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
“契丹”这个称呼,并不陌生。历史上这个民族也曾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建立了辽国,与当时的宋朝分庭抗礼。但辽国灭亡之后,契丹人去哪里了却少有人知。时至今日,契丹族究竟还有没有保留下的血脉?有的话,又...……更多
辽国被击败后,契丹人去了哪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契丹人建立的国家,与北宋有着非常渊源的历史,契丹族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可是经过历代辽国皇帝的不懈努力,辽国的畜牧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从此辽国的国力蒸蒸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辽朝逐...……更多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以对抗李从珂麾下大军。同年七月,石敬瑭遣使向北方的契丹人求援,条件之一就是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给辽国。石敬瑭这一步,不仅葬送了后唐,还让契丹成为中原的心腹大患,令后来的北宋头痛不已。割地求援,后患无穷当...……更多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东北地区的基地,但自从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使中原王朝的长城防御体系被打破了。燕云的丧失,使北宋与辽共有华北平原,北宋也就无险可守了。燕云地区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天然分界线,对抵御少...……更多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胤,起初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将领。959年,柴荣率兵攻打契丹,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时,突然身患重病,只能选择撤军。回来后,由于当时流传着“点检做天子”的说法,柴荣放心不下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害怕自己死后,张永德...……更多
...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重现大唐盛世。959年,柴荣御驾亲征契丹,途中病逝,回朝后旋即驾崩。继位之初,柴荣放下狠话:“十年开拓天下,十年生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给我柴荣3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帝国”,此等豪言壮语...……更多
为何说两宋没了燕云十六州,形同菜板上的鱼肉
...区,时刻逼视着河北、山东、山西数省之地。公元936年,契丹出兵扶植石敬瑭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就做了“儿皇帝”)。938年,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此契丹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使得中...……更多
...和燕云十六州联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石敬瑭。他为了让契丹出兵支持自己,认辽太宗为父,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辽国的疆域因此扩展到了长城区域。不论是秦汉长城还是北齐长城内外,至此都被契丹人建立的游牧政权...……更多
中原王朝东北部重要防线燕云十六州,是如何丢失的?
...复呢?唐朝后期已脱离朝廷掌控,五代时被石敬瑭割让于契丹唐朝初期,由于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朝廷将之安置于幽、蓟、云、朔等边州,在长期杂居交融之下,这些地区民风极为彪悍。唐玄宗末年,安禄山于河北起兵反唐...……更多
契丹人的后裔达斡尔族,传承千年的文化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契丹人就是这样一个民族。他们曾经建立过辽国、西辽等强大的帝国,与宋金两国争雄中原。他们在国家灭亡后,也没有屈服于命运,而是继续迁徙和重建。他们虽然已经...……更多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着敬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其实,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契丹(也就是辽国)就和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五代十国时代,契丹还通过军事手段将燕云十六州的控制权交到了石敬瑭。燕云十六州图示并且,契丹军队在帮助...……更多
石敬瑭的行为到底有多恶劣
...,将中原用以抵挡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导致了中原王朝长期的积弱!石敬瑭是比汉奸更为可恨的卖国贼!而且是大卖国贼!幽云十六州的百姓被屠戮奴役,皆拜石敬瑭所赐!遗民泪尽胡尘里,怎一个惨字...……更多
辽与中原的纷争:从唐朝到五代十国的历史冲突
...的原因,那就是辽国的统治者,并非出身汉族,而是出身契丹族。有关辽国的历史,最早其实得从南北朝的时候说起。南北朝时代中期,在今天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辽宁朝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一个游牧民族开始出现。这个...……更多
辽国与北宋:和平共处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差异
在北宋建立之时,有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早已经雄踞北方多年,而且对中原王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比如五代十国中的后晋和后汉均是辽国扶植起来的王朝。北宋初期的前两任皇帝,也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有北伐...……更多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被后晋儿皇帝石敬塘割让给了契丹,这一年是公元936年,原来的后唐大将石敬塘也因此得到了契丹的支持,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后晋,并向契丹自称为儿子。燕云十六州从此落入了契丹之手。燕云十六...……更多
揭秘石敬瑭:五代十国时期的“卖国贼”还是“求生者”?
...敬瑭造反,但苦于实力不够,听从大臣桑维翰的建议,向契丹(938年契丹改国号"大辽")皇帝耶律德光求助,以三个厚颜无耻的条件,换取契丹出兵助战:石敬瑭的出价1、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国土;2、每年进贡大批财帛30万;3、...……更多
“以汉制汉”的辽朝,是如何走上“汉化之路”的?
...功开辟辽国,完成了“可持续发展”政权的打造。最初的契丹八部之间,地位大为平等,除了选举出“夷里堇”作为军事威望者,领导者之外,其余的一切商业或生产都是完全自治,互不干涉。而辽国的出现,打造了统一化的税...……更多
北宋为何始终无法夺回燕云十六州
...者很多,但谁也无法让长城以北变成农业经济地区,或许契丹、女真、蒙古、满清的统治者很野蛮,但谁也无法让长城以南地区退化成游牧经济地区。 更主要的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从普遍意义上,不论哪个民...……更多
辽国和金国在我国古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值得丹青铭记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朝代,一共经历了九个皇帝,国祚长达二百一十八年。契丹族本是东胡鲜卑的后裔,与室韦、库莫奚等族同属蒙古族的细小分支。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了平定北方地区,在契丹人的聚居地设置...……更多
宋朝的强大之处限制了你的想象
...是一个大客题,宋朝的文化有多强大呢?宋辽宋朝钱币 契丹人兴起于唐朝,崛起于五代十国。这个北方游牧部落崛起后,为何向南拓展,因为中原文化的吸引,使他们逐鹿中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要比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还...……更多
“海上之盟”为何成为了历史名梗,政治弱智操弄的代名词
...其实身份可疑)马植所言,认为刚刚被女真好一顿胖揍的契丹垂亡在即,遂派人渡海联金攻辽,企图趁火打劫乘机收复燕云。史称“海上之盟”。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徽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仅葬送了自己还赔上了江山。“海...……更多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精妙之处恰恰在那30万岁币。宋辽形势图1004年秋,辽国(契丹)和大宋再次掐了起来。辽国军队几乎倾巢出动,破定州、克深州、取铭州,不到三个月便攻到澶州城下,澶州距汴京(京师)不过百十里,如果拿下澶州契丹快马三...……更多
柴荣的军事才能与统一大业
...时期,后晋的石敬瑭于938年按照约定,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此后的中原王朝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却一直没有成功,比如宋太宗一度兵临幽州城下,但却兵败高梁河。其实,在宋太宗之前,有一位皇帝是有机会收复此...……更多
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他上书对宋真宗说“是与之亢立,失孰甚焉,愿如其国号契丹足矣”意思就是我们宋朝怎么能称他们契丹人为北朝呢?直接叫他们契丹国就好了。宋真宗接受了这个建议,从此以后宋朝的国书都称自己为大宋,辽国为契丹,对于...……更多
为什么说柴荣不死无法改变后世的进程
...可惜。因为柴荣在驾崩的前夕,御驾亲征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取得了42天收复三州三关的辉煌战绩。大家都认为如果他不突然驾崩的话,后周可以收回燕云十六州,柴荣可以完成他许下的誓言。那事实真的如此吗...……更多
辽国灭亡后,盛极一时的契丹族去哪了
...所承认,而辽朝就是其中的代表。辽朝的主要构成民族是契丹族,这个民族曾在历史上给中原政权造成极大的威胁,强盛之时,甚至几乎入主中原颠覆中原王朝。作为兴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民族,凭借马上功夫,在历史中留...……更多
夹缝中的生存:辽金境内汉人群体的身份困境与抉择
...疑是很骨感的:很多事情并非一厢情愿的事情。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导建立的王朝。辽朝的版图也很“碎”:包括契丹的部族(辽的基本盘)、渤海国故地、女真各部、燕云十六州以及蒙古高原各部。因此大辽皇帝治理成分如此...……更多
燕云十六州:从石敬瑭的割让到明朝的收复
...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更多
为何说“澶渊之盟”实现了宋辽之间的双赢
...的和平局面。第一、“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公元916年,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就通过血腥的征伐征服了草原上的各部落,建立了契丹王朝。燕云十六州北部的长城阻挡了契丹人的南下,后唐时期这条防线崩溃,后唐时期的驸马爷...……更多
刘崇趁郭威立足不稳时联合辽国南侵,为何最终不了了之?
...立称帝,延续后汉的国祚,史称北汉。然后刘崇向北方的契丹辽国称臣,并联合辽国南下入侵,图谋趁机夺取中原,恢复后汉的江山社稷。然而刘崇的图谋并没有成功,他谋划的这次与辽国的南侵最终以虎头蛇尾的形势结束。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