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4 12: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唐初百余年的历史里,大唐是何等的强盛,唐都长安是何等的繁华,然而一个安史之乱,就盛唐拉近了泥淖了,后期的皇帝们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大唐从泥淖里拉出来,一直到大唐灭亡都没有出来,后来还衍生了五代十国混乱时期。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这最开始的根源就是节度使势大,安史之乱是结束了,但安史之乱的影响根本没有结束,节度使依旧势大,河朔三镇更是割据,唐廷政令能够下达到的地方越来越小。

藩镇割据、节度使势大已然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再加上宦官当政、朋党之争,唐朝不过在苟延残喘,后期的五代十国也是如此。

五代十国不过才53年,中原就出现了五个朝代的更替,如果认真看一下就会发现,朝代的更替几乎都是武将推翻老领导建立的或者拥有的政权,就包括后来的赵匡胤不也是吗?

他就是推翻了老领导后周武帝柴荣的政权,按照这个思路,如果赵匡胤没有任何改变,那必然他的不知道他的部下也会在将来推翻了他的政权,那可要不得,所以他不会让武将势大。

赵匡胤得到政权和稳固政权其实都是得来很容易的,比如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容易吧?当然容易,柴荣留下的孤儿寡母根本没办法阻止。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杯酒释兵权容易吧?也很容易,不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中央集中兵权的目的。为什么宋太祖能这么简单地就解除了将领们的兵权,难道他的将领不贪恋兵权?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探讨。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部下一件黄袍加身,他当上了皇帝,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其中的暗中操作宋太祖心知肚明。

但就这样北宋取代了后周,这件事上宋太祖的成功,也引起他本人的反思,他深深感到这不是偶然发生的,属下诸侯或者大将势力过大必然会是这样的结果,谁不想当皇上呢?

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听取宰相赵普建议,史载赵普对太祖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今欲治之,惟夺其权,收其兵,天下自安。”

意思是,加强中央集权,而最重要的是兵权,削去重臣大将的兵权,就能长治久安,什么东西放在自己手里、口袋里,才会安心。这个建议与宋太祖的担心其实是一个意思。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3年)宋太祖宴请掌握兵权的石守信等将领,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然后威逼利诱,要他们交出权力,第二天大将们都主动交出了兵权,获得大量赏赐回家养老或另授文官,宋太祖就是这样轻松地解除了后顾之忧。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此后,为了加强皇帝集权,宋太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革,实施了许多如何管理军队的政策,为后来宋朝300多年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很多弊端和危害,这点后面再说。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其实就是削藩,只是他采取了一种文明和谐的方式而已。为什么他能和平地取得成功呢?

其实历代王朝都有削藩的经历,大都是强制执行,纵然达到了目的,也使得国家受到严重创伤,国力衰退,老百姓也是深受其害。特别是离宋朝最近的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势力过大,中央政府无法控制,造成连年混战,政权几经更替。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后来削藩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国上下都感到地方势力过大必为其害。到后梁后周时期,藩镇体制已经开始弱化,所以到了北宋初年,大部分将领在思想上早就接受了这种于国于民有好处的削藩政策。这为宋太祖成功实施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原因就是要被宋太祖削去兵权的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们,虽说都是久经沙场能征惯战的老将,但比起汉初的韩信英布他们,论战功和威信都有所差距,要想造反还没有这个势力。而那支赵匡胤从他起军就带领的禁军的战斗力比较强。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又对这支禁军进行了整顿和管理,整个禁军都被宋太祖全面控制。宋太祖的禁军,对各地藩镇部队来说有绝对优势,如果宋太祖的和平削藩不能实现,势必最后是兵戎相见,这种局面出现对于各藩镇将军来说只有死路一条。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第三个原因就是这些在各藩镇部队任职的将领,都是宋太祖的结义兄弟,在他们当中宋太祖有绝对的威信,从情义上讲,他们不应该不听;

第四个原因就是宋太祖胸怀坦荡,而且也表现出胸襟开阔,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有在背后做小动作,将领们对他所做的比较服气。事后宋太祖确实也没让他们失望,还想方设法让他们与皇家联姻,表示自己没有忘记他们。

最后一个不算重要的原因是给了他们除了兵权外,其他的什么都有,还可以让他们成为封疆大吏,有丰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生活,所以这些将领们也还是基本满意的。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比起刘邦、朱元璋这些开国皇帝来说,无疑要高明和智慧得多,无论胸襟还是做人方面,后人对他的评价正面的较多,而他对后世负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揭秘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宋太祖从杯酒释兵权后,开始了他那种重文轻武的统治,延续了300多年,宋朝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在文化物质等方面都比较丰富,人们生活水平相比较高的富裕时期。

他改革了兵制,让宋朝的军队官兵之间互相之间都不熟悉,一个将军不知道他所带领的部队是些什么样的人,不知道有多大的战斗力,这种弊端和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在北宋和南宋朝,军队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很少有能征善战的将领,评书里所说的杨家将和呼家将,其实大部分都是虚构的,300多年的北宋史其实可以看成是一部耻辱史。

在对女真、金和辽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打胜仗的时候实在太少,多数时候是割地赔款甚至称臣。但不管怎样,宋太祖赵匡胤无论从他的历史成就还是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他都不失为一位明君,有作为的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4 18: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其实是最大政治失误
从封建王朝开始,官僚体系以君,将,相为核心,三者虽以君权为重但实际上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这就存在着三种矛盾,尤其以君权和军权之间的矛盾最为激烈,因此历代君主都对手握重兵的将军十
2024-06-20 17:03:00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体现了他的品格和政治智慧
今天我们来讲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宋朝建国之后考虑到唐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各种混乱弊端,例如藩镇割据。因此,就有了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这些措施当中有一个就是让地方政府成为单纯
2023-02-15 21:09:00
为什么宋太祖能“杯酒释兵权”,汉高祖却诛杀异姓王?
史说纷纭,各自评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在史上写下传奇的一页,为什么到了汉高祖却只能狠下高手诛杀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异姓王呢?事实上,使用“杯酒释兵权”或者类似的温柔手段的开国君主,
2023-01-31 15:05:00
...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故事也被后人们广为传颂,或是赞颂宋太祖赵匡胤的大智慧,或是赞颂他对待功臣仁义厚道,不管怎么说他的这项举动还是非常拉好感的。相比于前朝时期,例如,汉朝初期,明
2024-05-25 10:12:00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忘了谁
...的是因为贤明,有的是因为狠辣,有的是因为昏庸,那么宋太祖赵匡胤呢?一提到赵匡胤,想必小伙伴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五个字,那就是——杯酒释兵权!01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最高明的一个
2024-10-06 12:32:00
...功臣集团?各开国皇帝所使用的手段各有不同。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就选择了较为柔和的方式,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让开国功臣们交出了手中的权力,赵匡胤与这些功臣达成了这样的协定
2024-06-04 06:40:00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留下一个小伙带兵,日后成为宋朝第一良将
...得君臣反目成仇,千万人头落地。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宋太祖赵匡胤历来被誉为古代帝王中的典范。赵匡胤胸怀磊落,心胸坦荡,他同样也感到了功臣大将手握重兵,确实会给他的皇权构成一定的
2023-06-27 10:16:00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的用人之道与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在历史的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出现结束了200多年的战火纷飞的局面,让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了一个安稳的家。他能开创大宋江山离不开他的兄弟们,也离不开他自
2024-02-22 20:57:00
杯酒释兵权之后,宋代武将真就老实了
...起兵造反的势头。不少人把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归结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但其实,真正让宋代走上重文轻武道路的,并非是因为这个,而是因为宋太宗的两次大败。杯酒释兵权:坦
2024-05-27 20: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