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1 19:14: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澶渊之盟

公元1005年,北宋和辽国在经过25年的战争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澶渊之盟。由此,北宋和辽国在遵循双方国界线的情况下,和平相处了一百多年。

但是,随着金国的崛起,北宋和辽国的和平天平也被打破了。其实,早在金国进军辽国时,北宋朝廷内部便掀起了一场大讨论,到底是协同辽军抵御金兵,还是和金兵结盟灭掉辽国,并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

最终,北宋事先背信弃义,选择与金国结盟,夹攻辽国。但是,北宋朝廷真的不清楚唇亡齿寒的道理吗,至少有辽国在北方抵挡,其他北方游牧部落便无法顺利进入中原。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辽、金、北宋并存疆域图示

不过,一旦辽国的固有领土被金兵占领以后,金国势必会趁着羸弱不堪的北宋朝廷,转而派遣军队直下中原腹地,灭掉北宋。

说实话,我们可以从北宋和辽国相互和平的相处100多年来看,辽国人并不崇尚战争,在最初他们只不过是想从中原掳掠人口和得到相关生产技术,才发动一次次袭击。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辽国人从来没有取代中原王朝的野心,他们甚至对固有的中原王朝怀着敬意,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其实,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契丹(也就是辽国)就和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五代十国时代,契丹还通过军事手段将燕云十六州的控制权交到了石敬瑭。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燕云十六州图示

并且,契丹军队在帮助石敬瑭拿下洛阳后,便率军返回北方基地。这样来看,契丹人还真没有想侵吞中原王朝的野心,他们无非还是想从中原地区得到岁币、布匹等必要物资推动本国社会的发展。

所以说,我们可以把辽国理解为崇尚中原文化的游牧民族,正是因为这种敬畏之心,让他们能够和北宋保持上百年的和平。(辽国不像金国、蒙古的直接战略目标就是取代中原王朝)

其实,辽国人也知道,四处开战无异于穷兵黩武,最好的办法还是发展国力才能更好地抵御新的军事威胁。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然后,我们再来简单了解一下辽国在后期的军事防卫线。虽然说北宋和辽国签订了和平协约,但是辽国的主要防卫基点还是以北宋为主,也就是防卫线主要朝南,并且在北京和大同等地布置了重兵防卫。

同时,大同周边的地形较为简单,并且还处于当时的塞外地区,和内地区的军事、经济联系自然比较薄弱,防御力量自然也十分薄弱。

相比之下,北京的军事防卫位置稍微好一点,毕竟北京的北部还有燕山阻挡,能够有效阻击外来敌军(这里便可以指代新兴的金国,也可以以金国为主体,指代后期的蒙古)。但是,一旦析津府北京失守,辽国只能向西北撤退,否则便会被敌军全部消灭。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但是,相比南方防卫线,辽国的北方防卫线就显得势单力薄了。由于辽国已经把重兵布置在了南方防卫线,导致其对于关外地区的控制力度逐渐薄弱,这也就让以女真族为主体的金国开始从东北一带崛起,并且在吞并关外的过程中,也在积极向关内进军。

据史料记载:金国大军灭辽的顺序为从东至西,即先攻克东京、上京、中京,再以此为据点,向西京和南京进攻。(辽国在统时期,一共拥有五个都城)

最终,金国大军在宋军的配合下,攻陷了南京,辽国突破包围圈的部队便在中亚地区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西辽,但是很快就被崛起的蒙古帝国吞并。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其实,在辽国后期,辽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带有明显中原文化的和平之国。正如前文所说,虽然两国依然是对峙关系,但是辽国确实是北宋最好的北方屏障。

一旦北方屏障被金兵攻陷,北宋的北方边境线将再次重燃战火,百姓又会陷入水深火热的战争当中,好不容易积攒的国力又会被损耗,导致后期无法抗争新锐的金国大军。

说实话,没有一个人喜欢战争,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可能在顷刻间失去以前的版图。既然北宋以及采取和辽国用钱财换和平了为什么还要与和平国家重开战端呢,金兵一旦攻取辽国,北宋离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宋徽宗

但是,金国人给宋廷给了一个优惠条件,便是将燕云十六州领地返还给北宋,这对于渴望北方领土回归的宋徽宗来说,简直就是一道实在的诱惑。

当然,之所以金国在灭辽初期给北宋提出这个优惠条件,还是在于他们并不清楚燕云十六州的实际战略价值,他们一心只是想占据辽国固有的北方领土。

但是,金国人一旦明白燕云十六州的军事价值,势必不会交给北宋。所以说只能趁着联合作战,抢先占据燕云十六州,这样基本上就不会产生利益纠葛了。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不过,宋徽宗还是高估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军队在北上作战中,仅攻取了易州和涿州两座防御力量薄弱的城池,并且便在后续作战中便遭遇到辽军的激烈抵抗,无法继续推进,最终还是金兵将燕云十六州攻占。

虽然说,在这次联合作战后,金国遂将幽州等地的6个州城池返还给北宋,但正是这场战争也让金国知道了北宋也是樯橹之末了。

北宋和辽国为唇亡齿寒的关系,为何还要签订盟约?

宋徽宗(影视形象)

所以,金国大军准备厉兵秣马以后直接吞并北宋,统一中原。对于北宋来说,单方面撕毁和辽国的和平约定,让金国知道了北宋的底细。对于辽国来说,北宋俨然变成了“”见利忘义”的小人。

正是如此,在辽国被灭的两年后,金军大规模南下,渡过黄河攻陷了汴梁,俘虏了北宋二帝,造就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靖康之耻”,北宋正式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21: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联金灭辽与联蒙灭金的错误决策
...的支持,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中原地区自此失去屏障。宋军北伐形势图而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之后,当时的统治集团并不是没有
2023-10-27 14:41:00
揭秘北宋马植:一腔热血筹谋复燕,却遭不白之冤
...冤的忠臣便是马植,出生于燕京的汉人大族,其祖上由于辽国对汉人发动战争进行掠夺,而逃至燕云地区定居下来。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晋被后唐围攻,后晋不得已以割让燕云地区为条件向辽国求援
2024-05-02 18:23:00
宋、金定盟相约攻辽,但宋徽宗曾想爽约是为什么?
...国签订了《海上之盟》。这份盟约中约定宋、金联手攻打辽国,履约后,宋朝将得到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就梦寐以求的燕云十六州。当然,燕云十六州需要宋军自己去攻打,金国不插手,金军不会进
2023-02-03 21:02:00
宋朝的强大之处限制了你的想象
...为中原文化的吸引,使他们逐鹿中原。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要比赵匡胤建立的宋朝还要早,但辽国文化却无法与宋朝相“抗衡”,但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必然要与辽国发生冲突。俗话说:“一
2024-04-23 17:38:00
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的生产力和武器制造技术,却对外用兵屡屡失利,甚至和辽国金国签订屈辱的条约。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解,在澶渊之战的时候,明明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宋辽
2024-04-21 13:27:00
1123年宋徽宗收叛将张觉,为何一手好牌被打的稀
...国同哀。宋金结盟1120年,北宋与金国为了联合力量夹攻辽国而签订军事盟约,由于当时辽国处在宋金之间,两方无法互派使者,而两国却隔渤海相望,于是就从海上建立了相互通使的方式,因
2024-06-25 15:43:00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赵光义也曾率军北伐,灭掉了北汉之后,想要御驾亲征辽国,乘机收回燕云十六州,都打到了幽州,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是却功败垂成,赵光义也中箭受伤。宋徽宗赵佶曾经与金国签订了“海上之
2022-12-22 16:23:00
从海上之盟到靖康之变,宋徽宗一手葬送了北宋王朝
...成了敌人,两国曾经达成了共同灭辽的“海上之盟”,然辽国灭亡后,金国又立即向北宋开战。本文就来说说宋徽宗时期糟糕的外交政策。一,只爱艺术,不爱江山1100年,年仅20岁的宋哲宗
2023-03-05 22:40:00
金朝与宋朝为什么会反目为仇
自宋朝建国之日起,就与北方契丹辽国、西北党项西夏形成三国之势,一百六十余年间,三国之间有斗争也有妥协,有军事攻防也有边境贸易,形成了谁也灭不了谁,谁也打不赢谁,这种僵局直至白山黑
2023-02-22 14: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