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张文宏:应对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发展不允许再被忽视
...“随着新冠疫情从大流行转段进入了地方性流行,我们与微生物界的斗争,似乎再次进入了静默期。但是,要应对仍在虎视眈眈的致病微生物挑战,感染病学科的发展不允许再被忽视而进入静默阶段。”张文宏特别强调了感染病...……更多
...关节假体感染的“祸首”不是常规细菌,可能是某种特殊微生物。因此,医生迅速给谭依伯做了关节腔穿刺,获取关节腔内的脓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还进行了最新的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测。测序结果提示,谭依伯感染的病原菌...……更多
警惕!赛多孢菌一种藏匿于身边的罕见真菌可致眼部感染
...科检查后怀疑真菌性角膜炎,至于是何种真菌,仍需检验科微生物室做相应的检查,才能正确用药。于是医生取眼部分泌物做真菌培养,检验科微生物室收到标本后,立即进行处理,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真菌孢子,未见菌丝。根据《临床微...……更多
叠加感染怎么办?发烧就要输液吗?专家详解
...变异?童朝晖表示,人类在20世纪初就发现了支原体这种微生物,直到20世纪末期才确定它是一种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晓,两者毫无关系。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感染支原体?童朝晖表示,儿 童的免疫力系统发...……更多
进入高发期!多地已有班级停课,成年人也感染?张文宏等最新发声
...变异?童朝晖表示,人类在20世纪初就发现了支原体这种微生物,直到20世纪末期才确定它是一种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晓,两者毫无关系。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感染支原体?童朝晖表示,儿童的免疫力系统发...……更多
河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通过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网络实验室现场评审
...审会上,河池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脉冲场凝胶电泳实验室和全基因组测序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评审准备工作的相关情况。专家组对该中心的致病菌识别网络实验室进行了现场验收。...……更多
《2024感染性疾病前沿进展与展望》发布
...随着新冠疫情从大流行转段进入了地方性流行,“我们与微生物界的斗争,似乎再次进入静默期”,但学术界对长新冠的认知则开始逐步加深。全球加强了对于X病原体的大流行病预警、新发传染病的精准诊断,以及疫苗与药物...……更多
用新技术应对变异病毒逃逸
...物源性病原体及其对人类致病性”重大项目支持下,我国微生物学家已经对多种野生动物、媒介生物等携带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大量新病毒。课题形成了“我国可能存在的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名录,包括西尼罗病毒、寨卡...……更多
科学家揭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进化,为抗生素使用带来指导
自从抗生素被发现以来,许多被微生物感染的病人得以被挽救生命。但是,由于抗生素的使用不规范,导致大量微生物产生了抗生素耐药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由于新型耐药机制的出现,进而出现了抗...……更多
炎症性肠病如何进行营养治疗?胃肠病学顶刊发出最新专家建议 | 热心肠日报
...能和有限的TCR多样性;③ IELs通过与微环境如上皮细胞、微生物群和膳食成分等的相互作用获得不同信号,如上调CCL5-CCR9轴等信号促进组织适应性和发育等;④ IELs具有自我调控功能,表达免疫调控基因如CTLA-4和LAG-3抑制自身的细...……更多
协和医生说|小心藏在卧室的这三大致病菌!
...了甚至可能致命!德国慕尼黑大学研究组曾针对卧室内的微生物和细菌做过一项抽样测试,在随机抽取的10个家庭卧室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的细菌!1.卧室中最多的细菌:支原体 研究发现,支原体是在卧室中发现最多的微生...……更多
聚焦前沿科技创新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20届年会在长沙召开
...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在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类要素中,微生物是最主要因素,其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是全球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更多
...交叉感染可分为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由于医院内的致病微生物“久经考验”,致病性要比社区(即“院外”)的致病微生物强得多,且院内致病微生物因抗药性更强而难于治疗。正因如此,医疗系统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远...……更多
聚焦微生物:消化道疾病微生物无创诊断技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Prof. Francis Chan)、黄秀娟教授(Prof. Siew C Ng)分别就肠道微生物标志物在消化道疾病上的诊断应用,发表演讲“微生物在大肠癌的无创化检测中的应用”和“微生物组生物标志物在炎症性长边诊断中的研究进展”,吸引了国内外...……更多
如何维护良好的肠道微生态
王译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二科肠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人类消化道中的微小生物群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对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更多
万病之源起于肠 肠道菌群检测是“智商税”吗?
...的菌群。既然肠道菌群这么重要,市场上价格不菲的肠道微生物检测要不要做?琳琅满目的益生菌产品该不该吃,又如何选择?别急,这就带您了解下这些肠道里面的小家伙们,秒懂其中奥秘……体内的肠道菌群可达四斤重西方...……更多
...局通告1批次药品不合格——神威药业炒酸枣仁配方颗粒微生物超标□ 本报记者 殷芝11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显示,标示为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更多
药用口服液打开后能放多久
...用口服溶液含有防腐剂,开封后只要在有效期内都不会长微生物”“药用口服溶液开封后需要在冰箱里存放”……一直以来,有关药用口服溶液开封后的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问题时有争论。事实究竟如何?日前,浙江省宁波市药...……更多
2022-12-15 08:39:00口服液,药用,口服
独特细菌分泌系统可致宿主肠道菌群紊乱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细菌感染是导致肠道微生物紊乱的主要原因之一。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祝华 通讯员梁淑仪 郑润泽)5月7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健康学院教授刘柱团队发现,维氏气单胞菌C4可通过细菌的Ⅵ型分...……更多
奶茶制品微生物检验有哪些项目
...诱惑,但奶茶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待观察,需要通过一些微生物检验项目来了解。奶茶制品微生物检验有哪些项目?本文对此进行介绍。一、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也被称作“金葡菌”“嗜肉菌”,是一种...……更多
人鼻中发现新型抗生素物质
...将epifadin归为一类前所未知的新型抗菌化合物,它可杀死微生物,也可作为开发新型抗生素的先导结构。研究论文发表在12月18日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上。人类的鼻子、皮肤和肠道既有良性细菌,也有致病细菌。这些微生物...……更多
医在身边|甲流流行季到来,保持强大的黏膜免疫是关键!
...”,上面大量的绒毛和黏液,就像一片沼泽草地,外界的微生物以及有毒的物质接触后,就会陷入到泥潭中,结果或者被排出体外如咳痰、腹泻,或者被吞噬后免疫清除。排出的过程是器官功能的表现,如肺的咳嗽和胃肠道的吐...……更多
你知道吗?细菌也分好坏!谨慎使用,小心抗生素攻击“好细菌”
...为两类:“益生菌”和“致病菌”。这种分类不仅揭示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也强调了它们在维持健康和引发疾病中的双重角色。益生菌:人体的“微小守护者”益生菌,主要存在于我们的肠道中,是维持身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生...……更多
G-NiiB聚恩力两位创始人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名的肠胃病学权威卓敏内科及药物治疗学讲座教授兼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陈家亮教授为国际知名的肠胃病学医生科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肠胃道出血、幽门螺旋菌、大肠癌预防,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应用等。陈家亮教授...……更多
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我市气温逐渐升高,各类野生植物破土而出,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也日趋活跃,同时到了河豚鱼和各种贝类陆续上市的季节。烟台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大家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有毒...……更多
烫一下真能杀死微生物?这道餐前仪式,很多人刻在DNA里
...,这真的有用吗?先来分析一下餐具上一般都会残留哪些微生物?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关系非常密切。在100℃的高温下,10分钟左右可以被灭活。 注意!温度至少高于80℃,因为幽门螺杆菌在70~8...……更多
小小口腔,竟然藏着如此复杂的生态环境
...体消化系统的第一道“关卡”,口腔里还住着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群落,堪称“迷你小世界”。难以想象,你的牙齿和舌头每时每刻都在与这些细菌、真菌、螺旋体等“亲密接触”着。可以说,口腔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口腔的健...……更多
青年有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员仇平平:揪出“微”害,守护食品安全
...具检测报告……这是济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食品微生物检验员仇平平的工作日常。九年如一日,仇平平坚守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一线。每一步操作都严苛细致,每一个数据都客观准确,每一份检测报告都经得起“考验”,...……更多
油痘肌难题终破解!苗医生:微生态平衡是关键
...疹乃至囊肿等不同形式的痘痘。然而,近年来,随着皮肤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油痘肌问题与肌肤微生态失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肌肤微生态,这一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生态...……更多
夜宵怎么吃才更健康(链接)
...,一个是烧烤,都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品种。高温高湿,微生物很容易繁殖,尤其是熟肉制品、豆制品风险较高。凉菜最好现吃现做,或者放在冷藏设施中,且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如果卤肉、豆干、豆腐丝等表面发黏,建议不...……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鲁医健康说|心脑血管病秋冬高发,这些误区要避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秋分节气即将到来,9月22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本次发布的主题是秋季健康与疾病防治知识
2025-09-22 16:32:00
验血这个指标高 多半是过敏“作祟”
查血常规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难道这是得了血液病?别慌!这个指标偏高,多半是过敏闹的。“问诊”AI误以为孩子得大病医院门诊来了一位焦虑的妈妈
2025-09-22 13:53:00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权威推荐:草本精萃护肝新势力!肝益莱成囤货必选
2025年,中国护肝保健品市场规模已突破130亿元大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不再局限于简单补充,而是转向更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持久效果的选择
2025-09-22 10:26:00
小叶医探 |小心记忆被“偷走”!专家:这些早期表现要注意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项“偷走记忆”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很多人认为“反应迟钝
2025-09-21 13:10:00
灵芝孢子油品牌如何选?灵芝孢子油品牌推荐榜单揭晓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人们对于提升身体状态的天然营养补充品需求日益增长,而灵芝孢子油作为高端滋补品类中的“黄金成分”
2025-09-21 15:20:00
灵芝孢子粉哪个牌子好?灵芝孢子粉的品牌排名推荐
在当前健康养生热潮下,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滋补佳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市场上的品牌琳琅满目,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在选择时常常陷入困惑
2025-09-21 15:21:00
花柏禾:医疗级微晶透皮技术跨界抗衰,重新定义护肤效率
在国产抗衰护肤领域,花柏禾凭借一项 “医疗级跨界技术” 早已积累起扎实口碑——其基于第三代纳米微晶透皮技术打造的新一代抗衰护肤系列
2025-09-21 15:23:00
卖断货了!贵州刺梨红茶何以创新出圈?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
2025-09-22 01:05:00
晕倒只会掐“人中” 鱼刺卡喉靠喝醋 家庭急救 避开误区
意外突发时的急救至关重要。然而,许多人熟知的“急救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反而容易加重伤害。9月19日,南寒社区邀请山医大二院西院区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的专业人员
2025-09-21 18:32:00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