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19 07:50:00 来源:黄河新闻网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周昱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这里曾爆发出打破日军“囚笼”的铁血轰鸣;八十五年后,一场澎湃的数字革命,让这段烽火记忆穿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夺目光芒。

1940:血肉铸就的破围之战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1940年,华北大地笼罩在侵略者的铁幕之下。日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构筑起严密的“囚笼政策”。当妥协投降阴云笼罩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于8月20日20时,在正太铁路全线发起雷霆反击。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105个团逾20万将士,与阳泉矿工、沿线农民血肉相连。铁镐砸向冰冷钢轨,肩膀扛起燃烧枕木——这场被历史铭记为“百团大战”的战役中,军民协同作战1824次,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摧毁铁路470余公里,用血肉之躯在侵略者的钢铁牢笼上撕开裂口。

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是全面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书写了辉煌一页。百团大战的胜利,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遏制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妥协投降逆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2025:数字赋能的时空对话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步入纪念馆,一枚巨型怀表永远定格在1940年8月20日20时。沿模拟山径向上,声光电技术瞬间重构历史时空:炮火映红夜幕,战机尖啸掠过,战士冲锋的呐喊震彻山峦。当光影渐熄,参观者仍伫立原地,心头波澜久久难平。

科技赋能不止于此。扫描二维码,就打开了24小时开放的历史之门。手机轻触,VR数字展馆即刻呈现。这座“云上纪念馆”已吸引超过34万人次穿越屏幕,细览每一件浸透硝烟的文物,聆听每一段荡气回肠的史诗。

在百团大战纪念馆的“红色基因库”,可随时走进狮脑山战斗指挥所旧址,三间石屋内陈设可触,土炕、油灯,甚至连墙壁上的斑驳都清晰可见。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历史从未远离,它只是换了种方式陪伴。”讲解员的话语点破这场数字变革的深意。昔日军民以血肉之躯破除日军物理封锁的“囚笼”,今日数字技术则以前沿智慧击穿历史传播的壁垒。

当白发老兵颤抖的手轻抚VR还原的战斗场景,当莘莘学子在云端纪念馆与革命先辈对话,“破圈”的力量在太行山巅激荡共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见·三对关键词,读懂历史坐标前的凝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纪念碑上的鎏金大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绵的岁月。1940年
2025-07-08 09:50:00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来到这座太行山城?
...山西阳泉考察。这座太行山城,既是一片红色热土,见证百团大战的磅礴士气,也是一块创新高地,孕育闸阀制造业的蓬勃活力。跟随总书记的脚步,领悟阳泉考察的深意,《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2025-07-08 21:11: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总书记关注的这场战役,为何闻名中外?
...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之际,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2025-07-08 17:35:00
...,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位于山西阳泉的百团大战纪念馆,参观游客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超5倍,人们在这里走进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在安徽泾
2025-08-04 09:55:00
...抗战时期,武乡境内先后发生过长乐战斗、关家垴战斗、百团大战等重要战斗和战役。”在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身着八路军军服的红色武乡讲解员“红星杨”忙得不亦乐乎,面对全国嘉宾们抛出
2024-05-25 01:54:00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馆长常芳:“不能让人们忘了这个地方”
...总部4次进驻山西省武乡县砖壁村,并在此部署、指挥了百团大战。岁月变迁,昔日的驻扎地成了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纪念馆。纪念馆中,苍松挺拔,月季在青砖石墙间悄然绽放。“它们是2005
2024-06-24 00:15:00
山西:红色之旅热力十足
...武乡县城出发,沿“太行一号”红色专线东行,在八路军百团大战总指挥部旧址所在地砖壁村中,游客穿行于地道与地面间,利用激光枪进行对抗性的团队实战模拟演练,感受硝烟弥漫的场景。“暑
2023-08-05 00:04:00
...非偶然。当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百团大战的烽火燃遍华北,当台儿庄的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悲壮气概。
2025-08-15 17:26:00
“彩色思政”实践活动·红色之旅丨在赤岸村感悟红色精神
...叶茂,同学们仔细聆听讲解员潘敏讲述当年的故事。回顾百团大战历史、认识《亮剑》中李云龙的原型王近山、参观当年一二九师用过的饸饹床……来到一二九师陈列馆,同学们系统了解了当年“刘
2023-11-16 16:24:00
...。在华北抗日前线,他主持战地新闻采访工作,及时报道百团大战胜绩、反击“铁壁合围”新闻,坚持抄收新华社电讯,转移中被敌人发现,面对绝境,他冷静地对身边的战友说:“不要把子弹打光
2025-07-29 00: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
大皖新闻讯 大皖新闻记者近日获悉,庐江县将上马冶父山区域登山步道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为这座蕴藏千年剑魂的文化名山织就一道防火安全网
2025-08-21 13:56:00
福州铁骑开辟4分钟生命通道。被救者:给他写了封感谢信,但还不知道姓名。
2025-08-21 18:20:00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