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郭舒与西晋末年的政治风波:一位忠臣的坚守与选择
西晋顺阳人郭舒出身寒微。幼年时,请母亲为他找师傅,一年多就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回家了。乡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都称郭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虽然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的氛围,但...……更多
王敦之乱:东晋忠臣如何成为乱臣贼子?
东晋王朝,属实不是一个消停的王朝,虽然国祚不过一百零三年,但是大规模叛乱发生的频率却比三百年的王朝还只多不少。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叛乱之一,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王敦之乱”。然而比较讽刺的是,王敦不但没...……更多
晋元帝振兴皇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的建立过程中,这些帝王往往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征伐和风波诡谲的权力斗争的。而其面对的对手也是一方豪杰,这种“养蛊”式竞争下所诞生的开国帝王,自然不会出现皇权旁落的情况,宋太祖赵匡胤就曾言“卧榻之旁,岂能...……更多
王导把执政当游戏,注定得不到好结局
...有意思:帮着皇帝提振朝纲的刘隗、刁协并没有被追认为忠臣;对王敦之乱态度暧昧的王导也没有被治罪,还保留了宰相的权位。两方面合起来就是一个意思:暧昧。暧昧的背后,是门阀士族整体的心态反射:既反对皇帝提振朝...……更多
王羲之偷听王敦密谋造反,为什么没有被灭口?
...人灭口的动作,实际上他也不会如此选择。从当时东晋的政治环境来看,王敦和王羲之在这方面是有着默契的选择。根据各种资料的记载看,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王敦第一次起兵造反前夕,此时王羲之大概十九岁。由于王羲之是...……更多
...又进号平南将军,加都督交州军事。三、封疆大吏,大晋忠臣就在陶侃为了东晋稳定南方的时候,朝廷又发生内耗,权臣王敦作乱被诛,为了加强皇权,晋明帝司马绍在中央提拔外戚庾亮等人,在地方则厚待手握重权的刺史,陶...……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与王敦的权力斗争
...州刺史王敦。前面我们说到,司马睿初步看破了打破门阀政治的方法:加强皇权,可是他过于着急,不顾局面直接拉了自己一帮亲信上台执政,结果满朝都暗中支持王敦起兵,自己最后被王敦击败架空,郁郁而终。王敦司马绍还...……更多
东晋寒门子弟逆袭第一人的牛叉人生
晋代门阀政治特有的规矩:望族与庶族两个阶层中间生着一条天然的鸿沟。原东吴境内湖南、江西一带有着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溪人,也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年,陶侃即将年满30,年幼丧父的他,眼下还只是寻阳县一个小小...……更多
聊聊东晋时期大臣——王敦
...司马睿遂以宗室司马承为湘州刺史。王敦又上表陈说古今忠臣如何被皇帝猜疑、如何被小人离间,想以此感动司马睿。司马睿却对王敦更为忌惮,但在明面上是还是给王敦增加属官、赏赐羽葆鼓吹等仪仗,提高他的待遇。 太兴...……更多
东晋时期士族对军事力量的掌控
...立国江南,国祚百余年,在这期间士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权力。当谈及士族的政治权力时,以往史家多侧重于士族执掌民事权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士族掌兵权却缺少足够的重视;但事实上,如果只是掌握了民事权力的话,世...……更多
有关于温峤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生,晋绅素誉,抗敌以卫社稷,立勋而升台鼎。房玄龄:忠臣本乎孝子,奉上资乎爱亲,自家刑国,于期极矣。太真性履纯深,誉流邦族,始则承颜候色,老莱弗之加也;既而辞亲蹈义,申胥何以尚焉!封狐万里,投躯而弗顾;猰窳...……更多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晋怀帝。一得到晋怀帝的死讯,长安城内,晋室的一部分忠臣就将晋武帝的孙子司马邺扶上皇位,史称晋愍帝。晋愍帝的登基,让司马睿手中的建邺城为避讳而改为建康城,而司马睿也成为晋愍帝心中的“救命稻草”。晋愍帝热...……更多
...,帝室势力退缩回去,王敦还想篡夺,王导便宣称“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表示坚决的反对态度来维持帝室。 ……更多
被低估的东晋王朝,并不像史学家认定的那般腐朽
...权,南朝刘宋的建立,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东晋的门阀共和政治,宋齐梁陈本质是皇权政治,失败点基本是重蹈魏晋覆辙,而北魏在孝文帝改革后,实际上也是重蹈魏晋覆辙。一直到高氏北齐对士族地方势力的削弱,以及更重要的...……更多
...不久又改任他为右将军、会稽内史。周札不是晋元帝的“忠臣”吗?怎么会不放一枪一弹就投降王敦了呢?史书的说法是周札“少恩,兵不为用”,因此没有战斗力,这就是王敦没有攻打金城,而是选择了石头城的原因。为了佐...……更多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都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是英武的一方霸主,而诸葛亮是心思缜密的谋臣。历史上却有另一个人,他被当时人称赞道:“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意...……更多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替去世的荆州刺史陶侃执掌上游兵权。庾亮欲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便想通过北伐建功,重新树立自己的威望。庾亮派毛宝、樊峻防守邾城,作为北伐的前线基地,自己也准备率军十万占据石城,声援毛宝等。不成想,已经夺取...……更多
他从劫匪到为国尽忠的大臣,是什么让他改邪归正?
所谓,国家混乱有忠臣。在乱世到来的时候,有的人独善其身,有的人则引流而上。不管是愚忠还是怎么,他们都算是遵从了自己内心的意愿,可以说是不负于己。但是,这些忠臣未必能够改变局势,甚至会让朝政陷入更加糟...……更多
孙坚:从忠臣到乱臣的蜕变
...笔墨在他身上书写了矛盾而深刻的篇章。究竟孙坚是一位忠臣,还是被视为乱臣?这个问题如同历史之谜,引发了人们对他真实身份的好奇。孙坚作为东汉末年的杰出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军略才能和政治智慧使...……更多
...,长安被攻破,西晋彻底灭亡。北方大乱,大量的中原人选择了南迁,这些南迁的不仅仅包括平民、流民,还包括大量的士族,因此被称为“衣冠南渡”。而原本是琅琊王的司马睿也在307年渡江,镇守建康。307年开始,南渡的士...……更多
为什么说东晋时期的桓温是一条搅活死水的鲇鱼
...直到(373年)桓温病死,各大家族终于舒了一口气,江南政治圈再次迎来短暂的“和谐”。但在外部,却出现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敌人。太元元年(376年),经过苻坚、王猛君臣的携手努力,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五胡乱华...……更多
刘备阅人无数却识错两人,留下奸臣错杀忠臣,否则蜀汉可能一统
...是,刘备在登基后犯下了一次致命的错误:他错杀了一位忠臣,而放过了一个奸臣。这一错误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它深深地伤害了蜀汉的前景,使得蜀汉的命运变得莫测其妙。这两位被误杀的人是谁?李严,他的人生轨迹从荆襄...……更多
王敦之乱时,王导为什么没有站在堂兄弟王敦这边?他是如何自处的
...不任贤使能,共相终始!”王敦先是发了一番牢骚,古今忠臣总被君主怀疑,而苍蝇般的小人在中间挑拨是非,又说王导有王佐之才,你司马睿怎能不用?并希望他能一直信任王导。对于王敦的上书,王导的意见是说得太过直白...……更多
黑暗腐朽的东晋,为何会延续100年?
...用刁协等人揽权,立即遭到世家的反扑。坐镇长江上游的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兵峰直指建康。建康的世家们也想处理掉刁协,出工不出力,根本不想抵抗王敦。 王敦有自己的野心,他最终目的根本不是什么“清君...……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序言王谢桓庾是指东晋时期活跃在政治舞台的四大家族,分别是琅琊王氏、陈郡谢氏、谯国桓氏和颍川庾氏。这四大家族是东晋诸多门阀士族的典型代表,在东晋偏安江南的一百多年历史中,他们轮流掌控东晋政权,左右江左...……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级人物及其集团,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压人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以法御下,崇上抑下,排抑豪强”。这就是所谓的“刻碎之政”,刻碎就是苛刻繁琐之意。估计,一帮习惯了权势熏天的元老们,受制...……更多
...充了许多骁勇的士兵。加之郗鉴致力经营,使这一地方的政治、军事地位变得更为重要。所以,郗鉴能以他特有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制止了两次即将发生的内乱。在平定王敦、苏峻两次内乱后,江东士族的政治实力大增。尤其...……更多
介绍东晋名将温峤
...出缺。温峤以丹阳尹守备京师为由,劝王敦越过朝廷亲自选择任职人选,并举荐钱凤。钱凤则推荐温峤。王敦遂以温峤为丹阳尹。温峤得以返回建康,将王敦的谋划与虚实尽数禀告给晋明帝,请朝廷作好应变准备。同月,王敦得...……更多
名士周伯仁为何惨死于王敦之手
...他明知道自己不开口求情,王敦就会杀害周伯仁,却仍然选择了沉默。王敦看到王导不为周伯仁求情,便派人将周伯仁抓走杀害了。周伯仁遇害之后,王导整理司马睿宫中的奏章,突然发现了周伯仁写给司马睿的奏折。王导之前...……更多
卫玠:一位因追星而英年早逝的魏晋美男子
...国之志,却报国无门,他认为当务之急是要有德高望重的忠臣出面匡扶社稷,重整朝纲,于是准备出发前往南京寻找合适人选。南京一带的达官显贵,早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卫玠要来,都想一睹卫玠的风采。消息不胫而走,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事实上,在李元吉的军事生涯中,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跟随李世民四处作战,他深知李世民的本事就多大,因此当他得知自己中了李世民的埋伏
2024-06-23 14:01:00
也许是铲除魏忠贤这件事太漂亮了,崇祯后面用人表现充满盲目性。内阁大学士是朝廷重臣,有“崇祯50相”之说,也就是说崇祯在位17年
2024-06-23 14:01:00
崇祯因为后金使的反间计,就杀了抗击后金立下赫赫战功的袁崇焕。他对袁崇焕从极度信任到极度生疑,仅仅两年时间。此后,崇祯似乎还不从中吸取教训
2024-06-23 14:02:00
一个人的悲剧,常常就是他性格的悲剧。他总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改变长期以来的陋习,他对大臣的态度,其严峻和刻薄已经超出想象。比如
2024-06-23 14:03:00
汉武帝的嫡长子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汉武帝接近而立之年才有此一子,自然是对他格外宠爱,而刘据也不负众望,深的朝野的拥戴。刘据可以说是汉武帝六个儿子中最出色
2024-06-23 14:04:00
赵姬,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她的一生从无名无份、无权无势到母仪天下的皇太后,颇为传奇。然而赵姬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她糜烂的私生活
2024-06-23 14:05:00
正因为嬴政年少无法掌权,说是旧情复燃也好,说是笼络权臣也罢,赵姬对吕不韦极尽笼络之能事,许以高官厚禄,许以以身相许。随着嬴政年纪见长
2024-06-23 14:06:00
姜维行至广汉郪县,将自己的符节送给胡烈,又从东道向钟会投降。钟会下令禁止将士抢掠,礼贤下士,用以安抚蜀地官吏。又结交蒋斌和蒋显
2024-06-23 14:07:00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服命令,命令钟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打前阵,拿着司马昭手书押邓艾进囚车。对此,在笔者看来,钟会有谋反的意图
2024-06-23 14:07:00
姜维作为蜀汉大将军,在蜀汉将士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因此,钟会想要获得原先蜀国将士的支持,必然要和姜维进行合作,也即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2024-06-23 14:07:00
究其原因,显然是钟会不够杀伐果断,或者说钟会的行动不够缜密。蜀汉灭亡之后,钟会于公元264年正月十五到成都,先送走邓艾
2024-06-23 14:08:00
明宣宗朱瞻基好歹贵为一代明君,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
2024-06-23 14:09:00
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
2024-06-23 14:09:00
为了保护她,她的丈夫甚至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她就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钱皇后。1442年,钱氏被张太皇太后选中,成为明英宗朱祁镇的准皇后
2024-06-23 14:10:00
康熙是后人心目中的著名君主,但他虽然创造了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却存在着诸多隐患。其实,最严重的问题是官员1腐败,国库空虚
2024-06-23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