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1 08:23: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发生在玄宗末年到代宗初年的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场浩劫,唐朝边镇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蓄谋已久的一场的这场战争战争,不仅让唐朝内部发生战乱,其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唐王朝带来的灾难也是致命的。内乱的唐朝失去了对西域和边镇的控制,而且从安史之乱的之后,唐王朝的中央集权受到了冲击,地方势力开始抬头,从而导致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从后人的眼光看这一场前后进行七年的战争,很多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唐王朝上层的昏庸,其实这一场战争完全可以在前两年结束。但由于潼关的失守,彻底地将这场叛乱陷入持久战的泥潭中。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兵抵潼关

在叛乱开始前,唐王朝的军队其实已经从府兵制变成募兵制,这些军队都是职业军人。到了选中天宝年间,将全国分为十大边镇和中央军,中央军人数为8万人,主要驻扎在京畿道地区,保护长安。而剩下的均为十大边镇节度使带领吊带边军,十大节度使共计统兵49万,马匹8万多。《旧唐书·地理志》记载

“大凡镇兵四十九万人,戎马八万余疋。”

而各节度使地位和位置不一样,下辖军队也不一样。其中最南端监控当地蛮族的的岭南节度使兵力最少15400人,而做多的是监视北方契丹、渤海和高句丽的范阳节度使91400人。十个藩镇当中,反叛的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节度使,总兵力为183900人由于这些士兵是戍边北部,因此总兵力士兵身经百战,而且这些人成分也复杂,因为这三个地方是契丹和渤海的边境,这些士兵也有奚,契丹族人,同时唐王朝藩镇大部分骑兵都集中在在这三镇占据了唐王朝骑兵的50%以上。(平卢军马匹19700匹,范阳军马匹6000匹,河东军兵马14500匹)。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兵强马壮的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兴兵东进。兵分两路直指长安。而当时唐王朝,内部兵力十分空虚,除了在长安的八万久经战阵只剩下仪仗队任务的中央军外。真正能和而此时真正能和安禄山作战的是唐王朝的西北集团也就是河西和朔方江镇。但此时唐王朝对于叛军力量估计严重不足,方向这两个中重兵集团并没有立即前往洛阳和长安勤王,而是直接越过安禄山这一路,直接从北面直接攻打安禄山的老窝,迫使安禄山回援,然后等着各路勤王大军一起逼迫安禄山决战,本来这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策是挺好的,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相对于天寒地冻的东北,安禄山更想要的是富庶的中原和还中地区。而且退一万步史思明的军队也不输给对面的唐军,甚至到后面可以和契丹,渤海借兵。所以安禄山没有回援,反而在十二月包围了洛阳。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此时的洛阳早已成为惊弓之鸟,唐玄宗派去镇守的封常清很快虽然在洛阳募兵,玄宗这个选将其实是没问题的。封常清也是官至节度使的一方大员,为官清廉赏罚分明。《旧唐书》是这么记载他的:常清性勤俭,每出征或乘驿,私马不过一两匹,赏罚严明。但即便封常清是一员院名将,这些临时组建起来的军队,根本就不是这些边军丘八的对手,很快封常清就组织的六万大军被击溃,自己也只能只身逃回了长安最后一道屏障潼关。

100年前,李世民正是在潼关挡住了各路诸侯为唐统一中原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潼关是大唐王朝的祥瑞之地,但这一次幸运女神却不再眷顾大唐王朝。

高封守潼

在派封常清去洛阳的时候,唐玄宗也在关注着长安最后一道防线的潼关,于是他又派了六皇子荣王李琬和高仙芝驻扎在陕州,后遇到了封常清的溃兵。封常清将形式利弊陈述之后,双方决定全力防守潼关。《旧唐书》记载“至谷水,西奔至陕郡,遇高仙芝,具以贼势告之。恐贼难与争锋,仙芝遂退守潼关。”高仙芝为了稳定军心还将从太原府库中的钱财分给士兵,并坚壁清野。同时加强城防,招募军民守城,全力防守潼关。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占领洛阳之后,安禄山也是很给唐军机会,立即在洛阳称帝起来,国号改为“燕”,这前前后后的庆典持续了大半个月,这也给了高仙芝加强城防赢得了时间,在第一次的交锋中,叛军被以逸待劳的高仙芝击退。但此时唐王朝边将和内廷大臣不和的弊病也显现出来,在潼关负责监军的是杨国忠的心腹边令诚速来和高仙芝、封常清不和。《旧唐书·封常清传》记载“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令诚入奏事,具言仙芝、常清逗挠奔败之状。”边令诚借口封常清丢了洛阳和高仙贪污军饷和钱财的名义处死了两位忠于皇室的将领。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其实唐玄宗斩杀封常清尚且说的过去,丢了洛阳斩杀封常清以振军威确实说的过去,但错误就在于他还斩杀了主帅高仙芝,大战在即这样一位战绩彪悍的忠臣却被斩杀,无异于影响军纪和寒了将士之心。

哥帅绝唱

斩杀高仙芝后,唐玄宗又派了太子一党的哥舒翰挂帅,统领终于太子的陇右、河西和朔方等地的募兵加上原先的高仙芝部守城。但选择哥舒翰为帅却也是一步险棋,因为哥舒翰虽然是一带名帅,但他太老了未必能事必躬亲,而且作为太子一党和宰相杨国忠也是不和。这也也为他后续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买在哥舒翰前面的隐患也是很多。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杨国忠干预,守城最怕的是人心不和,杨国忠和哥舒翰本来就不对付,在哥舒翰守城个时候,他在长安募兵,屯兵在灞上,这显然是对哥舒翰的不信任(因为安禄山打着杀杨国忠的旗号叛乱,所以害怕军队将他捉了交给安禄山)。杨国忠这一招可不是哥舒翰这种正直的军人能忍得,直接以开会的将灞上主将杜乾运约到潼关,直接斩首。《旧唐书·杨国忠传》乃上表请乾运兵隶于潼关,遂召乾运赴潼关计事,因斩之。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哥舒翰为帅的时候,他身边的主力军队都是各地的募兵,还有高仙芝的旧部,军队成分复杂,加上他已经老了,很难有精力管理这些派系。只能将统军的任务交给司马田良丘,但这位老兄是个老实人,做事有不果断,各派将领之间又来回扯皮,毫无斗志可言。但虽然战斗力弱,但是龟缩防守,依靠着城墙高筑的潼关,守城完全足矣。

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哥舒翰也决定出城和叛军决战不可取,于是坚壁清野,在城墙下挖壕沟,阻挡叛军,一时间急于想求战的安庆绪,连续几次进攻都没轻松化解。

但在这场小胜面前,唐玄宗心里又开始打起自己的小九九。潼关是可以守住的,因此可以尝试和叛军在关外决战,尽快结束这场无厘头的叛乱。而和唐玄宗有这样心思的还有杨国忠,他的目的是想让哥舒翰和安庆绪相互消耗,弱化太子一党的势力。因此玄宗和杨国忠一种催着哥舒翰出城和叛军决战,收复洛阳。哥舒翰对自己的军队还是很了解的——守成有余野战不足。出城了精锐的叛军决战无异于找死。所以一直上书继续坚守。而从后人的视角上看哥舒翰的这一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理由有三:

第一,自己真的打不过安禄山,自己这边虽然号称20万大军,但都是临时募兵起来的,派系林立,相互之间政令不一,出城野战,真打不过大唐最精锐的边军之一,一旦战败长安将无险可守。

第二,是叛军自己内部的问题,安禄山反叛后,一路急行军想直接拿下长安,攻城之后纪律松散,屠城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百姓怨声载道,后方如颜真卿这些正直的地方官也在抵抗,叛军的占领区很不稳定。按现在的话说,就是敌后游击战,随时有和官军一起夹击叛军的可能。

第三,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朔方军,大败史思明大军在常山,兵锋直接打到了安禄山的老巢范阳,给他的选择是要么返回范阳,要么攻下长安,拿下关中。《资治通鉴》记载“禄山议弃洛阳,走归范阳,计未决。”但现在自己坚守潼关,一旦范阳失守,自己可以领潼关方向集结过来的各安西和北庭过来的精锐边军配合范阳的朔方军夹击,将安禄山消灭在洛阳。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但哥舒翰、李光弼和郭子仪的谏言并没有受到玄宗的采纳,玄宗错误的估计叛军内部出现问题,急于回归范阳。严令哥舒翰出城决战,于是在大哭之后的哥舒带兵出城和叛将崔乾祐大战一共18万大军出城,但除了哥舒翰的3万亲兵,能打的也就王思礼的5万军队,决战地地点选择在了下场的谷道中,崔乾佑先设伏兵在山上,用弱军吸引唐军到包围圈,很快唐军就陷入了包围圈,在这种狭长的地带大规模的军团根本就很难展开,自己的退路也被叛军用点燃火的木车断了,于是军纪大乱的唐军相互践踏,争相逃回潼关,但自己之前挖的壕沟阻挡他们的去路,人马皆掉到壕沟里。出征的唐军仅剩8000逃回关中,哥舒翰也被部将杀死带着人头投降了叛军。长安无险可守。

潼关之战:唐朝的生死决战

总结

潼关之战的失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唐玄宗采纳哥舒翰的坚壁清野政策,等着叛军自己内乱,收集各路的勤王军队,配合郭子仪李光弼从后一起夹击安禄山。安史之乱获取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大唐王朝的衰败速度或许不会这么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2 0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潼关之战中,唐玄宗为什么要催促哥舒翰出战?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在范阳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正式起兵反唐。短短一个月间,安禄山所率领叛军就以破竹之势席卷大江南
2023-06-11 11:16:00
潼关之战中哥舒翰最后为何会输
...乱中,他身负唐玄宗重托,却在守潼关的时候,一战就被安禄山打败,还被绑在马肚子上前去见安禄山。见了安禄山以后,他竟然向安禄山下跪求情。安禄山先给他封了了高官,接着就把他杀掉了。
2023-06-15 15:21:00
唐朝哥舒翰手握20万兵马镇守潼关,为什么还是被安禄山攻破?
...是,刚刚被唐玄宗赐婚给儿子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造反了!夭寿了!,安禄山的叛军从范阳出发,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大唐帝国潼关以东的北方大地,几乎半数沦陷,帝国的“北京”
2022-12-17 17:47
哥舒翰在唐朝是什么样的存在
...于是封他为御史大夫。四,抵御叛军哥舒翰与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不和,唐玄宗于是经常在三人之间做调解,让他们结为兄弟。天宝十一年(752年),哥舒翰、安禄山、安思顺
2023-06-09 11:30:00
几代帝王的心血成就开元盛世,因为唐玄宗一个错误毁于一旦
...史之乱爆发之初,因为唐玄宗的迟疑,唐军反应缓慢,让安禄山抓住机会迅速壮大,领着河东、平卢、范阳三镇的人马,联合史思明朔方一镇的军队,总共十五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直接南下,
2023-04-14 07:05:00
哥舒翰等人固守潼关,能守住吗?
安禄山攻陷洛阳,往长安进攻。无论是封常清、高仙芝,还是哥舒翰,都认为应该固守潼关。但是,唐玄宗不但杀掉封常清、高仙芝,而且还逼迫哥舒翰一定要出关进攻安禄山。结果哥舒翰一出兵,就落
2023-08-19 06:08:00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王,但胡人被封王的只有两人,比哥舒翰更早被封王的是安禄山。在当时哥舒翰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英雄了,但后来发生在哥舒翰身上的故事,却颠覆了人们对他的盛赞,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传
2024-02-13 21:22:00
为何说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
哥舒翰败给了安禄山,其实并不是真的打不过安禄山,而是败给了当时复杂的时局,败给了君王的猜忌。准确来说,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这事,其实还得从头说起。唐朝初年,李渊从太
2023-05-04 14:01:00
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的是谁呢
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安史之乱。安禄山虽然是三镇节度使,但我们都知道他本身是个靠演马戏扮小丑上位的弄臣,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横扫大唐北方,攻陷长安,全因手下有一员猛将,此人叫做
2023-02-17 14: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