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总书记关注的这场战役,为何闻名中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8 17:35:00 来源:杭州网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总书记关注的这场战役,为何闻名中外?

山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此考察时指出,这里“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

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之际,总书记来到山西阳泉,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英雄事迹,重温光辉历史。

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我们一同回顾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敬浩然英雄气,感保家卫国情。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总书记关注的这场战役,为何闻名中外?

中流砥柱

1940年,抗日战争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国内弥漫着悲观、妥协的氛围,枪口下的苦难中国,亟待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

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105个团如利剑出鞘,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作战。

破袭正太路、血战狮脑山、攻坚娘子关.....一次次冲锋从白昼到黑夜,是“不留一根铁轨、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个碉堡、不留一座桥梁”的同仇敌忾,也是敌强我弱局势下以铮铮铁骨卫河山的英勇无畏。“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有支连队一战成名,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的番号延续至今。

经此一役,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遭受打击。华北的捷报,鼓舞了全国。

抗战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

乱云飞渡,方显英雄本色。“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军民同心

巍巍狮脑山,抗日英雄志。山西阳泉,曾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主战场。

如果土地有记忆,那么它会记得,80多年前嘹亮的军号声,拆铁轨、破公路的呐喊声,以及隆隆炮火下救援的脚步声。

1940年,为掩护正太铁路破袭,八路军浴血狮脑山。阴雨连绵中,阳泉矿工、周边乡村民兵和乡亲们在枪林炮雨中运送粮食弹药、抢救护理伤员。全村人宁肯自己挨饿,也要给八路军送饭。

如今,这座1947年5月4日在战火中新生、我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已是生机勃勃的幸福家园。

一份档案,见证鱼水情深。

近日首次公开的《正太战役晋中各县动员情况统计》记录,仅晋中一地动员的民兵数量就达到万余人,老乡们还为部队准备了菜蔬、鸡羊、炒面等。

一组数据,展现人心所向。

据粗略统计,华北根据地有上百万群众参加了百团大战。仅太行根据地的第二专区,就曾出动7万多民工,运送410万公斤粮食、1万余公斤蔬菜、1000多只羊、50余万公斤柴草和3万双军鞋。

汇聚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保卫和平

百团大战不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荡气回肠的一幕。它推迟了日本面向东南亚一带的“南进”政策,为英美等国在太平洋地区完成军事部署赢得了时间。

苏联《红星报》予以赞扬,美国合众社驻北平记者冲破日军新闻封锁,连续报道交战消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四万万人齐蹈厉”,感染着受侵略的各国人民。与此同时,白求恩、柯棣华、林迈可等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前来支援中国抗战。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战地救孤的照片。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在井陉煤矿战火中抢救出两个日本女孩,聂荣臻亲自照顾,并写信请老乡将她们送还。信中写道:“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战场硝烟散去,保卫和平之精神永存。

再次回望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总书记道出了历史启示的伟大真理。

策划:杜尚泽

撰文:邝西曦

海报:田兴洲

视觉:赖向东、李琰

摄影:燕雁

编辑:李建广、胡泽曦

校检:李忱阳

责任编辑:朱笑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考察山西,为何来到这座太行山城?
...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以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为山西发展提供
2025-07-08 21:11:00
时政现场说丨百团大战:一份不能忘却的历史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
2025-07-11 09:01:00
和总书记面对面|一场精神的洗礼
山西阳泉,一场新雨后的狮脑山云雾苍茫。百团大战纪念馆巍然矗立于山巅。7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回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那辉煌的一页,深情地说:“88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七
2025-07-10 16:08:00
光耀太行 | 狮脑山上的“破圈”之战
...丽)八月的山风掠过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巅,刺刀造型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八十五年前那个夜晚,这里曾爆发出打破日军“囚笼”的铁血轰鸣;八十五年后,一场澎湃的数字革命,让这
2025-08-19 07:50:00
一见·三对关键词,读懂历史坐标前的凝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百团大战纪念碑上的鎏金大字,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段烽火连绵的岁月。1940年
2025-07-08 09:50:00
与总书记握手的这两位抗战老战士,是河北的骄傲!
...八路”那时的他还没有一杆步枪高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百团大战8月15日,刘世钺在石家庄家中接受采访。河北日报记者王伟摄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医学院学员、实习医
2025-09-04 08:46:00
学习快评|铭记抗战历史,开创光明未来
...意义”,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深切的缅怀,表达着对先烈的崇敬,更宣示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巍巍
2025-07-10 16:09:00
一习话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省阳泉市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
2025-07-13 21:22:00
新华图讯|习近平在山西阳泉市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
2025-07-07 2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