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5 10: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宗教是一个民族一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宗教,其中道教和佛教最为昌盛,也延续至今,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与佛教都有长足的发展,他们两者也成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教,不过道教在南北朝时期的地位却没有佛教那么昌盛。佛教可以说在南北朝做到了鼎盛,这是其他宗教所不能起及的高度。

一、从印度传入,被统治阶级钟爱,佛教盛行情理之中

1、东汉时期传入,动荡局势提供土壤

首先需要讨论的是为何佛教会兴盛,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曾经有过描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80这个数字非但没有夸张,反而有些缩小寺庙的规模,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整个中原大地寺庙数量多达3万座,僧尼多达300万人,虽然北周皇帝曾经兴起过灭佛运动,但在此之前佛教一直处于鼎盛时期,那么为何佛教会在南北朝时期大行其道呢?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一开始并未掀起波澜,只是一个小范围传播的宗教而已,但它的发展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国动乱,国破家亡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把中原大地搞得乌七八糟,汉朝由印度传播的佛教在此时便成为许多劳苦民众的信仰。动荡的局势为佛教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土壤。普通民众需要精神寄托来忘却尘世间的一系列苦难,而统治者又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武器来获得人民的信任,二者因素叠加,佛教便成为首选。

2、统治者推崇备至,梁武帝成为皇帝菩萨

在南北朝初期,不仅统治者要求民众信奉佛教,统治者本身也对佛教十分虔诚,南朝梁武帝是推崇佛教的先驱者,他在国家内部大力提倡建立寺庙。各种政策都对僧尼有所优惠,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是对梁武帝时期寺庙情景的最好描述。

梁武帝本人在继位第三年宣布对佛教皈依,并且著有《舍道事佛文》。同时梁武帝要求所有王公贵族以及平民百姓都要信仰佛教,表示虔诚,在史书中往往把梁武帝称作皇帝菩萨。梁武帝本人将佛教思想也运用到治理国家当中,他认为佛教当中的慈悲为怀以及儒家思想中的仁恕思想是可以相结合的,他自己在宫中不仅不吃肉,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要求进行素食运动。这种观念虽然有些激进,但可以看出梁武帝对印度佛教的虔诚。其实印度佛教的斋戒并没有梁武帝这么严格,梁武帝的做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让印度佛教做到了本土化。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二、佛教理论本土化,学说更替适应国情,灭佛运动并未伤其根本

1、统治者无妄之想,佛教理论出现转变

除了梁武帝之外,诸多南朝帝王都对佛教十分虔诚,宋文帝也是其中典型,宋文帝不仅遵从佛教,他同时也认为佛教思想对社会治理有深刻的作用。他认为如果率土之滨都对佛教表示虔诚,所有民众都遵从佛教思想,那么整个天下就会十分太平,统治阶级也会相安无事。

其实佛教理论的传播以及其内核在晋末宋初时期就发生了变化,宋文帝所推崇的佛教理论其实也是本土化的结果。在晋朝末期,佛教的主要思想是般若学不过般若,学更多依附于玄学,需要高僧进行讲述和解释才能被大众所理解,所以带有注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般若学变大行其道,于是般若学开始向涅槃学转变。在此其中,竺道生起了很大作用,高僧法显翻译了六本佛教著作,竺道生紧随其后,撰写了《佛性当有论》等著作,它将涅槃成佛以及顿悟成佛两种学说发扬光大。这两种学说在佛教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讲经注释盛行,高僧促进佛学发展

由于涅槃学的盛行,越来越多的百姓愿意加入到佛教当中,有4名弟子最为有名,被称为四友,或四公。其中法朗的贡献最为突出,他在陈朝被陈武帝赐封为京住皇兴寺,专门主讲《华严经》以及《三论》等著作,弟子众多,隋唐时期的高僧大多都出自法朗的门下。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正是由于这些高僧孜孜不倦的注释以及讲解,才让高深莫测的佛学经典得以被大众所接受,统治者也对于高僧的注视颇为认可,一方面可以让民众更加认可佛教巩固统治,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佛经来加强对人民群众精神的控制。

3、物极必反灭佛运动来袭,佛教分裂门派林立

不过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在佛教大行其道上百年后,两次大型的灭佛运动便接踵而至,这两次运动使得佛教的发展有些停滞。魏太武帝时期的灭佛运动和浩有脱不开的关系,崔浩信奉的是天师道,他对于佛教一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灭佛手段也极其残暴,不给任何回旋的余地,不过为太武帝在位时间较短,灭佛运动没有全面铺开,太武帝逝世后佛教又再次盛行。

随后周武帝时期的灭佛运动就较为柔和,他们主张佛教僧侣入世成为普通民众。同时,周武帝会先与佛教中人进行辩论探讨出最优解才去实施,没有像魏太武帝时期那样去大肆杀戮。而且北魏时期有着完善的僧侣管理体系,哪怕有一部分僧侣持反对意见,也可以尽快镇压,这也是佛教之所以能够长期盛行的原因所在,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办法,对于任何宗教来说都不可或缺,佛教在这方面便有所领先。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魏宣武帝初期,天竺僧侣前往洛阳,但当时的佛教以不像之前遍地开花,佛教也形成了两大派系,北魏时期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更为流行,对于建设石窟也更为钟爱,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便是在此时被建造的,二者也成为中华文化的历史瑰宝。

三、道教佛教之争,从民间到庙堂

1、道教处于成型期,难以匹敌佛教

上文提到南北朝时期最盛行的宗教除了佛教便是道教,其实南北朝也是道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道教在此时间只是逐渐成型,并未达到成熟,而佛教在传入中原之前就已经有了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以及诸多著作,这是道教所不能比拟的。一个拥有完善体系的宗教肯定比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宗教更加有吸引力,也更受统治阶级钟爱,道教本身对于统治阶级并不友好,毕竟他所主张的无为而治等思想并不利于对普通民众的约束。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道教本身是在东晋以及南朝时期逐渐成熟的,南朝虽然朝代更换较为频繁,但是文化高度发达,经济空前繁荣,在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大地之前,荆楚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同时南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也让当时的大多数民众对自然有更深的好奇心,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也更为普遍。

2、文人士大夫偏爱道教,佛教道教之争愈发激烈

南北朝时期也有思想解放的雏形,尤其是魏晋之际,动乱异常,文人士大夫阶层急需一种信仰来保证不同流合污,而崇尚自由不追求名利的道教变更受欢迎,和传统礼制以及儒家相比较,道教更追求的是一种清高的境界,但不至于颓废。不过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颓废发扬光大,他们选择避开世俗,前往深山老林修行,美其名曰追求正道,实际上只不过是逃避社会责任罢了。但正是这种逃避的做法,让道教逐渐成型,同时这些士大夫阶层对于永生享乐的追求也让长生不老成为道教的代名词。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大兴,为何其它宗教做不到

在佛教兴盛的那段时间,道教和佛教曾经有过互相争抢地盘的情况,当时两个宗教都想打败对方,唯我独尊,道教攻击佛教的种种戒律清规是违反人伦道德的,不符合中国传统礼教也不符合世俗观念,道教攻击佛教称这是对国家礼制的破坏。而佛教也将道教称作装神弄鬼的宗教,所宣扬的自由,只不过是淫荡无耻行径的遮羞布,同时佛教为了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不断指责道教,宣扬的种种思想不利于国家安定,在这场争论当中,虽然道教更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但统治阶级肯定希望佛教能够继续昌盛,而且佛教的理论体系十分完善,道教则有所欠缺,尚未形成完善的哲学理论,因此道教便逐渐被抛弃。

为了解决尴尬的局面,那些信奉道教的士大夫阶层开始弥补道教的缺陷,对理论进行从底层框架到上层建筑的全面改造,将老庄的道德思想以及哲学理论进行重新编排,同时在行为规范以及礼仪仪式上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了固定的道教场所,虽然也是模仿寺庙而设置的,但这也让道观成为中华传统宗教的标志之一。

结语:

佛教之所以盛行,道教之所以溃败,究其原因还是统治阶级的选择,佛教从外来宗教逐渐被本土化,道教逐渐从民间走向士大夫阶层,逐渐成型,成熟化,二者都有长足的发展,在今后的上千年中,道教和佛教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这两种宗教也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爆发增长的原因
说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不能不提中国的四大石窟。中国四大石窟包括甘肃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以及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其中除了敦煌莫高窟主要以大量的壁画闻名之外,
2023-06-11 13:52:00
聊聊魏晋南北朝民众心理与宗教生活
...活动也是民间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巫术、佛教巫术和道教巫术等。而神灵崇拜中,自然神祗、人物神祗以及宗教神祗的崇拜也是民众广泛参与的活动。在神灵崇拜中,佛教和道教的影
2023-05-04 10:08:00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派别众多、仪式繁杂、信徒广泛的本土宗教;与此同时,佛教经过盛唐时期高度繁荣后,逐步中国化,发展成为遍及皇亲贵胄,平民百姓?之间的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道教与佛教(释)在南北朝
2024-06-22 21:49:00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怎么还和西域佛教有关?
...宵佳节起源于汉武帝的太一神祭祀起源;道教起源;西域佛教起源。作为中国人古来有之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它与汉武帝太一神祭祀,包括起源于中土的道教产生联系还能说得过去,那怎么还能
2023-02-11 20:57:00
魏晋南北朝时佛学兴盛,官办寺庙遍地开花
...宗教,中国本土的宗教应当属道教,不过从影响力来说,佛教远盛于道教!造成此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道教在东汉末期兴起,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比中国的道教早了600多年!
2023-04-22 07:26:00
概述魏晋南北朝的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并不很广,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社会动荡程度的加剧,宗教作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和寄托,在统治阶层的有意识提倡下,佛教获得了迅速
2024-07-04 23:00:00
佛教与道教:何以佛教在中华大地更胜一筹?
...儒、释、道为首的三足鼎立基本格局。不过作为舶来品的佛教为何历经了“三武一宗”的灭佛打击,却依旧比本土的道教兴盛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咱不妨简单的介绍下这两个宗教的历史。佛教作
2024-04-02 12:54:00
东西问丨张志刚:为何说中国佛教艺术深得互鉴兼容融合“三昧”?
作者 裴心语 崔白露在世界宗教史上,中国佛教被誉为“本土化暨中国化”典范。因而,若要真正认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便要将其纳入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加以深入研究。中国佛教文化艺术有
2024-10-24 15:16:00
南北朝佛教巅峰:梁武帝萧衍的宗教狂热与社会影响
南北朝时期,佛教十分盛行,各国统治者都崇拜佛教。有些皇帝对佛教的喜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们为佛教所做的事情令人震惊且难以理解。小编不得不感叹,没有人疯狂到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就
2024-04-28 22: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