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独汉以强亡”,一直强大的汉朝为何灭亡,四百年江山的基业因何而废?通常,人们认为与两个人关系密切,即张角与董卓:张角掀起黄巾起义,加剧社会动乱,动摇了汉朝根基;董卓进京乱政,造成中央政权的极度混乱,引发汉...……更多
刘焉怎么成了汉末割据
...个条件,刘焉自己都符合,他既有清名,又是重臣,可谓州牧的不二人选,所以刘焉很快自请出镇交州。交州在今天的两广和越南北部,离都城老远了,什么火都烧不到那,而且这么远的距离,中原一乱,交州就将是他刘焉的天...……更多
汉灵帝废史立牧,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期地方政府无法凝聚最大力量,发挥出国家机器的作用。州牧,原意是在一州里替天子牧民,是地方最高的长官,集行政财政军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因此,汉灵帝重置州牧的目的是让州牧能直接干预郡县事务,是皇权向地方的...……更多
2022-12-21 21:42汉灵,汉灵帝,秘密
东汉末年“三刘出京”的初衷没那么高大上,让刘备捡了漏
...,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这三个州郡都在南方,远离东汉的政治中心,远离北方,也远离从黄巾之...……更多
汉灵帝为何轻易采纳刘焉的建议,在地方设置州牧?
...皇帝桓、灵帝执政期间发生的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州牧制度,加速撞击即将倒塌的东汉王朝大厦,终究灰飞烟灭。其中撤除刺史改为州牧掌控地方军政大权之举是汉灵帝点头认可的,身为皇帝应该清楚此种制度明显增强封...……更多
刘焉占领东汉最大的州,如果不是过早去世,绝对是一方霸主
...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汉灵帝立刻应允了,而且由于他是皇室宗亲,皇帝还是信任他的。汉灵帝答应他之后,他准备去交州的,结果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更多
他本是汉室宗亲,为何沉迷“鬼道”,意图造反
...188年,当朝老臣、太常刘焉向汉灵帝进言,希望能够恢复州牧这一官职:“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州牧”本是汉成帝时期设立的地方官职,他的权力凌驾于太守、...……更多
东汉末年,有机会三分天下的还有一人
...,却还有一个人,如果他在,刘备将无处安身,这正是益州牧刘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要说明的是,三国有机会统一天下的人还有很多,例如袁绍和董卓都能算在里面,但是能够做到三分天下的,却只有刘焉一人,不妨让...……更多
从刘秀到汉献帝,东汉是“成也豪强,败也豪强”
...令。刘焉向汉灵帝提出“废史立牧”政策,使刺史转变为州牧,而州牧从此一跃成为一州最高长官,各郡县都受州牧节制。汉灵帝采纳这一建议后,从此打开了军阀豪强割据的潘多拉之盒,地方豪强开始拥兵自重,而东汉朝廷也...……更多
为何会说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将来临,时任太常的刘焉建议汉灵帝效仿舜帝在各种任命州牧的做法,改刺史为州牧,赋予州牧军政大权。汉灵帝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于是采纳了刘焉的建议,逐步将州变成了行政区。东汉十三州 2、荆州的资源汉灵帝最初...……更多
刘虞刘焉同为汉室宗亲,表现却截然不同
...改革就是三月份开始实施的“废史立牧”,即改州刺史为州牧,向地方官放权。汉灵帝重置州牧,本意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以便集中力量对付黄巾军余众此伏彼起及边疆大规模叛乱,从而维护汉室江山的稳固。为此,汉灵帝重...……更多
刘备与刘璋:从联盟到对立,益州的权力转移
...这人就是刘璋。当时在设计《隆中对》时,刘璋已经是益州牧。刘璋占尽了地利,为何最终被刘备取而代之。让人不解的地方是当年曹操下荆州时,刘璋曾再三遣人向曹操致敬,结好于曹操,为什么三年后又转而请刘备帮他讨张...……更多
​东汉时期,刘焉能在汉末立足,是因为曾向汉灵帝提了一个馊主意
...牧”(初选太常刘焉、太仆黄琬、宗正刘虞三人分别为益州牧、幽州牧、豫州牧)来看,特别是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的安排,“废史立牧”是刘焉为自己量身打造一项最佳的保平安途径。具体如下。首先,刘焉素有清名。...……更多
...刘璋)、刘虞、刘繇(刘岱)是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四大州牧,刘备后来占了刘表和刘焉的地盘。东汉末年刘姓官员太多,他们身上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标识——汉高祖刘邦的后裔。为了便于阅读,我先介绍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更多
东汉的刘焉城府有多深?他自荐任职交阯牧暗藏秘密
...废史立牧”建议,恢复自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已罢州牧而改刺史的制度,并加以改革,使州牧实权化。“废史立牧”的建议是时任太常(九卿之首)的刘焉提出。作为建议者,刘焉还自请充任交阯牧。《三国志•蜀书一•...……更多
2022-12-17 12:30城府,自荐,秘密
张松、法正,究竟为何要卖主呢
...容。此后刘璋与刘表就势同水火,只是刘瑁似乎甘心做益州牧的三哥,再没挑起战争。阴溥来到曹营,曹操同意结盟夹击刘表,同时表奏刘璋为振威将军,表奏其兄刘瑁为平寇将军。不知曹操是否有意为之,刘瑁早就不是益州舞...……更多
...,字文仪,南阳郡人。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在他死后刘璋被推举为益州刺史。在刘璋统治时期,王连进入蜀地担任梓潼县令。建安十六年,刘璋在张松的建议下邀请刘备入...……更多
诸侯崛起:东汉末年的权力变迁
...人吧!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对于那些一手创立基业的人来说,恐怕没有什么是比后继无人更令人唏嘘的了!这样的例子在三国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早期诸侯陶谦,因为后继无人,让刘备捡了个大便宜。益州牧刘焉更是...……更多
...诸侯可都是称王称霸的,而东汉末年的这些位却都是挂着州牧、州刺史、太守等等的官衔,他们又是怎么得来的地盘和军队的?大汉朝是从秦末诸侯林立的环境当中走出来的,所以一直以来都很注意诸侯的动向,先是刘邦把异姓...……更多
黄巾起义导致东汉灭亡,也成全了许多野心家
...重大决定,就是采纳了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以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希望凭此有效剿灭黄巾余部。汉灵帝这次下放权力的决策,逐渐使一些地方军拥兵自重,形成...……更多
董卓之乱,为何有诸多刘姓宗室却无力拯救国家
...非常冷漠,反倒是旁系的刘备,一直在努力去恢复大汉的基业。其实,这些刘姓宗室在外地确实都有着不错的势力,可问题是这些人本身就没有打算匡扶朝廷,著名的刘表他年轻的时候一直不得志,后来是在董卓等人上位之后,...……更多
...事,刘焉去了干什么呢,刘焉给出的答案是军政一把抓的州牧,本来这个事已经运作差不多了,后来刘焉又听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于是又运作去了益州,由此可见当时刘焉想去交州的目的并不单纯。既然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这么...……更多
郡县制政区是如何创立的
...渐越权,干预地方行政事务的事例屡屡可见。西汉末更名州牧后,“州为最高之地方行政单位,州牧为名副其实之地方最高行政官”。直到汉灵帝中平五年,中央王朝正式认可州牧作为一级地方行政长官,州的性质也从监察区域...……更多
杨洪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年月已经无法考证了。中平五年,刘焉向汉灵帝建言设立州牧总管各地军政大权,自己出任益州牧。在他死后刘璋继任益州牧,杨洪此时在益州多个郡中任职。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益州,杨洪归顺刘备,在李严的任命下担任功曹...……更多
东汉为什么灭亡?是外戚还是宦官还是其他原因
...乱政,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东汉灭亡的真实原因在于地方州牧的实力过于强大了!自东汉中期开始,就已经陷入了外戚和宦官轮番执政的循环。因为东汉皇帝大多早亡,要么没有子嗣,要么子嗣幼小,所以这时候往往都是太后临...……更多
带你了解荀攸宦海沉浮的一生
...关入荆州南阳界,做了一次折返。昔日(188)刘焉赴任益州牧时,也是经由荆州界入川。从地缘环境推断,荀攸的路线应该是自长安出武关,进入南阳,再南下南郡,经水路入秭归、巫峡,溯流西上。(刘)焉受命而行,以道路...……更多
刘璋手下人才济济,为何在乱世中求助刘备?
...议,应该结盟刘备,既可抵挡张鲁、曹操,还可保住蜀中基业。因此,后来便发生了刘备进蜀,刘璋逼迫投降刘备之事。 ……更多
东汉乱世,汉室刘姓诸侯势力全盛时占据天下之半
...焉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在汉灵帝年间,刘焉提出“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的建议,这个建议被汉灵帝采纳,...……更多
为何匡扶汉室会交给一个弱势的刘备
...无进取心,就这样看着别的势力做大做强。刘焉最先提出州牧制度,在刘焉的建议下,汉灵帝任命了大量亲族作为掌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例如幽州刘虞,扬州刘繇,兖州刘岱,益州刘焉,荆州刘表,这5方诸侯,任何一个实...……更多
...不得人心,就暗中勾结益州的世家望族,从而准备取代益州牧刘璋。《后汉书》中记载:初,南阳、三辅民数万户流入益州,焉悉收以为众,名曰“东州兵”。赵韩之在巴中,甚得众心,璋委之以权。韪因人情不辑,乃阴结州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