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明朝的徐珵在北京保卫战后,为什么改名为徐有贞?
...位之后,任用于谦等人,召集军队汇聚京城,历经“北京保卫战”后,最终迫使瓦剌首领也先撤军北归。前文说过,徐珵是个极为注重功名利禄之人,但曾经的南迁之议却成为了其政治生涯的永久污点,导致其长期以来都无法获...……更多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的局势危若累卵,幸亏于谦挺身而出,率领军民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才使得帝国不至于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不仅如此,于谦对朝廷忠心,对百姓仁慈,对士兵宽厚,本人也是廉明节俭、一心报国,堪称“完人”。然而...……更多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明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他任用于谦等人,组织北京保卫战,同时派遣十五名科道官到外地招募军队。其中徐珵被派往彰德(今河南安阳),并代行监察御史职权。明军经过多番抵抗,终于迫使也先撤军北归,取得了北京保卫...……更多
明英宗亲征,损兵折将,为何回京后竟拿功臣出气
...明英宗被俘期间,于谦临危受命,主持大局,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然而,当明英宗回京复辟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反攻倒算,将于谦等人一并诛杀。朱元璋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却未能彻底解决蒙古对明王朝的威胁...……更多
明英宗复辟后,朝廷为何有那么多人想要于谦的命
...当不令寇至此。”于谦在土木之败以后力撑危局,在北京保卫战中功最高在其任兵部尚书期间,“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因此得罪了一批官僚。徐有贞原名徐理,以议南迁,遭到于谦的申斥。景泰时,徐...……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作战的各路明军,一律不得返城,返城者斩首示众。北京保卫战爆发了,敌众我寡的局面下,于谦亲自率领残部守卫德胜门,与敌人血战。城外数万明军被围困饿死,形成一道长长的白骨堆,也堵住了敌人,为京城争取了宝贵时...……更多
盘点明史上先后用过两个年号的皇帝
...在代宗朱祁钰和兵部尚书于谦的领带下,终于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击败了瓦刺大军,稳住了大明动荡的局势。明英宗土木堡被俘,北居一年。明朝和瓦剌进行了和谈,并最终迎回了此时已经是太上皇的明英宗朱祁镇,明代...……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的谥号争议
...。而负责统帅的王振早已土崩瓦解,难再发挥作用。京师保卫战,几乎成为明初中兴的最后希望。护国英雄于谦的淬火重生正是在这危急关头,护国英雄于谦挺身而出,径直走上了为国捐躯的道路。他与兵部尚书王佐交好,深得...……更多
明朝最霸气一战,两万残军打败瓦剌十万大军
...的两万残军击败了瓦剌十万大军,这就是明朝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明朝的两万残军是如何战胜凶猛的十万瓦剌大军的呢?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的反对,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打算效仿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更多
明英宗复辟,这两个小人出了不少力
...师被围的时候他劝景泰帝赶紧迁移到别的地方,但是最终保卫战胜利了,景泰帝因为看不惯他要罢免他的官职。徐有贞希望于谦可以跟泰景帝求求情,结果泰景帝实在是太过厌恶这个人,没有同意于谦的求情,徐有贞也默默的将...……更多
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为什么要为朱祁钰和于谦翻案? 对他有什么好处
...军直逼北京城下。于谦力挽狂澜,力主迎战,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大厦将倾的明朝江山。可以说,如果没有于谦,那明朝可能早就变为南明了。其次,于谦的确是被冤杀的。于谦之所以被杀,完全是因为石亨、徐有贞、曹...……更多
2022-12-18 19:44于谦,明朝,翻案,好处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后,才是“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之后,就是“北京保卫战”。“北京保卫战”之后,就是“英宗回宫”。“英宗回宫”之后,就是“英宗复辟”,或者叫“夺门之变”。“夺门之变”之后,就是“曹石之变”。到了“曹石...……更多
于谦被斩时为何锦衣卫落泪,孙太后也掩面痛哭
...钰为帝,在随后的几年中,明代宗励精图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朱祁钰能够当上皇帝,这与于谦有很大的功劳,如果没有于谦的大力推荐,朱祁钰是不能当上皇帝的。而当明英宗被俘虏一年后,于谦又主张把他...……更多
朱祁钰一生的转折点是什么
...此时的朱祁钰是怯于与自己的命运相抗争的。但是,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之后,国内的形势渐渐趋于安定下来。朱祁钰开始感受到了九五之尊的魅力,并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于是,当也先迫于形势,打算放归朱祁镇的时候,他...……更多
明代宗的“靠山”于谦,为何没有入内阁主政
...堂上毫无根基的明代宗自然也仰仗于谦的帮助,从“北京保卫战”到后来的整个执政时期,明代宗几乎都是靠着于谦在支撑。明代宗也乐意有这么个臣子帮助他执政,对于谦的主张,基本上都是支持的,“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更多
大明皇帝被俘之后,哪个大臣怎样打赢首都保卫战
...部葬送,还使得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并导致了后来的北京保卫战。而北京保卫战的结果则直接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土木堡之变后▼一方面,土木堡之变,瓦剌大军取得了巨大胜利,全歼明军精锐军队,杀死明朝随军的众...……更多
为何世人皆知于谦是冤枉,明英宗朱祁镇还要背负骂名,将于谦杀害
...,是为明代宗,改年号景泰。朱祁镇被是为太上皇,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又力排众议,坚守城池。于谦率万人抵御了瓦剌大军的多次进攻,景泰元年八月。 此时的明英宗朱祁镇已经被俘虏了八个月。也先却没有发现大明内部任...……更多
大明最忠诚的战神是谁,为何遇到最残酷的背叛
指挥打赢北京保卫战以后,兵部尚书于谦成为明景帝眼中绝对信任的人,也成为国家栋梁,加官为少保(从一品),总督军务。于谦才力过人,军务紧急顷刻变化时候,他指挥若定,眼睛看着奏折,手头屈指计算,口授机要,...……更多
大明如果没有谁将早亡一百年
...。在危难关头,于谦挺身而出,带领京城百姓打响了京城保卫战,京城的后勤部队和老百姓被于谦所感动,纷纷拿起武器,上城驻防,最终奇迹般的打退了也先,此时于谦的声望到达了顶点,后来他拥立明英宗的弟弟景泰皇帝,...……更多
夺门之变成功后,于谦为什么非死不可
...有贞对于谦怀有仇恨之心。又如石亨为了回报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对自己的提携之恩,在景泰帝朱祁钰面前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但于谦并不领情,反而在景泰帝面前指责石亨“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更多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地指挥部队,终于在北京保卫战中击退强敌,立下汗马功劳。太后欲以景泰帝稳定政局,于谦全力支持帝位继承。英宗复辟后,于谦也曾尽力劝谏,但终究难逃被杀的命运。结语虽然于谦因朝堂政...……更多
如果朱祁钰将皇位让给朱祁镇结局会怎么样
...瓦剌气急败坏,决定出兵北京,此次战役也被称为“北京保卫战”。最终,北京保卫战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瓦剌人也将明英宗送回以图求和。只是这样一来,明朝就出现了两位皇帝,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而明代宗最后也选择了...……更多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信,头脑发热,靠一腔热血?那么,于谦有条件赢下这场保卫战,延续大明的命脉吗?政治方面也先最大优势在于他抓了英宗,你打我就是打你的主子,大逆不道之罪,说白了,就是拿英宗做挡箭牌,为自己开路。事实上,也先这...……更多
杨俊建议趁瓦剌内讧出兵征讨,为何被于谦拒绝?
...不是于谦力排众议,调集明朝剩余的军事力量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朝极有可能出现南北两宋的混乱局面。当时的明朝人视土木堡之变为国耻,战后许多文臣武将都提出重振军备北伐复仇,但始终没有成行。尤其是在景泰三年时...……更多
于谦抗击瓦剌为大明续命200年,8年后为何被问斩?
...朱祁钰的皇帝本身就不能为朱祁镇所容忍,即便他在北京保卫战当中有着再多功劳,但对朱祁镇来说依旧只是一个不忠心的臣子。另一方面,于谦早前就已经因为自身的正直得罪了诸多大臣,这下政治格局陡然发生变化,于谦自...……更多
2022-12-16 20:43于谦,大明
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为何会受到优待最后还被送回?
...给了明朝重整旗鼓的时间。最后于谦统领军队打赢了北京保卫战,重创瓦剌。朱祁钰登基后让兵部尚书于谦掌握全权,于谦破格提拔人才,重铸大明军队指挥体系;调河南、山东等地军队进京填补京师防卫力量,军队扩充到22万...……更多
当了八年皇帝,却被咸鱼翻身
...英宗掌握了实际权力之后,迅速展开清算,诛杀了在北京保卫战中立有大功的于谦,数日后,明代宗朱祁钰也离奇死亡!那么,这次政,变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就成功了呢?其实只要看清了明朝的实际状况,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从...……更多
...印在他的脑海里。幸亏接下来兵部尚书,也就是后来北京保卫战担当重任的大英雄于谦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了群臣的失控行为。这场为朱祁钰留下恶梦般记忆的朝堂血案,就是著名的“左顺门事件”。而对于大明朝这个生死存亡...……更多
大明哪位忠臣被斩,刽子手以死谢罪
...基,并且指挥大军大败瓦剌军,与北京城外,史称“京城保卫战”。此战的成功,可以说于谦对大明朝有再造之恩,一点也不为过。可是正是由于此次保卫战,于谦拥护朱祁钰登基,给他含冤被杀埋下了伏笔。后来蒙古人放回了...……更多
孙太后:明朝的守护者,母爱的典范
...打北京。没想到,于谦坐镇北京,运筹帷幄,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最终,瓦剌人绝望地回到了漠北。随后,孙太后作为母亲,给儿子送来了棉衣御寒。《明史》记载:“英宗北伐,太后命殷王监国。景帝即位,尊太后为上圣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