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
...抗大宋。以上事实证明半部《论语》治不了天下,但是《商君书》可以。鲁迅先生说过,普通人的一生,就是盛世的牛马,乱世的炮灰,平时榨其身,战时用其命。实际上早在《韩非子》中就有“君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更多
秦朝衰亡的制度因素:从商鞅变法看历史的转折
...守了这一承诺诺,赐卫鞅商於十五邑作为封地,号其为“商君“。《求贤令》使卫鞅看到了秦孝公对名士的尊重,于是他毅然决定入秦,助秦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五年,在经历过一场场辩论之后,秦孝公终于决意变法,一...……更多
大秦帝国首位功臣,没有他秦始皇不可能统一六国
...于社会治安的改革,秦朝君王重用的是来自法家的商鞅。商君深知秦朝民风彪悍,并且社会治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战场上军队的实力。于是商鞅在户籍的改革方面,将法家的严刑重罚体现得淋漓尽致。史籍上记录商君把百姓十...……更多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辅佐两位皇帝的传奇臣子
...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有一种说法,赵普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有一次,宋太宗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更多
商鞅明明是被诬陷冤死的,历任秦王却为何无人为其平 反
...有商鞅。平,反商鞅,只会减弱剑的锋芒,于秦国无益。商君变法,祸根深种,取死有道商鞅本名公孙鞅,卫国(非魏国)人,因在魏国混不下去了,来到了秦国,之所以选择秦国,是因为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在《求贤令》...……更多
秦国军制考辩在《商君书·境内》一篇中,秦军的基层士卒及军官被分别称为“校、徒、操”。而从“吏自操及校以上大将尽赏”这一句来看,“徒”所指应为“一般士卒”,“校”与“操”具体所指不明,这里略过不谈。其中...……更多
超越侯爵的荣耀:商鞅与封君的权力象征
...君的几位著名人物,商鞅是秦国第一个获得封君的人,号商君;其次是张仪,号武信君;白起,号武安君。《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君是战国时期王可以封的最高爵位,从这里来看,君的爵位是高于侯爵的。王...……更多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的核心立法精神。商鞅老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传世大作《商君书》中,这本书虽然叙述繁多,但核心精神都浓缩在第四篇《去强》一章中。而《去强》一文的核心精神可以归结为四个字:九罚一赏。所谓九罚一赏,就是你在秦国...……更多
作为秦国“第一王”,秦惠文王是如何推进秦国统一大业的?
...抚住了守旧贵族。等到秦惠文王手中权力稳固之后,以为商君平反为由,将公子虔、甘龙等守旧贵族处死,明确表示,商君虽死,商君之法仍为秦国所沿用。02收复河西失地,积极东出争霸在先后清洗了商鞅、守旧贵族之后,秦...……更多
商鞅“二十等爵制”的阶层划分:从基层到高层的晋级之路
...可敢定的。因此商鞅功劳如此之大,最后也还是封了个“商君”罢了。一.神奇的“二十等爵制”“二十等爵制”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打压阶级,能力至上”。 在那个奴隶制已经没落的旧贵族时代,进行变革,打压腐朽贵族,是...……更多
他一手缔造了秦国的强大,却落得诛灭全族的下场
...上告商鞅谋反,挑拨到“如今百姓不论老少,知道的只是商君之法,却不知道大王之法,商鞅好似人主,大王为人臣,您不记得当年商鞅对您的处罚了吗”秦惠王听信了谗言,派兵追捕商鞅。商鞅问询逃到了边关,晚上要住旅店...……更多
...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史记·商君列传》中,对“一日三省吾身”进行了诠释:“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意思是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就是聪睿,能够反省自己就是明智,能够战胜自己...……更多
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最大
...于严苛,商鞅本人不得善终。然而秦国此后却继续坚持了商君新法,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在秦王嬴政时期一扫六合,是为秦始皇。3、天下一统而法制崩裂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南征百越之地、北击匈奴,建立旷世基业。然而大...……更多
西安博物院珍宝“勾连云纹玉杯”冲上热搜
...说法。秦国从商鞅变法时起,就对酒采取重税政策,据《商君书·垦令》载:“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把酒的价格比其成本提高了十倍,这就限制了消费,使“大臣不为荒饱”“农不能喜酣奭”,而“农不慢”(...……更多
为何商鞅认为必须弱民以强国
...善民,以民斗民,国家才能轻易拿捏一盘散沙的民众。《商君书》曰:尚奸必出恶政,商鞅之恶政,就是驭民六术,包括以维持社会治安和集权专制的弱民,愚民,虐民和辱民,以及加强农业耕种和经济生产的疲民,贫民。驭民...……更多
商鞅与张仪:秦国丞相的权力和地位之比较
...的,但武信君张仪掌握的实际权力和威望地位是远远不如商君商鞅的,甚至可以用天差地别来形容。商鞅、张仪入秦拜相封侯年表商鞅入秦时间为公元前361年,后多次游说,最终以“富国强兵之策”打动了秦孝公,于是秦孝公就...……更多
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制度是怎么来的?
...过渡性质的爵位赏赐,是仅次于诸侯们自己的一种爵位。商君卫鞅但是在战国末期,各国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爵位,即封侯,比如吕不韦的文信侯,王贲的通武侯等等,要知道战国时期封君是比较常见的,且封君基本宗室子弟和...……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死的最惨的武将
...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商鞅仕秦,向秦孝公献策,实行商鞅变法,他改革秦国户籍制度,鼓励“军功制度”,制订了严格的法律,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多项举措促使秦国...……更多
西汉宗室政策的变化与王莽时期的政治动荡
...掀起了一股“兴灭继绝”的热潮。“兴灭继绝”,出自《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西汉立国至王莽执政时已逾两百年,许多宗亲因为嫡支断绝,因罪除爵等原因丢掉了爵位及封地。王莽在...……更多
周朝对商朝的抹黑:从纣王看历史的真相
...都后,商朝逐渐衰落,通过商朝王墓的陪葬品,可以看出商君的权力正在下降,换一种说法,到了王的时代,商朝的君主错过了大权,才给了武王借手的机会,也许不是因为王粗心无能,而是因为武王姬发找到了夺取天下的机会...……更多
历代秦国君王对人才的重视与正确策略
...、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商鞅在秦国主政期间进行了变法,在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更多
秦国四年三王交替,崛起之路为何未受阻?
...制度使秦国越来越强大,这也使得后世之君主动选择遵守商君之法。秦国虽然“四年丧三王”,但秦国的崛起之路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更多
从商鞅到韩非子,法家名人的死亡之谜
...一定在这个学派的思想中。商鞅:不拿人当人商鞅著有《商君书》,该书号称历代君王的必修课,为民间禁书。商君书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条:壹民。全国只有一个思想,那就是君王的思想,对君王绝不能质疑和违抗。要让...……更多
...现实社会情况所做出的选择和创新。正如蒙文通所谓:“商君之治,倘亦因秦之俗化而然也;”“凡商君之法,多袭秦旧,而非商君之自我作古。”毫无疑问,在此过程中法家思想发挥了重要影响,但是,一方面法家思想所关注...……更多
王莽的新朝名字是怎么来的
...家经典,尤其崇尚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他最喜欢《论语》一书,常常捧着这本典籍走到河边的林荫里静坐,一坐就是大半天。有人劝他多走动走动,王莽总是温和地一笑,然后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王莽孝顺友爱,...……更多
读《星汉灿烂》原著才知道:凌不疑对付情敌袁善见,只需一句话
...,他说,“是我眼拙了,当初在别院时,就该看出你对少商君有意。”这分明就是在骂凌不疑无赖,对别人的未婚妻有非分之想,要不然人家早上退完亲,你下午就把人给收了。 其实我觉得袁善见更想说的应该是:一点机会都...……更多
“半文盲”赵普如何成为北宋第一宰相
...学问差得多。太宗赵光义曾问他:“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更多
秦孝公死后,失去靠山的商鞅真是无路可逃吗?
...商鞅得宠于秦孝公,先后被任命为左庶长、大良造,获封商君称号,执掌相位10年。他曾自夸:“当年秦国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家,男女同居一室。我改变了这种习俗,使男女有别,分居而住,营造宫廷城阙,秦王室像鲁国、...……更多
...以为他是一个富国利民的伟大人物。可是,当把《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周纪二》仔细阅读后,我觉得商鞅的伟大严重缺乏民本思想的支撑。在《史记》和《资治通鉴》有关商鞅的记载中,占据文章主要篇幅的,是变...……更多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于商鞅变法,商鞅因为有功,被封于此地,后被称商鞅或商君。我们再来说说商山四皓的来历。秦始皇称帝后,选拔了七十名饱学之士并授予博士之职,以资顾问。及至秦末大乱,其中有四名博士避世隐遁,隐居于商山之上,靠...……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花如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陆游《闲居自述》乘物游心,澄怀观道。斗室之中,挥毫之间,置图纹印石于掌
2025-04-13 07:05:00
杭州日报讯 来到杭州孤山,西泠印社是许多游客不可错过的必游之处。其中的前山石坊,更是热门中的“打卡顶流”。这座石坊宽2
2025-04-13 07:05:00
他是清朝两广总督,却被英国人俘虏到印度,关进铁笼中供人观赏?
在历史上,经常不乏各种有着各种悲剧色彩的人物,他们也许有着非常光鲜亮丽的前半生,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结局,相信大家第一反应便是“精忠报国”的岳飞
2025-04-12 21:31:00
丰臣秀吉等了她一世,却无法修成正果,丰臣秀吉:迎娶她18岁女儿
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枭雄,结束了日本战国乱世,统一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织田市——享誉日本的“战国第一美人”,相传拥有绝世美貌
2025-04-12 21:36:00
古代府邸的家姬身份有多卑微?客人来了必须陪睡,大多活不过18
提起古老的中国,相信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挺直腰板,有一种莫名的自豪骄傲。我们国家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五千年的岁月留下了太多的辉煌
2025-04-12 21:37:00
古代选秀要求有多高?现代没人能达标,看看你能闯到第几关
古代皇宫选秀要求究竟有多高呢?一共9个条件,每一条都夸张至极,现代没人能达标,你能闯到第几关呢?古代选秀的历史已经非常久远了
2025-04-12 21:40:00
原创皇上大都活不过40岁,有5大原因,最后一个原因很尴尬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的皇帝数量不是你几个手指头就能数的过来的。据记载,五千年中,共有八十三个王朝,五百五十九个帝王。但是
2025-04-12 21:52:00
兵力只有6万人,国土面积却比中国还大,美国都免费为其充当保镖
中国是全球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达到了960万平方公里,如此广阔的土地,自然也需要更强大的军事力量守护,而我国的兵力也是目前全球最多的
2025-04-12 22:17:00
《水浒传》宋江和阎婆惜的爱情故事,说来也是一段孽缘
宋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名声在山东郓城那是响当当的,但是宋江身材矮小
2025-04-12 13:57:00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为何难封?
在我国西汉武帝时期,可谓是英雄辈出的年代,武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卫青,文有司马迁、张骞、东方朔等人,为汉武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5-04-12 14:46:00
萧冰——艺术中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萧冰诗词书法作品】风骨静雅幽兰清淡菊,虚怀翠竹傲寒梅。岩松面壁真君子,风骨冰心横冷眉。【萧冰诗词书法作品】学书心得点落高天飞石来
2025-04-12 15:55:00
东营海葬丨农民书画家回归自然的诗意终章
在骨灰撒海船只的舷窗旁,李女士静静地望着外面翻滚的浪花,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父亲作画时的样子、父亲曾经的教导像过电影一样一帧帧地在她脑海中闪过
2025-04-12 11:41:00
上游书话丨南风子: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
把心安在竹影里——杨柳散文集《花窗》细读札记文/南风子人生四季,既有春花、夏风、秋月,也有冬雪。每当我的心被冰霜覆盖,我总爱打开散文集《花窗》
2025-04-12 06:38:00
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亮相张择端故乡潍坊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通讯员 张大功 潍坊报道4月11日,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清明上河图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开幕4月11日
2025-04-11 20:06:00
秦琼病了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治病,太医刚走,秦琼:把药倒掉
唐太宗李世民创造了唐朝的千古盛世,开创了“贞观之治”,不仅被百姓爱戴,被群臣尊重,甚至还被后人给予很高的评价。但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身上有一个终身都抹不掉的污点
2025-04-11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