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家国亲情六百年·手艺篇|江南匠人来贵州,留下繁花满树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从凤阳到屯堡:遥望江南故乡三千里,延绵家国亲情六百年
在贵州安顺屯堡,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一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屯堡妇女们身着大襟衣袖,青色、蓝色长袍。这是来自明朝的汉族服饰,至今已600余年,因来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老...……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建筑篇|屯堡人来到黔中修筑梦中江南,南京人惊呼“侬们更南京呀!”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更多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服饰记 | 丝头系腰:精巧手艺在这里相传至今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更多
...一股亲切感扑面而来。作者王向阳出生在江南水乡一户木匠人家,后来考上大学,从乡村走进城市。作为时代的亲历者,他见证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短缺到富足、从乡村到都市的时代变迁。中国的乡村,正经历3000年未有之巨变...……更多
国手+2!贵州两名文物匠人摘全国文物技能奖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全国文物职业技能最高奖颁奖了!贵州两名“手艺人”凭实力当“国手”!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回到600年前的故乡南京,再现当年生活的场景。凤阳汉装是穿在身上的史诗,是对...……更多
致力打造本土时尚高奢 | 徐玄和她的“瑞银鸟”
...精美绝伦,鲜活烂漫,它们全都出自瑞银鸟非遗工坊店的匠人们。徐玄介绍,橱窗里展示的“皮上马尾绣”是最新款式。众所周知,马尾绣是水族独有的手工刺绣技艺,工艺十分复杂,对绣娘的绣制水平要求极为严格。一件上好...……更多
贵州匠人征战国赛:完成一场来自古建圈的“神仙打架”
...其中,由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选派的4名泥瓦、木作匠人完成了一场来自全国古建圈的“神仙打架”。泥瓦作比赛共39人参赛木作、泥瓦作被比喻为传统工艺的“任督二脉”,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脊梁,它们既是营造技艺的...……更多
G视觉|古朴与时尚的“指尖技艺”焕发新活力
...发出新的活力。在黔东南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银饰制作匠人在银饰工坊加工银饰。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苗族银饰不仅是装饰,更是当地民族文化符号。从头饰至腰饰,繁复种类构成完美整体。其锻制技艺堪称苗族...……更多
杨紫、李现领衔主演,又一古装爆款来袭,不容错过!
...让它在古装剧扎堆的今天脱颖而出。01大格局:从商场到家国《国色芳华》不仅仅是一场商业冒险的传奇,它的剧情深度远超想象。何惟芳带领姐妹各展所长,克服困难,共同打造“花想容”品牌,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但她并...……更多
贵州有戏 | 感悟生活,理解生活
...花》音乐会演绎交响乐的经典,京剧《穆桂英挂帅》展现家国情怀、京剧《四杰村》武打场面令人屏息;舞剧《杜甫》以舞绘诗诠释诗人精神世界;锡剧《装台》刻画小人物的坚韧人生……艺术的魅力或许就是让大家感悟生活,...……更多
【天眼聚焦·长三角】屯堡寻根⑦:“我来自南京乌衣巷”
...启“屯堡寻根”系列报道,寻源溯根,见证绵延六百年的家国亲情,发现贵州文化史、文明史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和演进路径。“我来自南京乌衣巷。”只要询问安顺屯堡人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更多
燃情“村BA” 快乐贵州行|秒变竹编“手艺人” 美国青少年Get新技能~American Youth Experience New Skills as Bamboo Weaving Artisans
...丹寨县卡拉苗寨,这一苗族村寨自明代起便以竹编闻名。匠人需历经选竹、破篾、编底等十余道工序,仅凭一双手、一把刀,将坚韧的金竹化为细如发丝的竹篾。2019年,该技艺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走进非遗研学...……更多
古代这种职业百分百会送命,可也有人愿意做
...把匠人坑杀,纯属无奈之举,当时六国遗民犹在,为了报家国之仇,有机会把秦始皇从棺木里给找出来折辱一番的话,绝对不会拒绝。古代的匠人,生活上相对优渥,有稳定的收入,虽然有不少的限制,但是地位绝对不低,士农...……更多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繁花》之后看这几位…
...之前,以粤中医药、粤菜、粤剧三条职业线与内忧外患的家国线交织呈现的《珠江人家》,在2023年中国视听大数据(CVB)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情况统计中排第二,被视为粤派电视剧重新崛起的标志。《珠江人家》的总编剧...……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与江苏的600年渊源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更多
王家卫携手非遗匠人共创《朵云繁花》
...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携手众多非遗匠人,共同发起的艺术项目——海派木版水印《云起花开》,12月5日在上海朵云轩艺术中心揭幕。同日,由王家卫导演策划,全程记录艺术作品诞生历程的《朵云繁花》,...……更多
厦门作家杨秀晖新作《闽南的匠人》出版
...(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厦门作家杨秀晖新作《闽南的匠人》日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系集美区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是杨秀晖闽系列书籍(《闽南的味道》《闽戏掠影》《闽南的匠人》)的第三本。《闽南的...……更多
行行有建行丨“金玉良缘”情牵姑苏
...活水灌溉滋润千行百业,发现、帮助、陪伴越来越多的“匠人”,从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这是“国有大行”的...……更多
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 600年的生活史诗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潺潺流水绕过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的小山,将农田环绕其中,青石巷道蜿蜒如时光隧道,身着凤阳汉装的妇女从...……更多
成都滨西社区手艺坊可持续运营模式收获辖区居民好评
...于2021年5月正式揭牌运营。作为滨西社区打造的自家社区匠人品牌,手艺坊的设立旨在传承工匠精神的同时,补充居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配套服务,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促进邻里融合。但在此后的运作及可持续性上...……更多
《珠江人家》央一首播,家国天下共振个人命运
...电视剧的整体叙事气质,也映入观众们的眼帘。这是一部家国天下起伏走势共振个人波澜命运的电视剧,在这种个人与家国关系中间,亘古不变的则是岭南文化当中的匠心和温情。先说命运共振的部分。《珠江人家》从陈家落难...……更多
从《繁花》探寻现实,一段不一样的国货传奇
...这一举措再次体现了红豆恪守不渝坚持为党为国为人民的家国情怀。红豆集团创意设计并在国家版权局成功登记“龙行龘龘”美术作品。2024年为甲辰龙年,“龙行龘龘”寓意群龙腾飞、昂扬向上、吉祥好运,为助力各行业蒸蒸...……更多
鲁班仅是一个木匠吗?隐藏的身份被解开,难怪他的手艺常人学不来
...今仍然被视作智慧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鲁班这位“匠人神话”的面纱,看看他身上那些流传至今的奥秘。巧夺天工:鲁班真的是凡人吗?要了解鲁班的传说,我们可以先从他的“作品”说起。鲁班一手发明的木桥、水车、...……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 | 乡愁联结着两座“石头城”
从贵州安顺屯堡到南京中华门,相隔1500多公里,但安顺屯堡人与南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故事还得从明朝说起,屯堡人就是600多年前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中华门就是明屯军“调北征南”...……更多
家国亲情六百年·地戏篇|屯堡地戏,世代传唱忠勇爱国的故事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更多
微视频·向总书记报告②|母先才:从窑罐匠到代表性传承人
...外债全部还清了。”“2014年之前,我们就是当地的一个匠人,叫窑罐匠,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这种手艺。”母先才坦言。如今,他不仅成了“技能大师”,更成为了受人尊敬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重要的是,这门曾经被轻...……更多
盐城匠人感慨杆秤逐渐退出市场,网友也在帮他想办法、找出路
...离我们远去,近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做杆秤的匠人钱戈成也感觉到了这个趋势。“现在,电子秤代替了木杆秤,木杆秤市场逐渐走下坡路,也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了。”没想到,就在他发视频感慨杆秤时代要落幕...……更多
【匠心·传承】黄能:千锤百炼守根脉 万缕银丝织未来
...。这条路上,一位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以匠人之心,日复一日地坚守着靛染、鼓楼营造、银饰锻制等宝贵技艺。记者以笔尖与镜头聚焦这群守艺人,记录他们如何在守护技艺本真的同时锐意创新,让古老智慧焕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
一得阁创始人谢崧岱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
2025-07-21 12:10:00
范明公《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出版 解读《诗经》智慧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潜心编著的《群书治要·毛诗治要解析》由广东新兴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新作以古老的《毛诗》(即《诗经》)为基础
2025-07-21 14:11:00
范明公新作《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出版 解码千
7月22日,知名学者范明公的新著《群书治要·尚书治要解析》由蠡蝉书房正式推出。这部聚焦中国古代治国智慧的力作,通过创新性的现代解读
2025-07-21 14:11:00
路洪明:我书即我思——李思峰的艺术人生与创作境界探析
当代书坛,因中国高校书法教育与国家、省、市各级书协组织的展览赛事推动,当代从事书法事业的专业人员不断增加,可谓规模空前
2025-07-21 14:36:00
首都图书馆举办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
7月19日,由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主办的“重读经典的意义——吴悦石《石鼓文批注》新书分享会”在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举办
2025-07-21 15:54:00
海报|西夏陵×海龙屯 在世界遗产中寻迹中华文明
2015年7月,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在德国波恩荣列《世界遗产名录》的盛景犹在眼前;十年后,宁夏西夏陵于法国巴黎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再续华章——中国世界遗产名录至此镌刻下第60个名字
2025-07-21 16:04:00
AI|当西夏陵遇见海龙屯
贺兰山的黄土陵台——西夏陵,古播州的军事城堡——海龙屯, 相隔千百年的时光,始终跳动着中华文明多元融合脉搏,如今,它们以世界遗产之名
2025-07-21 16:04:00
合肥大蜀山密林里“藏”着日本侵华罪证
大皖新闻讯 大蜀山位于合肥西郊,夏日这里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放眼望去都是绿色。殊不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上乱砍滥伐
2025-07-21 20:50:00
血色丰碑丨十二岁的永恒呐喊
十二岁本该是在阳光下追逐嬉戏的年纪可在东北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有个女孩却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国大义她就是被称为战地“小百灵”的金锦女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守口如瓶最终以生命为代价谱
2025-07-21 10:47:00
青年作家景步航南京签售新作 携《汴京客》《临安客》对话两宋文脉
7月19日下午,南京锦创书城洋溢着浓厚的文学气息——青年作家景步航携最新散文集《汴京客》《临安客》在此举办新书分享与签售会
2025-07-20 18:0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早已“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深刻形塑着彼此的面貌
2025-07-20 09:56:00
金石永寿 艺魂长存杭州日报讯 7月12日,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著名书法篆刻家吕国璋先生在杭州逝世,享年99岁。这位与西泠印社相守半个多世纪的艺坛名家
2025-07-20 06:43:00
情系古刹笔墨香杭州日报讯 7月13日,“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展”在海宁市史山禅寺启幕,《情系史山——阮振亚捐赠绘画作品集》亦同步首发
2025-07-20 06:44:00
齐白石黄永玉等艺术家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平颂”美术作品展
2025-07-19 23:27:00
河南理工大学师生寻访抗战老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赵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蔡华丽)“滴滴答——滴滴滴……”一阵嘹亮的军号声划破晴空,将河南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师生们带回80年前的烽火太行
2025-07-19 0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