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10-24 08:17: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展现河北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河北日报今起推出《千年文脉·活力运河》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秋日,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永济渠古河道的水面上。10月14日,“千年文脉·活力运河”大运河河北段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媒体采风团抵达邯郸大名。这座历史上因运河而兴亦因运河而湮,终又因运河重获新生的“北方重镇”,正以其独有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千年蝶变。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10月14日拍摄的大名府故城复原沙盘。 河北日报记者 刘萍摄

回眸历史,运河始终牵动着大名的命运。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自此“舟楫竞航,漕运不绝”。至唐代,永济渠上“粮漕船、商船、水师船多达3万艘”,魏州(今大名)作为运河中段枢纽,一跃成为“河北道”治所。诗人李白游历至此,曾以“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的诗句,勾勒出盛唐时期运河与城市的交融图景。

走进大名府故城遗址博物馆,巨大的沙盘重现了北宋“北京”大名城的繁华盛景:街巷纵横,舟楫如织,永济渠畔商贾云集。这座面积达26平方公里的古城,始建于公元360年,却在公元1401年因漳河、卫河齐发的大洪水而深埋地下。

洪水虽使大名府湮没,却也将其以另一种方式封存。大名府故城考古工作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任雪岩介绍,近几年考古工作发现,故城城市布局呈现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环套的“回”字形格局,形制与北宋东京城极为相似。

在考古遗址复原展示区,透明玻璃栈道之下,破碎的瓷片、清晰的建筑基址无声诉说着往昔。任雪岩补充道:“2018年重启考古工作后,我们明确了遗址‘回’字形三重城布局,不仅厘清了路网、河道遗迹,还确认宫城始建于北宋早期、内城建于中晚唐,为研究宋元城市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这些发现,不仅印证了文献记载,更揭示出大运河与这座古城血脉相连的命运轨迹——永济渠带来漕运鼎盛,而漳、卫河的泛滥,又让古城繁华被深深掩埋。

我们行至大名石刻博物馆,仿宋式建筑群守护着跨越千年的“石上史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12.34米的五礼记碑,它巍然矗立,见证着时代的更迭。“此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唐代何进韬的德政碑,北宋时改刻五礼新仪,又称五礼记碑,明末被洪水掩埋后又重见天日。它的命运几乎与大名府的兴衰历史相同。”本地讲解员赵家慧介绍。

而气势壮观的五礼记碑,仅仅是大名石刻宝库的一角,璀璨夺目的石刻艺术在这里大放异彩——

我国迄今出土墓志铭中最大唐代墓志铭何弘敬墓志铭,其铭文为研究唐代藩镇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朱熹写经碑上的行书窠字体,展现着宋代书法的艺术成就;狄仁杰祠堂碑则铭记着一代名相的不朽功绩……他们串联起唐代藩镇历史、宋代理学思想与一代名臣风骨。这些冰冷的石头因镌刻了文字与情感,历经千年风雨仍在诉说着时代的波澜。

这些石刻不仅是艺术,更是运河文化的载体。“我们这里有很多本地志愿讲解员,大家希望把家乡的历史讲给更多人听。”赵家慧的话语中透着自豪,与当地许多青年志愿者一样,她希望让更多人从金石铭文中读懂家乡大名曾经的辉煌。

这份辉煌,既有金石为证,亦有城建为实。

为了预防大水灾,明代异地重建大名府城时,充分发挥了古老的御敌、营建和水利智慧,将其建成“龟背城”,即中间高、四边低,并挖了四个大坑,下雨或者水患时,能够充分导流,不会在城中留下积水。不仅城外护城河与运河和支漳河相通,且在四座城门之内各修有登城马道,一旦有战事或洪水,便于调集人进行防御。

暮色渐浓,自大名府城北门“端智门”入城,我们仿佛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刚出炉的大名烧饼令人垂涎,赫赫有名的大名小磨香油飘出阵阵浓香;文创店与汉服体验馆中,年轻人络绎不绝。当地工作人员笑言:“来我们大名,除了吃住,景点都不要钱。”一句轻松的玩笑,背后是文化共享的胸怀与自信。

登临古城墙,夕阳余晖将青砖染上一片暖金。远处,护城河静静流淌;近处,游客在城墙上悠闲散步。这一刻,历史与现实完美交融——不远处的地下是沉睡千百年的北宋故城,此处是生机盎然的现代生活;深埋的遗址见证着运河昔日的辉煌,热闹的市井烟火则续写着新时代的传奇。正如当地文史学者所言:“大名之魂,系于运河;运河之脉,延绵古今。”

如今,大名县正积极推进大运河展示利用,通过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修缮、博物馆建设等一系列工程,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运河不息,文脉永续,这座被运河托起的千年古城,正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河北日报记者 刘萍 见习记者 崔玉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4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即日起,新华社开设“文化中国行”专栏,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中外文化交流
2024-04-22 15:12:00
河北大名:穿越古今 乐享假期
...中秋双节假期。今年国庆假期大名县紧扣“北京大名府·运河夜未央”品牌深挖北宋陪都文化与大运河文脉以“我上大名府·小城故事多”和“北宋江湖·大名奇缘”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古今交
2025-10-04 09:25:00
文化中国行·探访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重塑老街风貌 赓续隽永文脉
4月30日,游客在冀州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内游玩。 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摄4月30日,记者来到衡水湖南岸的冀州古城。从振商路和竹林大街交叉口一路向北,便到了冀州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当地老
2024-05-08 09:45:00
文化中国行|锡城商脉承古焕新 运河千里水脉绵延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近日在江苏启动。4月25日,我们走进江苏无锡这座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如果敞开无锡这方水土的时空长卷,运河、江南、码头、工商
2024-04-25 13:12:00
《中华水上古城》主题邮局“邮见古城风华·传承运河文脉”活动启动
...10:00,《中华水上古城》主题邮局“邮见古城风华·传承运河文脉”活动启动仪式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楼东大街举行。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总编辑玄志刚、聊城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2025-04-29 17:16:00
杭州: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法治日报》记者随中宣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杭州,品读这部亚运会洗礼下的人文历史“经典藏书”,欣赏“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诗画山水,体验千年
2024-04-30 02:57:00
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
...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本报记者 刘晓宇《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第 05 版)泉州石湖码头。何陈文摄非遗传承人张红萍在制
2024-08-11 06:05:00
文化中国行 | 一条活力河,奏响时代之歌—— “千年运河·魅力天津”系列报道之二 扫码阅读手机版
文化中国行古文化街外景。 本报记者 潘立峰 摄天津北方网讯:大运河,风景古今辉映,文化历久弥新,活力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
2024-06-30 10:03:00
如何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江苏召开“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
...品网络点击量均超30亿次。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在全国所有省级卫视和重点视听平台轮播,取得“现象级”传播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践行,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广为弘
2023-09-19 18: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