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8 10:19:00 来源:历史典故漫话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1、悔读南华;2、霜晨图〔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出处:1、《新、旧唐书·温庭筠传》;2、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温庭筠传》。

参资:古诗文网《商山早行赏析》。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温庭筠画像

二、少失父怙,依段尚书成才

温庭筠〔812—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晚唐诗人、词人,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为“花间派”词祖。

温庭筠,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其时,家世衰微,又九岁丧父,母亲携他兄妹四人,孤儿寡母的,生活非常艰难。

穆宗长庆4年〔824年〕,温庭筠13岁,父友段文昌任吏部尚书,将他接到杜陵家中,与其子段成式结伴读书,视如己出。几年后,段尚书以使相外任,也一直带着他俩。这期间,他俩边学习边游览,足迹遍布江淮、吴中、荆楚,两人都顺利成才。

文宗大和9年〔835年〕,段尚书在西川去世。次年,他25岁时,迁家杜陵,与段家毗邻而居,也视为故乡。

他与段成式,通家世好、同学同游、同赋诗文,又儿女亲家,相与终生。段成式是著名志怪小说家,他俩与李商隐齐名,文风也相似,三人又都排行16,他们的诗文,世称“三十六体”。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段文昌宰相影视像

温庭筠存诗310多首,有《温飞卿集》;存词70余首,为唐人之最,大多收录于《花间集》;著传奇小说集《乾巽子》,已佚,《太平广记》收录甚多。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温庭筠诗词作品集

三、才思敏捷、多才多艺

温庭筠自幼聪慧,才思敏捷,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年少即负盛名。

他赋诗填词,擅长著文,思维敏捷,极富天赋。人夸曹植,才高八斗,七步成诗,而他更聪慧,出言成章,文不加点,每当考试,依照定韵,叉手则成韵,八叉成一诗,疾速如此,神乎其神,史上未见,世间仅有,人称“温八叉、温八吟”。公卿群少、应试学子,前呼后拥,崇拜之至。

他精通音律,擅长演奏,箫笛琴鼓,样样都会。身边东西,只要有弦,他就能弹;只要有孔,他就能吹,出类拔萃,多才多艺,风光无限,甚得人心。

他还技高一筹,能够依声填词。你能顺口亨曲,他则随手记谱,还能依声摹调,一挥而就,填上新词。乐艺之高超,诗思之敏捷,为世间少有。

他是晚唐著名诗词作家、音乐大师。

四、科考违纪,屡试不第

温庭筠诗思敏捷,词气英发,才艺过人,风采出众,但他恃才傲物,多次科考违规,致使多试不第,而历尽坎坷,终生蹉跎。

文宗开成4年〔839年〕,温庭筠28岁,科考不第。次年,改名“庭筠”,并结婚生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他36岁,再试又不第。遂纵酒放浪,与贵少令狐滈、裴諴狎游。

有一次,试博学宏词,他为京兆尹子柳翰假手作赋,扰乱科考,轰动朝野,载于国史。

侍郎沈询,有奏章说,有次他主持科考,为温庭筠单独设座,不与其他考生相邻,自以为考场无事,天下太平,没想到,温庭筠仍然鬼使神差的,在暗中帮了八个人的忙。

温庭筠自恃有才,无视国法考纪,公然犯规作弊,德行有亏,屡试不第,也在情理之中。

五、蔑视宰相,后来“悔读南华”

温庭筠又蔑视宰相,口无禁忌,致使受到报复,终生潦倒。

大中年间,天子诗人宣宗,喜欢《菩萨蛮》曲词。宰相令狐綯心怀私念,想讨皇上欢心,就召来儿子好友温庭筠,让他创作20首曲词,秘密进之,戒令勿泄。可听说天子读之,龙颜大悦,温庭筠也喜不自禁,张口就泄漏了秘密。一盘好棋,大权在握的宰相,竟然下得这么烂!他不自责,却怪罪起“枪手”了。

又一次,宣宗作诗时,找不到“金步摇”的对仗词,广问仕官,也无人能对,找士子温庭筠,他则对以“玉条脱”,宣宗赞赏。“金步摇”为女性头饰,金子制成,插在头上,行则摇动,金光闪烁,极其妩媚,而“玉条脱”,为女性臂饰,类似手镯;这两件都是女性饰品,也都是一行则动的,而且“玉”对“金”,“条脱”对“步摇”,非常工整。令狐綯却不知,于是问温庭筠。他说,出自《南华经》。说了后,竟口无遮拦,又说:“《南华经》也不是冷僻书,国相公在处理国务之余,也应读点古书。”堂堂宰相,被一布衣后生如此教训,让他情何以堪?

他还曾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这是讥讽令狐綯,不读书没学问,做个将官还差不多,做中书省主官宰相,则有尸位素餐之嫌了。

大中13年〔859〕,温庭筠48岁了,终于进士及第,宣宗本想把他取为一甲,结果令狐綯作梗,说:温庭筠“其貌不扬,又行为不端,不宜临民。”宣宗无奈,只好降等低取,等他制举后,授隋县尉。

温庭筠恃才傲物,无视权贵,大拉拉的,得罪了人,往往还不知道。后来,他知道得罪令狐綯了,也颇感懊悔,写诗说:“须知此恨销难尽,辜负南华第一经。”

从此,他与宰相间的纠葛事,就成了“悔读南华”典故。

懿宗咸通7年〔866年〕,温庭筠官升国子监助教。他主持科考时,为讲公道,榜示进士诗、并附简评《榜国子监》,谱写了科考史上最精彩的一章。结果却触犯了宰相杨收,又被贬方城尉。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温庭筠榜示进士诗图

不久,一代词臣温庭筠,精彩一世,却蹉跎终生,最后在贬官任上,寂然去世,享年55岁。

六、《商山早行》是羁旅诗佳作

大中13年〔859〕,温庭筠48岁,宣宗不顾令狐綯作梗,授他隋县尉。《商山早行》诗,当是这次他离京赴任,途经商山时所作。

诗人多才多艺,风华出众,却久困科场,年近50了,才得官县尉。时值冬末春初,他商山早行,一路凄清,说不上有什么好心绪,怀去国思乡之情,也在所难免。

《商山早行》为五律,全诗意为:

清晨起床,车马的铃铛已叮当作响,

出门人踏上征途,还一心悲苦思乡。

雄鸡啼明,残月还挂在茅店上空,

行人的足迹已印在板桥的寒霜上。

枯败的槲叶落满荒野间的山路,

白色的枳花映亮驿站外的泥墙。

回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

一群群凫雁正嬉戏在门前的池塘。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温庭筠商山之行图

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阻隔,人安故土,怯于远行。这首诗,写尽行旅孤寂之情、尽表游子思乡之心,说出了离家远行人的共同心声,历来为人们喜爱,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七、《商山早行》句解

这首诗描写羁旅行程,选取了两幅相关画面,运用意象叠加、虚实对比的写法,把商山早行之景与情,得到完美的表现。

1、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写早行思乡。开篇描写茅店中的情景,天刚蒙蒙亮,诗人在旅店中,就被叮叮当当的车马钤声唤醒。这句以“晨起”点明“早行”,以“动征铎”描写茅店热闹情景,套马的套马,驱车的驱车,一片繁忙。

第二句,诗人整理行囊,想起故乡就要一步步远去,不禁悲从心生。诗人紧扣行旅之人的心理,用一个“悲”字,突出旅客离家渐远、前途漫漫的悲凉心境。

2、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绘霜晨图景。霜晨图美,画面凄清,脍炙人口,千古传颂。古人出行,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写“早行”,抓住山区旅店的特征,用“鸡声、茅店、月”三个词,把住店旅客一听到鸡叫,就起身看天色,当看到天上挂着一弯残月,道路依稀可见,就连忙收拾行囊,准备赶路等等内容,都写进去了。

早春季节,“板桥、霜”与霜上“人迹”,则是“早行”时最富特征的景物。残月在天,鸡已啼明,诗人上路,也算“早行”了,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进山的板桥上,积存着一层白霜,行人的一串串脚印,顺着板桥延伸到远方,分明是己有更早的行人了。

这两句诗,运用列词表达方式,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连用,直接叠加,描写六种景物,构成多重画面,写鸡鸣、状残月、绘银霜、画人迹,囊括了丰富的内容,有声色光影,有人物行动,可听可视、可感可叹,气氛清冽,景象凄清,意境凄美,惟妙惟美,不可胜言,极具言虽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霜晨图

这种列词方式,又叫列锦、或意象叠加,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用动词,直接排列,合理叠加,组成图象,言简意赅,引人遐想。这是古诗词常用表达方式,诗人用得特别巧妙,音韵和谐,“意象具足”,脍炙人口,为诗家立范。元人马致远有秋景图:“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也很美,如果溯源,能说他没得温庭筠霜晨图之妙趣?

3、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绘路上图景。诗人早行时,走过板桥,踏上落满槲叶的山路,淡白枳花冒着春寒,正在开放,将驿站外的土墙映照得分外明亮。

4、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写昨夜梦境。这时,诗人看到枳花的景色,联想起昨夜的梦景:故乡杜陵,春回大地,曲塘水暖,凫雁戏水,悠然自得,景象多么温馨美好,而自己却山路早行,离家日远,奔向那不可知的他乡!

温庭筠才高累身的坎坷人生及其《商山早行》〔192〕

杜陵梦图

收尾的“杜陵梦”,让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早行的旅途景色:“凫雁满回塘”与“槲叶落山路”,形成对比,虚实相生,景中含情,补出在旅店的思乡之情,又照应首联的“客行悲故乡”之“悲”,首尾照应,完美收篇。

这首诗围绕诗眼“早行”,选取两幅相关画面,运用虚实相生、意象叠加、情景交融的写法,描写梦中故乡的美好、与早行旅途的凄清,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凄寂之情、思念家乡之心,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商山早行》,语言清丽,意象凄清,写尽古代旅人的共同心声,堪为羁旅诗名作。(欢迎转发,发对剽窃。)陈存选2023、05、2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8 14:46:0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商隐为何又是被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
...名字所累的呢?他的名字有着怎样的玄机?而又与著名的商山四皓有何关系呢?李商隐,字义山。商隐是取“商山隐者”之意,后来取字义山,字与名关联,寓意着商山隐者之高义。“商山隐者”又
2024-03-02 21:33:00
为何商山四皓一出山,刘邦不敢废太子了
...乱。大臣们的反对并没有让刘邦和戚夫人死心,后来是“商山四皓”的出现,让刘邦彻底改变了注意,刘邦自此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那么“商山四皓”到底有多厉害?刘邦为什么这么看中他们?商
2024-04-26 15:39:00
刘邦多次请商山四皓出山被拒绝,为何吕后去请就行
...要的是马斯洛需求之最高层次——面子。汉高祖刘邦聘请商山四皓出山,就是因为没有给足他们面子,因此,商山四皓也不管来者何人,一样给他闭门羹,刘邦灰溜溜地回去了。商山四皓何许人也,
2024-06-09 10:35:00
刘邦当皇帝后商山四皓隐居,为何刘盈能请他们出山?
商山四皓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他们是秦朝的四位道家学派的博士。刘邦建立汉朝后,这四人就隐居了,但是刘邦要废太子时,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让刘盈去请商山四皓,结果他们四人就同意了,因此刘盈
2023-05-15 21:43:00
刘邦与吕雉的权力游戏:太子之位的争夺与商山四皓的智慧
...说,终于撬开了张良这只老狐狸的嘴,张良说:你们知道商山四皓吗?当时你们家老爷子待人轻慢,所以人家不想当汉臣,但是你们家老爷子还是非常重视他们的,将他们当成了“老神仙”,你们去
2024-04-11 21:20:00
...悠,肠断白蘋洲”这样的相思断肠之痛。出身名门却仕途坎坷温庭筠的祖上就是唐代有名的宰相温彦博,虽然到他这里没落了,但是也确实是出身名门。他才华横溢,写文章信手拈来,传说温庭筠叉
2024-06-04 06:36:00
刘邦为什么把太子之位换给了刘如意?
...现象。刘邦本来一直轰轰烈烈想换太子,可是等到他发现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后的时候,他忽然就认为,太子羽翼已经丰满,他换太子已经不可能成功了。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奇怪的,为什么说很奇
2023-08-09 14:04:00
刘邦要废除刘盈太子之位,张良出个主意保住了他
...持张良出主意,张良对此心知肚明所以才“乱出主意”让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太子,做出太子天下归心的意图。吕后当真,与其说是让让刘邦看到天下归心意图。不如说是刘邦让群臣知道,太子地位的
2024-01-18 19:53:00
刘邦为何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
...动。当时,刘邦本来准备换太子,但是不久,他就发现“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身后。而这四个人是自己曾多次召唤,他们都不来的。而他们却愿意归附刘盈,说明刘盈已经有强大的实力。这话其实是
2023-06-08 16: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