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23 23:01: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倾听了感人的故事。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你还这么年轻,你还认得我吗?”

烈士陵园里,一座座墓碑整齐排列。每一座墓碑的背后,都可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在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负责人张丹的讲述中,一个跨越生死的感人故事让大家不由得潸然泪下。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1924年出生的孙云虎,1947年6月投身华野十三纵,成为解放战争中的一名勇士。出征前,他紧紧握着妻子徐桂芝的手承诺:“等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可谁曾想,这句朴素的话语,竟成了夫妻间最后的告别。

1948年,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中,24岁的孙云虎壮烈牺牲,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从此,徐桂芝的人生只剩下“等待”二字,从青丝到白发,27700多个日日夜夜,她把对丈夫的思念深埋心底,用一生的坚守诠释着爱情的重量与信仰的力量。

2024年12月20日,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负责人张丹和同事从淮北出发,前往山东烟台看望徐桂芝老人。“如今老人已经100岁了。虽然语言沟通不畅,但是得知我们来自双堆集烈士陵园后,她眼神里的期待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张丹告诉记者,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一段超越生死的爱恋。

孙玉虎烈士的外孙女说,在看到姥爷的墓碑之后,姥姥没有流泪,只是喃喃自语,“你还这么年轻,我都这么老了,你还认得我吗?”

一句话,一辈子,一个承诺,一生相守。原来真正的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相守,更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与奉献。

张丹感慨道:从淮北平原到渤海之滨,从烈士安葬地到烈属所在地,千里走访,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英雄背后的家国情怀。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些年轻的战士秉持坚定的革命信仰,离开母亲、妻儿,义无反顾走上战场;而留在家中的她们或许道不出什么家国情怀,却凭着朴素的感情,坚定支持烈士的革命事业,传承烈士用鲜血染红的信仰之旗,用勤劳坚毅支撑起残缺之家。

“我不能让眼泪流在父亲面前”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守护着无数像孙云虎一样的英雄魂灵。

淮北守护英烈志愿服务队队长周杨,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无名烈士寻亲。10月22日,他给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多年来,周杨一直在帮陵园内的周光义烈士寻找家人。2023年8月,周光义烈士的家人找到了。

当时正是酷热炎暑,周光义的女儿已年过八旬,常年受心脏病困扰。这让大家都非常担心,准备将见面推迟。 “可当得知父亲被找到的消息,她瞬间忘却了盛夏的酷暑与身体的不适,即刻就从江苏启程,奔赴陵园只为一诉思念。”周杨向记者回忆道。

祭奠现场,当致悼词的低沉声音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让周杨稍感诧异的是,唯有周光义的女儿神情平静,这份反常让周杨满心疑惑——明明是盼了七十余年的重逢,为何在父亲墓前反倒如此平静?

周光义的女儿说:“今天是我70多年来第一次和父亲见面,我不能让眼泪流在父亲面前。今天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我就像一个女儿见到父亲一样,哪怕我倒在了墓碑前,也是伏在了父亲怀抱中……”她的话,让大家的眼眶再次盈满了泪水。

安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工程师袁增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争取淮海战役伟大胜利中所体现出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

袁增嵘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将对英烈的追思转化为工作动力,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作风担当作为,筑牢人防工程地下钢铁长城,为保障人防工程防护效能及安全,推动国防动员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摄影报道

编辑 崔恒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民宋富军圆了一个心愿:二姥爷王悦的名字补刻到徐州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英名墙。此次与王悦一同补刻的,还有来自江苏、山东、山西的5名烈士,有的是战士,有的是支前民工。自2011年
2023-09-30 05:50:00
“小推车”的濉溪印迹②丨11年,他“声声”不息为数百名烈士“寻亲”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吕欢欢 王晓飞【编者按】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在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动员、全民动员、全力以赴支援
2024-07-30 12:43:00
在百年名校开启红色之旅,淮海战役革命文物首次走进校园
10月13日,“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首展暨巡回展启动仪式在复旦大学博物馆举行,共展出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文物75件/套,珍贵历史照片110幅。这也是淮海战役革
2023-10-13 20:54:00
...爱国的崇高情操融入到爱校爱集体的具体行动中去。”“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这句话,饱含军民鱼水深情。近年来,城头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修建完善赣榆人
2024-04-03 09:00:00
追寻·闪亮的坐标丨山河锦绣 思念永恒
...鸡起舞了。拂晓催我们斗争,拂晓引来了光明。第四站: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商丘市永城市)豫地之东的那颗“明星”陈官庄地区歼灭战是淮海战役的最后一个阶段,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
2024-04-04 08:19:00
浙商保险山东分公司第二党支部:寻根溯源守初心 红色精神促发展
...沂蒙六姐妹是拥军支前的代表,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情况下,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
2023-07-12 22:40:00
...南坪镇浍北村72岁的张文武将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皮箱搬进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赠送给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这只铁皮箱是张文武的父亲张印德留下来的“传家宝”,它的文物价值发现者,是
2024-03-28 02:01:00
“二伯,终于找到你了!”
...忘记志愿者集结,帮烈士寻亲1948年,毛义富烈士牺牲在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场上,年仅25岁。家人从此失去了他的消息,他的母亲也郁郁而终。2013年,一名叫周扬的志愿者参与了淮北市
2025-04-04 06:02:00
剧目导赏丨柳琴戏《运河滔滔》:用家乡唱腔,致敬运河边的英雄儿女
...琴戏《运河滔滔》的故事从1948年11月开始,彼时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在邳县碾庄圩打响。碾庄圩战斗前夕,中共邳县县委设立了支前指挥部。县委书记卞怀芝任政委,县长孙恕之任总指挥,全
2023-07-17 12:04:00
榜样丨三代人77年守护淮海战役旧址:从祖屋到红色地标,他用一生续写传承故事
...讯 6月19日上午,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韩村镇“小李家”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外,李华松如往常一样走在院墙外,细心地查看着房屋是否被连日的雨水侵蚀。李华松是1948年4月生人,他出
2025-06-23 21: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