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郗鉴为稳定时局做出了哪些贡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2 2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晋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冲突的影响,士族高门为了不再重演家破身亡的悲剧,一反西晋时的颓风,励精图治,奋励向上。士族中出现了一些有作为的人物。郗鉴就是为稳定当时政局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之一。

郗鉴,字道徽,家族是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的大族。他的曾祖郗虑,曾受学于东汉大儒郑玄,建安年间官至御史大夫。可见他家是有儒学渊源的。郗鉴年轻时即以儒雅著名,被称为“兗州八伯”(即八名士)的“方伯”。郗鉴虽列身士族,但他“少孤贫”、“躬耕陇亩”、又喜好读书,与当时奢靡斗富的社会风气很不相容。

郗鉴年轻时虽有名望却“不应州命”。八王之乱中,他三十岁左右了,为赵王伦辟为掾。他“知伦有不臣之迹,称疾去职。及伦篡,其党皆至大官,而鉴闭门自守,不染逆节”。

八王之乱后期,少数民族趁机作乱,以反晋的名义起兵,又残酷屠杀汉族百姓。为了躲避胡族统治者的屠杀,大量的北方人逃往比较安定的长江以南。是为永嘉南渡。而那些一时走不掉留在北方的西晋官吏、地方大族、豪强则纷纷部勒宗族、部曲筑起坞堡自保。

郗鉴在八王之乱后期回到家乡。永嘉之乱起,郗鉴与乡里千余家避难鲁国之邹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据山自保。郗鉴被推为坞主。在邹山,郗鉴率众与石勒等日日交兵,虽“外无救援,百姓饥馑,或掘野鼠蛰燕而食之,终无叛者。三年间,众至数万”。

后来东晋朝廷成立后,司马睿与世家大族的矛盾越发尖锐,并最终爆发王敦中乱。在邹山坚持数年抗战的郗鉴,在王敦攻下建康后不久,不得不退屯合肥,结果“徐、兖间诸坞多降后赵”。

王敦攻下建康后不久,晋元帝司马睿病逝,司马绍继位。东晋帝王中,唯有司马绍有作为,他重用郗鉴、温峤、陶侃等人,郗鉴成为平乱的中坚人物之一。平定王敦之乱后不久,公元325年,27岁的司马绍病逝,5岁的司马衍继位,国舅庾亮执政。庾亮执行严刑厉法,强干弱枝的政策,最终激怒苏峻,引发苏峻之乱。

苏峻攻下建康后,郗鉴在广陵起兵攻击苏峻。后陶侃被推举为讨伐苏峻的盟主。经过两年的激战,苏峻之乱被平定,朝廷论功封赏。陶侃以“盟主”排在第一。郗鉴居第二,官至侍中、司空。

郗鉴从苏峻之乱平定的咸和四年(329)起到咸康五年(339)的十年间,一直以徐、兗刺史的身份镇京口。永嘉之乱中,淮河下游一带的汉族人民避难渡江,多居住在京口及其附近。咸和四年,郗鉴又将江北的很多流民迁到这一地区。大量的北方流民为郗鉴补充了许多骁勇的士兵。加之郗鉴致力经营,使这一地方的政治、军事地位变得更为重要。所以,郗鉴能以他特有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实力制止了两次即将发生的内乱。

在平定王敦、苏峻两次内乱后,江东士族的政治实力大增。尤其是陶侃,苏峻之乱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江等八州军事。其权势在南士中绝无仅有,东晋一朝也不多见。当时时成帝幼小,王导执政,陶侃“据上流、握强兵,潜有窥窬之志”(《晋书·陶侃传》)。想要起兵废王导,结果郗鉴不同意,陶侃也只能作罢。

陶侃死后,庾亮任荆州刺史,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强兵,趣向者多归之”(《晋书·王导传》)。庾亮与辅政的王导矛盾日趋尖锐,“又欲率众黜导,又以谘鉴”(《晋书·庾亮传》),也因郗鉴不许而不敢贸然兴兵。

郗鉴仅靠着言语威慑,便制止了陶侃、庾亮这两次即将发生的内乱,因而保证了东晋政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安定。咸康五年(公元339年),郗鉴病故,时年七十一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撩妹儿有风险!晋朝名士因挑逗邻家少女,被打掉两颗门牙
...吗?”谢鲲回答说:“我前几天朝见天子,天子依旧忧虑时局,将军若入朝觐见,可缓解天子的忧虑,将军入朝,我愿意奉陪左右。”王敦依旧不放心,竟然返回武昌,准备远离京师之地,时刻遥控
2024-03-01 19:00:00
历史上的王导
...晋丞相,也是晋朝中兴的首席功臣。早年,王导跟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密切,经常往来。“八王之乱”时,王导料定天下有大难,便劝说司马睿去藩地,以观时变。王导很精明,北方大乱,五胡纷纷南
2023-08-20 17:50:00
东晋权谋风暴:王敦野心与司马绍的智勇较量
...是病入膏肓了,想当把皇帝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东晋明帝司马绍登基三个月就接到王敦的奏折,在奏折里说,先帝司马睿招自己入宫,现在自己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入建康,王敦以为24岁的司马
2024-04-14 19:50:00
...编就来说说这样的一个女人。庾文君(296-331),是东晋皇帝司马绍的皇后。晋书说她人长的漂亮,个性温顺不会吃醋,随男人怎么玩都可以。元帝时纳为世子妃。太兴四年(321年)生
2023-03-06 21:40:00
...族人丁单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仅此而已。司马睿比孙权差远了,堂堂皇帝陛下,年纪也不小了,竟以王导为“仲父”,可怜可叹!比司马睿更为可怜可叹的,是他的儿媳妇,明帝的皇
2023-03-06 21:44:00
温峤一共辅佐了东晋的三位皇帝,为何能得晋明帝的器重?
...的功劳之大,在此就不必多说了,他对于东晋朝廷最大的贡献,就是在苏峻起兵叛乱之时,把国舅庾亮造成的麻烦一个个解决掉了,并且促使陶侃和庾亮这对原本的死对头联手作战,暂时放下仇恨先
2023-01-29 22:17:00
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开国皇帝司马睿
...我就退位让贤了。王敦没有篡位,而是成为权臣,“四方贡献多入其府,将相岳牧皆出其门”。对此司马睿毫无办法,备受屈辱,忧愤成疾,被活活气死,终年47岁。参考资料:1.《晋书》;2
2023-08-29 06:48:00
王敦之乱时,王导为什么没有站在堂兄弟王敦这边?他是如何自处的
...“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王导由于主导了晋朝南渡,劝司马睿移都建邺,建立东晋,有不世大功,司马睿初登基时拉着王导同坐御座受贺,于是时人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而且王还在马前
2023-05-15 05:10:00
王氏兄弟后来的命运为何不同
...称,国防力量不足,无法抵御北方胡人,要求各世家大族贡献僮仆参军。这无疑是动了广大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所以,这次王导还没发话,王敦就造了反。永昌元年(322),王敦骤然自武昌发
2023-03-13 16: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