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0: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七日,元宵佳节仅仅过去两天时间,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爆发了一场宫廷政,变。在武清侯石亨、前府右都督张軏(音同越)、大宦官曹吉祥、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的帮助下,被幽居在南内长达8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宣布复辟,并改元为天顺,史称“夺门之变”。一个月后,被废黜为郕王的明景帝朱祁钰离奇薨逝,虚龄只有30岁。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于谦画像

就在复辟后的第二天,少保、兵部尚书于谦便以“谋逆”的罪名遭到逮捕,并在正月二十三日被押往崇文门外,就在这座他曾拼死保卫的城池前,得到其最后的结局--斩决。在处死于谦的同时,明英宗还下令籍没于家的财产,并迫害他所引荐的文武官员。据史料记载,于谦遇害后,天下臣民都为之扼腕悲愤,就连孙太后也叹息哀悼了好几天。由此可见,于谦之死妥妥的是个天大冤案。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局势危若累卵,幸亏于谦挺身而出,率领军民赢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才使得帝国不至于重蹈“靖康之变”的覆辙。不仅如此,于谦对朝廷忠心,对百姓仁慈,对士兵宽厚,本人也是廉明节俭、一心报国,堪称“完人”。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高大全”、神一般存在的人物,竟然被杀了。在民间看来,这简直是千古奇冤。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明英宗画像

然而,决定于谦该不该杀的毕竟不是百姓,而是高高在上的明英宗。有种说法从明朝到今天仍在流传,说是于谦的死,纯属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明英宗属于被蒙蔽。这种论调真是“很傻很天真”。记住,决定于谦最终命运的是明英宗,不是石亨、徐有贞等人。如果明英宗信任于谦,即使做不到百分百放心,也绝不会轻易将他处死。而明英宗之所以杀死于谦,除了奸臣陷害外,肯定另有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于谦既然有再造国家之功,并且从不居功自傲,对朝廷绝对忠诚,为何明英宗还要急吼吼地将他处死?根据史料和常识进行分析,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首先,明英宗内心怨恨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沦为俘虏,多次面临生命危险,幸亏在侍卫袁彬、也先之弟伯颜帖木儿的保护下才幸免于难。不过,就在明英宗憧憬着回銮之际,于谦却送给他一记“响亮耳光”。原来,于谦为断绝瓦剌首领也先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挟明朝的幻想,毅然率群臣拥戴朱祁钰为帝。虽然于谦此举是出于公心,防止明朝被瓦剌绑架,但在明英宗看来,则无异于“背后捅刀”,意在将其置于死地。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明英宗自“土木堡之变”后便对于谦怨恨在心

等到明英宗被大臣杨善营救回京后,被软禁在南内,一举一动都受到严密监视,形同“高级囚徒”。在失去自由的8年时间里,明英宗高度紧张、极端恐惧,性格难免会因此而变得扭曲、多疑。考虑到于谦跟明景帝之间的特殊关系,明英宗难免不会怀疑他之所以被软禁,完全是于谦的主意。再加上明英宗从未听说过于谦曾为他求情,这种怀疑便变得更加强烈。

其次,听信奸臣谗言,认定于谦图谋拥立宗室为帝,意图谋反。“夺门之变”发生前,明景帝已经病入膏肓,由于他的独生子在此前已夭折,因此有关继承人的传言满天飞,其中于谦试图迎立藩王朱瞻墡(明英宗的叔父)为帝的谣言流传很广,明英宗亦有耳闻。平素跟于谦关系恶劣的石亨、徐有贞等人,正是凭借这个谣言说服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爬上了龙椅。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石亨、徐有贞等人诬陷于谦试图拥立藩王做皇帝

明英宗复辟之初对石亨、徐有贞等人深信不疑,加之对于谦本来就心怀怨恨,因而并没有派人彻查真相,便急不可耐地下令处死于谦。不过,等到明英宗看到于谦在“夺门之变”前一天拟定的请求册立朱见深(明英宗之子,即日后的明宪宗)为太子的奏折后,方才醒悟于谦根本没有拥立朱瞻墡为帝的阴谋,“交通藩王”、“意图谋反”纯属莫须有的罪名。

最后,明英宗得位不正,唯有处死于谦才能彰显地位的合法性。“夺门之变”发生时,明景帝尽管已经卧床不起,但还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皇帝,而他并没有发布让位给明英宗的圣旨。如此一来,明英宗的复辟行为非法,属于典型的谋朝篡位,其帝位根本不具有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先行否定明景帝的正统性,那么明英宗发动政,变便属于合法行动,是在夺回被非法剥夺的皇位。

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的于谦,为何必须得死

于谦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

明景帝是拥立的?于谦。如此一来,明英宗必须给于谦按上一个“擅自废立皇帝”的罪名,并将他处死。道理很简单,如果放过于谦,那么天下臣民会以为明英宗默认明景帝的合法性,那么他的复辟无疑是非法的,而只有处死于谦,才能否定明景帝的合法性,从而为自己的复辟行为找到最佳的理由。因此,尽管于谦对大明王朝有再造之恩,尽管他忠诚、洁身自好,但终究难逃一死,这也是于谦注定的悲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于谦为明朝续命200年
1398年,对大明王朝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举国哀痛。而在同一年,浙江省的钱塘县,出生了一个小男孩,虽并未引起世人的关注。可
2024-01-05 21:54:00
于谦的生死抉择与明王朝的沉浮
...名叫于谦,出生于杭州,巧合的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明王朝的缔造者,伟大的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去世了。于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从他就以博闻强识而出名
2023-10-21 05:54:00
于谦权倾朝野为何会被轻易的被打倒
...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大明王朝风云突变,朝廷局势动荡不安,连老百姓也都人心惶惶。当时整个王朝已经岌岌可危,国家失去了皇帝,朝廷没了主心骨,瓦剌军直逼
2023-04-23 15:28:00
大明哪位忠臣被斩,刽子手以死谢罪
...称“京城保卫战”。此战的成功,可以说于谦对大明朝有再造之恩,一点也不为过。可是正是由于此次保卫战,于谦拥护朱祁钰登基,给他含冤被杀埋下了伏笔。后来蒙古人放回了朱祁镇,公元14
2024-06-07 15:59:00
探讨明代藩王的尊荣待遇及其对大明王朝的影响
明代藩王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对大明王朝的兴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明代藩王的尊荣待遇及其对大明王朝的影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明代藩王制是指明朝时期,皇
2024-11-05 19:04:00
...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指挥了一场伟大的战争,他挽救了明王朝,挽救的京城的百姓,对此,名留史册当之无愧。
2024-06-26 22:40:00
明宪宗朱见深:中兴之主,却被清朝抹黑的皇帝
...段提到的那几位名气大,但是他在位期间的成就,却为大明王朝续了160年的命,有人甚至评价他比朱棣还要厉害。以至于朝代更迭后,他被清朝统治者“黑”了好些年。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可
2023-11-13 14:46:00
为何说北方海上丝绸之路维系了中朝朝贡关系
...取得了抗倭援朝战争的胜利,朝鲜也对明朝的援助视为“再造之恩”,经此一役双方的关系也更为紧密。虽然这场战争以明鲜军,队取得胜利而告终,成功地遏制了日本把朝鲜作为跳板进而侵略明朝
2024-05-22 09:14:00
在明代成立前,朱元璋为了笼络人才,对文人以礼相待,但是大明江山稳定之后,朱元璋也暴露了自己的寡恩与独断。朱元璋认为他的子孙较为懦弱,而陪自己打江山的功臣们又很强势,如果不除掉以李
2024-07-01 1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