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与江苏的600年渊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22:31: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与江苏的600年渊源

编者按

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多年前从南京城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

600年沧桑巨变,南京与贵州的缘分依然在续写,600年前的江南风物在安顺屯堡被定格,黔中屯堡文化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深刻内涵,是可感可知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

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与江苏的600年渊源

600多年前,为了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在明朝廷“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政令之下,一大批江淮地区的卫所官兵奉命入黔屯戍。他们拖家带口,千里迁徙,进入贵州后亦兵亦农,落地生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中的相当部分,其入黔始祖正是来自江苏。

中国明史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也是《屯堡文丛》学术委员会顾问,他这样评价:“屯堡人落地生根,坚韧不拔,胼手胝足,开发贵州,对贵州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既是地方的守护者,又是地方的开发者。”

毛佩琦认为屯堡人有着不忘根本的韧性,对遥远的故乡有着割舍不断的深情。祖上来自南京的安顺天龙屯堡人,自明初至今已繁衍20余代,四姓族裔达数万人,“他们每年都要面向家乡南京遥祭。2005年6月,安顺地区的一支屯堡人曾经返回江南寻根。当他们在南京祖居地石灰巷与南京的乡亲们深情拥抱时,绵绵 600多年的思念,如同长河打开了闸门,浓浓的亲情刹那间奔涌交融,场面令人泪奔。”毛佩琦认为,重视祖先传统,重视血脉亲情,在屯堡人数百年的文化传承和坚守中,展现了这种悠久的中华民族的特质,也让人看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家国亲情六百年 |屯堡与江苏的600年渊源

《安顺城记》总纂杜应国在该书“名村志”中写到一个叫做“白云庄”的村子,自清初起,这个村子开始成为平坝“黔南陈氏”的聚居之地,“白云庄”的村名也诞生于彼时。据他介绍:“‘黔南陈氏’原籍江苏扬州,其入黔始祖陈旺,自洪武间随傅友德大军征南入黔,此后即落籍平坝,子孙繁衍,散居于平坝城内外。”可见白云庄也是江苏与屯堡之间渊源的直接体现。

据《安顺城记》载,历史上迁至安顺落户的江、浙、赣、皖籍人士,多从事布匹、颜料、陶瓷、纸张、装裱、汇兑、典当等行业。清镇有江南会馆,位于县城东门外朝阳街,又名三清殿。相传明洪武年间有江南二十四姓随军征南来此创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据考今二十四姓仅余米、侯、任、宋、沈、黄六姓,余皆无考。”

屯堡作为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在漫长的岁月变迁和文化演进中,也并非一个静态的存在。历史学家、《贵州历史笔记》作者范同寿认为,在将其概括为“明代古风,江淮余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安顺地区乡土历史文化的重视。著名学者钱理群在其为《屯堡文丛》专题研究书系写的序里也说:“整个屯堡社区并不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异域飞地’,而是村民重建的故土家园。屯堡文化也不是足资见证历史遗迹的单纯的移民文化,而是一种丰富、复杂的,生存性、建构性的族群文化。屯堡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文化增容’和‘文化重组’。”正如毛佩琦在《屯堡文丛》总序里所说:“不同文化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又互相包容,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具体写照。”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编辑/陈江南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家国亲情六百年 |安顺白云庄,原籍江苏的“黔南陈氏”聚居地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2024-06-28 22:31:00
...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亲缘和心有戚戚的文化渊源。6月28日,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在南京举行,邀请大家走进“公园省”,穿越“
2024-06-30 05:55: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回到600年前的故乡南京,再现当年生活的场景
2024-06-29 02:45: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手艺篇|江南匠人来贵州,留下繁花满树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2024-06-28 15:48:00
家国亲情六百年·地戏篇|屯堡地戏,世代传唱忠勇爱国的故事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2024-06-28 15:49:00
家国亲情六百年 | 乡愁联结着两座“石头城”
从贵州安顺屯堡到南京中华门,相隔1500多公里,但安顺屯堡人与南京却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故事还得从明朝说起,屯堡人就是600多年前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迁往贵州的明屯军的后代
2024-07-04 23:30: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服饰篇|丝头系腰,凤阳汉装翩翩来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2024-06-28 15:49:00
家国亲情六百年·民俗篇|屯堡日常,流淌在传统节庆仪式中
编者按6月28日,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去到江苏南京。南京与贵州有着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明朝30万大军就地屯军,在安顺屯堡屯出了悠悠600年的“明代历史活化石
2024-06-28 15:49:00
家国亲情六百年|安顺市屯堡文化名人郑汝红:万派归宗源有本,一脉两地祖无分
6月28日,在“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旅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上,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汝红介绍了屯堡文化。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屯堡人,
2024-06-28 2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梅汝璈后人义务讲解“东京审判”十二载
“当年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堪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梅汝璈顶住各方压力,最终不辱使命,将7名日本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为死难同胞讨回了血债
2025-08-18 06:09:00
“小英雄”雕塑背后的故事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雪莉报道:2025年8月,一段两名小学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为“小英雄”雕塑系红领巾的视频引发全网关注
2025-08-18 06:09: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李铁飞,1921年出生,又名涤非。1938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受苏皖区党委派遣
2025-08-18 07:41:00
光耀太行 | 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
山西武乡,太行腹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内,一墙斑驳步枪,直面日军山炮。炮口如瞳,无声诘问:“‘小米加步枪’,凭啥能赢?”答案
2025-08-17 09:22:00
我们的抗战|捷耀齐鲁:从台儿庄到梁山的不屈壮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冯沛然 王开智 白雪岩 曾现金 刘臣台儿庄大战遗址公园内,一面布满弹孔的墙体静静矗立
2025-08-17 10:13:00
民间视角书写家国情怀:南阳籍作家秦俊360万字著作《大汉王朝》即将出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16日上午,河南大学郑州龙子湖校区友兰中楼至善书院内掌声如潮,全国劳动模范、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秦俊作为特邀嘉宾
2025-08-17 14:57:00
侵华日军罪行又添新的铁证 固安发现侵华日军日记和相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刘英、刘杰)记者从固安县委办公室获悉,该县近日发现侵华日军士兵井谷惇一郎的日记和上原春信的相册
2025-08-17 15:40: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
2025-08-17 17:43:00
光耀太行|山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英雄故事说不完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记者团一早出发,从山西长治市武乡赶赴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遗址
2025-08-17 17:59:00
光耀太行 | 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馆藏珍贵地形图
大皖新闻讯 8月17日下午,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一行走进山西省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麻田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
2025-08-17 22:37:00
晋韵邂逅文创
2025-08-17 19:48:00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