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安史之乱后各藩王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却更太平了是为何?
安史之乱,又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朝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发动的内战,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并且各地...……更多
安史之乱是一场大变革,它是一场社会性的大变革。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转点,安史之乱因何得名?听过安史之乱,你可知它的由来?因为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叫安史之名。安史之乱影响是巨大的,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
...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国力达到顶峰,经济文化繁荣。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开始衰落。唐代宗李适继位后,地方军阀割据地方,中央权力下降。直到武则天临朝称制,以强硬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但其政权没有长久,武周...……更多
唐朝藩镇制度的演变与唐朝的灭亡
...王朝是中华2000年封建历史的中最辉煌的一页。但可惜,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展急速下滑,伴随着藩镇制度的逐渐成熟,唐朝社会问题逐渐深入骨髓,最终昔日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灭亡。藩镇制度虽然让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多
为何自宋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
...替代的并不是科举士绅,反而是垄断“枪杆子”的藩镇。安史之乱到宋朝,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地方藩镇割据,特点也不同于之前的“从上到下”的贵族官僚,藩镇真正的主人成了“以下克上”的牙兵军户,阶级流动极其迅速,但...……更多
历史上这个朝代国内四分五裂,仍成功消灭三个强国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盛极而衰的时候,唐朝也不例外。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唐朝开始走向衰落,最终在公元907年,朱温篡位,大唐帝国宣告灭亡。曾经力挽狂澜的唐玄宗或许未曾料到,自己能够成功铲除太平公主,使唐朝达到...……更多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中国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反叛
...和唐朝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一.何为七国之乱,何为安史之乱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深夜。未央宫内,坐在皇位上的景帝刘启面色凝重,手捧竹简,对着台阶下长跪不起的大臣说道:“晁爱卿,此事绝无回旋余地吗?”...……更多
唐朝如此强大,为何无力平定藩镇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前,大唐歌舞升平,物产丰盈,人民安居乐业,军队也完全可以镇守四方。可是安史之乱后,整个国家陷入无休止的战争中。各地节度使接连自立,藩镇武装不听从中央命...……更多
唐朝没被安史之乱打趴,却间接亡于黄巢起义
安史之乱没有直接毁掉唐朝的统治,之后唐朝又维持了一百多年,但最终也迎来了灭亡。唐朝可以说是亡在黄巢的手中,黄巢所领导的这场起义,给唐政府带来致命的打击,虽然他的起义最终失败了,但经历这次打击之后,唐...……更多
安史之乱后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了129年的辉煌,终于面临了一场足以毁掉根基的叛乱——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大唐气运如高空坠物一般猛然下坠,不仅盛世不复存在,整个大唐实际上也分为两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唐包容的利弊唐代是历史上最为包容的...……更多
聊聊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奉天之乱”
原来,唐代中期发生了一场比“安史之乱”还严重的封建叛乱。然而,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仅仅20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为严重的叛乱几乎终结了唐朝的统治。这次叛乱,史称“奉天之乱”。公元779年,唐太宗李煜驾崩,37岁的...……更多
日本律令制度:不仅是对唐律的吸收改造,也是日本发展的迫切需要
...效果,感觉租庸调跟唐朝有些\"水土不服\",后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统治者就将其换成了两税法,租庸调很快就被唐朝所遗弃。但是日本效仿唐朝的租庸调之后,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奠定了日本...……更多
陆贽:清廉宰相的传奇人生
...政的时期,唐朝开元之际的强盛已不复存在。刚刚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唐朝,处在藩镇割据、分裂混乱的局面。陆贽虽然悉心报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但仍然难以抵挡当时皇宫之中的种种乱象。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受贿成风。贞元八...……更多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大唐是何等的强盛,唐都长安是何等的繁华,然而一个安史之乱,就盛唐拉近了泥淖了,后期的皇帝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大唐从泥淖里拉出来,一直到大唐灭亡都没有出来,后来还衍生了五代十国混乱时期。这最开始的根...……更多
李晔:唐朝末代皇帝的荣辱与启示
...。然而,当时的唐朝已经日益衰微,皇权早已不如往日。安史之乱后,唐廷的统治基础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则是宦官和藩镇两股势力。它们联合起来掌控朝政大权,皇帝只能傀儡化。僖宗与重臣崔胤立场不同,被迫让位给弟弟...……更多
唐代宗是如何使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延续百年的
...格局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首先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安史之乱的余波。别看安禄山已经死去了很久,但是史思明等人的残余势力还在进行席卷天下,叛军依旧猖狂。紧接着,他又面临着内部矛盾问题。这个矛盾包含两大点,...……更多
唐朝禁军南衙十六卫的地位如何,有何特点?
...峰。 然而,最终这种制衡也成为南衙禁军的绊脚石。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推行的均田制逐渐崩溃。府兵制随之没落,南衙十六卫的虚位也名存实亡。可以这么说,经济基础的大规模变化,直接影响了上层建筑,终结了这支辉...……更多
古代边防将军手握重兵为什么不敢造反
...。没有粮草维持,就算是手握重兵,也很难叛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反映的就是唐代不合理的节度使制度,节度使不但手握重兵,还掌握着地方财政大权,这就给了他们叛乱的资本。 ……更多
古代食盐的官营与民营
...一售卖以资军费。各地的节度使纷纷效仿,成为唐朝抵抗安史之乱的重要经费。垄断会造成内部的争权夺利,从而也促进了私盐的发展,埋下了祸乱的根源。 安史之乱后,在刘晏的主持之下,唐朝改革了官营盐制,开始推行榷...……更多
唐朝的御史台制度,又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呢
...经济发达且物价稳定,贞观四年米价一斗仅为三钱,对比安史之乱后代宗年间米价每斗千元以上,税制破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这也与唐朝后期各方藩镇割据,田赋与户籍败坏,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税收的财政控制权有...……更多
唐朝哪位清廉宰相,穷到连皇帝也看不下去
...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陆贽所处的唐朝,历经了安史之乱后,早就失去了过去的繁荣。彼时官场黑暗,贪污盛行,此时,一身清廉,两袖清风的陆贽无疑成为了官场中的“异类”。就连唐德宗李适都忍不住开口劝导他,...……更多
朱元璋的遗策与朱允炆的失败:明朝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外地,却为了防止他们各自为大,出台了许多政策。比如中央集权,各地的官员必须有皇帝亲自任命。这样这些官员虽然派往了各个封地,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和身家性命,自然要对皇帝忠心耿耿,不会轻易被藩王拿捏蛊惑。...……更多
唐朝后为何没有王朝定都长安了
...后,皇室和官僚都不得到洛阳“讨饭”,高祖定都长安至安史之乱的唐朝前期一百多年,唐朝皇帝竟然有五十多年呆在东都洛阳。也就是说,当时的关中地区已经是疲敝不堪,难以为继了,以至于武则天定都洛阳。随着关中平原...……更多
明朝的藩王们为什么不要钱,不要女人,都争着去墓地守陵?
...国之乱,诸侯王实力强大,中央降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也来不及了;西晋的八王之乱更是直接导致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到了明朝,朱元璋再次启用分封制,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这次的“分封制”与先前的大有不同...……更多
明朝灭亡的催化剂:藩王制度的社会矛盾激化
...朝覆灭的导火索? 一、藩王制度的弊端是什么1、不利于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不断的加强控制,是封建制度下不变的方针,明朝也不例外,三司制度及藩王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但二者却取得了截然相反的结...……更多
隋朝是因为实力太强而走向灭亡的吗
...大运河的开凿对唐朝的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经济来源全部依靠江淮流域,若没有大运河,唐朝怕是难以苟延残喘,百姓们又得迅速进入战乱时期。除了政治经济之外,隋朝的军事也相当突出。隋...……更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众所周知,发生在玄宗末年到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场浩劫,唐朝边镇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蓄谋已久的一场的这场战争战争,不仅让唐朝内部发生战乱,其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唐王朝带来的灾难也是致...……更多
...臣们开始意识到,汉武帝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但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这一诏令的发布,标志着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推恩令”正式实施。一、汉武帝的推恩令为何能...……更多
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削藩”的影响
...位后再行削藩。明建文帝削藩,旨在削弱藩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然而,这一举措却引发了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起兵攻打南京,最终夺取了皇位。朱棣登基后,对藩王势力依然心存忌惮,于是再次实行削藩政策。朱棣削藩的手...……更多
...,割据就成了必然的结果。☞藩镇割据为何出现在河北?安史之乱的滥觞使然第一批割据藩镇就是所谓的“河朔三镇”,即幽州、成德和魏博三镇,都在河北境内,他们长期与朝廷对抗,节度使世袭,不纳税,不入朝,甚至直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静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六百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
2024-06-30 05:55:00
崇祯四年,卢象升各方面的表现政绩都很杰出,升任他为按察使,继续掌管军队。九月份的时候农民军在陕西,山西一带立足,开始往河南北部京师南部流窜
2024-06-29 21:43:00
天启二年的时候,卢象升考中了进士。刚开始的时候担任的是户部主事,后来官位开始得到逐步提升。万历后期便出现了老百姓吃不上饭流民被逼造反的事情
2024-06-29 21:43:00
卢象升如果生活在明朝洪武永乐时期,一定会有一番作为。可惜偏偏处在明朝末年,那个时代社会动荡不安许多老百姓吃不上饭,饿死的人比比皆是
2024-06-29 21:43:00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
2024-06-29 21:42:00
北方诸侯修长城抵御游牧民族,南方楚国为何也修长城
战国时期,北方的国家如秦,赵,燕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绵延城墙以防御北方匈奴对本国的人口和财富劫掠,这些城墙和关隘,路口,城塞一起组成了综合的防御体系
2024-06-29 21:47:00
聊聊晋国六卿故事
赵氏属于嬴姓,跟秦国国君来自同一个祖先。赵家发迹起源于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赵衰。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当初纣王手下有猛将名叫蜚廉
2024-06-29 21:47:00
孔子有三千弟子,你知道他还有十位嫡系吗
在古代春秋时期,很多平民百姓百姓没有知识文化,因为当是很多为人师者只愿意教那些家境殷实的。而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认为不论贫富贵贱
2024-06-29 21:45:00
“天雄军”为什么能够百战百胜?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严明军纪,这是优秀军队战无不胜的关键法宝。农民起义军势力最大的当属李自成高迎祥这一支势力
2024-06-29 21:44:00
崇祯九年的时候,内部农民军这边在朝廷的不断围剿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能力。这个时候外部又发生了问题,实际上攘外必先安内
2024-06-29 21:44:00
赵武灵王是怎样把赵国经营的如此强大的呢
秦国很少受到其它国家的攻击,甚至很少有国家想要消灭秦国,但是有一个国家却令秦国感到恐慌,这个国家就是赵国,这个王君就是赵武灵王
2024-06-29 21:46:00
崇祯十年的时候,北京城再次告急。五月份的时候自个的父亲去世,他十次上书请求回家报丧。没想到都被朝廷回绝,理由就是家事大于国事
2024-06-29 21:44:00
为何说 “田氏代齐”才是战国真正的开始
“田氏代齐”记载于《史记》。“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是春秋与战国分界点和最大政治事件。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几乎是同时到。“田氏代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篡位事件
2024-06-29 21:45:00
如果齐景公按照晏子所说去做,齐国可能就不会改姓了
在古代,作为一个贤能的政权的拥有者,往往既注意尚贤养贤,以获得贤能之士的大力扶助;更注重自我观照、自身端正。从而,慎处所居之位
2024-06-29 21:49:00
萧太后与韩德让之间不仅仅是事业还有爱情
萧太后和韩德让是真爱。萧太后为了和韩德让在一起独自“霸占”心爱的男人,居然赐死了韩德让的原配李氏,可以说啊,女人的嫉妒有时候真的挺可怕的
2024-06-29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