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相比于唐朝,宋朝最大的制度弊端在哪里
...兵数十万,地方兵马战斗力极差苏辙揭露北宋集权制度的弊端南宋时期,陈亮写作《上孝宗皇帝书》,指出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它非但没有纠正北宋“内重”的弊端,而且还通过市易、均输等方式来与地方争夺利...……更多
...由于在地方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新法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弊端,然而由于当时新法派势大,在根本无力扭转局面的情况下,作为诗人的苏轼,便不免通过吟诗作词来对新法弊端进行批判和讽刺。平日里讽刺一番倒也罢了,苏轼的...……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直率的苏轼毫不犹豫向皇帝上万言书,痛斥着新法的种种弊端。可是,皇帝宋神宗正在斗志昂扬地和王安石一起搞变法,看到苏轼通篇指责新法,内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苏轼的下场也是我们能预料到的。在这之后不久,...……更多
苏轼为什么会被卷入乌台诗案中
...去世的消息后,连忙带着两个儿子,赶回家乡奔丧,按照制度,苏轼和苏辙作为儿子,需要为母亲守孝三年,守孝期满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很快守孝期满,父亲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再次来到...……更多
为什么被王安石寄予厚望的保甲法,会如此不如人意呢
...规军队的补充。从核心上讲,应该是现代的民兵和预备役制度的雏形,有着很先进的政治意义。通过保甲法的实施,按王安石的设计可以为国家提供充足稳定的士兵来源,又能够节省国家在养兵和治安上的开支,解决冗兵和冗费...……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形式,讲究辞藻的华丽,以及四六字对仗,却忽略内容的弊端;提倡恢复秦汉时期的散文形式,以表述内容为主。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其诗文“超然独骛,众莫能及”,因此,“天下翕然师尊之”。当时的很多文...……更多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领先的宋朝。在“三冗三积”的背景之下,北宋也出现了王安石变法。反而这次变法之中除了司马光等于王安石站在对立面的顽固派之外,还有一个苏辙。王安石变法与苏辙公元1061年,苏辙参与殿试。与其他考生不同,苏辙在...……更多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哪些措施,一起来看看
...强兵的目的。但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内容本身存在一些弊端,变法步履维艰,触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大地主、大贵族等既得利益阶层的强烈反对。再加上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变法派内部的力量遭到削弱。...……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哥苏轼回家守孝三年。等丁忧完,苏辙回到京城刚好赶上王安石变法。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宋神宗上书。皇帝看文章写的不错,就召见于延和殿。苏辙就开始说:“您这样改革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你得先去赚钱。”神宗就...……更多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继...……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能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创新,最终丧失了自救的机会。这些弊端后来在金军攻打汴京时都暴露了出来,金军都到眼皮子底下了,而大宋的官僚系统却还在为刘家寺一批火炮的归属权而扯皮,结果白白便宜了金军。是的,金国和宋朝...……更多
宋仁宗:一个仁慈的天子,却未能改变宋朝的积弊
...实行抑武扬文的政策,在官职设置上,又实行官职差分离制度,只有被差遣的官员,才具有实权,才是真正做事的官员。宋朝不但被差遣的官员非常多,还有大批闲散的官员。这就引发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冗官。再加上宋朝的...……更多
武松是都头、林冲是总教头、鲁智深是提辖官,三人官职谁的最高?
...南下埋下了隐患。林冲作为一名基层军官,很可能对这些弊端心知肚明,这或许也加深了他对朝廷的失望。四、真正的显贵:鲁智深的提辖之威在三人中,鲁智深的官职无疑是最为正统也最高的。作为一名提辖,他可是实打实的...……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一提,因为它的榜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多
赵匡胤哪一举动,奠定了大宋的软弱
...知兵,兵不识将,战时信息不灵,指挥不力,军队松散等弊端。这一改革效果显著,没有出现晚唐、五代十国时期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现象。却也造成了上下军令调动不统一。 重文轻武,文官地位大大高于武官,有效地防止...……更多
北宋初年的王安石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名臣?
...施行,必然可以药到病除,彻底解决北宋开国以来的各种弊端。但是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施行太长时间,甚至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就失败了。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改革举措,怎么就失败了呢?所谓的开源节流,开源其实是将...……更多
聊聊唐宋八大家排名之争
...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大家。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韩愈 ...……更多
...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5.军器监法: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2.整顿...……更多
北宋朝廷补给困难,想出一个什么怪招解决
...聚过去,从而满足军需。但这三种补给方式,都有不小的弊端。以运粮到边为例,在运输能力不足的古代,运输粮食到偏远的边境,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往往运送十担粮食,运送人员在途中就要消耗不少粮食,这才会出现...……更多
为什么明朝禁军很少有活动呢
...被各地的将领占为己有。因此宋朝的禁军战斗力蛮高直至王安石实施改革。当他变法后,原先的规定就给撤掉了,禁军不再需要总是换地方驻防,而有些地方没什么战斗发生,生活得很安逸,战斗力也就落下来了,特别是运气好...……更多
王安石的变法是错误的吗?为何最后会失败
...遣调,所以对于皇室也没有什么危险。 二、宋朝制度的弊端虽然宋太祖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把权力分割开来,在他统治的一段时间内,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是时间久了,问题层出不穷。宋太祖设置了大量的官员来限制...……更多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四十岁的苏轼在王安石如火如荼的新政变法中,被排挤出东京开封,到杭州任地方官。一个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因为境遇的改变怨天尤人,苏轼在杭州甩开膀子治理西湖水患,创办救助弱势群...……更多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注定他很难在官场生存。当宋神宗继位之后,便开始了王安石变法,而苏辙就是其中的反对派。他虽然身负协助变法的职责,却处处阻碍变法的执行,一旦有他认为不妥之处,就开始据理力争。一开始王安石也是虚心接受,采...……更多
...三苏之名轰动京师。苏轼在中央做了几年小官,便赶上了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苏氏兄弟颇为器重,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苏轼了解民间疾苦,看到了新法推行后带来的不便,认为变法急于求成,肯定会出问题,于是告诫神宗...……更多
王安石和陈升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在变法问题上分道扬镳的
...官吏的薪水非常高,冗官造成的大量消耗,使宋朝冗费的弊端日渐加深。如果宋朝真有言利为耻的宰相,那就不会出现冗费的弊端了,更不会出现官员薪水搞得朝廷财政枯竭的现象。所以从宋朝的历史背景看,陈升之的说法完全...……更多
宋太祖赵匡胤的科举制改革,既可维护政权稳定,又能柔性的集权
...针对唐和五代时期经常出现的舞弊现象、徇私录取现象等弊端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大大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度,给了寒门学子更多的机会。1.废除“公荐制”,采用糊名制和誊录制公荐制度是指唐代的考生在考试之前,事...……更多
司马光心忧天下,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
...。然而,北宋在繁荣的表象下,也呈现出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冗官冗兵冗费严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积贫积弱的王朝。在此背景下,天下能否长治久安,百姓能否安居乐业,成为朝野上下...……更多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与推动力
...,难以为继;百余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不相适应的旧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神宗慨然思革流弊,以图实现“富国强兵”之计,终于促成“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新浪潮。诸新法在发展农田水利、平均田赋打击城乡高利...……更多
对于北方人来说,王安石变法才是祸国殃民
...”的政治风气。大国崛起不需要、土地分配不需要、改革制度也不需要,只要大家能岁月静好,一切都是OK的。 但问题是,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膨胀,必然造成人民负担加重、国家财政萎缩的双重困境,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更多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光焰万丈长”,为何不名列八大家之中?这与当时的考试制度有关,宇辉说:“因为他要去参加科举。他那参加科举里总要写文章,文风怎么样,文体怎么样,思想性怎么样,它都很重要。”唐宋八大家是写文的,李杜是写诗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4月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运城市平陆县茅津村东汉墓考古发掘资料,其中一座墓葬有较为独特的物质文化因素,该墓可能为曹操推行薄葬制后所形成的墓葬
2025-04-08 19:47:00
他是美国魔术师,却喜欢打扮成清朝人,表演徒手抓子弹时被打死
在清朝末年,清朝腐朽落后,列强欺辱中国人,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在外国,中国人经常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展现自己的身份
2025-04-08 13:35:00
俗语:台阶不踩双,娶妻不逢半,这话有什么道理
流传在民间的习俗中,大多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意思为主,其中也包含一些日常生活的禁忌,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其实这类俗语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追求一个好的结果
2025-04-08 13:48:00
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
摘要:丰臣秀吉大军压境北条败亡真田家悲喜交加一五八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秀吉向天下大名广发檄文,罗列北条家五条罪状,要各路大名出兵征讨北条家
2025-04-08 14:15:00
一音禅师诗书画印箫融合的破界与重构
一音禅师(俗名宋歌),法号演音,字大觉、一音,剃度于九华山大觉禅寺,受具足戒于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临济宗天童派第四十三代传人
2025-04-08 14:43:00
人生之大起大落,前只有黄巢,后唯有闯王
黄巢造反,仅仅用了两年,就把整个唐王朝打得摇摇欲坠几近覆灭。山东好汉黄巢和王仙芝在公元878年举兵造反,没几年光景势如破竹般就直接打到唐朝心脏地带长安
2025-04-08 14:45:00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物产,亦衍生一方独特文化。4月3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赴通化调研时强调,通化拥有丰富的松花石资源,加工工艺成熟
2025-04-08 15:18:00
从太守到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的千年传承
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东汉南阳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
2025-04-08 09:19:00
南京高淳:送春亲兄弟 非遗共传承
“锣打心来鼓闹春,各位同志你细听,其他春歌先不表,歌唱党的政策好……”近日,在南京市高淳区古柏街道双红村安置小区广场上
2025-04-07 16:47:00
南京眼景区再添新景,徽派“和园”正式对外开放
江南时报讯(记者 殷文静)近日,南京眼旅游景区又添新景,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徽派建筑群——和园正式对外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2025-04-07 16:48:00
郭沫若小24岁妻子于立群:年轻时真漂亮,图9书法远超如今书法家
【于立群和郭沫若在广州】于立群,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三任妻子,1916年出生于广西贺县人(今贺州市)。于立群出身名门,她的祖父于式枚是清朝同治年间科举考试的榜眼
2025-04-07 17:26:00
阮友兰:因过分美丽,皇帝不惜违背祖训立为皇后,晚年不看她一眼
当高深莫测的皇室贵胄突然降临平民世界,并与常人享有同等地位的时候,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就比如我国大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以及嫔妃文绣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这般
2025-04-07 17:34:00
秦始皇49岁猝死,原因是吃了这个,网友:咱父母也要当心
战国末期,七国混战,合纵连横,硝烟不止。嬴政13岁继位为秦王,当时秦国内有太后,外有吕不韦和嫪毐,嬴政能在这些人的夹缝中成长
2025-04-07 17:34:00
电灯经过了怎样的演化过程?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光明之父”?
爱迪生从无数次实验中总结出,要发明电灯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灯丝很快被氧化的问题;二是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灯丝,通电后既能发光又能耐高温
2025-04-07 17:51:00
韩信在垓下是怎么样将项羽打得几乎全军覆没的?
刘邦的汉军和项羽的楚军,一直相持不下,最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归刘邦,鸿沟以东归项羽。刘邦同意了项羽的停战请求
2025-04-07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