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寒门贵子”考了四次才登科,作一首诗将狂喜展现得淋漓尽致
孟郊,是中唐时期著名的“寒门贵子”。因为出身比较低微,一生又遭遇不幸,所以他特别爱写一些“穷愁寒苦”的诗,所以被苏轼讥讽为“寒虫号”。不过,孟郊也并非总写愁苦的诗歌,他事实上是一位“真性情”的诗人。...……更多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孟郊出生于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市),父亲孟庭玢时任昆山县尉。母亲裴氏,出身名门望族。这一年,安禄山于长安城过生日,杨贵妃用锦绣做襁褓裹住安禄山,谓之“洗儿”。李隆基不怒反喜,赏了杨贵...……更多
...诱惑,向着目标坚韧而行。小人就是没经过“曾经阔”的寒门子弟,没见过花团锦簇,难抵诱惑,给个仨瓜俩枣就把前行之路忘掉了,终成碌碌庸人。比如鲁迅,比如陈寅恪,比如金庸,都是经历过“曾经阔”的牛逼人物。家道...……更多
“诗囚”孟郊,为何仕途之路极为坎坷,转而文学成就突出?
...:孟之诗,五言高处,在古无二,其有平处,下顾两谢。孟郊是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一位出色的文学创作者,其诗作格外突出,专门描写世态炎凉以及民间疾苦,因此有诗囚的称号。在少年时期隐居在嵩山一带,后来多次参与科...……更多
聊聊大唐第一斗士韩愈
...锡已遭贬官,处境尴尬,还能说什么呢?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一句:“卫足不如葵,漏川空叹蚁。”葵草之叶能够为根须遮蔽阳光,我在动荡之中却难以自保。蚁穴能够毁坏河堤,但是谁又能预先知道呢?今时今日只能...……更多
韩愈的《马说》与历史背景:人才被埋没的苦闷
...,叫人无奈啊!从汉“九品中正制”带来的魏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到唐宋明清“科举制度”,直到今日职场,用人精当,事业腾达;用人失察,诸事皆毁,正所谓“成也在人,败也在人”。韩愈的《马说》之所以能...……更多
落在韩愈心坎的春雨:早春比晚春更美,苏轼照搬也成千古名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口语化,看似平淡,实则绝不平淡。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韩愈已经56岁,年近花甲,对于当时已经相当老了。好友张籍借口自己官事繁忙,自己年...……更多
...禁令,不允许僧人在午后外出,贾岛愤愤不平的写下了一首诗表示不满。后来这首诗被韩愈看见了,韩愈觉得贾岛很有才华,于是劝他下山考取功名做官。《新唐书·韩愈传》记载了这段事:“岛,字浪仙,范阳人,初为浮屠,...……更多
科举制下的寒门困境:唐朝科举真相揭秘
...于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出贵子”成为现实,因而收获了一片赞誉声。可实际上,直到唐朝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寒门出贵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贫寒之家,靠科举出人头地仍然是遥不可及...……更多
韩愈最经典的八首诗作赏析
...他乡遇亲人,韩愈一边老泪纵横,一边痛不欲生地写下这首诗,此时的韩愈是又疲惫又恐惧,对命运心灰意冷,以为自己就要葬身此处,向侄孙交代后事。而事实上韩愈这次被贬时正值寒冬,家眷随行,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在...……更多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驳斥荒谬议论;他跟孟郊说:“物不得其平则鸣。”大抵事物不能平静时就会发出声音,但我认为这更像是他对自己的贴切形容。政论、表奏、赠序、人物传记、墓志铭等各种文体,韩愈都很...……更多
景县有个贾岛村
...两月是回不来的。 此去赵郡,虽没见到李凝,却有了一首诗,挥笔书就《题李凝幽居》,其诗曰:“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对诗的要...……更多
唐朝科举制度探秘:从秀才到进士,科举背后的选拔与挑战
...维果然成功取得第一名。这段历史的真假已经无法辨别,寒门难出贵子也是大家公认的,历史已经过去,科举考试可能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但是一直在进步。结论科举制度的发展成为了寒门子弟改变人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选...……更多
大唐有一位“呆”诗人,3年才写出2句诗,却成了名作流传至今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首诗是他写的出色诗歌中的一首,但是,当年创作者首诗时,贾岛可是花了大功夫,也花了许多时间,尤其是第二句,他怎么改都不满意,“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更多
...亲自到李家去见李贺,并让他以自己来访为题,即席写一首诗。李贺想了想便挥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就写成了一篇古体诗《高轩过》:“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见李贺...……更多
韩愈是如何从孤儿逆袭成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中期的一位杰出大臣、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被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童年并不顺...……更多
三年磨一剑,贾岛的诗作与苦吟精神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韩愈《赠贾岛》在中唐和晚唐的诗坛中,有着这么一群另类的诗人,他们与大多诗人洒脱飘逸的形象不同。更多的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更多
...翁,伐薪烧炭南山中”,相信许多人都学过《卖炭翁》这首诗。一个烧炭的老人到长安城中卖炭,但却被宫中的宦官以低价强行买走。白居易虽然在诗中并未说明事后的情况,但其实卖炭翁的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卖炭翁不惜性...……更多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是元稹写给他的原配韦丛的。但周相录教授告诉记者,这首诗其实是写给“崔莺莺”的。《莺莺传》是元稹写的一篇传奇故事,但故事是他的夫子自道,已成为学界共识。周相录介绍说,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往蒲州(今山...……更多
“成语达人”韩愈
本文转自:今晚报韩愈,字退之,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除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这位唐中期的文坛巨匠留给我们的,还有他创造的三百多个成语。唐贞元十七年(801),已经33岁的韩愈第四次参加吏部的考...……更多
...刘禹锡赶紧抹了一把脸打马便回,临行在朋友枕边留了一首诗: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骑马回。可见刘禹锡并非李白杜牧这种骄狂跌宕之人,他对工作还是挺上心的。本来在扬州呆的挺好...……更多
《好团圆》结局:王玉溪算计向中,上位豪门贵婿,寒门贵子真卑鄙
...是向中这个第二便捡漏了这么好的一个单位。没有背景的寒门贵子?向中的单位是效益不错的铁饭碗,能够进这单位的基本上都有点关系,除了向中是命好其余人都是有关系的。而且这年头就业形势严峻,一般的关系都不好使了...……更多
...大多出身农村,他们通过读书考学来到城市,而现在,“寒门出贵子”好像难上加难了。事实当真如此吗?先看“绝对数”——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4%,而这个数字到2023年已达到60.2%。如今,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更多
“寒门贵子”刘媛媛,从人生导师到声名狼藉
“我们家不算寒门,其实我家连门也没有。”这是著名的寒门学子刘媛媛在节目中所说的一番话,正是凭借这句话,以及“绝地反击”的信念,使得他成为了很多寒门学子的信仰。然而九年过去了,这位曾经是无数学子信仰的...……更多
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是古代的神童,智商过人才华横溢
...亲自到李家去见李贺,并让他以自己来访为题,即席写一首诗。李贺想了想便挥笔疾书起来,不一会儿,就写成了一篇古体诗《高轩过》:“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与皇甫...……更多
“北大寒门贵子”刘媛媛,直播带货被举报虚假宣传,杭州市监介入调查!她曾6小时带货1亿元
...查。 图片来源:百姓关注截图北大才女刘媛媛凭借《寒门贵子》演讲爆火众所周知,北大才女刘媛媛,凭借一篇《寒门贵子》的演讲,一举拿下《超级演说家》第二季的总冠军。在接受采访时,刘媛媛曾称:“从小我想要什...……更多
李诵可谓是历史上最憋屈的太子,做26年太子因中风卧床不起
...,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文化领域兴起古文运动,韩愈、孟郊等人才涌现。复兴盛唐的梦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必然要求唐德宗保持长久统治,才有足够时间去治理江山,但这却苦了他儿子李诵。太子李诵的困局对于太子李诵来...……更多
杜牧哪一首诗,夸了杜甫又赞了韩愈
...看得开些;学了韩愈的直率,不避讳,却比韩愈风趣。这首诗正是杜牧读二人诗文有感而发。诗的大意是:我每每愁闷时,读起杜诗和韩文,就觉得身心舒爽,就像俊俏的仙女麻姑给我挠庠庠。他们的诗,只有天外的凤凰,能懂...……更多
...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试想,借助AI技术,诚邀孟郊与韩愈穿越时空,以现代视角赋予菏泽新的意义,让春色满园不再只是梦想。大众网菏泽出品策划/文案:王晓姝AI绘画/剪辑:张勇 ……更多
韩愈的坎坷功名路:一路坎坷考上功名,致仕同样充满磨难
...“好事成双”,韩愈考中进士这一年,结识了怀才不遇的孟郊,此后两人互相砥砺,这次初见,也成了中唐“韩孟诗派”的起点。终于考中进士的韩愈,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进入朝堂为官,辅佐朝纲,走上人生巅峰,却不料,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7月12日,“这是英雄的祖国”诗歌诵读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07-14 0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