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18 22:1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8月17日下午,10位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在和平广场的东侧种下了一棵棵“和平树”。彼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83岁的幸存侨民查理·斯坦利依旧十分专注地将“和平树”牢牢种进土里,他卖力挥动着铁锨,表情认真。这个80年前曾关押囚禁他们一家四口的牢笼,如今早已脱胎换骨、焕然一新,变成了一座象征和平与友谊的博物馆。

2025年是潍县集中营解放80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8月17日,为了弘扬和平理念,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潍坊市举办了“二战期间亚洲集中营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学术交流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都齐聚于此,以“聚力促和平 携手向未来”为主题展开学术交流,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亲属也同步开展座谈会。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亲属座谈会

一张铁床搭建生死之交

8月17日下午,已经80岁的韩崇滨兴致勃勃从家跑到了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他受邀来参加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亲属座谈会,为此他感到非常高兴。时间回到2019年10月29日,74岁的老人韩崇滨主动来到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时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博物馆”),说自己要将一张保存了76年之久的潍县集中营铁床捐赠出来。据韩崇滨老人回忆,铁床是1943年到他家的。“那时候里面的侨民生活条件很差,成天吃不饱饭。有个侨民因为自己的孩子营养不良,想寻求中国人的帮助要一些白糖和鸡蛋。”当时在里面干活的中国人就和韩崇滨的父亲一起凑钱买了些白糖,父亲还从家里拿了鸡蛋,打算天黑之后偷偷送进去。

“父亲送进去刚要走,里面人说等等,接着就从上方的窗户中扔了张铁床出来。父亲压根不知道给外国人送物资,还会得到‘报酬’。”在韩崇滨记忆里,父亲是个很有正义感、老实且任劳任怨的人,除了自己家人从不跟别人提起这些事。“父亲从未想要回报,只是觉得里面的侨民太可怜了,想帮帮他们。”韩崇滨回忆,父亲当年还在潍县集中营里看到过一个大约两三岁的小男孩,他觉得这个孩子非常可爱,为此父亲还会偷偷给这个孩子送一些东西吃。

“我有3个孩子,儿子小时候就在铁床上面睡,一直很爱惜都不舍得蹦。有个孙子现在跟着我住,最早捐铁床就是孙子提出来的,孩子们商量后都同意让我捐。”韩崇滨说,他现在是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的志愿者,经常会去给学生们讲课,最多的一次有二三百个学生。他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知道那段历史,只有记住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才能更加珍惜现如今和平生活的不易。为此,他一直想要见见这些父亲当年帮助过的侨民及侨民后代,他认为这是一种多国人民友谊与共同追求和平的象征,他要像父亲一样,将自己的友善与亲切传达给他们。

一根手杖延续和平之情

“1943年春天至1945年8月集中营解放期间,我和父母一同被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集中营解放时我年仅三岁,因年纪太小,对那段经历鲜有个人记忆……勇敢的中国人愿用食物交换被关押者携带的物品……我们见证了潍坊城市的巨变,尤其感动于当地拓展国际友城关系的努力……”当83岁的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查理·斯坦利在座谈会分享集中营被关押者的经历、囚禁生活对他们的影响,以及潍县集中营对潍坊发展、促进中外和平友好关系的意义时,韩崇滨意识到,这位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应该就是当年父亲觉得非常可爱的小男孩。

在翻译的帮助下,韩崇滨跟查理·斯坦利进行了亲切交流,两位老人虽都已年过80,但在这一刻却都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他们双手紧握,宛若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韩崇滨将自己女儿亲手做的红木嵌银手杖送给了查理·斯坦利,以此祝愿查理·斯坦利能健康、长寿。他说,潍坊红木嵌银髹漆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根手杖上有100个“寿”字,分别是用不同的写法写的。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翻译帮助查理·斯坦利讲解韩崇斌赠送“百寿杖”的意义

查理·斯坦利非常开心,他跟韩崇斌一起合影留念,愉快收下了这根手杖。韩崇斌说,希望能和查理·斯坦利能共同将这段友谊传承下去,也希望能将父亲那一辈老潍县人的善良、友善、勇敢、坚定全都传承下去,这是一代又一代潍坊人对于和平的向往,也是当代潍坊人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追求。

横跨大洋再相聚,80年后潍县集中营幸存侨民及侨民后代再回潍坊

查理·斯坦利收下韩崇斌所赠的“百寿杖”

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们因对和平文化的共同交流与探索而在潍坊相聚,让潍坊再次以焕然一新的形式生动诠释了自己作为国际和平城市的意义,潍县集中营的“苦难遗产”在这一刻被人性的光芒覆盖,真诚的握手与拥抱将成为这一代人心中永恒的回忆。八十年很长,长到无数亲历者的故事都逐渐随时光淡化;八十年也很短,短到不过两位老人手中一根手杖的距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人性光辉于世界“绽放”,潍县集中营专题展在海外开展
...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潍县的记忆 人性的光辉——潍县集中营专题展》在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山东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友协常务副会长陈白薇,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政治新闻
2024-03-10 22:36:00
潍坊获评“国际和平城市”三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和平城市”三周年纪念活动3日在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举行。2021年2月3日,潍坊被国际和平城市协会评选确定为全球第308座“国际和平城市”,也是中国继南京之后的第二
2024-02-04 10:58:00
荷兰中国友好协会鹿特丹分会代表团走进潍县乐道院
...enPing)一行到位于潍坊市奎文区的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进行参观访问。潍县乐道院由清末基督教传教士狄乐播创建于1882年,用以传教、办学和开办诊所,一度成为当时昌
2023-05-30 20:33:00
重温“和平潍坊”创建路:远赴多国调查,历时6年翻译“血泪史”
...的名单带回中国,那是一份记录了当时被日军关押在潍县集中营外国西方侨民们名字的点名册,也是一份证明二战时期日军曾在潍县集中营关押、囚禁2008名西方侨民的历史铁证。2015年,
2024-01-30 21:06: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英国籍侨民后代艾玛一家跨越重洋,将祖辈珍藏的一根日军
2025-08-13 10:06:00
四周年来临之际,潍坊这座博物馆于世界绽放和平之花
...国继南京之后第二家国际和平城市。为此,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即将在2025年1月准备开展获评国际和平城市四周年系列活动。回望2024年,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积极
2025-01-02 21:58: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乎本地军民,还具有国际维度。位于奎文区虞河边的潍县集中营旧址,就见证了那段特殊历史。1942年,日军将潍县乐道院改造为关押西方侨民的集中营,昔日宁静教堂顿成人间炼狱。这里曾关
2025-09-03 11:49:00
“李爱锐与潍坊”专题展在英国爱丁堡开展
...翰·麦克米伦(John MacMillan)主持开幕式。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真实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行径,也见证了二战期间中国人民与被关押西方侨民团结一心战胜日本法西斯的正
2024-08-23 12: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