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02 21: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和大多数唐代诗人一样,李商隐的一生也同样没有逃脱掉仕途的坎坷。毕竟李商隐是有才的,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似乎暗淡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幸,其作品还是很受后世人偏爱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我们还在孩童时候就知道这诗名句,尽管尚不明白他的意思,但至少是记住了李商隐这个人。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李商隐一生尤以无题诗见长,他的诗意境超越了时代,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以至很多人,甚至古人刚开始接触他的诗的时候,只是觉得诗句很美,但却不明白他在说什么。那么,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而又与著名的商山四皓有何关系呢?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是取“商山隐者”之意,后来取字义山,字与名关联,寓意着商山隐者之高义。“商山隐者”又是何人?这里面所说的商山隐者,就是指传说中的“商山四皓”。商山距离长安并不远,这一带原本不是隐士居住的地方,而是哪些渴望功名富贵的士子们聚集的地带。商山的名气来自于商鞅变法,商鞅因为有功,被封于此地,后被称商鞅或商君。我们再来说说商山四皓的来历。

秦始皇称帝后,选拔了七十名饱学之士并授予博士之职,以资顾问。及至秦末大乱,其中有四名博士避世隐遁,隐居于商山之上,靠采摘野果野菜充饥。因为四人皆年愈八旬,且白发皓皓,故被世人称为“商山四皓”。汉初,刘邦曾数次派人去请,四人均未应允出山,后应张良之谋,助太子刘盈巩固了太子之位,然后又飘然而去,回山继续过起了隐居生活,至此名声大震。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这就是李商隐名字中“商隐”的出处和含义。士人之家,每一个孩子的名字都蕴含着父亲的无尽期望,李商隐的父亲也是一样。李嗣似乎期望儿子平居之时可以高义,国家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帝王之佐,光宗耀祖。

那时的士人对于“出处”二字看得是十分重。出,即踏入仕途,安邦定国;处,即躬耕林下,洁身自好。孔子为士人定下的出处纲领是“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这就意味着士人在清明的时代,当勇于进取,要以天下为己任;在污浊的时代里应当急流勇退,时刻保持读书人的气节,绝对不可以为了私利而同流合污。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李嗣给儿子取名“商隐”,饱含了一个父亲的期待,他本意并非是要儿子学做隐士,而要其仕途顺利,能够出将入相,但在道德上须以商山四皓为榜样,不可于浊世中污了自己的清名。然而,也正是他的这个期待,也正是这个名字却累了李商隐一生。在中唐哪个政治不是很清明的时代,李商隐一直受着进退抉择的困扰,时时在入仕和退隐的矛盾里纠结,在朝廷与藩镇的矛盾里纠结,在藩镇与藩镇的矛盾里纠结,在家庭与党派的矛盾里纠结。

李商隐在每一个抉择的关头,都不肯辜负自己的名字,不肯辜负父亲的期望。于是,在时人的眼里,乃至现代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他的悲剧生涯也确实是为名字所累了。如果李嗣知道了儿子的一生,不知是否会后悔给儿子取了“商隐”这个名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为“花间派”词祖。温庭筠,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其时,家世衰微,又九岁丧父,母亲携他兄妹四人,孤儿寡母的,
2023-05-28 10:19:00
...的牛李党争,同样因为卷入党争而终生郁郁不得志的还有李商隐。837年,李肱为状元。同科有李商隐。这之前,李商隐已四次落第。这年的主考官是令狐绹的好朋友高锴。高锴曾问令狐绹:“你
2024-06-08 12:54:00
中国古代奇女子,当过诗人、道姑、名妓,最后结局悲惨
...温庭筠。 温庭筠也是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诗词可以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可以说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才子。温庭筠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却风流倜傥,经常
2022-12-31 20:02:00
唐代著名才子温庭筠的逸事
...子,而温庭筠就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位,他才华横溢,与李商隐并称为“温李”,又与韦庄合称“温韦”,诗歌传世,经久不衰。而他的生性桀骜不羁,有许多逸事流传,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
2023-12-25 15:52:00
...本报讯(记者赵改玲)一笔一世界,一字一乾坤。沁阳市李商隐小学全体师生可能怎么也想不到,学校开展的“我为学校写校名”活动,竟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短视频传播上百万+,省、市媒体争
2024-04-10 06:33:00
唐玄宗元和七年(812年)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李商隐生于怀州获嘉县,其父李嗣时任获嘉县令。李商隐也是“先前阔”,祖上为西梁武昭王李暠,与李唐皇室同宗。到了李商隐这一代,当然是一代
2024-06-05 06:41:00
有时散步,会想起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直觉得这首诗很美——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总会为李商隐不甘,他的才华不亚于李白杜甫;他也
2024-11-08 10:49:00
聊聊仅次于李白、杜甫与王维的大唐诗人李商隐
相信大家以前一定学过李商隐的诗歌,他的诗歌非常出色,在唐诗三百首之中,曾经收录过他的24首诗歌,数量仅次于王维,李白和杜甫。如果说李商隐这一生都是在写诗,那么他应该算得上是事业有
2024-02-12 06:28:00
李商隐写下一首名诗,为何1千年后被骂抄袭了现代人
李商隐,又称李义山,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在晚唐时期,他将原本发展状况已经大不如前的唐诗,再次推上了另一个高峰。其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课本,其名句“身无
2024-06-15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