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一款融合了贵州刺梨与贵州红茶的创新产品——刺梨红茶,在市场上悄然走红,甚至出现“一罐难求”的现象。这款特色的茶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健康属性,成为许多消费者走亲访友、自饮品鉴的新选择。为此,记者采访了生产刺梨红茶的茶企,了解这款产品幕后的制作故事。
刺梨红茶
茶与果融合的匠心探索
“这款产品前年就开始出现了。”正德号茶业创始人、国家一级评茶师杨小琴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杨小琴第一次接触到了刺梨红茶,“尝了下,味道还不错”,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大家对刺梨茶的兴趣。“不少客人提到,刺梨是‘维C之王’,如果能把它的营养和红茶的风味结合起来,应该会很有意思。”
刺梨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功效物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贵州是我国刺梨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大,资源丰富,其种植面积、加工产能、产品种类占全国90%以上。贵州红茶以其香气浓、滋味醇厚的特点闻名,而将“贵州刺梨”“贵州红茶”两者结合,看似自然,实则需要精细的工艺和不断地尝试。
刺梨种植基地迎来丰收
杨小琴回忆,早在2023年,团队就开始尝试用野生刺梨果与茶叶结合试验。“当时只是出于好奇,没想过能做成商品。”他们用野生刺梨果分别与遵义红茶、黑茶进行试制,结果发现红茶与刺梨的融合度更高。“红茶的鲜甜和刺梨的酸爽方向一致,协调性更好。”
杨小琴在审评茶叶
但野生果产量有限,难以规模化。2024年,团队将目光转向了刺梨规模化种植基地——贵定。这里不仅是刺梨产业聚集区,还盛产品质优良的鸟王红茶。最终,团队选择以贵定鸟王红茶为茶基,配以当地种植的刺梨鲜果,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刺梨红茶。
奶甜香与酸爽感的风味密码
一颗刺梨红茶要经过选果、打孔、挖籽、洗果、填充有机红茶、烘焙提香等环节,制作刺梨红茶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选择4至5厘米的刺梨鲜果,如果果径不一,会造成小果已经烘干了,大果还没烘透。”杨小琴特别强调了烘焙环节的关键性:“必须小火慢烘,急火会导致外焦里湿,风味不均衡。”因此,制作技术上的区别导致产品千差万别,“制茶师傅的用心程度和细致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刺梨红茶的风味。”
刺梨选果
作为国家一级评茶师,杨小琴从专业角度解析了刺梨红茶的独特风味:“它的香气是主动扑鼻的,奶甜香中带着微微的酸爽感。茶汤入口酸甜协调,既有红茶的醇厚,又有刺梨的清新。”
“茶叶的等级和风格决定最终产品的品质。”杨小琴说,“我们选用的是鸟王红茶,茶汤醇厚、甜感足,能与刺梨的酸爽形成互补。”这种风味组合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探索欲,也契合了健康饮品的需求。“既能喝茶,又能补维C”的双重价值,让刺梨红茶迅速赢得市场青睐。“今年准备的刺梨红茶已经卖断货,现在正在进行补货和制作。”杨小琴难掩喜悦地告诉记者。
山地特色农产品融合创新
刺梨红茶的走红,并非偶然。杨小琴认为,这与贵州推动刺梨产业发展的背景密切相关。“刺梨汁、刺梨干、刺梨食品……整个刺梨产业链在多领域发力,共同培育了市场。”政府推广、媒体报道、消费者认知提升,为刺梨茶饮奠定了市场基础。“很多省外客户一开始是因为‘贵州特产’标签而尝试,喝过后就被风味圈粉了。”目前,正德号的刺梨红茶省外销量占比已达50%,覆盖北上广、江浙沪等多地。
正德号的刺梨红茶
尽管市场热度高涨,众多茶企纷纷进场开始生产刺梨红茶,杨小琴却有自己的坚持:“我们不想盲目扩产,而是坚持‘少而精’的策略。”目前,正德号的刺梨红茶每斤定价在千元以上,定位高端市场。未来,团队计划开发小盒装、伴手礼等更便携的产品形态,但在品质上将继续坚持高端路线:“我们希望消费者喝到的是真正代表贵州风土的好茶好果。”
一款小小的刺梨红茶,不仅卖断了货,更成了贵州山地特色农产品创新出圈的缩影。从客户反馈到产品研发,从工艺摸索到市场推广,贵州茶企以匠心与创新,让贵州刺梨与红茶实现了完美融合,爆款出圈,也为贵州特色农业提供了新思路,用特色原料创新产品,以用户需求引导开发,借产业协同推动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
编辑 李娟
二审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