尉营将士数千人,进行平叛。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陈蕃得知事变,带人到尚书台为窦武辩白,说:“明明是宦官反叛,为何反说窦武大逆不道?”

王甫斥责陈蕃说:“先帝刚刚去世,窦武何德何能,兄弟三人同日封侯?还让宫女陪酒,这不是要造反吗?”

当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正好刚到洛阳。曹节等人欺负张奂新到,不了解政变的内幕。

于是,假传圣旨,让周靖和张奂率领五校尉营留下的将士前往讨伐窦武。

经过一天激战,窦武、窦绍兵败被杀。窦武、刘瑜、冯述等人,都被屠灭全族。

凡是陈蕃、窦武所推荐的官员,以及学生、部属,全都免官,从此不许再出来作官。

同时,宦官们对李膺等人也非常痛恨,所以皇帝每次颁布诏书,都要重申对党人的禁令。

中常侍侯览对张俭尤其怨恨,朱并趁机上书检举说,张俭和同郡二十四人结成朋党,企图危害国家。

当时,灵帝年仅十四岁,问曹节说:“什么叫朋党?”曹节回答说:“就是勾结起来要造反的人。”灵

于是,灵帝便下诏,逮捕张俭,以及李膺、杜密、崐朱、荀翌、翟超、刘儒、范滂等人。

第二次“党锢之祸”牵连更广,被处死的有一百余人,被放逐、废黜、禁锢的人,有六七百人之多。

从此以后,宦官在政治上更有地位,但国家也更加腐败,以致引发了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东汉皇权被严重削弱,地方世家豪族势力更加强大了。

皇权一衰落,宦官的权也就完了,再也不能孤假虎威,借皇权欺压世家豪族了。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刘辩被立为皇帝。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在袁绍的撺掇下又要诛杀宦官。

东汉亡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乱政,细说东汉晚期的权力之争

宦官知道何进的计划后,故技重施,假传太后诏把何进诳进宫,一刀杀了。

但此时,世家势力和皇权力量的对比,已经起了根本变化,所以何进虽死,袁绍不服。

袁氏兄弟无视宦官所假的皇帝诏令,领兵包围宫禁,逮捕宦官,“无少长,皆杀之”

绵延一百余年的宦官外戚斗争至此结束,其过程大体如上所述。谁也没想到,笑到最后的是世家豪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7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及其原因
...后临朝,邓骘执政;北乡侯时,阎太后临朝,闫显执政;汉桓帝时,梁太后临朝,梁冀执政;汉灵帝时,窦太后临朝,窦武执政;汉少帝刘辩时,何太后临朝,何进执政。直到袁绍杀光了宦官,董卓
2023-10-21 07:41:00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专权,皇室一点权力都没有
...事不秘,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可见,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权力、势力都没有,只能任由宦官和外戚摆弄。察举制度起初在汉朝实行时还算正规,但越往后,地方官与豪强大族就在这种
2023-01-22 16:37:00
汉灵帝幸运而又荒唐的一生,宦官与外戚的斗争,致使天下大乱
...后豪强大族又利用自己的优势让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到了汉桓帝只能用宦官来做事。恒帝和灵帝把天下苍生祸害的不成样子了,各地豪强,士族,公族兼并土地过甚,造成这种情况是百姓种地已经养
2022-12-29 20:43:00
简述大将军窦武自杀的全部过程
...这件事,还要从汉灵帝即位开始说起。汉灵帝公元168年,汉桓帝刘志去世,年仅三十六岁的他,堪称拥有五六千个老婆的皇帝,却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儿子。这显然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所以皇帝的
2023-04-21 09:49:00
...是一个解渎亭侯,简直就是基层贵族。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皇后窦妙和她的父亲窦武把持了政权。最后,窦氏外戚选择了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侯刘
2023-03-13 15:38:00
百无一用是书生,士大夫群体在顶流鼓动下的群体自残
...不昏庸,到底是谁把桓帝的名声弄臭的?应该是诸葛亮。汉桓帝东汉时期的士大夫,有一个特点,就是话比较多,说的比做得多,说的比唱的好听,开启了魏晋名士清谈的先河。陈蕃是太尉,又上书
2023-01-26 20:08:00
汉桓帝刘志:因诸葛亮一句话,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
...灵也”,有了这段话,很多人都觉得东汉的灭亡就是因为汉桓帝和汉灵帝,汉桓帝也是如诸葛亮所说是一个昏君,然而汉桓帝表示这锅他可不背。汉桓帝刘志汉桓帝的谥号“桓”,很多人都以为是恶
2024-01-24 13:30:00
东汉宦官张让,为何能被汉灵帝尊称为让父?
...。但汉灵帝刘宏没有人可用啊,所以他只能采取如他父亲汉桓帝一样的方法,就是与宦官王甫、曹节等人联合起来,向窦武、陈蕃发动了政变,所以宦官也就此成为了汉灵帝刘宏的依靠。其次,汉朝
2023-02-02 21:12:00
汉灵帝刘宏与西园八校尉势力的崛起
...会继位为帝的,这一切要回到永康元年(167年),这一年汉桓帝刘志驾崩无子,皇太后窦妙(汉桓帝刘志的皇后)临朝听政,窦武等大臣选中12岁的河间国渎亭侯刘宏入京都洛阳承继大统。汉
2023-01-19 21: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