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虞刘焉同为汉室宗亲,表现却截然不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21:54:00 来源:戏说三国

中平五年,汉灵帝共进行两项影响东汉政局的重大改革,其中一项改革就是三月份开始实施的“废史立牧”,即改州刺史为州牧,向地方官放权。

汉灵帝重置州牧,本意是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以便集中力量对付黄巾军余众此伏彼起及边疆大规模叛乱,从而维护汉室江山的稳固。为此,汉灵帝重置州牧,可称得上目的明确、设计优化、措施得当、过程顺利及人选择贤、州点特色,只是结果大失所望:州牧权力膨胀、中央集权衰弱、诸侯割据林立、基层政权解体。

汉灵帝重置州牧所产生的后果与欲实施前的设想及实施时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天差地别,是因为如下原因。

刘虞刘焉同为汉室宗亲,表现却截然不同

其一,东汉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阶级关系、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等,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较之于西汉,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故豪强地主在政治上经济上享有特权。特别到东汉后期,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致政权基本上都掌握在豪强地主手中。豪强地主通过兼并土地,建立田庄,出现规模大且多种经营、聚族而居并宾客相附、宗族宗法色彩浓厚兼有私人武装的东汉特色庄园经济。与自耕农经济相比,庄园经济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随着庄园经济的不断发展,豪强地主随之控制了地方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汉灵帝进行“废史立牧”的改革,使州牧一跃成为集行政财政军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从而造成州牧拥兵自重。为了共同利益,州牧与豪强地主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人当坞帅,出现“各方诸侯,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降陌”的现象,导致坞壁林立,基层政权解体,使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刘虞刘焉同为汉室宗亲,表现却截然不同

其二,人心不古。

人心有所去取,去取谓之好恶。(出自《颜氏家训·音辞》)这里的人心,是指人们的意愿、感情等。汉灵帝重置州牧后,首批选择刘焉、黄琬和刘虞三人分任益州、豫州及幽州三州州牧。刘焉治理益州的前期颇有成效,即对叛乱者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又对地方豪强进行打击,以稳定益州局面;黄琬上任豫州牧,不仅平定了作乱豫州的贼寇陆梁,还将豫州治理得有声有色,以政绩卓著而被封关内侯;刘虞在担任幽州牧期间深得人心,不但平定张纯、张举的内乱,而且广施仁政,让幽州安居乐业。黄琬、刘虞对东汉忠心耿耿。黄琬,先因对董卓迁都有异议而被罢官,后因参与诛杀董卓而死在李傕、郭汜之手;刘虞,先断然拒绝袁绍等人欲拥立其为帝,再决然拒绝韩馥等人请其领尚书事,后毅然征讨掠夺百姓的公孙瓒而兵败被使者段训斩首。刘焉,虽是“废史立牧”的提议者,但在益州中后期的所作所为,可见他居心不良:不是为了平定黄巾之乱,保汉室江山;而是为了自己割据一方,保家族兴旺。可惜是东汉后期,大多数的州牧并不像刘虞这样忠肝义胆的汉室宗亲和黄琬这类忠心耿耿的刘室重臣,而是像刘焉这种野心勃勃的东汉军阀。

刘虞刘焉同为汉室宗亲,表现却截然不同

汉灵帝重置州牧,尽管设想是美好,过程是优化,可是结果是悲哀,其根本原因在于东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及东汉后期的人心不古。这是汉灵帝未曾想到的。

笔者按:不识时变,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汉灵帝在实施“废史立牧”过程,尽管想法美好及过程优化,但忽略制度及人心两大因素,最终导致州牧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军阀混战。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袁绍等人讨伐董卓时,刘焉、刘虞、刘表为何没有参加
...,黄巾起义爆发,导致天下叛乱四起。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刘宏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重置州牧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史称“废史立牧”。以刘焉为益州牧,同年又以宗正刘虞为幽州牧,1
2023-06-20 21:44:00
东汉末年“三刘出京”的初衷没那么高大上,让刘备捡了漏
...“三刘出京”。这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
2023-03-08 18:37:00
汉灵帝为什么最先在益州、幽州和豫州设立州牧?
...璋等诸侯,都曾担任州牧一职。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刘宏采纳宗室出身的太常刘焉的建议,开始改刺史为州牧。彼时,汉灵帝最先在益州、幽州和豫州设置了州牧,史称“朝廷遂从焉
2023-06-15 08:07:00
他本是汉室宗亲,为何沉迷“鬼道”,意图造反
公元188年,当朝老臣、太常刘焉向汉灵帝进言,希望能够恢复州牧这一官职:“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州牧”本是汉成帝时期设立的
2023-04-17 15:59:00
除刘备是汉室宗亲,汉末还有哪些著名的汉室宗亲,分别是谁的后裔
...生了黄巾起义,再加上朝廷政治腐败,刘焉在公元188年给汉灵帝出了一个馊主意,劝汉灵帝任命信得过的宗室担任地方上的一把手,给予地方更多的权力,把刺史改为州牧,刺史只是监察官,而
2024-12-03 10:20:00
汉灵帝废史立牧,或暗藏东汉一个秘密
蜀汉忠武侯诸葛亮正因《(前)出师表》而名垂千古,而汉灵帝刘宏恰因《(前)出师表》而遗臭万年。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将“后汉倾颓”的原因归责于汉灵帝。特别是实施“废史立
2022-12-21 21:42:00
从刘秀到汉献帝,东汉是“成也豪强,败也豪强”
...方官僚。东汉末年真正的覆灭之始源自于汉室宗亲刘焉向汉灵帝上奏的一条建立: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
2023-01-08 17:01:00
​东汉时期,刘焉能在汉末立足,是因为曾向汉灵帝提了一个馊主意
...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的“废史立牧”建议及汉灵帝实施“废史立牧”(初选太常刘焉、太仆黄琬、宗正刘虞三人分别为益州牧、幽州牧、豫州牧)来看,特别是刘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
2022-12-17 11:57:00
刘焉:推动东汉瓦解与军阀割据的加速\
...这么做,后面也会出现什么李温,杨温。那么当时刘焉向汉灵帝提出了一个什么损招呢?就是提高州牧的地位和权力,让这些封疆大吏去管理地方,保卫朝廷。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
2023-09-20 2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