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20: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强唐弱宋。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弱的一个朝代,立国300年时间,被辽国欺负,被金国欺负,最后被蒙古人欺负,期间还出现了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等众多耻辱事件,以及北宋和南宋两次被外敌所灭。

宋朝之前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非常强盛、富庶的一个朝代,宋朝突然变弱了,这2人是罪魁祸首。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一、赵匡胤

赵匡胤,起初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将领。

959年,柴荣率兵攻打契丹,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时,突然身患重病,只能选择撤军。回来后,由于当时流传着“点检做天子”的说法,柴荣放心不下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害怕自己死后,张永德会谋反夺取自己儿子柴宗训的江山,于是将张永德贬官,提拔赵匡胤做了殿前都点检。

结果,却弄巧成拙。

959年7月27日,柴荣去世后,手中兵权的赵匡胤趁周恭帝年幼,根基不稳之际,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江山。黄袍加身后,赵匡胤害怕别人效仿自己兵变夺权,于是听从丞相赵普的意见,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取了手下武将的兵权。至此,宋朝形成了防备武将,重文轻武的传统。

宋朝平时将领不统兵,由文官治军,造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问题。再加上重文轻武的思想,导致人们尚文不尚武,学武研究兵法的人少了,良将也少了,军队战斗力自然就弱了。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二、石敬瑭

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曾将中原王朝的北方屏障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了契丹。失去燕云十六州后,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入侵中原王朝的腹地,让中原王朝永无宁日。

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域为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自古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必经之路,是中原王朝北部边境天然的防御阵地。燕云十六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中原王朝的皇帝也曾费尽心思地想要收复它。

959年,北周世宗柴荣稳定国内局势后,就率兵征讨契丹。当时的契丹,国内政局不稳,正是孱弱之时,而柴荣兵强马壮,他率兵进入辽国境内后,连战连捷,只用了24天时间,就收复了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想乘胜追击,夺取幽州时,却突患重病,只能撤军,功败垂成。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彩荣去世后,赵匡胤夺取了其儿子柴宗训的江山,建立了宋朝。燕云十六州,也是宋人的一块心头病。

赵匡胤在位期间,灭掉了后蜀、南汉、南唐。赵匡义继位后,又灭掉了北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随后,赵匡义将目光放在了燕云十六州身上,他率兵北伐,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惜,赵匡义惨败给了辽军。赵匡义的儿子赵恒继位后,也派兵北伐(雍熙北伐),想要从辽国手中夺回燕云十六州,但依旧被辽军击败了。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皇帝耶律隆绪率20万大军南下,一路连战连捷,打到了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城下,威胁大宋的都城汴梁(东京)。

都城有危险后,宋真宗赵恒想南逃,但被宰相寇准阻止了。在寇准的力劝下,赵恒被迫御驾亲征。这激励了宋军将士,宋军三军用命,在前线击败了辽军。萧太后担心,宋朝各地的勤王军赶到后,会将辽军包饺子,断了辽军后路,让辽国20万大军陷入绝境,于是主动和宋议和。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宋真宗赵恒急于退兵,于是和辽签署了被宋人视为耻辱的澶渊之盟。辽国同意撤军,但宋每年要给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此,宋就放弃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

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石敬瑭为何要将其送给契丹,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石敬瑭,粟特族人,他自由沉默寡言,但是很喜欢都兵书,而且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和汉朝名将周亚夫。代州刺史李嗣源,看出石敬瑭是个前途无量的年轻才俊,将自己的爱女嫁给了石敬瑭。同时,李嗣源还让石敬瑭统领自己的亲军精锐骑兵“左射军”,号称“三讨军”,让其成为了自己的心腹爱将。李嗣源和李存勖,都是晋王李克用的养子,两人关系密切。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916年,李存勖和后梁大将刘鄩交战时,刘鄩率兵袭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李存勖,军情危机,石敬瑭率领十几名亲军驰入敌阵,东挡西杀,左冲右突,遏止住了敌人的攻势,掩护李存勖后撤。事后,李存勖抚摩着石敬瑭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并赏赐了他很多财物。除了救李存勖,石敬瑭还多次救过岳父李嗣源。917年,李存勖、李嗣源与刘鄩战于莘城,李嗣源与石敬瑭陷于阵中,石敬瑭挺身挥剑,来回辗转苦斗,奔跑数十里,大败刘鄩。

石敬瑭跟随李存勖、李嗣源转战各地,立下了赫赫战功。

923年,在李嗣源、石敬瑭等人的扶持下,李存勖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在位期间,并岐国,灭前蜀,得凤翔、汉中及两川之地,震动南方割据诸国,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晚年的时候,沉缅于声色,导致百姓困苦、士卒离心,最终引发了兴教门之变,李存勖战死于战乱之中。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率兵平定叛乱,接替李存勖,做了后唐第二任皇帝。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李嗣源称帝后,加封石敬瑭为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保义军节度使,还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这让石敬瑭成了后唐重臣,手中的权势很大。933年,李嗣源去世后,其子李从厚继承皇位。934年,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在凤翔起兵叛乱,他推翻李从厚自己称帝了。李从厚逃跑至卫州时,被石敬瑭抓住并幽禁了起来,最后被李从珂派人杀害。

李从珂继位后,任命石敬瑭为太原节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国、威塞等军蕃汉马步总管。石敬瑭得到了李从珂的重用,但李从珂并不信任石敬瑭,反而将他视为自己最大的威胁。而石敬瑭呢?也不信任李从珂,一边对他小心防范,一边在暗中准备粮草器械密谋造反。

准备充足后,石敬瑭为了试探李从珂对自己的态度,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让他到别的地方任节度使。李从珂知道,石敬瑭调动会反,不调动也会反,于是先下手为强,改任石敬瑭为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又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名号。接到李从珂的诏令后,石敬瑭装病不肯去郓州就任,还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说李从珂是养子,不应该继承皇位。这惹怒了李从珂,他罢免石敬瑭的所有官职,并派兵征讨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石敬瑭的实力不如李从珂,为了避免被李从珂所灭,他打算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每年进贡大批财物,认小他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石敬瑭手下的将领刘知远(后汉高祖)说:“对契丹称臣即可,当儿子则太过分,多送些金帛使辽兵援助而不必以割地相许,割地会造成将来后患无穷啊!”石敬瑭一意孤行,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并做了遗臭万年的儿皇帝。

在契丹的帮助下,石敬瑭顺利击败李从珂,并灭掉后唐,建立了后晋。石敬瑭做了皇帝,但是他每年要给契丹孝敬大量财物,还要自称“臣”,“儿皇帝”,皇位坐着很憋屈。石敬瑭晚年的时候,猜忌心很重,不喜欢用士人,专任宦官。导致宦官专权,吏治腐败,朝纲紊乱,民怨四起。与此同时,在内石敬瑭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在外不敢得罪“父皇帝”耶律德光,这让他忧郁成疾,在942年6月去世,时年51岁。石敬瑭死后不久,后晋被契丹所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300年都没收复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用1年就搞定了
...,都被朱元璋收入了麾下,其中包括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又称为幽云十六州,是指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是北方
2022-12-22 16:23:00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地位与战略价值
燕云十六州,大致位置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地区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具体的十六州主要为:幽州、瀛州、檀州、涿州、莫州、蓟州、妫州、蔚州、朔州、顺州、云州、应州、儒州、
2023-12-20 15:18:00
公元936年七月底,正为怎么打破燕云十六州防线、实现牧马中原壮志发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一觉醒来,手下人赶来报告:后唐的北面总管石敬瑭送来密书一封。耶律德光打开一看,高兴得几乎要精
2024-06-08 08:01:00
...称臣,两国结为父子之邦,行父子之礼,同时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石敬瑭由此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人物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儿皇帝”和“卖国贼”的最佳形象代言人。其实,
2024-07-05 21:08:00
为何说两宋没了燕云十六州,形同菜板上的鱼肉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这一地区东结渤海,西连晋北,南临河套地区,时刻逼视着河北、山东、山西数省之地。公元
2024-06-12 19:53:00
谁才是割让燕云十六州的罪人
...中原政权依赖着地理优势守卫自己的家园,这个优势就是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简单来说,燕云十六州就是中国北边和西边的一大堆崇山骏岭,这些山
2023-05-14 16:39:00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的崛起与割让燕云十六州
...是“史上最大的H奸”,这话不无道理,因为正是他割让燕云十六州,导致中原王朝数百年无险可守,对两宋的灭亡负有很大的责任。石敬瑭为何要割让国土?被他认作“父”的那个“贼”又是谁呢
2023-11-02 06:41:00
...德光的帮助,将比他小10岁的耶律德光认作了父皇,并将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送给了契丹,这换来了耶律德光的出兵相助。在契丹军队的帮助下,石敬瑭占据了山西、河北等地,并建立了后晋。
2024-06-27 17:40:00
石敬瑭挖的坑,两宋300年为何没填上
燕云十六州,别名幽云十六州,具体指的是中国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历史上对于这个地方的争夺可是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既然广受大家喜爱,这块宝地肯定有它独
2024-05-11 13: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
从春秋首霸到稷下争鸣,齐地往事织就斑斓长卷
在齐鲁大地上,齐国的历史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每一个事件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串联起从立国到兴衰的千年风云。自姜太公受封于齐奠定基业
2025-08-22 17:49:00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
2025-08-22 20:30:00
首次公开亮相!限时展出!这两件青铜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青铜鍑和青铜锸,8月22日起在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限定首展,首次公开亮相
2025-08-22 20:58:00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