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3 20:1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千年来,关于澶渊之盟大致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大宋明明具有战略优势却和辽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把面子里子输了个底掉。

另一种则认为,大宋每年向辽国贡奉的30万岁币纯属九牛一毛一一盟约签订后大宋在两国互市中赚大发了,这招移花接木的谋略不仅成本极小,而且还为中原换来了百年和平。

可在笔者看来,澶渊之盟的的精妙之处恰恰在那30万岁币。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宋辽形势图

1004年秋,辽国(契丹)和大宋再次掐了起来。

辽国军队几乎倾巢出动,破定州、克深州、取铭州,不到三个月便攻到澶州城下,澶州距汴京(京师)不过百十里,如果拿下澶州契丹快马三五日便可锁住大宋咽喉。

这次辽国可谓下了血本,因为大军中出现了两个领军人物一一掌握着实权的萧太后和她的儿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用中原的话说,双子星座,妥妥地“御驾亲征”。

殊不知,此次南侵耶律隆绪根本情非自愿,而是被霸道母亲押上战场的,所以耶律隆绪一路上情绪低落,总是耷拉着脸。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耶律隆绪剧照

那萧太后为何非要亲征呢?或有以下原因。

1:消化国内矛盾一一萧太后效仿的汉制改革正处于深水区,这让分光吃完的文臣武将们很不适应,纷纷要求她下台,全力主张由耶律隆绪亲政。

2:因为高丽一一高丽坚决奉行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略方针,之前“奉辽为正朔”,给大哥使银子并和大宋断交,后来又甩脸子,声称如果你连大宋的腕子都掰不过,就再没资格当老大了!

3:扼守黄河天堑,宣誓燕云十六州,让契丹快马和膑铁弯刀有能力洞穿中原,更重要的是燕云一带属辽国特区,经济、文化远超本部,如果不小心弄丢了就意味着契丹人只能再次回到石器时代。

所以辽国必须赢,萧太后必须赢,至于赢多赢少无所谓,哪怕一两银子也行。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萧太后剧照

来到大宋,面对辽国的凌厉攻势宋军终于在澶州城外稳住了阵脚。

与此同时,庙堂上出现三种声音。

1:皇帝(宋真宗)赵恒,是北上迎敌还是固守汴京迟迟拿不定主意。

2:王钦若、陈尧叟等人主张南逃,把京师迁到金陵或是成都,构建战略纵深,既可保皇帝无虞,还有大把机会反攻。

3:不惜一切代价,把敌人挡在澶州城外粉而碎之,主战代表当朝宰相寇准。

寇准为何敢亮剑呢?或因他读懂了萧太后。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寇准剧照

首先,辽国在秋季发动侵略战,从时机上判断应该是内部出了问题,因为寒冷冬季对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是莫大的考验。

辽军看似张牙舞爪如洪水猛兽,其实就是只纸老虎,他们根本没有决心发动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战。

偷袭辽军粮道,巩固大后方,在澶州打一场持久战一一辽军的铁骑在野外有足够杀伤力,可攻城拨寨却是另一回事。

于是,一段演出拉开大幕,赵恒配合得很好,《宋史》载:

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意思是:赵恒御驾亲征,所过之处大军山呼万岁,几十里不息。当赵恒登上澶州城头时宋军立刻精神焕发,气势如虹。

这就是领袖的力量。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赵恒剧照

宋军日夜枕戈待旦,筑起了一条钢铁防线,所以寇准每天只在城头上干两件事一一喝茶和聊大天。

寇准点中了契丹人的要穴。

辽军慌了,一个个冻得直哆嗦还瘪着肚子,这仗还打个毛啊!

无奈之下,辽军主帅萧挞凛想到了一个办法:兵行险招,亲自到城下把宋军主力部队引出来,在野外决一雌雄。

城头上的士兵一看还有这等好事儿,连忙压下八牛弩朝小分队一阵乱射,萧挞凛当场被射成了马蜂窝。

萧挞凛的抵近侦然决定了他的生死,也让此次战争的走向变得更加精彩。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契丹将士剧照

随后,杨延昭(俗称杨六郎)奉命出击,从侧翼攻入辽军大营,虽杀敌不多,但却给辽军造成了巨大心理阴影。

杨延昭的胜利似乎一下改变了态势一一大宋由被动挨打转为战略进攻一一这是合约签订前宋军取得的唯一一次大胜,不过,也仅此而已。

双方再次回到战前状态一一辽军重振旗鼓,挥舞着镔铁弯刀,在暴风雪下咬牙切齿,可终究还是找不到拿下澶州的办法。

宋军呢?后方补给沿沿不断,好吃好喝侍候着一一大宋的富庶是傲视天下之本,可惜却没有那份舍我其谁、谁与争锋的雄心。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赵恒剧照

冰雪堆集,宋军的烤肉味飘向辽军大营,士兵反战情绪高涨,顶层也开始重视起来。

不久,辽营放出消息一一原则上可以停战,但大宋必须使点银子,另外,如果想打燕云十六州的主意门都没得。

这是一个豪强而又霸道的妥协一一萧太后看穿了大宋皇帝赵恒的心思一一赵恒早就想逃离战场,打道回府了。

不过,赵恒也有条件:停战可以,赔钱最多100万,只是步子要快一些,因为汴京还有太多歌姬和美酒在等着自己。

皇帝表态了,主和派王钦若等人一片欢呼,声浪把寇准逼进了死角。寇准知道自己断然拗不过皇帝,于是给首席谈判代表曹利用开条件:

和谈可以,但岁币不能超过30万,如果多一毛,就跺你的脑袋。

寇准为什么不执行皇帝的旨意,为什么不开价80万、50万,而偏偏是30万呢?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澶州古城一角

当年,石敬塘认贼作父,把燕云十六州双手献给契丹人,做成了梦寐以求的儿皇帝一一这是汉宋之痛,也是中华几百年来的痛点。

所以,赵匡胤一开国就为燕云十六州作了两手准备。《宋史》载:

石晋幽燕割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任独限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如回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大意是:为解决燕云十六州的事,把每年的财政盈余存起来,达到三五十万后用钱去买,如果实在不行,就招募敢死队去抢。

请注意,以上文字透露了三个重要细节:银子、刀子、保底价三十万。遗憾的是赵匡胤一生都没能打开“封桩库”。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赵匡胤画像

经过扑朔迷离的“斧声烛影”后,赵匡胤的的弟弟赵光义上台(宋太宗),分别于公元979年、986年两次北伐,誓言夺回燕云十六州。

可惜赵光义极具豪情,结果却是兵败高梁河,痛失杨家将。

实实在在讲,大宋自赵光义后后来的皇帝只经营着富庶,守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恐惧契丹骑兵,失去了锐气,甚至在骨子里认为契丹已是一个宏大的王朝。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除了朱元璋是个特例之外,所有的北伐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

只因南方经营着富庶,北境却出产铁骑弯刀和风卷残云的野性一一他们一无所有,随时可以推倒重来;他们野蛮十足、文明不够,但灵活的机制甩大宋几条街。

也许赵恒正是这样想的,所以为了息事宁人他的价码是100万岁币,只是他忘了两件事一一远超祖父的30万一一索性没提燕云十六州。

好在寇准没忘,即便不能和燕云挂钩,最起码也要守住30万的底线一一这是发生在一千年前大国博奕,可富庶并不能和雄兵划等号。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赵光义剧照

澶州城北,黄河岸边,宋辽握手言和,达成如下和约(仪式还没完成赵恒就溜了):

1:宋辽为兄弟之国,赵恒是兄长,耶律隆绪为弟;

2:以燕云十六州为界,此后不再有争议,双方不准在边境筑城扩兵,更不允许越境打家劫舍、杀人越货;

3:大宋每年向辽国纳贡30万岁币(银10万、绢20万);

4:开放边境,互换有无,自由贸易。

下面笔者为大家逐条分析。

首先,宋辽虽为兄弟之国,但宋为兄辽为弟,主次尊卑必须泾渭分明,所以当大宋第四位皇帝赵祯去逝的消息传到辽国后,时任皇帝耶律洪基不禁放声大哭,并下旨“奉其御容为祖宗”一一把赵祯的御像挂在庙堂,像祖宗一样供奉一一法理上大宋完胜。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赵祯剧照

其次,燕云十六州赵恒就没有赎回或拿下的野望,那么边境不设防就达到了预期,不过,大宋还是留了个后手一一挖掘沟渠种植大量林木一一恰似如今的朝韩分界线一一阻挡契丹马快速南下一一大宋又赢了一局。

综合第3、4条,至于那30万岁币最后还真是九牛一毛,通过发展生产和双方边境贸易,大宋的财税收入居然达到了惊人的3000万一一这里面契丹贵族作了不少贡献一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同时大宋拿捏住了这头凶猛的野兽。

这就是“澶渊之盟”,这就是合约的定义和精髓。

可大宋真的赢了吗?在笔者看来:不尽然。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宋辽作战形势图

萧太后带着那30万岁币载誉而归,与此同时,大宋后院起了火一一王钦若在汴京给赵恒打了个小报告,大意是:

寇准太不负责了,前段时间押你御驾亲征去澶州督兵,假如陛下有个闪失怎么办?谁负得起这个责?相反,盟约签订陛下哪有一点功劳,风头不都被寇准占尽了吗?

赵恒一听,我这不是让人当枪使了吗?为了下次不至于再去火线,于是下旨免去寇准的相位,干脆去地方做知县吧!

从此,大宋掉进了柔情蜜意、温言软语的奸侫时代。

眺望北方,契丹贵族不断向女真人索要海东青,在草原上大摆宴席醉生梦死,生生忘却了契丹快马和镔铁弯刀。

大约一百年后,女真英雄完颜阿骨打仅用2000精兵就击败了辽宋这两个庞然大物。

期间,大宋同样和女真人签了一次“海上之盟”,但这一次怎么也没能忽悠住完颜阿骨打一一日后的靖康之耻为大宋(北宋)带来了灭顶之灾,将大宋的屈辱推向了极致。

澶渊之盟是大宋的屈辱还是胜利?精妙之处在那30万岁币

完颜阿骨打剧照

后记:历史不可逆转,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在笔者看来,锐气、勇气开拓和进取才是护国安邦的定海神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澶渊之盟用每年三十万岁币“买”来和平究竟值不值
澶渊之盟之前,辽圣宗与萧太后亲征,其军队深入宋朝境内,到达澶州(河南境内),主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并且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军主帅萧挞凛。而此时北宋皇帝宋真宗也接受了宰相寇准的建议,亲征
2024-04-19 15:54:00
为何说“澶渊之盟”实现了宋辽之间的双赢
...由战略进攻转向了战略防御,这也为今后宋辽战争签订“澶渊之盟”埋下伏笔。公元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20万辽军势如破竹,直逼北宋都城,兵戎相见成为对话的姿态。在
2024-08-01 21:00:00
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
...和辽国金国签订屈辱的条约。但同时也有很多人不解,在澶渊之战的时候,明明宋军占据了优势,为什么还要和辽国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宋辽澶渊之盟宋朝之所以接受澶渊之盟,是因为在宋朝的眼
2024-04-21 13:27:00
为何宋朝打仗无论输赢,都给别人送钱进贡
...了打仗无论输赢,都给别人送钱进贡的局面。最典型的是澶渊之盟。1004年,辽国20万大军南下侵宋,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市),逼近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在宰相寇准的极力主张下,
2023-03-13 16:09:00
有人说,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是屈辱,明明在战争中打了胜仗,杀死了敌方主将,还占据了战场上的优势,却主动放弃大好形势,主动向辽朝进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不是屈辱又是什么?也有人
2024-07-21 11:07:00
澶渊之盟到底是屈辱还是成功呢
...宋朝就显得太懦弱了。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盟约——澶渊之盟,这个盟约本身是屈辱的,但仔细观察盟约本身,又是有利的。那么澶渊之盟到底是屈辱还是成功呢?各朝代对周边政权的态度历史
2024-04-19 15:15:00
宋真宗是昏君还是明主?澶渊之盟告诉你答案
...停战争,双方使者在冰冻的黄河上来回奔波,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合约条款不再细述,总之,燕云的事想都不要想,每年给辽国30万岁币,和契丹以兄弟相称一一做个名义上的大哥。当然,展
2023-01-12 21:01:00
宋真宗在位期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其一就是屈辱的澶渊之盟
...间,有两件事值得一提,其一就是在当时看来比较屈辱的澶渊之盟,另一个就有意思了,让原本平凡无奇的宋真宗“名垂青史”了。历代皇帝认为自己功德无量的,就会去泰山封禅。宋真宗本没有这
2023-01-13 13:35:00
寇准屡遭被贬最终惨死,究竟是为何?
...去了北方的幽云十六州,迫不得已与辽国达成了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每年要向辽国缴纳岁币。真宗时期的权相寇准屡遭被贬,最终惨死,究竟为何?一、寇准被贬的前尘后事1、寇准的性格导致屡次
2023-02-27 22: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