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宗教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宗教,其中道教和佛教最为昌盛,也延续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佛教都有长足的发展,他们两者也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教,不过道...……更多
聊聊魏晋南北朝民众心理与宗教生活
...活动也是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巫术、佛教巫术和道教巫术等。而神灵崇拜中,自然神祗、人物神祗以及宗教神祗的崇拜也是民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在神灵崇拜中,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新的神祗形象...……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派别众多、仪式繁杂、信徒广泛的本土宗教;与此同时,佛教经过盛唐时期高度繁荣后,逐步中国化,发展成为遍及皇亲贵胄,平民百姓?之间的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道教与佛教(释)在南北朝的迅速兴起与儒学并驾齐驱,...……更多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怎么还和西域佛教有关?
...宵佳节起源于汉武帝的太一神祭祀起源;道教起源;西域佛教起源。作为中国人古来有之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它与汉武帝太一神祭祀,包括起源于中土的道教产生联系还能说得过去,那怎么还能和西域传入中土的佛教扯上关...……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佛学兴盛,官办寺庙遍地开花
...宗教,中国本土的宗教应当属道教,不过从影响力来说,佛教远盛于道教!造成此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道教在东汉末期兴起,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比中国的道教早了600多年!在汉朝独尊儒术的情况下,佛与道...……更多
佛教与道教:何以佛教在中华大地更胜一筹?
...儒、释、道为首的三足鼎立基本格局。不过作为舶来品的佛教为何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打击,却依旧比本土的道教兴盛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咱不妨简单的介绍下这两个宗教的历史。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诞生...……更多
南北朝佛教巅峰:梁武帝萧衍的宗教狂热与社会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十分盛行,各国统治者都崇拜佛教。有些皇帝对佛教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为佛教所做的事情令人震惊且难以理解。小编不得不感叹,没有人疯狂到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如...……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好男风同性之好名正言顺?
...烈竞争。3、宗教乱儒学独尊的局面被打破,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旧的思想桎梏解除,思辨哲学发展;佛教传入,带来新的信仰和文化元素;道教不断改造,神仙体系完善。...……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六个社会风气最开放的时代
...一直如此吗?其实不然,这一套所谓的禁欲,是宋代理学大兴之后才渐渐深入人心的,存天理去人欲,将理学和道德深度绑定之后,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进而形成越来越病态的审美观。而宋代之前,虽然也有礼仪纲常,也有...……更多
白莲教:从佛教分支到民间神秘组织的历史演变
...参加起义的战斗口号。那么,白莲教到底源自于哪里呢!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50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派系,比如天台,华严,净土,禅宗,密宗等等。佛教中的净土是指,没有被世上“五...……更多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之争
...士们的态度是先度个人后度世人。本身对于弘道就没有多大兴趣,不做宣传,或者说宣传的力度不够,再好的酒也很难卖出去。你看到的道观,往往都是在僻静之处。 再次,佛教虽然是外来的佛教,但经过中国佛教徒的努力,...……更多
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地位的提升
从隋炀帝开始一直到唐睿宗,这100年间,佛教的地位在中国起起伏伏,政治则是导致这种起伏的重要原因。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期间的三位君王对佛教的影响最大,他们就是隋炀帝,唐太宗和武后。尤其是在武后时期,她的一...……更多
南陈宣宗陈顼篡位登基,但却是乱世中的一代雄主
...同志生平没有别的爱好,执政期间最大的行动,就是打击佛教。当然了,皇帝打击佛教,不是胡乱打击,而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由的。北朝礼佛,由来已久。(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北周立国之初,国内的佛教徒大概有两百万人,...……更多
唐朝时期佛教兴盛,从佛教八大宗派看唐代佛教的兴起
...日本、越南和韩国也十分流行。佛教密宗的发祥地是西安大兴善寺,据传在印度教和佛教较量时期,佛教为了能够被当地人认可和发展,开始把原先批判的印度教和婆罗门教融入佛教,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宗派密宗,中国的密宗则...……更多
唐代汉传佛教音乐的兴盛为何兴盛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起,不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历经魏晋南北朝,终于在隋唐时期渐入高峰。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佛教音乐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佛教音乐源于佛陀的口头传咏,为便于劝导与记忆,口头咏诵逐渐采用“偈...……更多
西安出土一块唐代石碑,丹麦记者欲出三千两黄金收购,为何被拒
...是在宗教上,除了本土宗教道教外,很多人以为唐朝只有佛教这一种外来宗教,但事实上还有不少外来宗教,只不过因为统治者的好恶,发展相对式微,如“景教”。都爱说每个人可以有每个人的想法,殊不知这样的想法让古罗...……更多
萧衍的佛教政策:政治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悲剧
...衰败并导致最后的灭亡。 既然如此,梁武帝为什么还要大兴佛事呢?这实在是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千古谜案!在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些解释:一是时代风气使然。二是梁武帝由于他的六弟和次子的作乱,让他心灰意冷,四大皆...……更多
唐朝有多开放,光看在唐朝盛行的宗教就知道了
...的宗教。道教自从出现,可以说一直扎根于民间,而且和佛教、儒家有过多次之争。道教认为老子是自己的创始人,所以李唐王朝在建立之初把道教定为国教。因为老子叫李耳,而唐朝也姓李,他们追老子为自己的祖先。唐朝很...……更多
...、博士弟子秦景一起来到洛阳,随后在哪里建起了第一座佛教寺庙,白马寺,这个被认为是佛教在中国以及东亚的开端。白马寺也成了皇家寺庙。在皇家的支持之下,开始翻译佛经,第一步译著是《四十二章经》,也开始在国内...……更多
唐朝文化对日本佛教艺术有什么影响
...会文化的飞速发展。在日本对盛唐文化的吸收中,诗歌和佛教文化最为明显。奈良时代,佛教在日本大肆兴起,一大批寺面、佛像、佛堂彩绘在这时期完成。佛教文化在日本奈良时代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日本早期文化的发...……更多
聊聊元朝统治者对宗教的态度变化
在王朝短暂存续的98年间,元朝社会中接续兴起过萨满、佛教、儒道、伊斯兰教、摩尼教乃至西方基督教。这些宗教大多由于版图扩张而被吸纳。同样由于地域之广,民族之众,中原、西域或是原本游牧民族的宗教文化在同一时...……更多
梁武帝萧衍痴迷佛教的政治悲剧
...想的深刻变革,儒学强调的忠孝等级观念失去主导地位,佛教和玄学开始兴盛。在人们感到无助和绝望之际,宗教成为精神寄托。佛教源自印度,而在魏晋时期,特殊的政治环境为其提供了生长的沃土。南梁的创立者梁武帝萧衍...……更多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从敦煌壁画花树图式,看其在壁画中的作用
...主要陆路交通要道。而敦煌又是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外来佛教文化交汇碰撞的地方,共同创建了莫高窟。敦煌艺术虽历经千年岁月磨砺,当我们走近精美绝伦的壁画或是栩栩如生的彩塑造像,愈深入研究越会被其精湛的技艺所震...……更多
南齐武帝以一人之“力”改变政局,“断杀”背后藏尽了他的心思
...合”的土地上,最受历届统治者青睐的宗教莫过于道教与佛教。然而,无论是极度崇尚佛教,甚至险些出家的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还是终日沉迷于“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以至于三十年不理朝政的明世宗嘉靖皇帝...……更多
他是高僧,却被美女环绕,圆寂时出现一现象无法解释,网友:神奇
宋代的释印肃在《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写道“佛教众生弘大道,资家报国续宗风”,可见,在宋代的时候佛教对社会的影响有多大,不仅如此,直到今天都还有许多关于高僧的传说。一、佛法的东传这个世界上,虽然科技在不...……更多
聊聊唐宋时期的儿童娱乐生活
...化的影响因素近乎于决定。”众所周知,敦煌石窟是作为佛教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一片近似于“佛教圣地”的宗教性场所,缘何倾向于描述世俗儿童的娱乐生活会出现在宗教场所中,这背后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关联、影响都值...……更多
三教九流是一个汉语词语,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儒家者流、阴阳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农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纵横家者流、杂家者流。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稳定。唐武宗在会昌五年却突然下命令灭佛。众所周知,佛教是外来宗教,在汉朝时期传入我国。佛教传入我国后,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能力,虽然也遭到本土宗教和本土文化的排斥打击,但是经过数百年的不断融合吸收...……更多
为何说吐蕃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君主不是松赞干布呢
...教的事迹。可以说,在赤松德赞的运作之下吐蕃境内佛教大兴,苯教则被严格的限制发展。同时,赤松德赞本人也在这次佛苯之争中成功的利用佛教的兴盛加强了自身的权力,削弱了那些信奉苯教的贵族们的势力。事实上,在这...……更多
佛教为何屡屡遭到帝王的剿灭
佛教在中国发展至今,早已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但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曾遭受过四次灭顶之灾,这四次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组织的灭佛运动,直到宋朝独尊儒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齐桓公在政治、军事与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与成就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在位共42年,他是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2024-06-28 16:48:00
所谓白马义从,是公孙瓒手下第一精锐,一共大约3000人,沮授曾对袁绍说过:“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
2024-06-28 16:51:00
明末的形式很复杂,松锦之战大败后,崇祯帝想过与满洲密谋议和。当时派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完成这个高度绝密的任务。原本一切顺利
2024-06-28 18:32:00
当时的北1京城有10万兵马,尽管战斗力可能比不上八旗,但是对付农民军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崇祯帝非常看好的十万精兵,并没有像他所料那样打退李自成
2024-06-28 18:31:00
崇祯帝消灭了以魏忠贤一党后,朝堂上没有势力可以限制东林党,东林一家独大。当时朝中也有一些大臣建议崇祯帝南迁,但是东林党却极力反对
2024-06-28 18:33:00
整个明代,北1京城不是一次被围,而是被围多次,但是之前几乎没有失守的情况出现。嘉靖帝在位时,就有“庚戌之变”,鞑靼土默特部直逼北1京城下
2024-06-28 18:30:00
分析孟尝君的性格特点,了解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说起孟尝君,相信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朋友们绝对不会陌生了,他是战时期著名四君子之一,原名叫做田文,其父亲是田婴,齐国的贵族
2024-06-28 18:33:00
战国时期魏国是什么地位
众所周知,在战国中后期,秦国和赵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其中,就秦国来说,自商鞅变法后走向强盛。商鞅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
2024-06-28 18:34:00
宋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封建社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自实行商鞅变法之后,君王将农业生产以及战争提高到了同等地位,不仅鼓励老百姓参与战争
2024-06-28 18:34:00
史记记载董仲舒是广川人,现在的河北枣强人。在汉景帝的时候就已经是博士,这个博士跟现代博士的概念完全不一样,汉代博士相当于皇帝身边的高级顾问
2024-06-28 18:34:00
汉武帝跟秦始皇有很多类似之处,有一点两人的做法不一样。秦始皇选择焚书坑儒来抵制儒家学派,汉武帝则让你读书,可只允许读儒家学派的书
2024-06-28 18:34:00
为了解决钱的问题,崇祯开征三饷,辽东打仗需要钱,就征收辽饷,内部剿匪需要钱,就征收剿饷,练兵也需要钱,就征收练饷。加之崇祯那几年年景不好
2024-06-28 18:35:00
田忌赛马讲的是什么故事?背后有什么含义
我想大家都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经常与齐国的众多公子赛马,但田忌的马自然不如他们。这时孙膑便向田忌献上一计,还说到
2024-06-28 18:35:00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被封为了什么爵位呢,赵国重用李牧了没有?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军,曾在赵国北部抗击过匈奴,也打败过秦军的入侵
2024-06-28 18:35:00
史料记载:“承畴、传庭合击于潼关原,大破之。自成尽亡其卒,独与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溃围,窜伏商、洛山中。其年,献忠降
2024-06-28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