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西安博物院珍宝“勾连云纹玉杯”冲上热搜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6 12:34: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

西安博物院珍宝“勾连云纹玉杯”冲上热搜

玉杯和酒总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而这件玉杯则不然,它不盛酒,而是盛露水用的……1月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的《文博日历丨这个杯子上刻满了“吉祥如意”》一文冲上微博热搜,珍藏在西安博物院的勾连云纹玉杯吸引了网友的关注。杯身上刻满了“吉祥如意”勾连云纹高足玉杯是一件知名度非常高的“明星文物”,它以品质较佳的糖色玉制作,形体较大,工艺考究,全身布满了多种纹样,是一件罕见的玉质容器。长久以来,它被学术界视为秦代典型的代表性玉器。“1976年9月25日,有位农民拿着一件高足玉杯交到了位于西安市东大街的原市文物商店。”文物鉴定专家王长启在他写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关于这件玉杯的记述。当时,在西安市文物商店工作的王长启负责接待,并付给了这位农民10元钱。交献者说他是阿房宫公社车张大队人,也未留下姓名。事后,工作人员曾到车张村想进一步了解玉杯出土的背景和过程,但没能找到那位交献者。如今,这件勾连云纹玉杯就珍藏在西安博物院。玉质温润,巧夺天工。杯身、足部雕刻着各式云纹,纹饰纤细华丽,近足处变形云头纹,如同莲花托扶口杯。玉杯由杯身和底座两部分构成,通高14.5厘米,直口,深腹,腹壁较直,下部微斜收,高圈足呈喇叭形,在高足缩腰支托下,显得秀丽挺拔,是目前出土的战国、秦代、汉代时期体量最大的玉杯。雕琢工艺十分精湛,杯身部分自上而下有四层浅浮雕纹饰,第一层为柿蒂叶子与连云纹,第二层为谷丁勾云纹,第三层为几何形勾云纹,第四层为变形云头纹。每层纹饰之间均有弦纹分隔,底座上部阴刻五个矩形框,每框内有交叉的“S”形简化凤纹,纹饰整体纤细华丽,丰富多彩。如果将它们的寓意总结为一个词,那就是:吉祥如意。盛露水还是盛酒说法不一关于这件玉杯的用途,学界一直未有定论。在很多资料和展览中,这件玉杯被介绍为“秦始皇用过的酒杯”,但也有专家研究认为,它不盛酒,而是用来盛露水的。“出土于阿房宫遗址的秦代高足玉杯,玉质温润,巧夺天工……”关于这件勾连云纹玉杯,西安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是这样介绍的:晚唐诗人杜牧的传世佳作《阿房宫赋》中说“妃嫔媵(yìng)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秦王朝天下初定后,秦始皇不仅接连修建大型宫殿和其他建筑,还日日与后宫嫔妃饮酒作乐。可以想象,高足玉杯应是当时皇宫里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的见证。也有学者从秦国实施的政治经济政策角度,否定了玉杯是酒杯的说法。秦国从商鞅变法时起,就对酒采取重税政策,据《商君书·垦令》载:“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把酒的价格比其成本提高了十倍,这就限制了消费,使“大臣不为荒饱”“农不能喜酣奭”,而“农不慢”(《商君书·垦令》)。一统六国后,秦国仍承袭商鞅的重税政策,对以剩余粮食酿酒、沽卖取利严格限制。因此,这件玉杯是酒杯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文献记载,古时把早晚由于温差凝结在盘中的露水,当成长生不老的神仙水,称之为甘露。”也有专家研究认为,甘露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吉祥的瑞征,被当成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称之为“天酒”“神浆”。天降的露水搅拌玉石的碎屑一起服用,可以止住阴气,永生阳气,长生不老。因此,这件玉杯是盛露水的可能性比较大。(文/图记者赵争耀)(来源:三秦都市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6 1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港高铁“流动博物馆”在西安启动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携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以“美好旅途 文化相伴”为主题,为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提升旅客出行品质、促进陕港文化交流作出的最新举措。“高铁流动博物
2025-05-15 18:02:00
秦汉珍宝走进西安地铁站
...西安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支持帮助下,由市轨道集团策划实施的2024“地铁遇见博物馆”主题系列活动也在5月18日精彩呈现。“这是市轨道集团第二
2024-05-19 03:01:00
到安徽博物院连2700年前的“西周路由器”蹭网
...接了西周路由器的信号,要是穿越了,别怪我啊!”安徽博物院雷修佛院长几天前在深夜发了一条有趣的“朋友圈”,引来无数点赞。7月27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博物院获悉,该院馆藏网红文
2025-07-27 18:11:00
辛追夫人往事:衣品时尚,吃烧烤爱美食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 上官云)提到湖南博物院,许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不久前,湖南博物院首次公开发布“辛追夫人”3D数字人形象,一个是
2024-05-22 13:24:00
...,各大博物馆也推出了以文物为灵感的月饼礼盒。如南京博物院推出以“如意云纹金盘”为月饼原型的礼盒,西安博物院推出了以各种藏品为设计灵感的“大唐中秋食礼”。造型“变身”的同时,月
2023-09-30 07:33:00
大作家王蒙逛豫博“连连问”
...的文化,要看它的历史,看它的博物馆。”这话用在河南博物院身上再贴切不过。“不入河南博物院,岂知上下五千年。”4月25日下午,著名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一行
2024-04-25 23:03:00
“鼎”级之约!楚王熊悍鼎时隔92年重返安徽
大皖新闻讯 5月1日起,安徽博物院“安徽文明史陈列——夏商周时期的安徽”展览将完成升级,向观众预开展,一批重器将亮相。4月2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提前对展览进行了探访。除了展陈布
2025-04-30 08:20:00
...国“出差”,为宣传广州的历史文化助力。如今,南越王博物院已经成为广东地区最热门的博物馆之一,成为年轻人“为一座博物馆远赴一座城”的心水选择。丝缕玉衣、角形玉杯、文字瓦当等文物
2024-08-05 16:17:00
“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福州开展
...者 刘露 文/摄)9月22日上午,由福建省文物局指导,福建博物院、法门寺博物馆主办的“大唐盛世 法门珍宝——唐代文物精品特展”在福建博物院正式开幕。该展集合了陕西地区6家博物
2023-09-22 18: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其规范合理使用关系着广大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
2025-10-09 15:03:00
【有理有句】大江流日夜,鹿鸣天鹅洲
主创:王舒娴 詹蔷 汤立毅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李川 伍佳佳 董晨旭【责任编辑:王舒娴】
2025-10-09 15:12:00
近日,百年人寿河北分公司分享了一则适老服务案例,展现了其在保障老年客户受尊重权方面的积极实践,为金融行业适老服务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10-09 15:28:00
淄博师专“王一君技能大师工作室”黑陶作品亮相陶琉会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苏清华)9月29日,2025中国(淄博)国际陶瓷琉璃博览会盛大开幕。本届陶琉会践行“文旅+展会”融合办会理念
2025-10-09 15:50:00
通讯员 翟亚坤近日,省工信厅公布了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景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泰安高新区中科恒信智能科技(泰安)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上甑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成功入选
2025-10-09 16:34:00
骨折伤者被困搁浅货船 无为市多部门紧急求援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无为市西河水域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救援。当日10时11分,无为市公安局刘渡派出所接到报警
2025-10-09 17:12:00
无人机空投物资 潜山市天柱山镇成功营救出两名被困青年
大皖新闻讯 10月8日,一场历时近四小时的紧急深山救援行动在潜山市天柱山镇展开。两名青年因在未开发的虎头崖景区迷路,其中一人脚踝扭伤
2025-10-09 17:13:00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7:14:00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迎来了成立九周年的重要时刻。九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北省分行始终坚守政策性职能定位
2025-10-09 17:34:00
新生儿口吐白沫,山大附属儿医紧急为食管闭锁宝宝抢回“生机”
国庆假期期间,一名新生儿雯雯(化名)出生后即出现口吐大量泡沫,“像螃蟹一样吐沫,而且一吃就吐”,经当地医院食管造影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
2025-10-09 17:40:00
近日,中国银行邢台沙河健康街支行厅堂内秩序井然,工作人员正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大厅内一位老年客户突然身体不适,跌倒在地,情况十分紧急
2025-10-09 17:44:00
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成功举办诗文朗诵大赛
童声琅琅,诵不尽百年风华;赤心拳拳,咏唱着时代新篇。近日,余干县古埠镇中心小学诗文朗诵大赛隆重举行。25名参赛学子同台竞技
2025-10-09 17:46:00
山海经主题研讨会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
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吉林动画学院承办的畅叙·互鉴汇融:山海经主题研讨会,日前在吉林动画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
2025-10-09 17:55:00
凌晨1点,林女士(化名)终于关掉直播间。她揉了揉酸胀的眼睛,习惯性地清了清喉咙——“咳……咳……”然后苦笑了一下,看着滴水不剩的水杯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破除精神疾病污名化,科学认知是关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